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无魂
花无魂
关注数: 13
粉丝数: 161
发帖数: 3,852
关注贴吧数: 10
节目预告:2月22日梨园春杨红霞 张玫 同演《香魂女》 就是明天。杨红霞 张玫以前都是唱环环的,就是香魂塘月朦胧。这次恐怕要变变了。我猜是张玫换角色香香
【莹光☆闪耀】关于捣乱问题的调查报告 前天吧,这个贴子里一位新注册的网名叫做“我爱梨园春”的朋友发了个留言说是井底之蛙之类的话。http://tieba.baidu.com/f?kz=522919593(woshihp000老弟(以下简称老弟,你名字太难打了)告诉我的),我就琢磨着是不是有人故意注册了个新号来挑拨离间的,所以就让老弟把这些言论发给我,我想猜猜杂回事。后来和”我爱梨园春网友“用短信息交流了一下,又看了他再梨园春贴吧的一些发言,觉得可能是误会了。他可能就是个梨园春的老观众,来看看莹莹的贴吧和视频,结果正看到几位打趣张玫的几段话。所以他就说了井底之蛙之类的话,其实针对的是前面几个取笑张玫的朋友,并不是针对的莹莹。 当时我也没太当回事,让老弟回头把这些发言删除了就是。顺便向新虫子们解释一下,别有什么误会,了解我的老虫子肯定不会有多余的想法的。结果,大兄弟,你也干的太绝了,你倒是删除干净啊,你是只删除说孔莹不如张玫的,取笑张玫的你没删除。今天中午我来看时有位IP是陕西的朋友发言:大意是我们谦虚点对莹莹有好处,然后又提了一句张玫的唱攻无人可比。(说实话,我感觉这朋友应该是咱们吧的,因为我觉得他本意是为了莹莹好),我一看,又坏了,可当时急着下线,所以就发了个 这贴还是就此打住吧,。。。。。。。。。。 呵呵,等回头我再和大家说,现在得下了 。 还责问老弟解释了没有,所以下午老弟发了这个帖子。 http://tieba.baidu.com/f?kz=542768721
七嘴八舌:你觉得张玫现在唱什么唱段合适 你觉得张玫现在唱什么唱段合适,或者你希望她唱什么唱段 我说说我的看法 第一个,<桃花庵>九尽春回杏花开 特点,经典唱段,喜欢的人不少,能唱好的人不多,能让大部分人满意的唱家还没见过 张玫既然能唱卖苗郎,也不妨考虑考虑这一段 张宝英<桃花庵>九尽春回
【欣欣向荣】抽签结果产生,第一季:贵我两吧要打擂台了。呵呵 2002-2003赛季擂主对决2007-2008赛季擂主。并且是第一季对决,也就是从下周开始,连个准备的时间都没有 2003年总决赛(02年度) 成人组: 金奖擂主:孙帅(豫剧)、李建军(其他) 银奖擂主:董翠莲、曾丽(残疾人) 铜奖擂主:王喜正、刘灵芳、陈青云、李高强、徐清菊、 闫月岭、李运来、常文丽、陈素梅(台湾) 少儿组: 金奖擂主:张玫、 银奖擂主:王玲、孙笑溶 铜奖擂主:胡红波、王玉凤、张丹、郝晓亮、师亚峰、刘道阳 -------------------------------------------------------- 2008年:擂响中国第四届梨园春杯戏迷总决赛: 成人组: 金奖擂主:张浩 银奖擂主:陈迎辉、张曼 铜奖擂主:刘慧、马国凡、张清运、 少儿组: 金奖擂主:李晚晴 银奖擂主:牛欣欣、刘梦哲、 铜奖擂主:张钰、连晓爽、孙悦 ----------------------------------------------------- 少儿赛没得比了,02年的没孩子了,除了刘道阳
【公告】寻找部分已经联络不到的明星擂主 转自梨园春官方网站 ----------------------------------------------------- 寻找部分已经联络不到的明星擂主 发布日期:[2009-2-14 17:21:14 ] 来自: 十年擂主争霸赛即将开始,十年间有近百名《梨园春》金、银、铜奖擂主在《梨园春》这个舞台上辉煌,如今有半数以上的擂主仍然活跃在电视屏幕前,但是也有一部分是擂主与栏目失去联系!!如果您是我们的年终半决赛的擂主,或者您是我们的年终擂主(99年---2008年)并且长时间未与栏目联络,请您将您的联系方式告诉我们。我们的电话是0371-65720808 或者留言 发送Emil到
[email protected]
十年擂主争霸赛将持续半年,《梨园春》栏目欢迎您的归来。
名家欣赏--柳兰芳<刘胡兰> 柳兰芳<刘胡兰>红日永照我家乡
提交贴吧分类,出现众多功能 只有吧主才能提交,右上角,吧主名字下面有吧务管理(只有吧主看得见),点开左边有一竖菜单,找到“提交贴吧分类”,提交一下分类,(要等审核通过)每天可以提交一次,我的梨园张玫吧将近一星期才审批通过。 通过后就会有非常多的其它功能了,如图片区,视频区,以及其它
梨园春张玫唱段WMA格式(MP3)全 前面转的那个很多人都说用不成。这个是我自己弄的,肯定用得成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vclub.cn%2Fthread-26939-1-1.html&urlrefer=f934e6102a11340d5fa5297bcdbdac39
【如影╰☆╮随行】梨园张玫吧祝诸位新年快乐 又是一年春来到 欢声笑语满吧飘 祝福你也祝福他 骑牛前行喜哈哈 恭贺新春愉快! 吧事如意! 心想事成! 牛年大吉! -------★梨园张玫吧祝贵吧吧友新春快乐★------- (嘻嘻,干这个咱没经验,觉得星光兄弄得漂亮,模仿模仿)
李梦雅<必正与妙常> 李梦雅<必正与妙常> 嘻嘻,这是她第一次打擂的视频。当时觉得不错就收藏了。 这姑娘一个字:稳
孙嘉璘《窦娥冤》 孙嘉璘《窦娥冤》 这姑娘确实有点冤,唱的新唱段没给加分,第二环节才艺展示又没给小姑娘展示的机会,倒像是小牛的个人表演。不知道节目杂安排的。如果是梨园春安排的那明显不公,如果是小姑娘自己带的,那说明准备不够充分。 不过没加分确实是梨园春的错。希望小妹妹不要太在意。好好学习,再多点历练,又是一个张玫。
孙嘉璘《窦娥冤》--她还真像张玫啊 孙嘉璘《窦娥冤》 这姑娘确实有点冤,唱的新唱段没给分,第二环节才艺展示又没给小姑娘展示的机会,倒像是小牛的个人表演。不知道节目杂安排的。如果是梨园春安排的那明显不公,如果是小姑娘自己带的,那说明准备不够充分。 不过没加分确实是梨园春的错。希望小妹妹不要太在意。好好学习,再多点历练,又是一个张玫。
张玫在512期梨园春上 张玫512期梨园春嘉宾
前后对比:张玫的三段《狸猫换太子》 张玫在梨园春少儿擂主中第一次唱的唱段有三个:红灯记,狸猫换太子,卖苗郎。(梨园春舞台外的不算)。其中前两个现在已经是少儿擂主中的常见唱段了 05年的
前后对比:张玫《大祭庄》 张玫02年《大祭庄》。我一直觉得小丫头当时应该适当的包装一下,不过当时少儿擂主好象都没这个概念
前后对比:张玫的《红灯记》 这个唱段还是张玫带入梨园春少儿戏曲的。03年左右第一次唱
前后对比:张玫的三段《香魂女》 张玫的香魂女现在被说成是梨园春上的经典哈,传的最多的是05年的一段 其实她第一次唱这个是在02年刚登上擂主,是由梨园春指定的唱段。(呵呵,十一特别节目介绍的)香魂女是2000年才搬上荧屏的新戏。大概为了推新戏吧,01,02年梨园春经常给打擂选手指定这场戏。唱这一段的也不乏专业演员,如平顶山豫剧团的史茹等 张玫6岁《香魂女》
梨园精灵谱:河南少儿戏曲精选 (续) 以前发过一个,看来好多朋友都挺喜欢的。又凑了一些。继续发了张玫《五世请缨》2002年
【如影╰☆╮随行】梨园张玫吧祝诸位新年快乐 不用回访了哈,主要是来感谢一下梨园兄,以后有好东西还要多照顾照顾花哥哥哈。咱这消息比较闭塞。问一下,你多大了,到底我是哥还是你是弟呀?自己弄的张玫成长过程,水平有恨
嘻嘻,我总算知道从哪弄相片了 呵呵
【名家☆欣赏】李金枝《泪洒相思地》精彩唱段 李金枝的唱段嗓音甜润,扮相精致。明月几时有---无锡县令的千金王怜娟,才貌双全,母早丧,随父在任
【名家☆欣赏】柳兰芳<刘胡兰> 莹莹嗓音甜润。不妨学些柳老师的艺术特点柳兰芳<刘胡兰>红日永照我家乡
豫剧全场--崔兰田张宝英<桃花庵> 上集
梨园花蕾--熊青青小姑娘的曲剧(还请指点) 视频来自梨园春吧三子争父-熊青青
梨园花蕾--张玫小朋友的豫剧唱段(还请指点) 视频来自梨园春吧张玫<香魂女>
梨园花蕾--唱男旦的李朋杰(还请指点) 视频来自梨园春吧李朋杰<大祭桩>
【如影╰☆╮随行】大过节的,给大家来点刺激的 王洪祥VS美国约西
【莹光☆闪耀】大过节的,给大家来点刺激的 王洪祥战胜巴西鲁伊佩洛兹
【欣欣向荣】大过节的,给大家来点刺激的 王洪祥VS美国约西
实在疑惑--贾政怎么就想起舔老婆脚的笑话呢? 就算贾政就是假正经吧.可大中秋节晚上的,上有老娘,哥哥嫂子,下有儿子女儿侄女孙子.他老人家怎么就想起个舔老婆脚的笑话呢?要是几个平辈朋友一起喝酒醉了胡扯,还倒罢了.可这个场合实在不合适.
张玫小姑娘的两段陈派唱段<柳绿云>和<三上轿> 应该都是06年的,小丫头当时9岁.陈派的戏曲不是小孩子能唱好的,呵呵,听个新鲜罢了! 张玫<柳绿云 >这可能是在纪念陈素真大师诞辰88周年专场演出上的.
张玫小姑娘学唱的两段陈派唱段<柳绿云>和<三上轿> 应该都是06年的,小丫头当时9岁.陈派的戏曲不是小孩子能唱好的,呵呵,大家听个新鲜罢了! 张玫<柳绿云 >
张玫小姑娘的两段陈派唱段<柳绿云>和<三上轿> 应该都是06年的,小丫头当时9岁.陈派的戏曲不是小孩子能唱好的,呵呵,听个新鲜罢了!柳绿云
香魂女,香魂塘(伴奏)--喜欢唱的朋友可能用的着 观看地址http://tieba.baidu.com/%C0%E6%D4%B0%D5%C5%C3%B5/shipin/play/0e49a0fccff36d3982470836/真实下载地址http://mvideo.baidu.com/video/0e49a0fccff36d3982470836
张玫小姑娘学唱的崔派《卖苗郎》--老公爹你消消气 一晃多年,小姑娘12岁了,长成了大姑娘。这段卖苗郎还请大家品品,看看有没有崔派的味!
黛玉,妙玉,红玉,茗玉 黛玉与妙玉其一:皆是祖籍苏州其二:黛玉:“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到今日未断,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那一年我三岁时, 听得说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固是不从.他又说: 既舍不得他,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 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世.”(3回) 妙玉: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 因生了这位姑娘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到底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 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今年才十八岁,法名妙玉(18回)其三: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5回) 妙玉:不合时宜 , 权势不容,(63回刑岫烟语)其四:都说黛玉小性,可妙玉说她“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41回)。黛玉毫不动气。 宝玉乞红梅,李纨命人好好跟着.黛玉忙拦说:"不必,有了人反不得了 .”(50回)黛玉对妙玉何其了解。其五:宝玉一生最重要的四个女孩子:黛玉(痴梦仙姑?),宝钗(引愁金女?),湘云(钟情大士?),妙玉(度恨菩提?)。妙玉,黛玉,宝钗一起吃茶,妙玉,黛玉,湘云一起联诗。。。。。。。。。。。。。。。。。。。。。。。。。。。。。红玉:林红玉(又是一个林),避讳主子的名字所以叫小红茗玉:村姥姥是信口开河:“这老爷没有儿子,只有一位小姐,名叫茗玉.小姐知书识字,老爷太太爱如珍宝 . 可惜这茗玉小姐生到十七岁,一病死了” 。。。。。。。。。。。。。。。。。。。。。。。。。。。。。。。。。。。。此外,与黛玉相关联的还有晴雯(黛影?),画蔷的龄官,自刎了的尤三姐等等
《村官李天成》少儿版挑战豫剧三团 同样的唱段哈。先来大人的
李朋杰梨园春视频集锦 我也很喜欢他哦
【难忘经典】〈抬花轿〉全场观看 <抬花轿>上集
【难忘经典】〈抬花轿〉全场观看 <抬花轿>上集
《村官李天成》梨园春少儿版PK豫剧三团 同一段戏,感觉孩子们的反而更好看。少了些须烦琐,多了几丝幽默先来汪荃珍贾文龙等人的
梨园春张玫戏曲视频集锦(直接观看) http://tieba.baidu.com/f?kz=367949023
非常不错的青年曲剧新秀--朱旭光《拾玉镯》 个人感觉491期表现最突出的就是她了
由童年步入少年--张玫的转型之作《卖苗郎》 脑子中的张玫还是那个一身红衣完美演绎香魂女的小丫头,现实中的小丫头已经12岁了。 2年不见,已经进入每个少儿戏曲演员都要经历的难关--变嗓期。这次《卖苗郎》可看作少年张玫的开篇。这一段说不上突出,但很让人满意。 不足之处:一是唱段的选择,本段即便是成人也没几个唱的。 二是对人物心理的把握和感情的表达。这一段与其说是哭戏不如说是苦戏.无奈,心伤,委屈,愤懑.......可谓百感交集.但在重病的老公爹面前却又不能表现的太明显,还得安慰老人.换句话说,是一种说不出也不能说的苦.小丫头的哭稍显太过,也许收敛一点会更好.当然,我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这种分寸是最难的把握的。一个12岁的小丫头也不可能体会这么复杂的人物心理 满意之处在于戏曲底蕴更加深厚,童年的戏曲经历看来给她打下了相当深厚的戏曲基础,且演唱技巧有长进。声情并茂,委婉细腻;表演不温不火,自然大方。 个人之见而已
由童年步入少年--张玫的转型之作《卖苗郎》 脑子中的张玫还是那个一身红衣完美演绎香魂女的小丫头,现实中的小丫头已经12岁了。 2年不见,已经进入每个少儿戏曲演员都要经历的难关--变嗓期。这次《卖苗郎》可看作少年张玫的开篇。这一段说不上突出,但很让人满意。 不足之处:一是唱段的选择,本段即便是成人也没几个唱的。 二是对人物心理的把握和感情的表达。这一段与其说是哭戏不如说是苦戏.无奈,心伤,委屈,愤懑.......可谓百感交集.但在重病的老公爹面前却又不能表现的太明显,还得安慰老人.换句话说,是一种说不出也不能说的苦.小丫头的哭稍显太过,也许收敛一点会更好.当然,我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这种分寸是最难的把握的。一个12岁的小丫头也不可能体会这么复杂的人物心理 满意之处在于戏曲底蕴更加深厚,童年的戏曲经历看来给她打下了相当深厚的戏曲基础,且演唱技巧有长进。声情并茂,委婉细腻;表演不温不火,自然大方。 个人之见而已
下期少;儿专场晚会要出场的有张玫,秦梦瑶,朱旭光,朱珍珍,潘苗苗,牛 刚才看梨园春上预告的,下期少;儿专场晚会要出场的有张玫,朱旭光,秦梦瑶,朱珍珍,潘苗苗,牛欣欣,刘道阳等.秦梦瑶印象深刻的有一次三个老婆儿的亲家母对唱,小白鞋说媒等,她的模样很适合彩旦哦.朱旭光不用说是曲剧拉潘苗苗德黑头很不错,可惜08年连复赛都没进牛欣欣,二度出场,看来是推新人的需要刘道阳的出场在意料之中,却在很多人的情理之外.我一直觉得他在梨园春不能发挥他的特长.其实去演电影很不错,就像以前和释小龙搭档的那个小胖子一样张玫,让人怀念,有两年没有登场演出拉.不过处在变嗓期,未免让人担心.我很怀疑她能超越之前的红灯记和香魂女,不过期待她的新唱段,期待给她安排祥符调的段子,考验一下小姑娘
你们需要提交一下帖吧分类才会有图片,视频等功能 你们需要提交一下帖吧分类才会有图片,视频等功能/吧主提交,在吧务管理里面.提交后就可以上传你们的漂亮图片和精彩视频拉也会有其他功能我不是你们学校的,偶然找人路过
梨园精灵谱:河南少儿戏曲精选 秦梦瑶集锦
名家欣赏:李金枝(戏曲视频) 李金枝李云-泪洒相思地-湖边话别
【名家欣赏】李金枝《泪洒相思地》精选 李金枝李云《泪洒相思地》--湖边话别
【龙飞九天】唱豫剧的龙龙们 (戏曲视频) 贾文龙—戏歌《节气歌》
【龙飞九天】唱豫剧的龙龙们 贾文龙—戏歌《节气歌》
【节目预告】487期节目精彩预告 487期节目精彩预告刘晓燕:《珠帘秀》王清芬:《抬花轿◎梳妆》王立军:《挑滑车》申小梅:《尽瘁祁山》彭蕙蘅:《大登殿》李树健:《清风亭上》王 惠:《常香玉》配戏演员:柏青、魏俊英、范静、王海生等》。-------------------------------------------------------转自官网
绝对少见的张玫戏曲视频--《三上轿》 是在豫剧“祥符调”暨各流派名家名段演唱会上的唱段。有某位热心网友提供。要不听声音,真看不出是张玫
陈晓旭的诗 陈晓旭的诗,只发不做评论.--------------------------柳絮 (这首应该是喜欢她的人最熟悉的一首,) 我是一朵柳絮 长大在美丽的春天里 因为父母过早地将我遗弃 我便和春风结成了知己 我是一朵柳絮 不要问我家住在哪里 愿春风把我吹到天涯海角 我要给大地的角落带去春的信息 我是一朵柳絮 生来无忧又无虑 我的爸爸是广阔的天空 我的妈妈是无垠的大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题如果我死了你是否失掉一些欢乐为了我, 是否会让你哀伤在心头上停留片刻在灯火辉煌的舞会上你是否会感到孤独在朋友们热烈交谈中你是否会在角落里沉默在甜梦萦萦的仲夏之夜你是否会感到一丝凉意在冬日雪花纷飞的清晨你是否会感到寂寞当世人已将我名字淡忘的时候你是否会在心底悄悄地为我唱一首忧伤的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石竹虚怀亮节生石隙,春露秋霜染青衣。风骨不朽作书简,留与人间写传奇。幽兰敛身幽谷远尘埃,天光云影任徘徊。不须天风来相催,自在花儿静静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给十七岁我忽然想起一个淡忘已久的角落滚滚红尘淹没的足迹尘封在书架上的十七岁和错过的花季阳光里晒着被雨淋湿的记忆也许不该拿出来晒让它永远沉浸在心里树梢上挂着结冰的月亮仿佛要在某个黄昏凋零而她始终不肯弃枝而去十七岁啊可怜的十七岁什么时候我变得如此冷酷把十七支蜡烛一口吹熄也许我应该在大脑里另缝一只口袋把十七岁的梦全装进去那样即使在无人的世界独旅也不会感到丝毫的孤寂而现在我只能在清明时节燃十七只檀香奠祭我的十七岁祈告所有的梦到天堂相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红楼梦》剧组开始选演员时,18岁的陈晓旭拿着一张背面抄着一首小诗《我是一朵柳絮》的照片打动了导演王扶林
梨园春最新动态(来自梨园春官方论坛的消息) 《梨园春》隆重推出大型系列活动“梅花绽放迎奥运”随着奥运脚步的日益临近,各地的奥运重大文化活动将掀起一个又一个高潮,从7月开始,《梨园春》隆重推出“梅花绽放迎奥运”系列节目,向世人传达“人文奥运”的真谛。 河南省的二十位梅花奖得主,八位外省梅花奖得主,还有精灵可爱的小梅花奖得主联袂为您奉献她们的拿手好戏。本次活动共六期节目,四场梅花奖演员专场,两场小梅花奖专场。可谓是流派纷呈、艳丽多姿,成为连接河南戏各流派交融的纽带,河南戏和外省剧种交流的平台,它的构成具有更大的震撼力,对河南戏曲界来说,将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盛典。 附:河南省中国戏剧梅花奖名单汤玉英(第四届梅花奖)王清芬(第六届梅花奖)虎美玲(第七届梅花奖)谷秀荣(第八届梅花奖)陈淑敏(第九届梅花奖)李树建(第十届梅花奖)王红丽(第十二届梅花奖)朱巧云(第十三届梅花奖)颜永江(第十六届梅花奖)金不换(第十七届梅花奖)汪荃珍(第十九届梅花奖)杨帅学(第二十梅花奖)贾文龙(第二十届梅花奖)王红丽(第二十梅花奖)杨红霞(第二十一届梅花奖)申小梅(第二十一届梅花奖)方素珍(第二十二届梅花奖)刘晓燕(第二十三届梅花奖)王 惠(第二十三届梅花奖)田 敏(第二十三届梅花奖)张春玲(第十五届梅花奖)李金枝(第八届梅花奖)----------------------------原贴:http://www.tvclub.cn/viewthread.php?tid=21298&extra=page%3D1
梨园精灵谱--梨园春历年少儿擂主精彩唱段精选(直接观看) 都是不久前传上梨园张玫吧的.本想传到本吧,传了两段觉得麻烦.不如直接贴出来好了从秦梦瑶开始本段视频效果不太好,断断续续的,回头找着好的再换
倪宝铎唱段--人活着就得有事干 莫论好歹,老倪好不容易亮亮嗓.怎么也得鼓鼓掌
天道酬勤--张丹的暖儿梦 ——记中国戏曲学院准大学生张丹(本文发表于2006年8月周口晚报)8月10日,记者在商水县第三中学见到张丹时,她正拿着大学录取通知书向校长陈震生报喜,在今年高招中,她被中国戏曲学院录取。看起来,张丹属于个子不高不低、身材不胖不瘦的那种,头扎马尾式小辫,上身穿一件浅青色T恤衫,下身穿一件运动裤,轻松洒脱而又落落大方,散发着特有的青春气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显得分外有神。乡亲眼中的“小精灵”张丹是商水县邓城镇大陈村人。她父亲张天喜说,其上辈人并没有会唱戏的,张丹能走上艺术道路,还得从她外公陈保山说起。张天喜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由于生活所迫,为“挣碗饭吃”,他随人学唱起了戏。在学习戏曲和外出演出时,他认识了陈桂华,并相互倾慕。陈桂华的父亲也就是张丹的外公陈保山,他是西华县小有名气的“戏头”,在当地组织成了民间剧团,并任业务团长。陈保山在带团演出的同时,还带出了一批又一批弟子。在陈保山的言传身教下,很能吃苦耐劳的张天喜的演技有了长足进步,他从事的武生行当,为众人所称道。而陈桂华自小跟随父亲,耳濡目染,行当权且唱腔优美,二人同台演出简直是珠联璧合。张天喜和张桂花结合后,就一直跟随陈保山的剧团外出演出,后来,因种种原因,陈保山的剧团解散,无奈之下,夫妇二人回到商水县老家,继续以唱戏为生。1988年,在得知平顶山煤矿第七矿宣传队要招生演员时,张天喜夫妇积极报名参加并被录用。尽管工作单位变了,但从事的还是原来的行业,夫妇二人也就是居无定所,经常进矿井、下乡村演出。就是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小张丹来到人间。由于无人照顾张丹,张天喜夫妇每次演出,总要把她带在身边。父母在前台台唱戏,张丹就在后台哭闹,后来竟能慢慢地随着伴奏手舞足蹈起来,逗得观众和演员们笑得前仰后合。在张丹4岁时的一个阴雨天,宣传队没演出,张天喜像往常一样,骑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车后架载着陈桂华,车杠上坐着小张丹,到练功场练戏。陈桂华一段《莲花庵》刚唱完,一扭头发现小张丹正亦步亦趋地跟在自己后面,有板有眼地进行表演。见此情景,陈桂华试探地考考她,没想到,她已能唱《花木兰》、《秦雪梅》等五六个唱段,且韵味十足。看张丹对戏曲有如此的灵性,演员们在演出前半开玩笑地让张丹试着唱一段,结果小张丹一开口,台下就掌声如潮。此后,演出前“让张丹来(唱)一段”成了宣传队的保留节目。每次下乡演出,只要“小精灵”张丹登台,乡亲们就主动往台上搁钱或多加钱。舞台上的“小诸葛”张丹说,张天喜不仅是她的父亲,还是她的启蒙老师。看女儿对戏曲这么感兴趣,且有一定的艺术天赋,张天喜就开始有意识的对张丹进行各方面的训练和培养。闲暇时间,父亲拉板胡伴奏,女儿立在一旁演唱。在演唱中,父亲又时不时地停下来,一字一句地进行指正。在张天喜的悉心教导下,张丹进步很快。然而,让人想不到的是赖以生存的平顶山煤矿七矿的宣传队宣告解散。张天喜和妻子陈桂华双双下岗。下岗后,为了维持生计,二人只好在一些剧团打工。因随其他剧团演出,夫妇俩优势几个月才能回家一次,但每次回家,张天喜对张丹问的第一句话就是:“戏学的怎么样?”张天喜告诉记者,在女儿张丹的从艺路上,他感到欣慰的是能激起所能得为女儿提供机会,是她得到锻炼。平顶山的文艺栏目《乡音大舞台》,张丹一连上了4次。在省电视台名牌栏目《梨园春》擂台赛中,张丹两度夺得擂主。尤其是在155期守擂成功后的“知识就是财富”的知识问答中,她答对了全部问题,拿走了所有奖金6.4万元,成为“小满贯”。本来,张丹随父母唱的都是豫剧,但《梨园春》擂台赛唱豫剧的较多,为了尽早参加比赛,张天喜就根据张丹的音域宽广、嗓音浑厚的特点,让她主练越调唱腔。凭着对戏曲的良好悟性,张丹改唱起申派的《收姜维》、《诸葛亮吊孝》等选段,其唱腔平稳、有力、浑厚,很有大家风范。张天喜清楚地记得,张丹在《梨园春》擂台上,从攻擂到守擂唱的都是《诸葛亮吊孝》选段,她那字正腔圆的唱腔和惟妙惟肖的表演,征服了观众和评委。在接下来的《梨园春》“知识就是财富”栏目问题的提问中,张丹的回答几乎是不假思索,对答如流。她沉着、聪慧的表现不时赢得台下观众的赞扬。最终,张丹不负众望,一路过关斩将,拿到了栏目的最高奖6.4万元。顿时,台下欢声雷动,掌声一片。此后,张丹“小诸葛”、“小满贯”的称号不翼而飞。谈到这次成功,张丹坦诚地说:这完全得益于父亲的鼓励和支持。为让她练好戏,父亲不知给她买了多少磁带。2001年冬,在赴巩县参加《梨园春》擂台赛初赛途中,他们所乘的中巴车坏了,父女俩在冰天雪地了冻了4个多小时。在参加155期《梨园春》擂台赛时,张丹直打退堂鼓。当时,她正上小学六年级,学习非常紧张,再加上如果守不住擂,拿不到奖金,会令大家失望,所以压力很大。这时,张天喜对她说:“孩子,别紧张!尽管家中缺钱,但也不会指望你,只要尽力就行了,即使守不住擂也不碍事,反正咱也曾是擂主,擂主让给别人一次也无妨吗?”眼看着张丹一步步顺利过关直至“冲顶”,主持人也不由连称:“没办法!没办法!”据幕后人士透漏,张丹取得“大满贯”拿走6.4万元奖金后,在《梨园春》栏目组引起震动,他们立即召开紧急会议,说如果再有几期出现像张丹这样的情况,后果……最后,栏目组决定停办了《梨园春》“知识就是财富”栏目。这样,张丹就成了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大满贯”。也就是在张丹夺得《梨园春》擂台赛两期擂主的2002年,她被省艺术学校破格录取。
总霸主之对决--张玫PK孙鸿雁 一个成人组五年总霸主,一个少儿组五年总霸主.同一段拿手好戏<狸猫换太子> 先来大人的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