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云飞 梦云飞
关注数: 0 粉丝数: 3 发帖数: 103 关注贴吧数: 0
日本教练赛后耍起嘴上功夫:中国门将防高球不行 嘴上功夫堪比手上功夫 记者王磊北京报道 除了两次定位球进球,日本队比赛中还多次将球高吊入中国队禁区.对于在亚洲一向以"头球队"闻名的中国队来说,日本人的这种奇异战术实在令人费解,但正如赛后日本队门将教练坎塔莱利对记者所说的,双方的门将的身高对于防守高球来说都有困难,但庆幸的是日本队使用了正确的战术,而中国队没有. 赛后的混合区,日本队的门将教练坎塔莱利一边对记者表示抱歉,感叹足球的无情,而冠军只能有一个;一边严肃的分析:"怎么样,我说中国队门将防守高球有问题,事实正是这样." 8月6日日本队在先农坛体育中心进行决赛前最后一次训练时,记者曾经就门将问题与坎塔莱利进行过探讨.而起因就是参加决赛的两支球队,其主力门将的身高都不是最理想化的数字,日本队的川口能活不足1.8米,而中国队的刘云飞也刚1.8米出头.在门将越来越大型化的今天,两支球队主力门将偏矮的现状不能不说是比较反常. 对此,坎塔莱利认为:"从世界足坛来看,最出色的门将应该是意大利的布冯,托尔多,巴西的迪达,而这些球员身高都无一例外的超过了1.90米.身材越高大,也就代表着门前控制越大.但在日本联赛中,门将普遍都在1.85米以下,这就限制了我们选择的范围,球队的替补门将也就在1.84左右.就川口能活来说,反应速度快和预先判断准确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他身高的缺陷."对于中国队的门将刘云飞,这位巴西教练的看法则是:"中国队门将的特点与川口能活比较相似,半决赛的表现也是非常优秀.但中国的联赛应该有身材更为高大的球员." 中国同日本的决赛,两个丢球都同定位球有关.尤其是第一个球,正是日本队利用高球第一点摆渡,才制造了进球.当记者请坎塔莱利就此问题发表看法,这位教练表示:"比赛中我们有意识的使用了很多次禁区内的高球.就是因为看到你们门将刘云飞受到身高的限制,控制范围不够大.他在没有把握拿到球的情况下,只能选择将球击出或者干脆守在门前等待后卫去解围.而同时,中国队似乎并没有有意识的打我们的高球,对于川口能活的威胁就少了很多."
作为"直接领导"毫不避讳 施连志:云飞太紧张 中日之战结束后,本报记者在第一时间接通了天津泰达队守门员教练施连志的电话,作为刘云飞在地方俱乐部的"直接领导",他在电话中毫不避讳地点评了自己的弟子在本场比赛中的表现—— 《青年体育》:施指导,您觉得云飞在本场比赛中的表现是否属于正常发挥 施连志:如果作为一名普通的门将,他的发挥还算可以,但是根据他自身的特点以及技术水平来说,他这场比赛发挥得并不理想.我觉得他有些紧张,毕竟参加这样的大赛还是头一次. 《青年体育》:是不是说刘云飞在几个失球的过程当中有处理不当的地方? 施连志:对啊,要是我给他本场比赛打分,最多给6分,同样拿到低分的还有李毅. 《青年体育》:您能否在具体技术细节上说明一下. 施连志:拿第一个失球来说,这个球表面上看与门将关系不大,但实际上,这个球在开出后云飞的站位不对.如果你觉得这个球没有拿到的可能,而且是罚的后点,就应该站好中间的位置,这个球一旦争顶到门前,守门员再出击十有八九会逮到,你跟着球来回跑,位置全丢了. 《青年体育》:我觉得第二个失球虽然是手球,但这个角球日本队罚的质量相当高,高速打到门前,碰上就有. 施连志:这个球对于门将来说的确不好处理,要是我的话,就会直接冲对方攻门的队员身上糊.这球站在门里只能是挨打,不过这就是经验,没办法.云飞在本届亚洲杯的几场比赛中都显出了经验上的欠缺. 《青年体育》:上次你就说过,刘云飞让巴林队攻进的那脚挑射,只要手型上稍微变化一下,那球就进不去. 施连志:没错,这也是经验. 《青年体育》:这真的是经验的问题了,很多东西没经历过还真不行. 施连志:日本的第三个进球,已经是二打一了,而且当时云飞已经封上去了,这时候千万别犹豫,不能再等对方前锋做动作,直接飞他脚下.这种情况,一般的前锋都会跳起来躲,否则肯定受伤.这就是豁出去的球,人家传给中路包抄的人,也是要进的,索性就直接飞他. (杨永成)
女足功勋教练直言批云飞:他的表现其实非常糟糕 扑出了伊朗队最后一个点球,国家队守门员刘云飞赛后得到了广泛的赞扬.不过,前中国女足功勋教练,现申花预备队守门员教练李必有话要说.李必表示,国家队赢球,并进入决赛,这是大家都很高兴的事,"但就与伊朗队的比赛来看,刘云飞的表现其实是非常糟糕的.如果不认识到一些问题,决赛还可能吃苦头." 李必说:"与伊朗队的比赛,刘云飞全场比赛脑子不太清楚.不管是站位,选位,还是出击,都有很多问题.是技术问题,也可能是心理因素造成的." "在这样的大赛中,守门员一定要做到脑子清楚,保持冷静,切不可毛糙.守门员主要是脑力劳动,在场上必须时刻保持冷静的心态,正确的判断,否则,一个不应该有的失误就可能葬送整个球队."李必说. 对于中国队所丢的那个球,李必认为,主要责任在刘云飞."当时对方准备射门,但就在同时,刘云飞却从球门左侧向右侧移动.要知道,对守门员来说,最忌讳的就是在对方射门时移动自己的身体.说得严重一点,这是很低级的失误.对方射门时,我看离大禁区线还有十多米的距离,这是非常远的距离,一般来说很难取得进球.而且,对方的射门也还达不到必进不可的速度和角度.即便此时刘云飞眼前有自己的后卫,可能会或多或少地挡住他的视线.如果刘云飞当时立好位置,在对方射门时完全有时间判断出球的路线,并将球扑出."李必表示,好在最后中国队赢了,"否则刘云飞的这个失误就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对于最后的点球大战,李必也对刘云飞的发挥提出了批评."5个点球,刘云飞有4次是往左侧扑.但是,从刘云飞扑球的技术动作来看,他的身体很软,没有力度.即便这4个球对方都是往他左边射,我看以刘云飞当时的技术动作,也可能一个球都扑不出来." 至于刘云飞最后时刻扑出的决定胜负的点球,李必认为,结果是可喜的,"但这个球其实刘云飞已经失误了,完全被对方晃倒.只是对方射门时力量没有控制好,送给了刘云飞." "如果伊朗队在这场比赛中再有几脚有威胁的进球,以刘云飞的状态,还可能丢球."李必说,"这时指出刘云飞的问题,不是为了泼冷水,是希望国家队认识到门将位置的重要性,以及刘云飞存在的问题,并实事求是地解决好这些问题,争取打好决赛,赢得冠军.要知道,决赛的对手日本队,攻击力并不比伊朗队差,如果刘云飞延续他在半决赛时昏昏沉沉的状态,还可能会出事."(徐宏斌)
压力越大发挥越好 刘云飞:扑点球我没压力 中伊大战,一触即发.阿里·汉已经带领球员练起了罚点球,伊拉克那边尽管是封闭,相信也不会少了这项练习的.平时,门将在球场上很难成为主角,只有罚点球的时候才会让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他身上. "我扑点球根本就不会有任何压力."刘云飞在接受采访时非常坦然:"踢点球就是这样,扑出来就是立功,扑不出来正常,压力都在对方球员身上呢,所以我没事." 刘云飞属于那种比赛压力越大,发挥越好的队员.在周三的训练中扑出了替补一方好几个球.刘云飞接着说道:"扑点球没有什么经验可言,主要是看临场发挥,这是最关键的."在他看来,扑点球并不是一件难事,重要的是信心. "那么,你在扑点球的时候有没有什么习惯呢?比如说是先移动,还是看着对方眼睛."记者问道."没有,我就是看当时球场的状况."刘云飞非常坦诚地回答. 尽管只有23岁,但刘云飞已经代表中国国家队参加了二十多场国际A级比赛,代表天津参加国内比赛就更是数不胜数,所以比赛经验根本就不是问题. 作为一个门将,刘云飞身材并不是很好,但他用出色的身体素质弥补了身高上的不足."听朋友说,你原地摸高有3米2?"记者问道."不止,差不多有3米3几."刘云飞回答. 通过他的回答可以感觉得出他那种天生就具备的强烈的自信.对于扑点球,刘云飞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