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五忒可耐 影五忒可耐
完整的人
关注数: 85 粉丝数: 343 发帖数: 7,586 关注贴吧数: 9
再转发一篇,不必回帖 1、硝化细菌的存活需要水分,还需要很高的氧气,所以只能生活在生化棉、生化球、玻璃环、陶瓷环等各种有微孔的滤材中,只有同时满足了水分与氧气的供应,它们才能存活。 2、它们是靠分解氨、胺和亚硝酸来养活自己的,是其繁殖的“能源物质”基础。 3、只有在温度达到25度左右时生长繁殖最快,是其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低温硝化细菌可以从营养体转变成休眠体,休眠提代谢弱,在低温可以长期保存(可达2年);而过高的温度,会破坏其代谢功能而加速其死亡。 4、硝化细菌在中性和弱碱性水中时生理代谢旺盛,效果最佳,在酸性水质中效果最差,因此若能将水族箱中的水质调整至中性或弱碱性(如加入珊瑚沙),它的净水效果会好一些。 5、适用于各种海、淡水的水质处理辅助。 6、紫外线和广谱的抗生素(青霉素、庆大霉素等)对其有杀灭作用,在使用的过程中注意对硝化细菌的保护。特别是鱼病治疗康复后的水要及时更换,是硝化细菌种群恢复而发挥净水作用。 7、在硝化细菌在缸中成为优势种群以后,不但可以“净水”,还可以抑制一些病源菌的繁殖和生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鱼只的抗病能力。 8、硝化细菌本身含有丰富的维他命类胡萝卜素和微量元素,可以添加到饲料中,为鱼提供营养并有增色作用。
看到有帮助的帖子我就转发,不用回帖 建立建全的硝化系统是养鱼的第一步. 而此系统该怎么建立呢? 很多人有不同的方法, 小弟献上一篇, 请大家凑合着看. 大家把新买的鱼缸兴冲冲的装备齐全, 加了水, 启动水泵, 都会问, 下一步怎么办? “买鱼” 相信这是最快闪入大脑的答案. 然而一个星期过后, 鱼一只只的回老家了, 才觉得不对, 哪做错了…… 答案往往是, 硝化系统没有建立完全. 硝化系统意指培养硝化菌把鱼鱼所排出来的毒素排除掉. 整个系统的大纲是: 鱼的废物 (氨) -> 亚硝酸盐 -> 硝酸盐 (以下数据谨供参考, 因为太多的因素会使每个鱼缸都不大一样) 注:PPM意为百万分之 初期: 鱼下缸, 开始排放废物, 氨开始累积, 氨对鱼是超级有害的. 通常在下鱼的三天后氨的浓度开始上扬. 建议: 0.25 - 1.0 ppm: 25% 换水, 喂食减半. 1.0 - 2.0 ppm: 50% 换水, 减少喂食, >2.0 ppm: 继续换水, 直到 <1.0 ppm, 不要喂食. (因为系统负荷过重了) 这期间如果感觉鱼快不行了, 参照 >2.0 ppm 的作法. 中期: 亚硝化单胞菌开始分解出氨, 将他转成亚硝酸盐. 然而这也是对鱼有害的. 有些鱼在亚硝酸盐 = 1ppm 就受不了了. 亚硝酸盐浓度通常在一个星期后开始上扬. 建议: 0.1 - 0.5 ppm: 25% 换水, 喂食减半. 0.5 - 1.0 ppm: 50% 换水, 减少喂食, >1.0 ppm: 继续换水, 直到 <1.0 ppm, 不要喂食. (因为系统负荷过重了) 这期间如果感觉鱼快不行了, 参照 >1.0 ppm 的作法. 后期: 再过一个星期后, 硝化细菌开始长成. 硝化细菌成长的比较慢. 差不多15小时才长一倍. 硝化细菌会将亚硝酸盐分解成硝酸盐. 少量的硝酸盐是鱼儿能接受的. 且水草也能吸收. 不过浓度太高鱼也会回老家的. 要靠定期的换水来稀释硝酸盐的浓度. 硝酸盐的浓度也最好不要超过 20ppm. (建议保持在 <5ppm) 系统的建立只有一个秘诀: 时间. 因为所需的硝化菌就存在你我的身边. 大家所需要给的只是一点时间, 跟一点帮助. 以下是小弟的经验,和拙见. 第一天. 买两三只比较皮实的鱼(例如锦鲤,鹦鹉), 喂少量的饲料. 第二天起开始测量氨的浓度. 浓度会持续升高好几天, 不要怕. 大约在一个星期左右, 因为 亚硝化单胞菌的长成, 开始进入中期. 氨的浓度会快速减退. 在这期间, 如果鱼真的不大行了, 可少量换水来稀释缸中的水. 相对的, 亚硝酸盐的浓度开始爬升. 一个星期后, 和氨测试同步, 开始测试亚硝酸盐浓度. 每两天量一次, 亚硝酸盐会到顶然后慢慢的减退. 第十七天 开始进入后期阶段. 再过一个星期, 当亚硝酸盐和氨浓度都降为零时, 硝酸盐的浓度开始增加. 这时, 恭喜各位. 系统建立完成. 养鱼的头一个月, 是关键期. 是老天给我们的测试. 看我们是真的想养鱼还是玩玩?!!以上是我个人的见解,如有错漏请大家指教!!谢谢分享!(好贴不要让他沉底,帮顶一下,献个花吧!)
再给大家转一个针对水霉菌的帖子吧 水霉:一年四季可发~!不一定是早春或晚秋~! 病情状况:早期水霉:收鳍,收尾,上鳍,下鳍,尾巴末端有白雾状的东西,并且开始溃烂~!严重水霉:鱼全身会被棉絮一样的东西包裹,身体开始溃烂~! 发病原因:(1)新缸~!新水~!水不够老,水质不好~!生化系统还没建立~! (2)买鱼后,运输途中鱼只造成擦伤(或其他原因造成的伤害),水霉菌趁虚而入~! (3)生化系统不是很稳定的时候大量换水~! (4)换水的时候温度跟缸里的温度不一致(应该高于鱼缸一度),换水速度过快,过急,水直接冲到鱼身~!(用细管子,一般换一桶水需要15-25分钟)造成PH值聚变,导致直接刺激鱼的身体,破坏保护黏液~! (5)用外寄药过量,破坏保护黏液,鱼皮肤直接接触到细菌~!(6)水过老,不经常换水~! 不推荐使用的治疗方法: (1)换水,加盐,加温~!这谁都知道~!但这是在水质好,硝化细菌等有宜菌非常稳定而且鱼病不是很重的情况下使用的,反之可能会加重病情~!  推荐使用的治疗方法:彩虹杀菌水+亚甲蓝(或少量甲醛)+少量粗盐~!一起使用,用量按照说明~!可适当加量~!一般3-5天见效,用药不要超过7天,每24小时衡温换水50%,换水速度超慢~!换的水一定要用困过24小时的水~!换水后再加药~! 疏忽管理,用药不当,导致病情已经无法控制的最后方法,用此方法前要有心理准备,有可能鱼会挂掉~!万不得以不要用此方法~! 方法:孔雀石绿或高锰酸钾~!孔雀石绿用法按照说明减半溶于水中后再到入鱼缸~!浴药2-4小时后大量换水~!高锰酸钾溶于水中后再到入鱼缸缸里~!浓度不好描述~!可以不是很清晰但是有点清晰的可以看到鱼就好~!准备2-3支维生素C针剂,浓度过,高鱼有不良反映时马上加进去,可以解高锰酸钾~!时间30分钟--1小时~!  孔雀石绿和高锰酸钾都有毒,特别是孔雀石绿是剧毒~!所以强烈不推荐使用,如果要用,药量非常不好控制,鱼有可能大批牺牲~!慎之~!慎之~! 水霉病不是很好治疗,所以大家每天多花点时间观察自己的鱼,早发现早治疗,不要等到病已经无法控制再想方法治疗,这样什么都晚了,就算治好了鱼的身体不会在有原来自然的花纹了~!希望大家都有一缸健康的鱼
转发氨对养鱼的危害 氨对鱼来说是有极大危害的,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致鱼死亡。新缸、新鱼、新水在一段时间后出现死鱼现象多是因此原因。 我们常说的硝化作用,就是把氨氧化为硝酸的过程。这个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在亚硝酸菌的作用下氨转化成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对鱼仍有很大的危害; 第二阶段是在硝化细菌的作用下把亚硝酸盐转化为毒性更低的硝酸,其毒性只有氨的几百分之一。 在鱼缸的硝化系统尚未完全建立的时候,氨与亚硝酸盐的积累过量,会给鱼带来各种不利影响,直至致命。有的时候,好好的鱼集体拒食,这很有可能就是氨与亚硝酸盐的浓度超标有关。另外,亚硝酸盐浓度过高,会给鱼带来种种不健康的表现,比如: 鱼表现不安; 鱼体表面黏液增多、增厚,肉眼可见鱼体表有淡蓝色的白膜; 鱼游动软弱,只在水表面无力游动; 鱼体局部充血。 此时如果不采取措施,再发展下去就是中毒死亡。 亚硝酸盐增多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1.硝化系统不完善,亚硝酸盐不能及时转化为硝酸; 2.水中苔、藻或植物性饲料腐败会使亚硝酸盐急剧增高; 3.有机物的腐败; 4.气温骤降也可引起亚硝酸盐的增高。 解决办法: 在硝化系统建立完善之前,降低亚硝酸盐浓度的最好办法就是坚持吸污、兑水; 经常清除过滤槽中的固态截留物; 有条件的情况下,利用简易测试盒(市场有售,不贵且使用简单)检测缸水中亚硝酸盐的浓度; 利用“增面”原理,加快硝化系统的完善。 亚硝酸盐增高的紧急处理办法: 在水中投放亚甲蓝,浓度为1-2毫克/升。
转发关于硝化细菌的知识 大家对我们可能都不陌生了吧,我们叫硝化细菌,可不是帮助你们消化大鱼大肉的那个消化哦。我们兄弟二人(等等,怎么是两个?),别急,一会你们就明白了。   哥哥叫硝酸菌,弟弟叫亚硝酸菌,因为我们哥儿俩老是形影不离,长得又酷似双胞胎,人们就把我们统称为硝化细菌了,其实我们兄弟两个差别还不小呢,硝酸菌虽然是哥哥,但干起活来打头阵的还是靠弟弟。   说了半天,大家怎么也不和我们打个招呼呀,伤自尊了,也难怪,我们太小了,大家如果不用显微镜是根本看不见我们的,哎,真是“菌微言轻”啊,好吧,既然看不到我们,那我们兄弟就自我描述一番吧:我们身材都很苗条,人称我们“杆菌”(像电线杆)。在革兰氏染液(一种专门染细菌的染液)里洗过澡后,我们都是红色的。我们大部分的同胞都长着长长的鞭毛,我们可以借助它们像船桨一样在水中自由地游泳。我们的重要性大家了解吗?不是吹牛,如果没有我们兄弟两个,大家在水族箱里养鱼种草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真的,不信给大家显摆显摆在大家的草缸中,氮元素是普遍存在的,水草、鱼、饲料、藻类甚至鱼类粪便中都有它的踪影,它是构成蛋白质的必要元素。那么,烂掉的水草叶子、死去的鱼儿、没吃完的饲料、凋亡的藻类和鱼儿的粪便中的氮后来去哪里了呢?有人可能说,我从来没有注意过它们,可最后都不见了啊,其实它们是被一些称为腐生细菌的家伙分解了,有机的氮变成了无机的氨,就像一条刚死的鱼是没有味的,腐败时就会产生刺鼻的臭味,这里边就有氨的味道。氨对于鱼类是剧毒的,它能使鱼类血液中的蛋白质变性而失去生理功能,导致鱼类的死亡。当水体中氨浓度超过0.2ppm时就会造成鱼类急性死亡。氨有如此剧毒,那为何大家的鱼都还好好的呢?哈哈,就是因为有我们硝化细菌呀。弟弟亚硝酸菌负责把氨氧化成亚硝酸盐,再由哥哥把亚硝酸盐氧化成硝酸盐。亚硝酸盐也是有毒的,但比起氨来说是小得多了,而硝酸盐是无毒的,它是水草等水生植物很好的氮肥。   大家种水草时并不添加氮肥,液肥、基肥、根肥的说明书讲得明明白白:不含氮、磷,那为什么大家的水草还养得那么好啊?还不是有我们兄弟呗。有人认为鱼的排泄物可以当作水草氮肥,可水草根本无法直接利用鱼类排泄物。这些排泄物必须在那些腐生细菌的“帮助”下(可不是我们兄弟哦,这种事可不能争功)变成一些小分子无机物如氨、硫化氢等(净是剧毒物,这帮小子)。我们得给它们收拾残局,把氨转化成水草可以直接利用的硝酸盐,这才把大家的草养得肥肥壮壮的,鱼儿也避免了氨毒之苦。   下面着重介绍下我们的生活特点:   1、我们属于自给自足性的自食其力的细菌,科学家叫我们自养型细菌,我们用最简单的无机物如二氧化碳为碳源来构成我们的身体,而建造我们自己的能量源泉就是我们氧化氨和亚硝酸盐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可见我们的工作也不光为了大家,更重要的是为我们自己,那句话怎么说来着“菌不为己,天------”不说了,有点太不厚道了。我们这种生存方式,大家看是不是和水草很相似啊,只不过水草是利用光能来养活自己,我们是利用化学能而已,而另一些家伙比我们聪明得多,它们被称为异营性细菌(就是那些专门制造毒物的家伙),它们用有机物做碳源来构建它们的身体。   2、我们除了像水草一样进行糖类合成反应外(把二氧化碳和水在化学能的作用下合成葡萄糖),也需要其他的营养元素,如铁、锰、磷、钾等,用以代谢合成我们生长所需的一些蛋白质和脂肪等物质,所以大家给水草施的肥料和二氧化碳,我们也笑纳了些,抱歉没打招呼哦。   3、要说我们最不喜欢呆的地方,那就是一个充满了有机废物(如鱼便便)的环境,因为过多的有机物让我们无法忍受,我们又不能把它们当作食物,过多的有机物将会抑制我们的生长和繁殖,但是哥哥硝酸菌对有机物并不那么敏感,有时甚至还能“吃”些水溶性有机物(啊,变节啊),但大多时候我们配合还是非常默契的,兄弟就是兄弟嘛。因为我们有这一特性,所以大家就别指望我们在有一大堆鱼便便的肮脏的过滤棉上安家了,最适宜我们居住的地方是比如生化球、生化环、生化棉这样的,当然在水流流过我们家之前最好把水里的鱼便便、烂叶子提前过滤掉,不然的话,这些东东堵在我们家里,我们可就惨啦,拜托了啊。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