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mweiyong kmweiyong
关注数: 82 粉丝数: 68 发帖数: 785 关注贴吧数: 72
不努力,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我……得了抑郁症吗?” 在某网络公司上班的髙野干夫,因为不舒服而到医院检查,结果却听到了这样的诊断结果。 医生让他不要紧张,温和地向他解释:”抑郁指的是心情处于低沉的状态,一般转换下心情,彻底放松一下,就可以摆脱这种状态。但如果没办法自己走出来,就是患上了抑郁症。“ 干夫想了想,又问道:“但是,我会背痛,头也很痛……” 医生继续解释给他听:“说到抑郁症的症状,人们通常联想到的是失眠、疲倦、患得患失等精神症状,事实上也会出现肩膀酸痛、关节痛、头痛、恶心这些身体上的不适。” “抑郁症也被称作心灵的感冒。所以不需要太紧张,用药物治疗控制病情,再慢慢改善导致病状的原因。” “那么医生……吃药的话,多久能好?” “虽然每个人情况不同,但就算治疗顺利,完全恢复也需要半年到一年半的时间。” ***************** 小晴与干夫结婚的第五年,她忽然得知,丈夫得了抑郁症。 这就是《丈夫得了抑郁症》这部电影的开端。而不久的未来,还有很多严峻的考验在等待着小晴。 ——好好的,为什么会得抑郁症呢? 小晴默默翻开自己的速写本,沉思般的,回顾那些没有被重视的小事: “老公没有食欲,没吃饭,跟我吵架了。”她那天很生气,觉得丈夫是不是嫌弃自己的厨艺不好,所以不肯吃她做的饭菜。 “老公今天跟我说他不知道为什么背痛。”啊,是心理作用吧,她当时不以为然地想。 丈夫突然睡觉打鼾所以赶他去隔壁睡,丈夫连夫妻之间的亲昵都没了兴趣……这些事她当时稍稍生气后,也就没有放在心上了。 她翻着本子,心里忽然觉得很难过:原来丈夫的病早就初露端倪,她却丝毫没有察觉到。在与丈夫一同被挤在电车里无法动弹时,她也有些体会到了丈夫平日的辛苦。 而听到妻子带着歉疚的话语后,干夫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蓦地在电车里放声痛哭起来。一直以来压抑住的负面情绪,终于到了临界点。 没有得过抑郁症的人,当然不能明白抑郁症的严重性,但我想,那一定是非常痛苦,痛苦到无法形容的一种感觉吧。 ***************** 现实里,不能理解抑郁症的人很多,譬如干夫的上司。 在干夫提出辞职时,面对上司的疑问,他老实回答说自己得了抑郁症。 上司却并未当真,”工作那么忙,大家差不多都抑郁了,别发牢骚了,你可要连那些被裁员的员工的份一起努力啊。“ 他显然并不相信,抑郁症是切实存在,并具有相当杀伤力的一种病。 说老实话,我以前也不相信。 **************** 从前我也没有认真看待过抑郁症这回事,直到一个同学因为抑郁症而跳楼自杀,一个外表看起来十分明朗的女孩子。我们都没想过,抑郁症会让她选择离开这个世界。 于是我忽然意识到,患上抑郁症,真的是很痛苦的一件事。即使无法亲身体会那种痛苦,也要试着去理解,而不能简单粗暴地以”你怎么这么软弱,坚持一下吧“,或者”劳累过度而已,休息一下就好了“这种心态去对待。 多关心下自己和身边的人吧,这种事说不准的,谁都可能会患上抑郁症。 ************* 瓶因为没有碎掉而体现了自己的价值。人也是一样,完好无损才有价值。 在目睹了丈夫的种种痛苦后,原本消极而懒散的业余漫画家小晴,逼着丈夫辞职回家休养,并下定决心承担起照顾丈夫的责任。 ”你可不能碎掉哦,老公。“ 她想要把丈夫的病治好。从前都是丈夫在为她努力,以后她会代替丈夫来努力。 **************** 而一向一丝不苟的干夫,却为自己的”得病“而感到抱歉,感觉自己好像变成了没用的人一样,无法工作,无法做家务,甚至无法做一个平常人。 在这个过分努力的社会,干夫觉得自己的现状很不像样,不停地哭着说”对不起“。 可是,小晴却这样对他说—— ”如果痛苦的话,就不要努力了 ************* 而一向一丝不苟的干夫,却为自己的”得病“而感到抱歉,感觉自己好像变成了没用的人一样,无法工作,无法做家务,甚至无法做一个平常人。 在这个过分努力的社会,干夫觉得自己的现状很不像样,不停地哭着说”对不起“。 可是,小晴却这样对他说—— ”如果痛苦的话,就不要努力了 ************** 片为细川貂々根据和丈夫望月昭真实经历撰写的同名原作改编,望月昭本人亦在片中客串角色。(见上图) 也许电影的演绎并不足够深刻,也无法完全表现出真实抑郁症患者的幽深之痛,明亮的结尾也有些理想主义。但这既然是改编自真实发生过的故事,那么至少说明,现实里是有人战胜了抑郁症,重新获得阳光和快乐的。 ——正如小晴所说的那样: 晴云交替,就如人生悲喜。 但再黑的夜,都会迎来黎明。 知乎上看到的个文章,然后今天看李兰妮,又听到关于这类事情的讨论,分享下。 贴友们,特别是大朋友们,我们都要善待自己。哎.......
【抑郁症认识疗法】 抑郁症认识疗法 抑郁症是心理失调的常见病。治疗抑郁症最有效的不是药物,而是心理,即“认识疗法”。 “认识疗法”的三顶原则是:1、你的一切情绪,都是你的思想或认识所产生的,“你目前的思想状况怎样,你也就感觉怎样。”2、当你感到抑郁时,是因为你的思想完全被“消极情绪”所控制、整个世界好象在黑暗的阴影笼罩之下。你往往相信事实真如你所想象的那样糟糕。3、消极思想几乎总是带有严重的歪曲性,它是你几乎一切痛苦的唯一原因。 当你感到沮丧时,你可以根据下面10个方面去分析思考,你会发觉你是在愚弄自己: 1、绝对化的思想。你把一切事物都看成泾渭分明枣好象一个平时成绩优秀的学生偶尔得了一次“良”,于是便认为自己是彻底的失败者。这种思想“会使你无休止地怀疑自己,认为不论做什么总不会及格。” 2、过于普遍化。由于有过一次不愉快的经历,你就认为在别的事上也会同样倒霉。如一个羞怯的男青年邀一个姑娘约会,被拒绝后,他对自己说:“我永远也得不到约会了,我终生将是孤独和悲惨的。” 3、精神过滤。你看到事物的消极一面,脑中就总是想着它,好象戴上了一个特殊镜片的眼镜,把一切积极的东西部过滤了。于是你很快得出结论,认为每件事都是消极的。 4、自我轻视。看到周围的佼佼者的许多长处,可自己的一些愿望却无力实现,因而产生自卑心理,遇事总想着自己不行。 5、武断地乱下结论。你设想别人瞧不起你,但不去检验设想正确与否,你展望未来,尽是灾难。 6、 放大与缩小。即把自己的缺点放大,优点缩小,歪曲本来面目。 7、情感上的推论。“我感到内疚,因此我一定干了坏事。”你的感情似乎就是思想的根据。 8、 应该论。“我应该做这件事”或“我必须做那件事”,都是你感到内疚的思想,它们不能使你去实干一件事。 9、乱戴帽子。如果你选择井为之努力的目的达不到,于是你想:“我是个失败的人”,而不去想“ 我选择错了”。记住,你自己不可能等于你所做的任何一件事。 10、 个人化。你想“无论发生什么事,无论别人干什么,都是我的过失。”总有个“责任问题缠绕着你”。 针对上述情况,你可以这样去改变认识:你的感觉不是事实;你能对付;不要以你的成就作为看待自己的根据。自我评价是认识疗法的主要内容,如果你更加喜欢自己一些,你就会感觉好些,请记住以下格言:你能自救,上帝才能救你。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