谷大魔王😍 亲亲我猴
我头像是郑爽
关注数: 67 粉丝数: 369 发帖数: 37,039 关注贴吧数: 11
徐莉佳专访大杨扬:平昌冬奥会我上了热搜两天,被骂得很厉害 20分钟开始谈平昌冬奥:如果裁判对你了解,知道你是一个努力的、不会有小动作的运动员,他就不会针对你的。 当然我也理解观众是四年才看一次短道的“大赛党”,不太了解短道速滑的文化。加之新规则无论在电视转播还是我自己都很难说得很清楚的时候,确实给观众带来很多困惑。因此我那两天也是上了热搜,被骂得很厉害,我也特别能能理解观众的心情。 现在整个世界短道水平越来越高,运动除了努力之外还需要天分,比如像王濛就是非常非常有天分。她那时候可以做到一起跑就见不到后边的人了,所以她后程发生意外的可能性就比较小。即便如此她后期还是有犯规记录的。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在的队员整体实力和能力都没王濛那时候强,因此会和其他国家选手“近身肉搏”机会更多了。 这个时候滑行技巧就非常关键,但中国队运动员往往求胜心切,中国短道速滑队有着光辉的历史成绩,因而压力巨大。中国队员对自己的定位非常高,不管什么能力都拼命争金牌,再加上平常训练比赛的习惯问题,造成比赛中细节处理不够好。我们这次总结到,国内赛在裁判判罚上和国际上有一定差距,运动员的习惯动作和国内赛的判罚有关。所以这次的成绩不理想是一个全方位的原因,作为我们从业者来说要做好总结,不能片面总结,要全方位总结:到底现在问题出在哪?未来怎么去处理?四年的时间既短也够,四年够时间去处理这些细节问题。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ximalaya.com%2F89393405%2Fsound%2F80831312%2F&urlrefer=ed2ef9178f80c1ebb1e4f2216787dc16
短道速滑大本营2015年报导:谈及李靳宇的母亲,赵淑琦赞不绝口 赵淑琦原黑龙江黑河市短道速滑队主教练,现内蒙古自治区短道速滑队主教练。   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赵淑琦原来是黑河地区体校的短道速滑,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开展新的队伍,年逾50的她决定搏一回,走出这已经待了几十年的老地方,去开辟新的战场。   “我曾经辉煌过,也低谷过,来这之前,我想到了很多困难和压力,一个新地方开展项目,肯定有很多不足,但我既然喜欢,既然选择,就去克服吧。”赵淑琦说。   2、受制场地甘当“候鸟”   和杨占宇他们不同,赵淑琦一开始就给内蒙古队带去20个左右的队员,对她来说,最大困难的是没有自己的场地。队伍成立的头两年,他们一直在哈尔滨市里的冰场上冰。   “我们最早的上病时间是早上3点40,最晚的是晚上12点40,大家不是早上3点睡觉,就是早上3点起床。”赵淑琦说,这样的状况一直维持了两年,直到去年8月份来到青岛的国信体育馆(2009年全运会短道速滑比赛馆),队伍才算进入正规的系统训练。   奔波的不只有教练,队员、甚至队员的家人为了发展,都像“候鸟”一样四处迁徙。李靳宇就是其中一个,为了继续练习短道速滑,去年她追随教练来到青岛,母亲也跟着前往。   “原来在哈尔滨,李靳宇一直是业余时间训练,她学习成绩很好,年级里排名前几名,班里更是数一数二,来青岛,真是下了很大的决心。”赵淑琦说,去年,李靳宇没去学校上一堂课,都是老师通过电脑布置作业,最后初中结业考试,小姑娘考得很不错。   而谈及李靳宇的母亲,赵淑琦赞不绝口,“她妈妈支持得太完整了,孩子无论半夜早晨训练还是外出,都一直跟着,去年来青岛训练,她也跟了过来。看我一个人要带20多个人,她妈妈就帮助我,帮助队伍做后勤工作,真的很优秀,很不容易的。”   3、功夫不如有心人李靳宇在1000米决赛中(右一)   工夫不负有心人。这次全国联赛,李靳宇在场上的发挥引起众人关注,这个脸上时时挂着笑容,戴着眼镜的小姑娘,比赛中异常勇猛,即便面对国家队的大姐姐们,她也毫无惧色,非常敢滑。女子1500米她闯入最后决赛,并获得第6,最后一天的1000米争夺,李靳宇更是在半决赛中力压范可新晋级,最终拿到第四名的成绩。   爱徒有如此表现,赵淑琦开心不已,“这次她表现确实很好,我们来到青岛训练系统后,成绩节节高。尽管技术动作还是有差距,很粗糙,但李靳宇比赛中很顽强。”赵淑琦说她也没想到小姑娘竟然能在国家队队员都参赛的情况下冲出来,但这小孩儿训练中就很要强,“她有股心气,跟男孩在一起比,也总不服。”   赵淑琦介绍,如今,内蒙古自治区已建立了5支短道队,除了鄂尔多斯,还有乌兰察布,呼和浩特,通辽,呼伦贝尔,“现在女孩儿不错,男孩有几个也还行,我们从本地也抓上来一些队员,钟佳来自赤峰,海拉尔的历士雅,还有满洲里的何志航。”赵淑琦说,队伍当务之急是尽快发展成绩,但也要把底部建牢,抓好下面的队伍建设,“如果底部不扎实,光靠这批人才,最终还是空的。”   4、努力付出不后悔   时下,内蒙古的呼伦贝尔正全力申办2020年第十四届全国冬运会,比赛场馆都在建设之中。明年三月,呼和浩特的冰场就要竣工了,这是赵淑琦等待多年的心愿。   “我们成年在外训练总是漂泊,今年出来6月份出来到现在都没有回去,得待到3月冰期结束,去年,为了准备冬运会,我们过年都在外面过的。等我们有了自己的场馆,就好了,还是想安定下来。”她说。   赵淑琦也希望等到内蒙古真正举办冬运会的那一天,她手下能有真正来自本土的孩子,代表家乡,为家乡争光。   “我年龄也不小了,走出来就一心想干好。”赵淑琦说,她并不纠结将来是否会有汇报,“我想,付出了总会有结果的。不努力去做,肯定没有任何结果,我至少努力了,不后悔。”
李琰:裁判和发令员权力过大是当今短道速滑规则的漏洞(视频) 后妈说:“主裁和发令员的权利太大了,这个规则的漏洞阻碍了项目发展。中国要想成为一个有尊严的大国,在国际上要全方位提升自己的存在感和话语权,就应该有自己的立场,据理力争,把要说的话说出来,把要做的事情做好。这也是为了短道速滑项目的发展。” “专业人在一场比赛后都在看,不知道判谁,这样情况就非常可笑了。项目的发展需要规则的支撑和保护,不能随着裁判员的心情。有的抢跑出去两步了,裁判愣是没看见也没打回来,有的时候你没动,他又觉得你在动等等,人为的东西比较多。现在录像裁判会根据在场上的几个裁判的意见反馈去抓哪个点,可能会有三个碰撞点,但他抓的不是最重要的那个碰撞点或不是你想裁判看的哪个碰撞点,这个也是规则上的漏洞。如果想这个项目发展得更好,一定要执行一个健全、公正的体系和规则。在比赛中无论有几个碰撞点,只要是对比赛结果有影响的,裁判都应该调出来看。但裁判给我们解释‘那我们得耽误多少时间反复去看啊!’比如说起跑犯规,只有发令员有权利去判,主裁都无权判罚。这样一来两个发令员就都可以窜通吹还是不吹,他们权利太大了!而且还没有录像回放,只靠发令员的肉眼。诸如此类问题都是阻碍项目发展的因素。所以我希望无论是国际滑联、中国还是其他国家,都要献计献策,共同提些合理理的建议,让短道速滑有一个好的体系来支撑。” “中国要想成为一个有尊严的大国,在国际上要全方位提升自己的存在感和话语权。通过平昌冬奥会屡遭判罚取消比赛成绩这件事情,我们应该有自己的立场,据理力争,把要说的话说出来,把要做的事情做好。其实都是为了维护这个项目的利益,为了这个项目的发展前景。” “在男子500米和男子接力比赛这一天,裁判什么都不判了,裁判做得太极端了。所有碰撞都不判的情况下,因为如果要判男子接力我们可能又是另外一种结局。所以我们要在不停适应裁判的判罚尺度,处处谨慎,特别在接力的45圈赛中不要发生碰撞,这是很难做到的。但是我们真的极力在做。”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