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Bird
林Bird
关注数: 3
粉丝数: 15
发帖数: 1,950
关注贴吧数: 1
除了英格兰vs威尔士,还有哪两个民族的战争打了1000年以上? 首先 英格兰vs 威尔士 的说法不准确,因为这两个民族在一开始都不是统一的 最开始应是“日耳曼诸部落”vs“不列颠诸部落”,但“部落”又显得像是原始社会 实际上日耳曼也好,不列颠也好,在一开始都已经是奴隶社会、有文字的民族了。 从5世纪打到15世纪,前后30代人(古代早生孩子,估计40代人都有了) 光是大的、有记载的战役,就有统计如下: 5世纪 从450年日耳曼人的三艘战船登临肯特郡的海岸拉开了千年序幕,光是50年就打了14场大仗 6世纪 13场 7世纪 14场 8世纪 18场 9世纪 11场 10世纪 5场 11世纪 13场 不过这里要说明的是,前面4场仍是盎格鲁-萨克森vs威尔士 1067年的战役 是威尔士和一个英格兰的伯爵一起对付诺曼 之后8场 是诺曼接过了英格兰王权后继续打威尔士||| 12世纪 14场 13世纪 14场 14世纪 2场 15世纪 4场 最终,威尔士成为了英国的一部分。 其他例子??想不起来,该不会只有这一对吧 而且密度很高。11个世纪有8个世纪战争在10场以上
有谁熟悉5-8世纪 英格兰的混乱历史? 本人是个大外行 最近才知道 亚瑟王不是English,不是盎格鲁-萨克森人 而是Britons,本土不列颠人,也就是凯尔特人的一支,威尔士人的祖先 从410年罗马撤出不列颠之后,随着日耳曼诸民族入侵 本来文化已经有一定成就的不列颠又经历了一个巨大的民族代替 关于这段历史的进程,百科好像讲的也不是很确切,而且那些英文看的好累~~ 有没有高人能讲一讲?我相信一定还有人对这个有兴趣吧 据说是很残酷的民族悲怆史 深刻理解威尔士人的民族情怀。
这些 跟价钱有关的词汇在闽南、台湾都通吗? 1.一块钱 ---箍 khoo 2.一毛钱 ---角 kak 3.便宜 ----俗 siok 4.价钱、价格有个比较高级的说法叫 价数 ke siau 5.“账”全部都是“数”siau,包括 账簿、账单、算账全部都是替换成 数siau 我想知道有没有不属于这5个标准的体系的 然后潮汕、海陆丰、雷州、海南、新马、莆田、龙岩、大田 之类的 我也很有兴趣咯!! 不知道这个圈的范围有多大
粤语有“价格”这种说法吗? 价钱 都很常用 但是 价格 ga gak,大家平常会用吗? 因为“股票的价格”之类的好像用 价钱ga cin 就不是很合适 还有,粤语“看一下账”是不是“睇下数” 但是“算账”就是“算账”syn zoeng?
同袍们能帮忙提供一张图片么? 以前在新闻看过 好像是讲06年春节南京夫子庙的游玩,许多家庭穿汉服 有一张是一家三口,然后父亲把儿子架在脖子上的 那张照片觉得相当不错,但我搜不到 不知哪位同袍能找到? 谢了啊
业余初学者请教学语言的进程 现在假名都会了,汉字应该至少会300-400个(音+训),词汇量不算汉字词应该在 500-800个左右 但不想去上课,或是买教材一步步学 只是想按照业余的方式学会说话而已 现在把日语口语900句下下来,如果全部记很熟的话下一步应该如何? 中日文对照的日剧 以及 中日文对照的小说 放在什么阶段比较合适? 谢谢各位啊
来两段《大秦帝国》里的热血MV 1.男人们的大秦 2.大秦帝国--英雄 太热血了!
台湾现有的体制是否匀许开办不以国语为教学语言的私立学校? 如题。 在大陆这里,朝鲜族、蒙古族等民族有民族学校,从幼儿园到高中 除了汉语课,剩下的课均用民族语言来上。 汉语方言鉴于目前形势,只能说村里可能还有。 台湾现在的母语教育固然势头不错,但用国语来教闽南语、客家话、原住民语 效果也有待商榷。 对现有学校进行改变也不可能,于是 现在台湾的制度,允许开办以闽南语、客家话、原住民语为教学媒介的 私立学校吗? 如果开办不了,主要的阻力会来自 ZF,家长,还是师资? 谢谢
对大陆和台湾未来方言走势的小预测 很简略的预测 台湾的话,我很想拿新加坡做例子,我觉得台湾未来很可能会发展成新加坡那样 就是: 1、全民基本都会国语(新加坡是英语),除了少数没文化的以外,国语是上课、办公的第一语言,青少年第一选择。 2、第一大族群的语言,会有相当一部分人讲的还不错,但很多人讲的不行,程度不一(新加坡是华语,比如新加坡华语讲得好的也不少,但很多华人都不太会) 3、客家、原住民大概可以类比马来、泰米尔,但情况估计不如后者。 其实从新加坡的华语来看,也还算ok了啦,基本上去新加坡他们都可以跟你讲华语,平常以华语沟通的青少年也还有一定比例。更主要的是因为学校硬性要教,所以就算新加坡华人实在没动力学华语,都是要多少会一些的。 所以我觉得台湾的闽南语大概最后会变成华语在新加坡那样 大陆这边,跟台湾很明显不是一条路。 1。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政策方面不会有任何变化,只可能在城市里铁面无私地推广普通话,但是基本县城以及以下,除了上课要讲普通话平时都不用讲。 2、大陆以后也绝无可能出现当时KMT的侮辱性推普,因为现在关于推普已经相当敏感,也相当有成效,所以不需要那样。 3、大陆由于太大,地域性太强,所以一般在和不同地方的人交往的过程中,反而会增强自己的家乡情怀,这是台湾所欠缺的。台湾没多少人来北京、上海念书,到台北他们显然体会不出讲闽南语的自豪。但在北京、上海就可以。 很多厦门人到了北京变得超爱讲闽南语,跟这个有不小关系。 4、大陆的城市化现在刚刚到一半,方言在这个过程中,在市区里会进一步衰落,但城市化有结束的那天,大陆发展到最后,可能会与日本、韩国相似,即大多数方言在县城、乡镇继续活的很好。
我觉得“江阴八十一日”很能说明汉服的沉痛了,也许应该多普及 这是个建议 因为很多同袍对常人宣传剃发易服,从大道理讲,但是许多人无感因为历史感淡漠,而且满人虚无化。 但是英勇悲壮的具体事件知道了之后却是不可能淡漠的。 江阴八十一日为什么说明了汉服的问题? 因为,江阴实际上一开始已经投降过一次,也就是说,他们接受了清王朝的统治。这个用现在主流史观完全好解释,即前朝弊政也致使百姓对前朝死心。 从百姓的一般心理来说,也就是他们接受了外族统治者。 这对一个民族来说,已经是底线。 也说明,百姓毕竟是百姓,普通人,谁又不怕死。 但为何,颁布剃发易服令之后,全城的百姓,男女老少,全部都可以慷慨赴死? 英勇就义? 这正说明了,这身衣冠,在普通百姓心中,是有着如何崇高的地位。 汉人自小读“身体发肤,受诸父母”读了千年不是白读的,在无法保卫的时候,当高贵的死去,不使其受辱。 如果能把类似江阴八十一日,广州之屠 这些汉人百姓为了捍卫祖先的衣冠,全民上阵,全民抗清,全民玉碎的历史,印制成一些精美、古意的小册子 文字可以适当煽情,如能让人泪下最好不过,因为这都只是还原历史。 在跟普通民众好奇,分发、介绍时,用谦卑、有礼的语气,邀请他们一起来分享这段历史 我想,汉服的推广,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了。 另,册子上一定要记得印上 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 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现在每次看到这首诗,想到先祖为了守住衣冠慷慨赴死,都忍不住盈眶。
辽金的汉人服饰是什么样的? 虽说辽金是外族统治 但生活在领土内的大部分人显然还是汉人 他们穿的衣服有人研究过吗? 另外,元朝汉人穿什么? 还有,有没有哪里有真人版的历代礼服、常服啥的照片呢
穿短褐上街会不会比较合适?(如果放在平时) 现在很多人都担心出去被人用目光伤害 其实反过来想一想,如果一群人都是穿着宽袍大袖,也确实是奇怪 在古代,就算是京城也不会都是那样的吧 宽袍大袖可是要乘坐马车的,在路上走同样会被当时的百姓奇怪(谁家公子千金如此招摇过市?) 姑娘在古代也不能随便穿着美丽的衣服在外面到处走,出家门多少也都是男装打扮好像(看古装剧看来的) 穿宽袍大袖确实会给人比较装、文弱的感觉,因为日韩平时也没人整天这样啊 短褐的话,斜背个布包,倒还利索(同样是电视剧看来得) 所以大家怎么觉得呢
。关于汉服具体穿着的一些疑问(兄弟们回答。。) 俺没穿过,问的问题很傻 1。平头的男生穿汉服会不会很傻?胡子还是要刮干净的吧(俺是络腮||) 2。要穿什么鞋子和袜子(春,夏,秋,冬),以北京的气候来看的话 3。春节、元宵节神马的都在大冬天,会不会很冷啊!!(冬天要怎么保暖,夏天要怎么凉快?),毛衣啥的估计穿不了吧? 4。上厕所。。(大+小) 5。手机,钥匙,钱包。。。。放在哪里 6。内。。呃,背心,内裤啥的不影响吧,汉服有睡衣么? 7。洗衣服,晾衣服 8。请问有兄弟骑马的时候穿过汉服么??俺会骑马可是俺无法想象穿汉服。。! 小弟这厢有礼了
问几个考古的问题 首先,向考古工作者致敬! 第一次来这个吧,近距离接触考古工作者的心声,真的好佩服你们! 想问几个问题 1。国家规定不能开挖的,除了帝王陵寝还有么? 2。个人对金银珠宝之类的无爱,对文书特别有兴趣,迄今为止,考古以来(20世纪以来)发掘的成果里,有哪些引人注目的文书呢?我的意思是,清华简这种意义重大、新发现的古书也算在内。 3。夏商周断代,断的怎么样了?要成功断代应该是要一直考古吗?都说文物出土保护水平有限,那为何夏商周的还能挖??而且,到底有无夏朝呢? 4。问一个题外的,版上有没有朋友。。呃,会六国文字?(古战国文字)考古的是不是也需要学学这些的?十八般武艺啊,膜拜一把!
闽南语有哪些奇异的白读字? 我指的是,根据形声字的原则本来应该读音相同,但实际上却不同、甚至有的差的挺远的字 本来碰到形声字这种问题应该要打正体中文,但PAK TOO会变成简体,所以也没办法了 我觉得还是挺多的,随便一想,常用的就不少,比如 1。若(如果)--na;箬(叶子)--hioh 2。芳(香)--phang;方(姓氏)--png;放--pang 3。尔(而已)--nia;耳(耳朵)--hi。。主要是,古书明明两个字通假的||| 4。还(归还)--hing;环--khuan 5。虹(彩虹)--khing;工(事情)--kang;扛--kng(扛轿);扛--king(硬king就类似于硬扛着) 6。娘(用于骂人)--nia;娘(普通白读)--niu 7。两(两个)--nng;两(斤两)--niu 8。前-tsing;箭--tsi~;煎--tsua~ 9。种、钟--tsing;重、童--tang 个人觉得韵母相同就不用举了,比如可、歌、何这样的。 另外,闽南语白读似乎也有不少字声调不太规律,比如 雨 之类的。 大家来举一举吧!
乌江就是长江吗? “垓下”据说是在安徽灵璧,那里在淮河附近 但“乌江”说是在安徽和县,那里在长江旁边 不过垓下和乌江离得有那么远吗?? 从记载来看乌江的确应该就是长江,因为“江东父老”云云,而安徽的长江走势刚好过江也是到了江东的,江东指的就是江南吧? 另外,从古代对河流的称呼来看,个人觉得至少在司马迁的时代,能带“江”这种称呼的应该仍是只有长江一条,为啥叫乌江,会不会是水面辽阔的原因? 从“江东父老”,看得出江南地区(金陵-苏锡常)从那个时候开始已经是中原不可小视的地方力量了,也为400年后孙家的崛起埋下了伏笔 不过,霸王自刎于长江边,真的是太壮阔了。从古到今,真的没有人能超越他。
本吧可能无侬知影的“吴语宣传活动”,借鉴一下 链接:http://tieba.baidu.com/f?kz=908608931 逐个会当看唛 看了视频则知影吴语区的情况赫尼HAI 连金华、衢州即款中小城市普通话拢迹尼流行 呒过其实闽东、闽北城市嘛差不多啦 闽南地区因为台湾的关系,伫较长的时间内面会较受重视 但是厦门即个城市要安怎咧?电视嘛有,电台嘛有,歌仔戏高甲戏拢有,今嘛连教材拢有,但是无效啊!!
逐个后摆发言爱加用闽南白话文啦 我较早有去其他方言吧seh一环,发现情况是安呢 北京话吧:免讲,全部计是北京话 上海话吧:虽然用字真乱,但逐个拢会当互相理解,嘛有真济人不遗余力咧推广用字,用普通话的侬无到30% 粤语吧:共款免讲,80%以上是粤语白话文,20%有可能是外地侬 其实逐个看我顶头写的字应该拢看有吧?我本然嘛掠准用闽南话真否写字,家己闽南语水平嘛呒是真悬,但是真正写起来感觉真顺! 粤语人群伫普通论坛嘛是用粤语文较济,即款程度确实有淡薄仔困难,但是尚至少伫即个讨论闽南语的贴吧用一下应该勿困难。 我决定后摆计用闽南话发帖!
请问在鄂温克各地的鄂温克语使用情况 在鄂温克旗、陈巴尔虎旗、莫力达瓦等地,街上通行吗? 比如买东西、买菜等,同学之间,同事之间 如果在外地上学,碰到鄂温克族的同胞,讲起鄂温克语,肯定很激动吧? 谢谢
其实传承族语不需要想太多 鄂温克语有将近3万人在使用,在中国也有将近2万人,如果要传承人数完全够 在汉语地区,有很多小方言都是只有1个镇、甚至一个村在使用,但照样传承到今天,而且生命力还很旺盛 所以,我觉得“范围小”都不是问题 我的土语是闽南语,跟普通话差别很大,其实可以算是不同的语言,但因为父母认为“土语”要会,所以我从小就学会了 鄂温克族的父母在教小孩讲话的时候,如果就把鄂温克语当成是“鄂温克旗、或陈巴尔虎旗等的土语”是不是会轻松一些呢?因为在哪里长大,会讲哪里的话,这应该是很正常的现象啊,比如在厦门长大,不会讲闽南语,就是一件很奇怪的事 鄂温克族的小孩从小会讲鄂温克语,普通话,以后再学英语,应该是件很轻而易举的事 所以,真的希望鄂温克族的父母在传承语言的时候不要有什么顾虑,只是很正常的传承“土话”罢了 我没有任何其他的意思,如果“土话”被认为有攻击性,我道歉
请问在察布查尔的锡伯语使用情况 在察布查尔,街上通行吗?比如买东西、买菜等,同学之间,同事之间如果在外地上学,碰到锡伯族的同胞,讲起锡伯语,肯定很激动吧?谢谢
其实传承族语不需要想太多 锡伯语有3万人在使用,如果要传承人数完全够在汉语地区,有很多小方言都是只有1个镇、甚至一个村在使用,但照样传承到今天,而且生命力还很旺盛所以,我觉得“范围小”都不是问题我的土语是闽南语,跟普通话差别很大,其实可以算是不同的语言,但因为父母认为“土语”要会,所以我从小就学会了锡伯族的父母在教小孩讲话的时候,如果就把锡伯语当成是“察布查尔的土语”是不是会轻松一些呢?因为在哪里长大,会讲哪里的话,这应该是很正常的现象啊,比如在厦门长大,不会讲闽南语,就是一件很奇怪的事锡伯族的小孩从小会讲锡伯语,普通话,以后再学英语,应该是件很轻而易举的事所以,真的希望锡伯族的父母在传承语言的时候不要有什么顾虑,只是很正常的传承“土话”罢了我没有任何其他的意思,如果“土话”被认为有攻击性,我道歉
通古斯各民族语言使用人数 锡伯:30000埃文基(鄂温克):29000,其中19000在中国埃文:7500那乃(赫哲):5800(中国已经没有了)鄂伦春:1200乌尔奇:800那吉达尔:140鄂罗奇:130乌迪赫:100鄂罗克:60满:60大部分语言真的是已经到了灭绝的边缘。。锡伯语是使用人数最多的,一定要加油啊把这个语言传承下去不然,通古斯语言的消失肯定是人类极大的损失
今天七夕!询问各地节日词语 厦门话“七夕”叫“七娘妈生”,而且貌似跟情人没有关系元宵节叫上元节端午节叫五月节盂兰盆节叫中元节此外,“下元”是什么时候?
“拍电影、电视剧”的“拍”怎么说? 如题还有”照相“的动词,各地用什么?厦门用hip
看来方言走上的路都一样 日语的琉球方言,在冲绳流失得非常快年轻人都讲一种冲绳腔日语,而中老年人才较多地用琉球话这就好比台湾人逐渐讲台湾腔的普通话,闽南语逐渐流失原住民语就~~~~~~~~~~~~不过各国的情况无非这么几种1。汉语-闽南语类型2。日语-琉球类型3。印度印地语-其他印欧语言类型4。欧洲官方语言-国内其他相似语言型这里面破折号两边的语言差距差不多大,但地位很是不同汉语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粤语、闽南语这样的方言有能力产生自己的传媒、流行文化,表面上是不错但汉语由于不是表音文字,方言变成彻底的口头语言,前景却最为堪忧
各地朋友家乡话的人称代词都怎么说? 我先说我萧山的,我-ngo,你-ng,他-i,我们-nga,你们-na,他们-ila大家同时注明家乡,谢拉
各地的店员用什么话招呼客人? 前提是店员先开口什么店都可以,菜市、超市、书店、酒店,等等我所知的,厦门全部都是普通话了,泉州菜市和普通小店还是闽南话的
粤语区哪些城市店员用普通话招呼客人 前提是店员先开口什么店都可以,菜市、超市、书店、酒店,等等大家说说
海南话、雷州话内部差异大吗? 如题貌似海南内部差异很大唉,海南和雷州感觉是漂泊在外的孤儿~~~~而且感觉保护也很不力
粤语区有“危机”的城市有哪些? 知道一个南宁,还有吗?这是直接改讲普通话的本地人因为改讲广州话而不讲本地白话的“危机”有没有?谢拉,不过粤语区在南方方言里已经算是最没危机的了
大家在其他吴语区跟当地人讲不讲上海话? 我指的是上海市区以外的,在买东西这样的场合大家说说自己的经历,当地人是多少会说些上海话呢?还是你用上海话,他用本地话,也能交流?谢拉
问下这几个词的范围 1。你-nong2。他-i3。我们-ala4。你们-na5。他们-ila这几个词除了上海市区还有哪些地方用?我有个萧山的好朋友,萧山话里他-i,你们-na,他们-ila是一样的,其他的不一样求更全面的范围分布!谢谢!吴语的人称代词真是丰富多彩!
各地人讲话的习惯尾音 一直觉得这点很有趣在加上感情的语调时,比如:“很疼啊”泉州:ya tia~ lia厦门:jin tia~ na不过泉州的lia给人觉得有点不耐烦,厦门的na让人觉得有点撒娇
广西的白话人群对“广州话”掌握如何 广东的年轻一代基本上既会说本地白话又会说广州话四邑的也是广西呢?
问几个词的范围问题,望高手解答 1。你-li,这个我知道厦门市区、泉州市区、台湾优势腔都是,潮州、海南都是lu,而晋江、南安很多地方都是lw,求更全的分布2。闽南、潮汕有很多l/n的比对,比如咱-lan/nang,你们-lin/ning,人-lang/nang,这个界线在哪,是省界吗?3。二-li,厦门、泉州都是,漳州和台湾都是浊音dzi,潮州的也是吗?还是尖音zi?海陆丰、雷琼呢,大陆上li和dzi的分界在哪?4。两-lng,厦门、泉州、台湾都是,漳州、潮州、海南都是no,分界在哪?5。数词文白读各地情况如何,厦门除了7外所有数字都有文读6。厦门话“泉音漳调”,那这个“漳调”的范围多大?闽南只分漳泉两调吗?厦台一个调,泉州不一样7。什么,潮汕-乜个,闽南-啥,分界线是省界吗?8。谁,泉州-siong'a,厦台-siang,漳州-tsua,潮汕-didiang,这些交界的地方在哪谢谢谢谢,万分感谢!!!!!!!!!!!
关于漳州市区话 这里有谁会吗?感觉“漳腔”的讨论往往淹没在地下各县里,很少人讨论芗城话问几个词:什么、哪里、谁、何时
各地“什么,哪里,谁,啥时”咋说 厦门:什物,tolo,siang,tisi(底时)
汉族开发的末端地区 北方有闯关东、走西口,关外东北话,塞外山西话西南是西南官话以湖北为起点一统云贵川东南则复杂太多,属于这类地区有台湾、粤西、海南、广西、马来西亚闽东、莆仙、闽南、潮汕、雷州、海南、广府、汀州客、梅州客、平话、桂柳外加上临高和壮语真是波澜壮阔
问关于台北的问题 在1949年以前,台北是个彻底的闽南语城市吗?现在闽南语还能在什么地方听到?存不存在讲闽南语的街区?还是彻底国语化了?在家里,菜市,杂货店,超市,医院,银行,书店,学校,公司的使用情况~?不过应该是100%国语了
宁波话“蟑螂”怎么说? 如题,谢啦
玉林话“蟑螂”怎么说? 如题,谢啦
各地客家话“蟑螂”怎么说? 我是厦门的,闽南语叫ka tsuah,另外我还知道粤语叫kat tsat不知道各地客家话怎么说?
温州话“蟑螂”怎么说? 如题,谢啦
福州话“蟑螂”怎么说? 如题,谢啦
莆田话“蟑螂”怎么说? 如题,谢啦
上海话这些虫子怎么说? 蚊子,苍蝇,蟑螂,蜜蜂,蝴蝶,蚂蚁,蜘蛛
各地粤语的呢D虫子点讲? 蚊子,苍蝇,蟑螂,蜜蜂,蝴蝶,蚂蚁,蜘蛛
各地“蟑螂”怎说? 厦门话是ka tsua貌似这是主要虫子里面唯一不是汉语起源的其他的蚊、蝇、蚁、蜘蛛、蜂、蝶,虽然有的发音跟普通话差得很远但都是汉语起源
各地的五根手指怎么说? 厦门话:大拇指—大部母,食指—指指?(ki tsai~)中指—中营,无名指不会|||,小拇指—尾指仔突然发现的,觉得很有趣
闽南语的“他”真的是“伊”吗? 我原先对这一点深信不疑,而且认为上海话和闽南语一样都是“伊”,但上周吴语论坛的人说“伊”实际上是“渠”“其”之类的变音所致前几天一个闽北的朋友跟我说,闽南语和闽北语的“他的”很对应 闽南 闽北他 i ki的 e ke会不会闽南语的“伊”源头也是“渠,其”但感觉“伊”“渠”“他”三类代词古汉语都有,应该不是音变吧说明:闽方言中,闽东、莆仙、闽南都是“伊”,闽中、闽北都是“其”
各地是怎么念地名的? 我一直不知道为什么有的地方用文读,有的用白读“厦门”这个词是典型的白读,厦门底下的“同安”也是白读,念tang ua~潮州我们叫thiau jiu,汕头叫sua~ thau外地城市基本上都是文读,比如西安就是se an,读sai ua~就超好笑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