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y0508126com dsy0508126com
我能反杀!
关注数: 166 粉丝数: 338 发帖数: 15,771 关注贴吧数: 102
【转,新手向】最简单的力从地起 图片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xiangce.baidu.com%2Fpicture%2Falbum%2Flist%2F8f8c9c543ba9d7f35ecb73c423f30cf185600c8f&urlrefer=eab109b858322b059110436c7a01bc6d 嘛,看着像是一个散打的新手写的体会,太过肤浅,不过还行,挺对的。姑且转一下。进阶后就不要特意按这个了,这就是给没练过的人看看的,练过的照馆子或是师父说的。 格斗时拳脚都讲究力从脚下起,力从脚下起有两层含意: 一是脚下要稳,两只脚稳固地支撑住身体,才能发出力来,不信大家可以试试把让同伴从后面把你抱起来,两脚不沾地,再向前打拳踢腿,绝对和你站在地面上是两个感觉,击打力量也十分可怜。用合理的格斗式,练习步法都是为了这个稳,只是一个是静态的稳,一个是动态的稳。 二是在出拳时出腿时要利用两条腿小幅度的屈伸动作驱动身体,产生更大的打击力量。 这篇文章重点讲讲第二种情况,解决一些网友的疑问。 首先站格斗式时两条腿要适度的弯曲,保持一种弹性,整个人保持一种稳而不僵的状态,下面用几个实例来解说一下具体怎么“力从脚下起”。 前手拳: 从格斗式开始,后脚蹬地,推动身体整体向前平行移动,前脚顺着身体前移向前滑出一步,同时出拳。因为前手直接出拳对腰胯力量利用不如后手充分,所以要利用后腿蹬地的力量推动身体前移,利用身体整体前移的力量增加打击力度,同时也在出拳同时缩短了与对手的距离,一举两得。 后手拳: 从格斗式开始,后腿蹬地,推动胯旋转,然后带动上身旋转出拳。其实这个动作不用刻意体会,一般自然地都会有蹬地动作,不然光靠腰胯扭转带动出拳会很别扭。但注意体会一下,让腿蹬地发力动作更充分,会让你的后手拳更加有力。 前手后置: 前手后置就是出后手拳时前手拉到后面的时候,这对于组合拳的连续发力是一个关键瞬间。在后手拳打出时,身体向前手一侧扭转,重心也有一大部分在前腿上,再要出前手拳时就要前手蹬地,推动腰胯反向扭转,带动上身扭转出拳。 前腿: 格斗式的时候重心一般偏向于前腿,所以出前腿时就要首先前腿用力将重心蹬起来,但又不能把重心都推到后腿上去,重心是一个起了马上又落下的过程,起的时候出腿,借重心下落辅助发力,后腿在转动发力推动身体前移,增加整体冲击力。那种先换步或者并再出前腿不在此列,那已经把前腿变成后腿了,这里只是说前腿从体前直接踢出的情况。 后腿: 后腿的力从脚下起其实也是很自然的动作,在后腿起动时肯定要蹬地推动腰胯扭转,然后再带动后腿向前攻击。后腿蹬地给身体旋转和重心前移加了个初速度,使后面腰胯带动出腿更轻松,从而能速度更快,力量也更容易发挥。可以试试,如果从格斗式开始硬用腰胯将腿拖出去是很别扭的。 所以力从脚下起听着神秘,其实多数是只要你动作规范了就自然带出来的东西,当然也可以有意识地把格斗式放低点,加大腿的弯曲角度,仔细体会一下出拳出腿时腿部蹬地发力的配合,让腿蹬地的辅助作用发挥得更加充分。
科普,法律对正当防卫的判定 防卫误区 “正当防卫”的误区。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大致有以下10种行为不属于正当防卫: 1.打架斗殴中,任何一方对他人实施的暴力侵害行为。两人及多人打架斗殴,一方先动手,后动手的一方实施的所谓反击他人侵害行为的行为,不属于正当防卫。 2.对假想中的不法侵害实施的所谓“正当防卫”行为。不法侵害必须是在客观上确实存在,而不是主观想象的或者推测的。 3.对尚未开始不法侵害行为的行为人实施的所谓“正当防卫”行为。 4.对自动停止,或者已经实施终了的不法侵害的行为人实施的所谓“正当防卫”行为。 5.不是针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者本人,而是无关的第三者的所谓“正当防卫”行为。 6.不法侵害者已被制伏,或者已经丧失继续侵害能力时的所谓“正当防卫”行为。 7.防卫挑拨式的所谓“正当防卫”行为。即为了侵害对方,故意挑逗他人向自己进攻,然后借口正当防卫加害对方。 8.对精神病人或者无刑事责任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侵害行为实施的所谓“正当防卫”行为。 9.对合法行为采取的所谓“正当防卫”行为。公安人员依法逮捕、拘留犯罪嫌疑人等合法行为,嫌疑人不得以任何借口实行所谓的“正当防卫”。对紧急避险行为也不能实行正当防卫。 10.起先是正当防卫,但后来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此种行为,法律称为“防卫过当”,不属正当防卫的范畴(出现刑法第二十条第三款规定的情况例外) 竹子按:打了人不管有理没理,赶紧跑就行了。警察一般会定性为斗殴,学生肯定要背处分。尤其在外地,别逞能。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