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erma🍀 doerma
聊天终结者
关注数: 140 粉丝数: 194 发帖数: 13,732 关注贴吧数: 58
#杨超越星运会#关于锦鲤 今天看大家都在说锦鲤,我也说说我的观点,即:锦鲤,在路人与黑子眼里是两种不同的东西。 一、锦鲤的来历 杨超越的锦鲤人设最初出现在围绕创造101选手之间竞争制造出的舆论战中,原词是"转发这个杨超越,不用努力也可以得第三"。为反对杨超越的人拿来讽刺她不努力的,目的是用道德的大棒打击她。 至于她是否努力不多说,我有一篇长文来讨论这个事情。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t.cn%2FReLyRIP&urlrefer=44e05f4430e9df132577adb47fab6cc3 后来,人们发现@火箭少女101_杨超越 在参加101节目之前吹过的牛,都慢慢实现了,这就很玄学了,于是幸运的人设被坐实。但是纵观整个节目,幸运与不幸总是相伴而生,幸运也总是伴随着很多代价。 二、不同人眼里的锦鲤 1、路人眼里的锦鲤-转运符 转发锦鲤这件事,本不是什么大事,人们只是希望自己能获得好的运气,这是一种美好的期待。但是,成功还是靠努力来的实在。 路人转锦鲤,其实就是求个好运,对杨超越本人,并无恶意。 2、黑子眼中的锦鲤-躺赢观 黑子关于杨超越出道最普遍的观点是什么? 答:躺赢。 一个没有实力的人最后高位出道,大多数人,不会去追究为什么,只会根据节目表现出的东西,甚至不会去看节目,根据舆论导向得出这个结果。 锦鲤梗最初的来源就是创造101节目期间的"转发这个杨超越,不用努力也可以得第三"。就是用来讽刺她不努力的。 再次出现的时候是出现在某华跑路期间期间,图片配词“是转发这个杨超越,不努力也能的得第三,第一第二还会转学”。疑是某华放出来转移视线用的,让人们的视线从某华跑路转移到杨超越躺C上来,wsc还做了神助攻。那时引起路人大量转用。 到这里还是躺赢的意思。 然后,tx系借路人力量,开始立锦鲤这个人设。为了挽回杨超越的商业价值,通过一系列努力,实现了一个偷换概念,把躺赢变成幸运。幸运变成了表面上各方面来说比较能接受的说法。这在当时情况下是一种很大的进步。 但是,在黑子眼中,锦鲤是躺赢这一点不会改变,当人们越愿意cue锦鲤的属性的时候,就会越忽略一个事实,那就是杨超越走到现在靠的是自己不懈的努力和大家的帮助,而不是幸运,不是不劳而获。 三、锦鲤存在的意义 从躺赢到幸运无疑是很大的一次进步,锦鲤人设,让一部分人开始接近甚至了解杨超越本人,这是锦鲤人设的最大贡献。只有愿意接近和了解她,才会认识到她真实的样子,摆脱原来道听途说的偏见。 但是,锦鲤并不会让人喜欢上杨超越这个人,能让别人喜欢上她的只能是她本身存在的特质,而这些特质也只能从她的作品中体现出来(此处作品为泛指,音乐,综艺都算)。 四、粉丝怎么处理锦鲤梗才好? 因为,路人和黑子对锦鲤存在不同的认识,粉丝就应该有不同的应对方式。 对路人,粉丝不用干预,我们说:祝每一个转发锦鲤和没有转发锦鲤的人都幸运,如果转发锦鲤能获得更多的幸运,那就祝你们更幸运吧。 但是对于黑子来说,粉丝应该明确表示,杨超越靠的是自己的努力,而不是运气。这就是粉丝不合适主动cue锦鲤人设的原因。 最后,一句重话,说给看不清锦鲤问题本质的人: 粉丝操锦鲤人设能得到什么? 能让更多的人信锦鲤吗?正好相反。 粉丝操锦鲤人设,在路人眼里就会感到粉丝就像邪教。 在黑子眼里,就会变成攻击的口实。 不当之处,欢迎探讨。 其实,粉丝只要不管,不提,顺其自然就好。
#杨超越打工干活#我们和1.2.8家的宣发差距 最近有一个趋势。在全平台上,1.2.8家宣发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我们出现了一些问题,今天只说问题。 1.b站,最新发的关于火少的视频(杨超越个人的除外),我们抢不上前排了,前排基本是8和1.2 2.贴吧,wxy的新综艺开始到处宣传了,可以学习一下别人的安利方式。别人都是安利节目、视频,我们外出的安利都是和这个比美和哪个比美,和这个小花比,和那个小花,我都不知道放眼创外是谁提出来的,创早结束4个月了,才开始放眼创外,还以为领先了,其实只是在互相拉踩,结仇。出去宣传,要么发妹妹的视频,要么直接发官方的宣传材料,都比我们现在的方式好得多。 3知乎,开始出现大量陷阱题目,还有大量村民或者披皮的村民去送热度。 4.各平台,都存在的问题,就是外出的村民都很膨胀。这家的事也要管,那家的事也要管。这是最遭人恨的,就像美国,就像世界警察。你真的强大,别人会把恨藏心里,你不强大就会一脚把你踹沟里。出门多吹别人,自己谦虚一点,没坏处,因为吸粉的只可能是杨超越本身的物料,没人因为粉丝加戏会粉上你的偶像。 当然,很多差距是因为别人家的宣发是有组织的,甚至是职业的,但是别家的散粉也很理智。都知道低调才是王道,出头就会挨炮。 总之,无脑对骂的时代早已结束。谁能争取更多的路人,谁才能走的更远。 很乱,挑着听,完毕。
#杨超越语录#不谈形势,解释一些问题 本来一直不想回来发帖,因为总说我带节奏。 所以我不说具体事,只谈谈微博和贴吧的不同,和两个粉群的相同和不同。 第一点, 贴吧的战斗粉≠微博的战斗粉 印象中贴吧的战斗粉是靠口嗨,或者靠讲理,或者靠骂人,靠声势震慑对方。不知对不对? 虽然同样是刷屏,但是有根本不同,那就是平台规则。 微博一样靠造势,但是和贴吧有不同,两个,一个是闹大了会上热搜,一个是没有大量的账号打不赢,没有高权重的账号也打不赢,比如控评,经常出现的问题,我们好多回复和点赞,但是排人家后面,因为小号去控评是降权重,帮倒忙的。微博的数据需要平时做大量的工作,比如养号,需要等级,需要信用,需要关注量等等,这比在贴吧水帖自然等级就上去了辛苦的多了。 所以贴吧和微博的粉丝在谈到战斗粉时,说的其实根本不是一回事。这里边造成的误会很多了。微博的战斗粉是不停的吃苦,贴吧战斗粉可能是发泄。所以贴吧说战斗粉别太惹事,在微博的人听起来肯定不是滋味儿。 这点说的有些偏激,捡着听。 第二点, 主超话为什么除了控评就是物料,不能和贴吧一样水。 还是因为微博和贴吧两个平台的规则不一样。 贴吧一页显示几条?微博一页显示几条? 翻来翻去很费时间的,有些重要的博文需要让大家看的时候却沉了,谁也没看到,怎么办?尤其是不停水帖的时候,其实相当于搅乱秩序了。所以肯定有不同。不要说超话冷,闲冷就在这边水,或者去副超话水。 第三点, 都是为了排面 真要说粉丝能帮偶像什么?很难。 不拉后腿就不错了,大家能做的都是为了排面。 微博的榜单巨多,还有控评都是排面。 但贴吧引以为豪的那些v榜,指数,今天水了多少多少贴,不也是为了排面吗? 所以不要说谁没用,大家在这一点上本质没区别。 第四点, 敏感话题。 在追星的方式上,贴吧人群和微博人群存在根本的分歧。这时有些敏感话题互不理解,这是正常的,也是将永久存在的。我们能做的就是求同存异,具体的说,就是互不到对方的地盘上谈论敏感话题,不试图劝服对方。 这点很重要,因为跨界必生争论。 好比两兄弟合伙做买卖,一个非要炒房,一个非要做实业,谁也说服不了谁,不如各做各的。但是这两人分开做了,还要天天挤兑对方说人干的不行,那亲兄弟也成仇人了。 总之, 看在杨超越的面子上,动嘴前多思考一下不是坏事。 偏颇之处,请大家指正。
自古以来,舆论杀人有两种方式,捧杀与骂杀。 84年前,鲁迅写骂杀与捧杀,说:指英雄为英雄,说女昌妇是女昌妇,表面上虽像捧与骂,实则说得刚刚合适,不能责备批评家的。批评家的错处,是在乱骂与乱捧,例如说英雄是女昌妇,举女昌妇为英雄。 时至今天,舆论战还是这两种方式,骂杀与捧杀。 骂杀,专门捡人痛处,无限放大的说,声势浩大的说,让路人都来看看,这人不行。待到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假的也变成真的,就达到了目的。这些情况老人应该经历了很多,或多或少都有体会。 捧杀则相反,专门夸人。通过过分地赞扬和吹捧,来达到被赞扬者骄傲自满或招致他人反感的目的。 今天专门说说捧。 一、捧杀 做捧杀捧杀这样事情的,并非都是黑子,有时还能是自己人。 只褒不贬,凡所捧之人吹上九重天,简直有唱皆好,无作不佳。捧人的人自觉得意洋洋,倍儿有面子。岂知实际上所捧的人不但毫无得意,反而受害莫浅,为什么呢? 1、过分吹捧的害处:因为你捧得这样过火牛吹上天,人家看了你的文字,一定不会信任的,反会起一阵肉麻的反感,其效果与理想适相背而驰。所捧的人呢,他看见倒信以为真,自己以为不可一世,好到不可再好,品行既渐渐高傲,技艺遂日益低落。 2、别忘了,还有黑子。 但凡你捧过了,黑子就会比你捧的还厉害,还到处宣扬,怎么招人嫉妒、招人反感、招人记恨怎么说每到一处,必加上一句,XXX粉丝说的。嘿嘿,这锅你不背都不行。 久而久之,对粉丝来说,舆论口上必然失势,再说话没有任何反驳力量,再厉害的会军心不稳,内部涣散。对蒸煮来说,招人嫌弃,劝退粉丝来源。 二、防捧杀 1、捧作品 作品有多重要,可以对比下面百度搜索指数走势图和火箭少女101大事记图。可以看出,每有一次涨势必对应一次公开舞台表演,表演舞台就是对她们名气最大的推动力。 但凡玩意儿能拿的出手,能让人认同,皆可捧。你认同,我认同,别人也认同,招人喜欢的东西和更多的人分享,也是一件乐事。把所捧的人所有特长一一公之大众,介绍给大众,在另一方面些许指出他技艺上的短处,期望能更近一步。 言多必失,吹的越多,黑子越能挑刺,关起门来花样吹没错,出门去切记事实求事。 二、培养关键意见领秀 这件事不多说,百度。我要去输液了。本文太监 连发三次图被吞,我的心情和这包一样。
我们来做个游戏吧,轻松一下 来做个关于正义的思辨游戏 先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出自《JUSTICE 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Michael J. Sandel 电车问题(Trolley Problem) 假设你是电车驾驶员,以时速一百公里在轨上行驶,看到前方轨道有五名工人在施工,手持工具。你却停不了,煞车坏了。你发慌,知道向 前撞过去,五名工人保证通通没命。假设这一点你很确定。 突然你注意到,前面铁轨有个分岔,分岔的轨道上也有人施工,但只有一人。你知道可以把电车转向这一条支线,这样只会撞死一人,却会让五人活命。 怎么办?多数人会说:「当然要转!撞死一名无辜者是很悲哀没错,撞死五人却更糟。」牺牲一条命以留住五条命,看起来是正确之举。 同一则故事换个版本。这次,你不是驾驶员而是路人甲,站在轨道之上的天桥。这次轨道没分岔。你在天桥上看到电车隆隆开来,前方有五人在施工。煞车又失灵。电车就要撞到五名工人了。你本以为无力扭转即将发生的惨剧,这时却注意到,身旁有一名大胖子。把胖子推下天桥,让他掉到轨道上挡电车,胖子会死没有错,但五名工人都会活下来。(假设你也有考虑牺牲自己,但你个子太小,跳到轨上也无济于事。) 把胖子推下去是正确的吗?多数人都会说:「当然不,大错特错。」 把人推下天桥致死的确很糟糕,即便可以挽救五条无辜性命。但这就是道德谜题了:为什么第一案例中的正确原则「死一救五」,到了第二案例就大错特错呢? 如果,从吾人对第一案例的反应,可知人命多寡有决定性,救五条命强过救一条,为什么同一原则到了第二案例就不适用,不该把人推下?推人下去给车撞死当然很残忍,即使是为了正当的理由。但是开着电车把人撞死难道就没那么残忍吗? 也许,大错特错的原因,是这样等于是在违背胖子意志的情况下利用他这人。胖子并没选择介入,他只是刚好站天桥上而已。 但是,岔路上单独工作的工人也一样,他也无意介入。他在那里只是工作,并不是自愿要在电车煞车不灵时牺牲小我。有人也许会说,铁道工人本来就自愿选择了一种可能会被火车撞死的工作,天桥上的人却没做过类似选择。姑且假设,铁道工人的职务需求并没有「紧急状况必须牺牲小我救人第一」这一项,铁道工人并没比桥上看客更同意牺牲小我。 也许,两种案例之间的道德歧异并不在于被牺牲的那人身上发生了什么,而在于抉择者心中的企图。身为电车驾骏,你可以用「我的企图并不是要致谁于死」来捍卫自己转弯的决定,虽然致一人于死是可预见的后果。你的企图是要救五人免于一死,如果运气奇好,搞不好第六人也能活。 问题是同样逻辑也可以用来推胖子下去。胖子之死也不是出于出手者的企图。出手者只需要胖子挡住电车。如果车势能被挡住,胖子又得以不死,出手者一定很开心。 这样想过,或许两案应该运用相同原则。都涉及一故意选择,都取一无辜者之性命,都是为了保住更多人命。或许不愿出手推胖子纯为多虑,是必须克服的心理障碍。出手推人致死看来虽然比驾车转弯更残酷,但是正确之举本来就不是一直都很容易。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