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瓶Seantao 水瓶Seantao
关注数: 10 粉丝数: 33 发帖数: 1,981 关注贴吧数: 27
针对内构细化之后的讨论 测试服M1和豹子实装巨大方向机已经人尽皆知了,暂且不讨论这样真不真实;先讨论这样平不平衡把 暴论起手,我觉得测试服这样反而比现在好,要喷的先慢点,且听我分析,现在巨大方向机实装之后是个什么情况呢? M1本来就打穿就报废,与之前几乎没区别;并有着顶级房最强一档的机动和火力输出作为弥补(5s一发M829A2) 豹2和122先前公认的轮椅,现在稍微削弱了一下但是该强还是强,同样是击穿后就残废,豹2用略逊一筹的机动能力和装填速度换来了更好的正面防护 而已然物是人非的苏系轮椅拥有非弹药殉爆的情况下炮膛内一发的反杀能力(仅限一发且不能装填过程中被打坏装弹机),拥有略逊豹2一筹的防护能力和火力输出同时机动能力较强,也因此换来了慢速倒车和差劲的俯仰角 那内构细化之后版本红利吃尽的是谁家呢?当↑当↓当↖当↘,大股东日系,别忘了此次细化日系也没有细化方向机内构,而日系因为其较低的出场率本身容易被大家忽略,但日系车吞炮弹、魔法或者不带出破片的概率我敢说所有系里它称第二无人敢称第一,这一点相比被90阜南团暴打的开线萌新深有体会,此次更新之后,日系获得了原本的黑洞装甲+无与伦比的可击穿后生存性,哪怕被正面击穿也很难殉爆的尾仓弹药架,4秒一发600穿无敌火力输出,前进倒车同速丝滑机动,还有复杂地形能力适应性最强的液气悬挂,这么想想其实能发现日系大股东才是这个版本红利吃尽的系啊 个人感觉测试服的细化反而把重甲豹和一众类似M1和锅盖头的整体实力拉到了相近的水平,一起烂≈都没烂,不过最惨的就是老钟了,从内购细化开始就吃尽版本黑利,装弹机和炮闩一起坏,巨大裤裆,纸糊航向角以及高!大!威!猛!的正面车体投影,7.1s一发577火力尽显颓势,不过老钟的地面其实加钢针加装填什么的都不合理,加了钢针最多也就是能打穿lec的智商检测条和10式首上提升没有那么大,99一家加快装填的话T72系会叫,所以比较适合老钟的加强方式是从辅助车种下手,VT5和15轻发出来,钢针射速适当加强(4.5-5s一发),然后把老钟与苏系齐名的世界第一野战防空体系还原,同时在天上还原中系强大的对地打击能力(最中幻想.jpg),这样中系就能成为地面主站能力中等偏下,依赖强大的空中火力支援同时拥有强大的防空体系的”辅助系别“,中系终究不是大系,不用承担太多抗线责任,剑走偏锋发挥现实里同样强大的地空对抗体系个人认为是战雷环境下加强中系的最好办法
讨论一下现在顶级房的空地对抗环境 现在的陆战顶级房,随着大量效率极高,载弹量高的多用途战机的加入,逐渐呈现出一个以空制地的形态,地面强度再高也会被飞机炸飞,而陆历的作战环境较小,没有点亮,相比空历索敌能力更为重要。而作战地形和环境的单一导致现在的陆历基本是谁先把飞机飞起来谁就占绝对优势,因为优先起飞的飞机能蹲重生点,能在没有制空战机干扰的情况下肆意薄杀地面单位,而地面毫无反抗之力,归究其原因其实是现在地面防空单位的绝对弱势。那么,什么导致了这个原因?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 远超史实的飞机机动性:战雷标榜拟真,虽然魔法情况广泛存在,但数据本身相对依照现实。包括防空导弹的过载数据,但飞机却能做出完全不贴合现实的各类高G机动。 2. 防空导弹的出生位置:战雷令人极为诟病的一点就是坦克CQB,极小的地图和极多的装甲载具使得战雷的交战密度和强度极高,而防空车的出生位置又过于贴近前线,这导致防空车位置过于固定,容易被针对,也容易被地面摧毁 解决方式其实非常简单,只要给所有防空车加上类似空战雷达弹的比例引导,就能再防空车射程内极大提升防空单位的威慑力和压制能力,然后把防空车搬离战场,在战场四周地图外设几个防空阵地,并让防空车再这些地方出生,就能很好的让防空车提升生存能力并改善当下飞机肆意猎杀地面单位的现象
你游美空的CAS风评是否有一定程度的夸大? 作为主玩苏系而且非常喜欢SU34的CAS人,看到吧里一堆人仍然在吹美空的CAS能力,我觉得有必要讨论一下了。直接说结论,单论CAS能力F16系列和F15系列甚至不一定比AV8+强,F16C和F15E的一堆挂载看似种类繁多眼花缭乱,实际上只有六发牛D/两发牛G/F15E的两发红外GBU适合现在陆历的作战环境,非常不幸的是这三种挂载互相冲突。至于其他的一堆GBU, JDAM或者SDB根本没法起到正常的CAS能力,只能炸固定目标的SDB和JDAM不谈了,GBU配合吊舱在一年前或许尚能对地,现在的顶级房还想挂在天上慢悠悠的引导JDAM?不说现在有了弹药箱的铠甲对掉你的JDAM多简单,你敢在高空挂久一点对面的120或者mica就来了,这时候你还敢继续引导?牛D挂得多,但是这玩意的毁伤各位有目共睹,牛G毁伤优秀问题是只有两颗,这也是我为什么说F16和F15不一定有AV8+强的原因,AV8+好歹有四颗高爆牛,至于阵风台风这种更是比不了一点,机体碾压载弹量碾压,硫磺石虽然不是射后不管但是性能优异而且载弹量高,至于硫磺石不发雷达引导的问题欢迎楼内讨论,我个人认为官方发布的那一段话一点毛病没有,而ASSM更是从载弹量到速度到性能全面碾压两种牛,而且ASSM载机能满挂六颗ASSM的同时完全不损失对空挂载,综上所述,我认为现在美空的CAS能力其实已经算不上T0, 甚至陆历环境下美空的强度能否勉强待在T1都有待商榷,美空只要没有防空就能把对面炸上天的情况已然成为岁月史书
关于现在顶级房地面战斗和火力方面的一点点看法 开头先叠个甲,我说的话纯属我的主观思想,基于我的游戏理解,欢迎合理反驳、纠错或讨论。 关于装填和穿深,在二战房很大程度上穿深是>装填的,本质原因是二战房整体节奏较慢,长装填车本身也有发挥的空间,而且足够的穿深/斜穿是真的会引起质变的(代表就有苏152/122) 但只要进入双稳钢针时代,钢针的穿深就变得没那么重要,相对弱于装填了,除了个别能引起质变的钢针穿深(例如苏系全家发3BM60的时候全家都有了击穿L2A6/L2A5首上的能力,曾经的122系列发M/95的时候同理)之外,装填时间才是真正影响上限的,根本原因是钢针的弹道特性和顶级车弱点的同质化,在二战房能不能打穿这个权重的车的主装/首上是决定性的,因为车的种类繁杂,弱点繁多,你根本不知道你打的机枪口之类的类同质化弱点是不是下一个虎式机枪口/观察窗,绕侧相对来说是个通用的解法,但是IS-3/T-10A:你好;反观顶级房,钢针的弹道特性让打静止/摇头的炮闩几乎没有任何难度,双稳和高机动的普及让整体节奏变得极快,绝大多数二战房经典的拐角博弈场景在顶级房往往是拼谁的队友能更快绕过来。钢针的穿深没有质变,(是你打不穿M1的脖子了还是戳不穿锅盖头首下了),而装填时间是真的能引起质变的,以极端的例子10式为例人家就是不怎么怕马炮,因为哪怕是艾布兰的方向机转180度都要四秒以上,这也意味着容错率,上限等等,我不否认顶级房仍然有能引起质变的钢针穿深,例如DM53能砸穿10式首上,Lec的智商检测条等等,但是10的比基尼装甲和Lec的巨大炮闩又让差距实际没那么大,而装填时间短真的能带来巨大的优势,转角骗炮或者经典见面互马一发等等,都是装填快的车更有优势 速度防御火力地载经典三大项中火力方面又涵盖装填,穿深,后效,弹速等等,但在当下顶级房的环境内装填确实比穿深重要,如果不谈防护的话,我的看法Lec的5秒一发500+在顶级房确实强与6秒一发DM53,一秒的差距在很多环境里确实能占尽优势,更别说幽默苏系和老钟的7.1和6.5了 以此来看,中苏的地面载具貌似已经成了相对弱势的两个系(鱿鱼没救了埋了吧),这仅是我的个人观点,且仅讨论地面主战力量,我不否认SU25SM3和铠甲是轮椅 从三大项来看 速度方面顶级载具其实拉不开什么差距,前进差不多的情况下苏系倒车甚至一个-10一个-4,也就意味着苏系仅有的两大主战力量其中之一还完全没有撤退能力,而中系机动丝滑优秀(很多人说履带沾屎或者传动塞私货实际体验下来没感觉到,中系的机动确实是顶尖的),奈何和其他顶级车拉不开差距 防护方面,中系没什么多说的,巨大烈焰裤裆+修了等于没修的空心炮闩+纸皮航向角,防护=石,虽然有时候确实能魔法一两发但是一戳就爆没什么好说的,苏系有着相对优秀的防护,但这时候别忘了内构细化之后的装弹机,苏系的化石在这么长时间以后早已没那么魔法(虽然我实际玩的时候还是能偶尔的吞掉大侧面入射的钢针),但实际上曾经的魔法其实很大程度上归功与弹药不炸或者油箱吞后效,(这个中苏都有,我没有实测过概率但是BWD真的没有必要刻意让中系的弹药架或油箱更容易炸),但是本身中苏车死于油箱爆炸的也不少,现在弹药该不炸还是不炸,但是自动装弹机擦到就坏而且一坏就是20秒火力空窗,炮闩里还有一发是没错问题是中苏的炮闩对比北约车的已经算很好打了(Lec那个纯属12.7同轴害的不知道法国人脑子里在想什么),而北约车通用弱点更小的情况下中苏车还多一个致命弱点,BVM还好能挡一挡坏了炮闩还能退回去修,老钟的巨大空心炮闩装甲被打穿了大概率连着装弹机一起坏顺便炮手和车长挑一个睡觉,好了退回去修把,但愿你身边有队友,最难泵的就是T90M,炮闩弱点是相对小点了,但也就是跟豹子之类的同水平,但是打穿了直接连着装弹机一起坏的同时-4,缩都缩不回去,狭窄通道想给队友让开都不行,直接在原地罚站。顺便讨论一下M1的问题,M1一打就废确实没错,但M1的绕侧击杀能力数一数二的强,机动火力全是天顶星级别,防护差了点但是卖头也不差,防护烂不是M1的错,错就错在M1是御三家的车,这里再引入一个概念,直至今日老御三家的玩家体量仍然不是小系能比的,所以御三家必须要承担正面抗线的责任,不然全去绕侧了正面战场分分钟被打崩 火力方面,其实没什么好说的了,中苏的火力垫底的,穿深装填俯仰角没一个比得过的,胜在辅助弹种丰富(榴弹、炮导),问题是核心弱一节这些锦上添花的东西来多少都没用,轮盘装弹机在现实里以维护复杂一旦损坏难以修理换来的装填速度优势和相对人工的装填时间稳定优势在战雷里屁都不是,M1开着双稳山地飙到60码炮管起起伏伏的布莱克曼装弹机稳定5秒一发,反观中苏要装填没装填要穿深没穿深,你的俯仰角在战雷的绝大多数地图都不够用,90M炮闩和头多硬啊,那90M卖头玩法也行啊,幽默俯角+-4怎么买头?炮管死活压不下去,之前还能靠炮导调密位小聪明解决一下现在是彻底没救,现在绝大多数北约手动装填的都发了5秒一发了,讲个笑话T90M的三大项里速度火力两大项甚至比不过公认的顶级房之耻公羊,而BVM也仅仅实在防护一项大优 综上所述,我认为中苏的地面主战实力已经在顶级房属于垫底的存在,此纯属个人主观思想,也欢迎纠错和讨论(反复叠甲)
有关道尔M1的性能讨论 基础数据:中系顶级防空车,导弹过载42G,备弹八发中规中矩,射程12km标准水平,无夜视仪,雷达最高搜索角64度(仅次于铠甲81°) 先说优势,道尔的导弹在射程和弹速上并不占优,但强在低弹速和近乎全程动力段带来的强大机动能力,道尔的导弹能在中距离(8-2km)扭出很多匪夷所思甚至是诡异的曲线然后命中,道尔M1应对中距离持续机动敌机的能力应该是81C之外最强的,同时垂发的弹道特性也增加了直升机“对波”的难度 然鹅,道尔的缺点其实远多与其优点,最令人诟病的独属强大动力段带来的巨大白烟,以及全图都能听见的开火声,极高的导弹辨识度基本不存在偷袭警觉的飞机,尤其是RWR细化过后。纯导弹防空车导致对近距离突袭的处置能力底下(道尔的设计初衷就有对超低空目标特化阿伟!),以及战雷的SB手操雷达导弹极致+极其不可靠的自动提前量+乱飘的TWS锁定框,还有巨大白烟+没有热成像导致一但雷达脱锁就连紧急转目视跟踪都做不到,道尔的防空能力其实处于较为尴尬的位置 综合评定下来,道尔的防空能力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上有铠甲S1指定俄联邦防空大爹,下也有一众VT1运载车以及可怜的阿达茨给你兜底,八发备弹中规中矩,但连射的能力加上较为强劲的中距离性能个人认为道尔其实不弱于一众ITO90M甚至略强于轮罗,总体的防空能力还是可看的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本人道尔和北约防空玩的不多,主要玩铠甲,但是在铠甲出来之前晚了很久很久的通古斯卡,欢迎纠错及正常讨论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