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无锡 小仙鱼开心心
人不渡己谁渡人
关注数: 37 粉丝数: 73 发帖数: 3,493 关注贴吧数: 21
关于校园交通管理的一点想法 亲爱的同学: 你好! 我是2022级的大一新生,这里想提出我自己对于有关学校里面交通管理的一点想法。 前些天,我下了课,准备从一教楼穿过马路走到操场,当时正值上下课高峰,人也多车也多,一片混乱。在我右手边有一辆白色的校园车,它遮挡了我右边的视线。正当我从校园车后探着头看右边驶来的自行车时,我突然听到有人在叫“同学!同学!”我还没来得及转身,就被左边驶来的自行车给撞了,伤势并不严重,只是稍微碰了一下,小姐姐也给我道歉了。 后来吃饭时碰到了同学,我告诉了她我的遭遇,她很关切地问我有没有事,因为她今天上课时,有一个同学向老师请假,他被自行车撞了,手肿了起来,腿上也开了一个大口子,往外冒着血。 这两件事引起了我的思考,之前看着上下课高峰时期,高校内教职工和校内公务用车与学生活动路段以及时间经常重合,导致高峰期出现人车穿插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高校下课和开饭时间都是相对固定的,学生和教职工课间转教师、上下班时的人流较为集中,极易出现车流和人流同步的情况,与此同时,在上课高峰期时,极易出现行人与非机动车、机动车抢行的问题,导致高校内交通事故发生率进一步增加。 学了科目一的我们知道,行人最大的特点是方向不确定、易聚集,在高校内,自行车的出现加剧了这样的不确定性。 同时,在现行法律法规中校园交通违法行为存在盲区。当前法律中并没有对高校交通安全管理处罚细则、行驶速度以及管理职权等内容做出明确的指示,当高校内出现交通事故时,只能依照交通法中119条中的相关款项进行处理的,但是在该条款中,只说明了高校内交通事故的处理方式,并没有对高校内行驶违法、违章、速度以及路标等内容进行规范。在法律上,高校中的道路是否属于真正意义上的“道路”一直具有争议,若其属于非真正意义道路,则会使高校交通安全管理陷入法律盲区。 此外,人行横道上有不少阻碍物,使得行人更多地走到了马路上面,在上下课高峰时期更甚。以一食堂到二食堂之间的一条人行道为例,短短的一条人行道上有多个草丛,能供行人行走的地方就仅有靠右的一条窄路,仅能容一人通行。 我翻阅了之前下发的大学生安全知识宝典,里面虽然有涉及交通出行安全,但却是将大学生当作普通行人,没有考虑到高校内交通的具体情况。我不知是否错漏了哪些资料,目前我没有看到有关学校内自行车管理的条例。 我初入校园,不知道学校里哪个部门是负责相关事宜的,如有知晓的同学希望能够告知。 是在高峰时期设置志愿者指挥交通呢?还是在路口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呢?无论是哪种方法,希望能出台行之有效的方案让校园里的行人、自行车、轿车、小白车的权益都能得到最大的保障。 在每天被水课和小组作业浸泡的日子里,我希望我们能够考虑一些实际的东西,不要等哪天真的发生非常惨痛的悲剧后再来思考制度的漏洞。 谢谢! 2022年11月2日星期三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