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消失了🍀 白日生辉
为什么人总是在装糊涂呢?因为太精明了很多事就没了意义
关注数: 8 粉丝数: 189 发帖数: 3,685 关注贴吧数: 22
躺平的定义? 我发现大家其实都很迷茫,每个人对躺平都有不一样的定义,但是又对躺平的生活充满了焦虑。我并不是什么哲学家,但我今天还是要跟大家聊一聊我躺平的的观念。 其实从一开始的追风少年再到夕阳下奔跑的青春,从所谓的佛系青年再到现在的躺平。好像乍一看我们的思想在滑坡,从奋斗 努力再到现在的浑浑噩噩,但是恰恰说明我们正在进步。 当今社会的一大压力板,超前消费主义,是躺平者共同的敌人,当社会的杠杆一加在加,收入水平和资产水平的差距正在逐渐撕裂。想要得到它,不但要拉上现在的储蓄还要折现未来的现金流,此时的你没有一天是为自己而活着,你将会永远的绑在那条战车上。当价值相差超出过多的时候,人就没有了奋斗的欲望,也许你并不一定会知道明天的总统大选谁会上台,但你一定想知道明天到底是谁升职成你上司了。人活着太累,只是因为想要得到的更多。当摒弃一切的价值消费,你会发现,即使你回归到最底层的生存需求,但你依旧过的很好,因为你拿回了你的时间拿回了你的积蓄。甚至换回了你的青春。 同理,躺平正在暴打当今消费主义,躺平的意义就是以低成本的生活方式获得更大的精神满足。这是储蓄主义的回归,是传统勤俭节约品质最好的解释。但是对消费来说就没那么友好了,你躺平了,谁来买奢侈品?谁来买商品上的品牌钱?商品的价值其实并没有那么多,关键就在于流通。富人钱再多能买几个?还不是要看你们这些韭菜来接手,砍中产阶级砍的最欢,你不买我不买,内需怎么拉的动?报表怎么才能好看? 躺平是与ZBJ的搏斗,你不干我不干,大家都不干。你来干我来干,996福报和你干。准点下班不加班不夜班,给多少钱干多少活,这不就是最基础的等价交换吗?可惜现在的老板吃过了人口红利,习惯了7080后的任劳任怨,已经不在勇于改变了 ,血汗工厂已经逐渐不再被年轻人所接受,在这个当今什么都有国际接轨的年代唯独只有工作作息和工作待遇没接轨上。努力的定义从来不在年轻人手里,什么是努力?你干了100%的工作但是老板定的产量是150% 请问你为什么不努力?就不能努努力把这50%的产量再完成了吗?不断的内卷就好像一场一边吐血一边奔跑的马拉松,哪怕停下来歇口气都是错的。 最后我想说躺平并不等于生存,有很多人正在妖魔化这个词,躺平不等于不工作不上进没钱吃饭,躺平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为自己而活的理念,是一颗说走就走的心和满鼓鼓的包囊。躺平是积累,是储蓄主义与消费主义的对抗。躺平是为自己而生活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追求最大的满足,而不是背上贷款把未来的自己签上了卖身契。躺平就是一边开源一边节流,不要再说年轻人没有理想只想搞钱了,因为年轻人的兜里已经一分钱都没有了。 仔细一想,躺平的生活不就是和小时候的生活一样吗?那时候父母早出晚归,趁着夕阳的余晖回来,一家人其乐融融的住在自己家的房子里拼上一桌吃饭,夜里再去逛街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一天。 有人总是喜欢管这一代就垮掉的一代,一边吃着年轻人创造的物质财富,另一边却嘲笑着他们精神的空虚,当年轻人真正意义上想休息一会,恢复一下身体的劳累和精神的空虚时,却又被人用高傲的嘴脸叫起来继续劳动,如果现在不发声,那以后就再也没人愿意发声了。当谎言成为了常态,说真话也变成了一种过错。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