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llowcow_love yellowcow_love
关注数: 121 粉丝数: 116 发帖数: 4,372 关注贴吧数: 3
也来说说搬迁的事! 这段时间关于搬迁的事,大家都比较关心。我也借这个地方发表一点拙见!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首先说的是:是县政府搬迁,而不是县城搬迁,好多人把这两个概念混为一谈,是错误的。政府搬迁带来的是县城框架的拉大,是建一个新区,以减轻现在县城的各方面的压力。建一个新区并不影响旧县城的发展,好多人总以为政府搬了,旧县城就完了,并不是那么回事。试想,上海浦东新区的发展并没有影响到上海旧城区的发展呀,一个道理。 其次,说说搬迁的必要**。现在县城内交通状况大家有目共睹,解决交通问题道理自然不用细说;从县城发展的制约来看,搬迁自然有它的必要性,大家去现在县城北面看看,从第一山村到照旺台小学,到处在建房,已经出现楼满为患的景象了。旧县城怎么发展也得受空间的影响。建新城区现在看动作好象有点儿大,但再过五年,可能每个人都能理解了。中国在扩大城镇化水平,全国城镇化平均水平应该是近百分之五十,而我县现在才达到百分之二十五六,如果十年内赶上全国现在的平均水平,县城人口得聚集十万人,想想那时十万人在县城能转得开身吗?况且城镇化水平到时还要提高,我县还在发展旅游,外来人口以后也会大增的。所以,得有大动作。不能再象当年建县城时,领导说阜平县那几个人,那几辆马车,街那么宽了还不行吗?于是把县社大楼和百货大楼位置一定,街就定了,直接造成了现在县城的面貌,限制了县城的发展。 第三再说说搬迁最后谁是受益者。最不愿意让政府搬迁的是在县城有资产的人。比如房地产开发商,最近几年从周边买了不少地的人,或在县城拥有多套房产特别是门脸的人。建新城直接影响到现在县城的房价,可以这么说,如果新城顺利建成,现在县城房价有相当的降价空间。现在在县城有一套房子的普通老百姓无所谓,因为你的房子是用来自己居住的,不是商品;而随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将来还要增加五万人到县城聚集,要在县城购房,这部分人就直接享受到了新城区建设把县城框架拉大带来的实惠。试想,如果县城照现在的模式发展下去,阜平的房价可能会翻番,甚至更高。所以,新城区的建设,最终的受益者是大部分的老百姓。 我感觉:建新城,不是哪个领导一拍脑门就做出的决策,不是哪个人做了个梦就做出的决定。应该是征求了相当有权威的专家和一些规划部门的意见,经过反复思考和论证了的。在建设过程当中,会有来自各方面的阻力和困难,但,正如社会发展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一样,势不可挡。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理解的。
人之初的友谊!     下午,儿子放学回家,眼圈是红的,一看就是刚哭了鼻子的样子。问他怎么回事,他怎么也不说。引导吧:和小朋友打架了?没有;被别的小朋友要钱了?没有;老师批评了?没有。真急人,人家是怎么也不说。     费了好半天劲总算知道事情的原委了。原来,这次考试,数学卷发下来,儿子又是100分,后来和儿子关系很好的一小朋友看出来儿子有一道应用题最后单位写错了,告诉了老师(怎么个过程,我也不清楚,反正是老师知道了),老师判定儿子的那道应用题全错,减掉了7分,成了93分,班里有规定,得了一百分可以得一个苹果划在课堂后边的黑板上,这样儿子就失去了一次得苹果的机会。我想儿子可能是心疼这个苹果才哭得如此伤心吧,劝他自己能学会就行了,得不得苹果不是最重要的,男子汉应该坚强,以后细心点儿,争取下次不出现这样的失误,就会得满分,得苹果。可还是不行,怎么也劝不下来,他还是哭得很伤心,真着急。让他喝水也不喝,问他晚上想吃什么,他说什么也不想吃;鱼香肉丝加米饭怎么样?他说也不想吃。唉,真没办法了。过了好长时间他才说,并不是因为得不到那个苹果才伤心,而是因为报告老师的那个小朋友看见他在课堂哭了,那个小朋友在为自己报告老师的事后悔,眼里含着泪花,他在心疼他的那个好朋友。     我真的很感动,儿子并不在乎能不能得满分,能不能得苹果(上周考试,数学卷发下来后,100分,儿子一看有一道题错了,老师可能没看出来,儿子就主动找老师给他减了2分)而是心疼着他的好朋友,那个小朋友眼里含着的泪花深深印在他的心里,而报告老师的小朋友看着儿子哭了也心疼得眼里满含泪花,他们彼此的泪水互相刺痛了彼此的心。     非常感动,感动于他们那片清纯,感动于他们人之初的那份友谊。     我想,明天他们自然会用他们的办法来解决他们之间的事情,泪水会使他们的关系更近,友谊更深。
母亲探望儿子不忍让其掏返家路费 步行18天! 52岁的大娘沈孝莲第一次从涪陵到重庆探望收破烂为生的儿子,临走时为给儿子节约车费她不辞而别。其实沈孝莲身上也没有钱,短短一两个小时的车程,她却徒步走了18天,晚上住涵洞,饿了到农户家讨点稀饭吃。      前天上午,高速路执法队员把她送到了涪陵。      心疼儿子 母亲徒步上路      家住涪陵马武乡兴隆二组的大娘沈孝莲今年52岁,4月初到她到重庆去看望25岁的儿子。这是她第一次离开涪陵到重庆主城。沈孝莲住了几天发现,主城生活成本太贵,吃一顿饭的钱,够她在老家生活好几天。      沈孝莲决定早点回家,为了不给以收破烂为生的儿子增添更多的负担,临走时她没有收下儿子给她的一百元路费。她觉得儿子每天到处收破烂,实在太辛苦了,而且也挣不了几个钱。      为了安慰儿子,沈孝莲称自己身上还有钱,其实她身上早已没有钱了。怕儿子要送自己到车站露馅,4月15日早上,沈孝莲趁儿子外出收破烂的时候,给隔壁的邻居留句话后,就一个人踏上了回家的路。      走错方向 走到綦江安稳      从重庆到涪陵,如果乘车只需要一个多小时。所以,沈孝莲以为花个两三天,边走边问就能走回去。但她第一次到重庆主城来,根本不熟悉路,她以为只要找到高速路,沿着路走,就肯定能回到涪陵。      不幸的是,直到第三天晚上,沈孝莲才发现自己走错了,走到了渝黔高速公路上了。沈孝莲一打听,才知道自己已经到綦江安稳镇。      当晚,沈孝莲在高速公路边一农户家住下,并在这户农家吃了饭。这是她3天来第一次吃饱饭,睡的第一个好觉。这户农家的主人告诉沈孝莲,她需要往回走,才能到涪陵。      徒步18天 解放鞋磨穿了      沈孝莲发觉高速公路上车比较多,速度也很快,这样走下去比较危险。于是,她翻到高速公路外,沿着高速公路外的小路走。      直到前天上午11点,在离涪陵还有10公里的长涪高速公路黄草山隧道处,市高速公路执法七大队执法人员发现了不紧不慢地走着的沈孝莲。      此时,她已经走了18天,脚上穿的解放鞋早已磨穿,两三个脚趾都露在外面。从走路的姿势就能看得出,她已经十分疲惫,脸上也写满了憔悴。      细心的执法队员立即上前询问,这才得知,这位坚强的母亲已经风餐露宿了十多天。      风餐露宿 住涵洞讨饭吃      “一路上她都是靠到高速路沿线农户家讨点稀饭吃熬过来的。到了晚上,她有时在高速公路边的涵洞过夜,有时在农户家借宿。”发现沈孝莲的执法人员任江告诉记者,由于沈孝莲一路上只知道问回家的路,至于她一路上都走过了哪些地方,她自己也说不清楚。她只是说,晚上住涵洞的时候,就在附近找点树叶垫着,但还是感到很冷。      尽管很辛苦,但为了能早点回家,看望独自在家的老伴,她每天都拼着劲走,实在累了才休息一下。      由于沈孝莲记不起儿子的电话,涪陵老家又没电话,执法人员无法与她的家人取得联系。任江和同事姜陵用巡逻车把她送到了涪陵长江大桥,并赠给她20元的车费,让她尽快回家。      前天上午,高速路执法人员发现了沈孝莲,并送她到涪陵。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