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敌英雄郭锐
无敌英雄郭锐
关注数: 177
粉丝数: 132
发帖数: 9,488
关注贴吧数: 6
【喜讯】: 巩俐荣膺“人民喜爱的60位艺术家”称号 人民喜爱的60位艺术家
【重要投票】: “人民喜爱的60位艺术家”评选 俐迷朋友:你们好! 人民网举办的“人民喜爱的60位艺术家”评选开始了,这不是一般的投票,而是建国60周年文艺界的一次重要回顾和总结,赶快为巩俐投票!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ent.people.com.cn%2FGB%2F8222%2F42055%2F166698%2Findex.html&urlrefer=1a36fd08c7fd8fecac262a805b95ba4a
【闲聊】距离产生美---心迷、偶像关系之我见 心吧风波基本已经平息,但很多问题值得思考和总结。这次我试着从距离产生美这个角度谈一些看法,其中也会适及一些人或事,但我没有丝毫的贬意,而是作为一种现象进行探讨,请心迷朋友千万不要对号入座。
【转帖】余秋雨先生为谢晋导演写的碑文 谢晋导演,浙江上虞人氏,东晋谢安、谢玄之后也。以“晋”为名,以铭根器。悠悠千年,果然承其先祖创拓之脉,引领中国电影事业而气象万千。毕生辛劳汗水,无尽悲欢胶片。辨善恶于大地,投思索于历史,追人性于血火,问正义于困顿,且大多熔入中国女性之忠贞婉淑而感动遐迩。后人若问:在封闭年月,凿得天光谁为最?答曰:谢晋也;再问:在复苏时代,震聋发聩谁为最?答曰:谢晋也。谢晋作品,润泽中国三代。此地茔丘,足可笑对苍原。 遵照谢晋遗嘱,谢氏家人及上海电影集团公司邀请谢晋生前至友韩美林设计此碑,余秋雨撰文并书,于己丑年仲夏。
【登记】心迷所属城市 心迷朋友,请将你所属的城市在此登记一下,以便心迷同一城市或出差时的聚会。无敌英雄郭锐 :上海
【聊天】王心刚能否在大连电影节获终身成就奖? 王心刚老师能否在大连电影节获终身成就奖?让我们先来看以下一组消息:秦怡,2008年6月,在第十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荣获“华语电影终身成就奖”。因此我个人认为,一位艺术家如果在同一年二获终身成就奖,可能性相对较小;于洋,77岁那年荣获“中国电影表演学会终身成就奖”,表明年龄也不是非80岁以上不可; 刘嘉玲,在她的家乡苏州,力压张瑜一举获得“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主角奖”,表明东道主有主场优势。王心刚,今年76岁,在本次大连电影节占尽主场优势,主办方还特意举办王心刚经典电影回顾展(个人猜测,这是否是为颁奖作铺垫呢?)。更为重要的是,王心刚是五十至八十年代中国电影的代表人物,驰骋国内一线影坛二十多年,时间跨度如此之长在国内电影史上也是极其少见的。五十多年来,他所塑造的角色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影响之广而深远更是极其罕见的。大连电影节,王心刚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终身成就奖,我想应该是水到渠成,众望所归!不知众心迷以为如何?
【原创】王心刚从影记并诗 (仿古骈体文) 古代骈体文,往往使用铺排、描摹、叙事、抒情等技巧,发挥汉语文字特有的对偶、声韵、事典、词藻等表现手段,成为摹写生动、情致宛然的好作品。此类作品采用实词较多,文言虚词用得较少,也、矣、耳、焉、乎、哉、耶等文言虚词几乎弃用,因此格式上和文言散文有很大的不同。 今予不才,斗胆摹仿古代骈体文,意在改变风格,创出新路。有兴趣的心迷朋友不仿一试。
【探讨】《寂静的山林》的主角应该称史永光,还是冯广发? 有一个问题一直想和心迷朋友探讨,《寂静的山林》的主角应该称史永光,还是冯广发?一些文章称史永光,也有一些称冯广发。让我们来看一些例子: 《林海雪原》的主角应该称杨子荣,还是老九?一定是杨子荣! 《侦察兵》的主角应该称郭锐,还是李处长?一定是郭锐!《英雄虎胆》的主角应该称曾泰,还是副司令?一定是曾泰! 《羊城暗哨》的主角应该称王练,还是209?一定是王练! 因为前者是侦察人员的真名,而后者则是侦察人员在敌人面前的化名。在威虎山,座山雕称杨子荣为老九。观众、影评文章都称他为杨子荣,从不称老九。英雄载入史册的一定是真名,而不是化名。 由此是否可以得出结论:《寂静的山林》的主角应该称史永光,而不是冯广发。即便在敌人面前,他还是史永光,心中有党和人民托付的任务,并且时刻以冯广发的言谈举止出现,让敌人误以为他是冯广发而已。
【原创】从电影《英雄虎胆》联想到电影《侦察兵》 时代在飞速的发展,如果完全用现代的眼光来审视几十年以前拍的那些经典影片,如《英雄虎胆》、《侦察兵》、《平原游击队》、《羊城暗哨》等,一定会有不少遗憾,但我认为这并不影响对影片的总体评价,也不会影响它的历史地位。 《英雄虎胆》是一部非常成功的剿匪影片,但如果用今天苛刻的眼光来看,也会发现,故事情节的发展不尽合理,并且也过于巧合。 曾泰以敌副司令的身份打入敌人内部时,匪首李月桂为了考察曾泰,让阿兰整天陪着他,明是关心,暗是监视。尽管阿兰对副司令很有好感,而身为敌副司令的曾泰,始终对阿兰的引诱不为所动,而他周围的土匪(包括匪首李汉光),都对阿兰垂涎三尺。曾泰面对美女坐怀不乱、超乎其他土匪的表现,难道不会被怀疑?而阿兰也形同摆设,并没有起到什么监视的作用。 在这样残酷的战争年代,面对年轻美貌的阿兰,如果是真正的敌副司令,会是曾泰那样表现吗? 曾泰和覃大爷接头时,被独眼龙贺志雄发现。贺志雄随即报告了匪首李月桂和李汉光。李月桂让两人对质,但双方各执一词。正在此时,49号来电:独眼龙是内奸。李汉光飞起一刀将贺志雄击毙了。 李汉光真是愚蠢得可以!贺志雄跟了他多年,可谓知根知底,而曾泰的底细尚未摸清,仅凭49号的来电,也不作进一步深入地调查,就将贺志雄这么快就击毙了?此外,49号恰巧此时来电,似乎也太巧合了吧! 另外,耿浩刚打入敌人内部,49号来电:近来侦察科长曾泰不知去向。于是耿浩暴露被抓。这份电报恰巧晚来了一段时间,从而使曾泰躲过一劫。 如果这份电报在耿浩尚未打入敌人内部之前到来,那么曾泰的命运会怎样呢?如果这份电报在曾泰和贺志雄对质时到来,曾泰的命运又会怎样呢? 为了再次考验曾泰,李月桂让他亲自审讯耿浩。但曾泰面对耿浩的大义凛然,并未对他用刑,只是大声训斥,他似乎也没有什么其它办法,却竟然再次通过了测试。影片中的李月桂、李汉光是否过于愚蠢? 尽管《英雄虎胆》的很多情节,在今天看来有这样那样的不可信,但我依然认为它是一部优秀的影片,因为我们不能脱离当时拍摄影片的历史环境。如果当时完全按照今天的审美标准来拍摄影片,如,为了不引起敌人的怀疑,曾泰假意和阿兰逢场作戏(如007中的特工邦德),那么影片在那个年代也不会被通过。 今天我举《英雄虎胆》的例子,并不是为了否定它,而是想说明,即便一部公认的经典影片,也会存在一些今天看来经不起推敲的情节。如果《英雄虎胆》是在1974年拍摄完成,我们可以想象,江青一定会斥责:脱离生活、情节虚假。舆论再群起而攻之,那么《英雄虎胆》也会成为众矢之的。所幸的是,《英雄虎胆》是1958年摄制完成的,那时的文化环境还是非常健康的,因此对影片也是充分肯定的。 文革前后还有近千部非常平庸、一般的影片,这些影片经不起推敲的地方就更多了,随着时代的发展,绝大多数影片已被人慢慢遗忘。
【预告】CCTV-6 7月30日 星期一上午 10:05 放映电影《侦察兵》 《侦察兵》,王老师承前启后的重要作品,表演上已炉火纯青,是他演艺生涯的顶峰之作。请心迷们千万不要错过!过一段时间,我会就王老师在《侦察兵》中的表演以及情节的合理性,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