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空隐士
dadezhenren
关注数: 204
粉丝数: 150
发帖数: 7,140
关注贴吧数: 23
普贤:行愿如海,行履不息~普皆回向(合十)
查干扎木大师演唱的《母亲》
超级喜欢的新入
百香籽做个紫檀供 有感推荐吧友“盘串”,顺手做个紫檀供百香籽的贴子,供完了还会记录下去它的“次第”渐变的整个过程~希望有缘人能够肉眼可见的体会的“次第”是个什么
一些基础名相知识 佛教作为世界上重要的宗教之一,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生活智慧。了解这些基本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实践佛教的理念。 1. 佛教起源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创立者是释迦牟尼佛,原名乔达摩·悉达多。他在公元前6世纪示现觉悟成佛。 2. 三宝佛教的三宝是指佛、法、僧。佛是觉悟者,法是佛的教义,僧是僧团。这三者是佛教徒的依靠和皈依对象。 3. 四圣谛四圣谛是佛教的核心教义,包含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苦谛指出人生充满痛苦,集谛解释痛苦的原因,灭谛指向痛苦的终结,道谛提供解除痛苦的方法。 4. 八正道八正道是修行的基本方法,包括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它们是通向涅槃的正确路径。 5. 五戒五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些戒律是佛教徒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行为准则。 6. 三法印三法印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它们是佛教教义的核心观念,用来判断一个教义是否属于佛法。 7. 四无量心四无量心是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它们是大乘佛教中菩萨的修行目标,旨在培养无限的慈悲和智慧。 8. 六度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些是菩萨修行的重要内容,旨在帮助众生解脱苦难。 9. 十二因缘十二因缘是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这些是说明生命轮回过程的十二个环节。 10. 三毒三毒是贪、嗔、痴。它们是导致痛苦和轮回的根本原因。 11. 四摄法四摄法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它们是菩萨用来摄受众生的四种方法。 12. 五蕴五蕴是色、受、想、行、识。它们是构成生命存在的五个要素。 13. 四念处四念处是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它们是修行中用来观照身心的四种方法。 14. 四正勤四正勤是已生恶令断、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长。它们是修行中用来净化心灵的四种努力。 15. 四神足四神足是欲神足、勤神足、心神足、观神足。它们是修行中用来获得神通的四种方法。 16. 五根五根是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它们是修行中用来增长智慧和力量的五种基础。 17. 五力五力是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它们是修行中用来克服障碍的五种力量。 18. 七觉支七觉支是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它们是修行中用来觉悟和解脱的七个要素。 19. 八大人觉八大人觉是少欲知足、远离恶道、修善、勤修戒定慧、常思己过、长时忍辱、不贪世间、广修善法。它们是大乘佛教中菩萨的修行目标。 20. 三学三学是戒学、定学、慧学。它们是佛教修行中用来获得解脱的三种主要学问。 21. 四禅四禅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它们是修行中用来获得禅定和智慧的四种境界。 22. 四果四果是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它们是修行中所达到的四种圣者果位。
卡5的五爪金龙 https://tieba.baidu.com/p/10144825576?share=9105&fr=sharewise&see_lz=0&share_from=post&sfc=copy&client_type=2&client_version=12.92.1.0&st=1761899312&is_video=false&unique=93CFF798A00A8079B1B5F940BF802C41
卡5的矮桩佛手 终于找到打下价格来的“五爪金龙”了
尝试横打~新入 pdd的店铺入的,我觉得行挺满意的~性价比高
仁山法师:如何面对恶境恶缘-哔哩哔哩 【仁山法师:如何面对恶境恶缘-哔哩哔哩】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b23.tv%2F6Drhs4F&urlrefer=06ee0c1f2f59400c5cc3e77777fb3aa5 觉得吧里很多师兄急需这个视频里生动活泼的描述了“心能转境”与“境随心转”还有清醒的“主观抉择”~最后讲的最重要:学以致用!“用”不起来,“所学”等于白白的吹牛B狗P不顶! (合十)
B站仁山法师讲“供养与布施”及微细心念对福报的影响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b23.tv%2F11ZDiko&urlrefer=2506dfee2ad091d025fe3c0137393718
https://tieba.baidu.com/p/10086473519?share=9105&fr=sharewise&see_lz=0&share_from=post&sfc=copy&client_type=2&client_version=12.90.1.0&st=1759280150&is_video=false&unique=FC09BE30CBFC640FA00F53AFE2254263
推荐《识典古籍》APP 给需要的人闻思经典当个“助缘”但莫过于“倚仗”反更成“所知障” 当知一切“外力”如刀~“厉害”全在自己怎么“用”去! (合十)
卡6的17块几的佛手小金刚~ 卡6的17块几的佛手小金刚~
又在pdd蹲到了17块几的小金刚啦~
用一个字“总结” 就是~“该”
进来感受一下陀罗尼的心灵冲击
几个问题~有兴趣的自己答答 1能持戒吗?五戒今能持否? 2能静虑吗?打坐能入定吗? 3生活中所见“相”,定中所见“境”~能一如“对待”吗?(这里是个“分水岭”,做不到“123”的~4往后的连问都不要问——没有“资格”!老老实实恭恭敬敬规规矩矩的去“123”) ——下面的内容“不容”思量~即见即答!—— 4会“慎独”吗? 5能“出来”吗? 6发“通”吗? 7入世行履“不异”出世吗? 8喜“死”恶“生”吗?“喜恶”一如吗? 9还“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吗? 10了然无惑吗? 11谶言实现吗? 12已经到这个程度了~若“未觅得”传承下去“可惜”吗? 13合十
祝福大家~
pdd蹲到的17块几的一条
自了汉度众生 “但自怀中解垢衣,谁能向外夸精进”出自永嘉玄觉禅师的《证道歌》,该句强调修行应注重“内在”心性净化而非标榜“外在”精进,也就是“向内明见自心现量”与“向外比量自他是非”的“差别”。 “但自怀中解垢衣”,有人说了这不就是是“自了汉”嘛,我“追求”的是“度众生”~ “当”你“自视”有众生可度的时处,已经“该”照照“五十阴魔”了,已经“贡高我慢”很久了! 《证道歌》可能会宣导“自了汉”吗?“但自怀中解垢衣”还不是“自了汉”吗?这两个❓如果在你眼里不是“圆融无碍”的而是“相互矛盾”的,那就证明你是个非常普通的“一般人”(可以回过头去看看自己的人生“战绩”——就俩字“平庸”)! 但自怀中解垢衣的“自了汉”怎么“度众生”的呢?其实“简单的”令人发指!你“只管”自解自了达解脱“示现”了这个“只管”~“就是”度众生!只是“角度”不同~“自了汉”是“自己”的角度,“度众生”是“他人”的角度,并没有“两件事”的内种“二”! (合十)
自了汉度众生 “但自怀中解垢衣,谁能向外夸精进”出自永嘉玄觉禅师的《证道歌》,该句强调修行应注重“内在”心性净化而非标榜“外在”精进,也就是“向内明见自心现量”与“向外比量自他是非”的“差别”。 “但自怀中解垢衣”,有人说了这不就是是“自了汉”嘛,我“追求”的是“度众生”~ “当”你“自视”有众生可度的时处,已经“该”照照“五十阴魔”了,已经“贡高我慢”很久了! 《证道歌》可能会宣导“自了汉”吗?“但自怀中解垢衣”还不是“自了汉”吗?这两个❓如果在你眼里不是“圆融无碍”的而是“相互矛盾”的,那就证明你是个非常普通的“一般人”(可以回过头去看看自己的人生“战绩”——就俩字“平庸”)! 但自怀中解垢衣的“自了汉”怎么“度众生”的呢?其实“简单的”令人发指!你“只管”自解自了达解脱“示现”了这个“只管”~“就是”度众生!只是“角度”不同~“自了汉”是“自己”的角度,“度众生”是“他人”的角度,并没有“两件事”的内种“二”! (合十)
记录个谶言 以色列要完蛋了!
“懂”与“会” 宗门的机锋交流爱问个“会吗?”~现在的学人也喜欢学着跟祖师似的这么问 但大多的心境是在问对方“懂吗?” 看到这~请诸仁者自问:你“觉得”懂吗与会吗是“一码事”吗?如果你开始仔细思考起来了两者“差别”~这个“行为”就“证明”了不会!“会”的“反应”行为是“不需要”经过大脑思考(意识取舍),比如你会烙饼、会系鞋带、会生产原子弹…… “懂”与“会”是“两码事”!懂开车是怎么回事,不等于会开车;懂开枪是拉栓上膛击发退壳不等于会开枪,会开枪的不会因为后坐力脱手&连发还会压枪;告诉你怎么骑马~你懂了也成不了骑兵也参加不了比赛!为什么公案你认为懂了就觉得自己会了开悟了呢?为什么佛经你认为懂了就觉得自己会了成佛了呢? 佛法如果不能“涵盖”自己的“一切”,那就仅仅成了“貌似”有道理其实“用不上”的“心灵鸡汤”~这是佛法的问题吗?佛法没有任何问题!这是“自心现量”正在“错觉”且“不自知”!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合十)【图片】
“懂”与“会” 宗门的机锋交流爱问个“会吗?”~现在的学人也喜欢学着跟祖师似的这么问但大多的心境是在问对方“懂吗?” 看到这~请诸仁者自问:你“觉得”懂吗与会吗是“一码事”吗?如果你开始仔细思考起来了两者“差别”~这个“行为”就“证明”了不会!“会”的“反应”行为是“不需要”经过大脑思考(意识取舍),比如你会烙饼、会系鞋带、会生产原子弹…… “懂”与“会”是“两码事”!懂开车是怎么回事,不等于会开车;懂开枪是拉栓上膛击发退壳不等于会开枪,会开枪的不会因为后坐力脱手&连发还会压枪;告诉你怎么骑马~你懂了也成不了骑兵也参加不了比赛!为什么公案你认为懂了就觉得自己会了开悟了呢?为什么佛经你认为懂了就觉得自己会了成佛了呢? 佛法如果不能“涵盖”自己的“一切”,那就仅仅成了“貌似”有道理其实“用不上”的“心灵鸡汤”~这是佛法的问题吗?佛法没有任何问题!这是“自心现量”正在“错觉”且“不自知”!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鉴定其实很简单吧 用比原孔大一点的钻头阔一下孔,燃烧钻下来的细屑就行了啊,完全不需要烧一颗~是吧
常见则不疑(二)
常见则不疑
我以为自己已经“无感”了~
又得到串了~11块 11块RMB~香!图一是刚从水里泡了半天拿出来的样子
这个是什么品种呢? 密度非常大压手秒沉水,非常不爱变色~请教走过路过的大佬,这是什么品种的小金刚
这种有大佬见过吗? 是不是真的牛骨?是不是尼泊尔产地?谁有玩出来的样子请个图见识见识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好雪片片不落别住, 行不肯栖费草鞋处。 穿边过界便行诸路, 黄粱一梦未动半步。 顶礼师兄们,感恩禅吧道场~今方始会歇行任运,往后可以不带脑子的活着了(合十)
翻出来个陈年老串儿 很多年前买的,内时候流行细绳小孔~已经不记得具体时间和价钱了。卡8多尺寸,就时不时的戴戴刷刷就这样了。想请教大佬们这是不是龙鳞?是不是已经算盘成了啥也不用管了
近几日过纵意根 忏悔!近几日永信内事儿应验了自己曾经的谶言,就在刚才~发觉了心底生起的某种“喜悦”,是一种“不好”的喜悦!失去了平静,心生涟漪。弟子悔过!南无阿弥陀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这个人用“上弟”阐述了“法界” 【200智商男:“一旦你做了这件事,你将从现实中消失”-哔哩哔哩】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b23.tv%2FE3mwt4n&urlrefer=fa66ce9d7e33ce04e28628e3824d2e2b
请大佬帮掌掌眼 这是什么沉香品种?30克多少米拿下合适?感谢
关于“收徒和找师父” 分享点简单纯粹的正经东西,按图索骥就可以“封死”邪师蠢货的方法~说出来也简单到极致就是相互考察~以“年”记的相互考察最好“三年五载”……没有骗子可以“装”得下去。对了~不能以“网络”形式!必须能眼见耳闻能接触! (合十)
请大神帮掌掌眼 请教这是什么品种,我是傻傻分不清:直径8mm114颗。还有适合怎么盘玩
据爱因斯坦说~光速不变 如果以光速运动,再发射一道光会怎么样呢?如果发射出去了,这道光就是2倍光速;如果光速不变就发射不出去,这道光速就是“0”……是这样吧?[lbk]tv_疑问[rbk]那么“再发射的第二道光”怎么做到光速不变呢(合十)
2025这个行业~ 请教大佬~现在仿古家具行业是不是哀鸿遍野了?
请教大佬们这是什么木材
默照禅(顶礼合十) 宏智正觉禅师 坐禅箴 佛佛要机,祖祖机要, 不触事而知,不对缘而照。 不触事而知,其知自微; 不对缘而照,其照自妙。 其知自微,曾无分别之思, 其知无偶而奇,曾无毫忽之兆, 其照无取而了。 水清澈底兮,鱼行迟迟。 空阔莫押兮,鸟飞杳杳。 默照铭 默默忘言,昭昭现前。鉴时廓尔,体处灵然。 灵然独照,照中还妙。露月星河,雪松云峤。 晦而弥明,隐而愈显。鹤梦烟寒,水含秋运。 浩劫空空,相与雷同。妙存默处,功用照中。 妙存何存,惺惺破昏。默照之道,离微之根。 彻见离微,金梭玉机。正偏宛转,明暗因依。 依无能所,底时四互。饮善见药,挝涂毒鼓。 回互底时,杀活在我。门里出身,枝头结果。 默唯至言,照唯普应。应不堕功,言不涉听。 万象森罗,放光说法。彼彼证明,各各问答。 问答证明,恰恰相应。照中失默,便见侵凌。 问答证明,相应恰恰。默中失照,浑成剩法。 默照理圆,莲花梦觉。百川赴海,千峰向岳。 如鹅择乳,如蜂采花。默照至得,输我宗家。 宗教默照,透顶透底。舜若多身,母陀罗臂。 始终一揆,变态万差。和氏献璞,相如指瑕。 当机有准,大用不勤。寰中天架,塞外将军。 吾家底事,中规中矩。传去诸方,不要赚举。
感恩师兄们 原来很多人把“知识”错解成了“信仰”,所以修行“不得力”。信仰是可以为之舍弃生命的!而且……还很“荣幸”!如是~“舍身取义”。这不是“明白个什么”就能瓜熟蒂落的。 (合十)
AI做的短片~有没有人发现,就很类似我们的梦境……貌似相续,其实莫名其妙的就“转场”了。佛说“应作如是观”真实不虚!(合十)
“妄念”与“如实知” 有个人的老公姓于~抽烟喝酒烫头…… “见”到“省略号”那“思量”也“停”了,不“产生”相续“念”~这就是“如实知”; 脑海中出现了“于谦”于老师~这就是“妄念”……其实这说的是《潜伏》里的“翠萍”(合十)
听说你在觅“牛迹”~
有人“怀念”周松云吗? 见这个贴“之前”只要“念”及的都算~“直心”愿意“明”着来的“回复”,不愿意的留赞。(合十)
半壶纱~半壶沙
明心见性是明心“和”见性 明心见性是“两个”——明心和见性。“明心”是修是证;“见性”不可思议!内个“见”即能即所非能非所,因缘各异则见性的机缘便各异,“见”又不异!如是才有“印证”,“勘验”。能说的的清楚的部分有迹可循的只有“明心”:有修有证的内容都是“真有实无”——不修不证的那就是“真有”;得修得证的那就是“实无”!“明心”就是明见自心现量!见其错见其漏!修之!修成(泯灭其错漏不再漏)即“舍”!绝不“住”此缠足!了然前行!再行再证!终至漏尽!如是依“明心”前行便是“渐修”,待得缘满逢“机”……“哐当!”见性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有”是怎么从“空”里来的 “有”是怎么从“空”里来的
“有”是怎么从“空”里来的 一目了然的问题~搞不懂为什么这么多人会问
周松云大菩萨💐💐💐
苹果香~啊我的阿勒泰北疆~
闻思修不能浮于文字,那什么才是“深入”经藏呢? 闻思修不能浮于文字,那什么才是“深入”经藏呢?
关于“闻习经典” 先说一般人的方法:一般人“习惯”于自小的“教育模式”,先认字在思量其意又归纳总结一些公式,终极目的是“推导”出一个恒常的真理~是不是你?如果不是请回复分享一下你的方法如果是你,那你就来着了 不同的译者行的文字相会略有差异,但“义”无差,比如经典开头的“如是我闻”与“闻如是”。再往下描述的是什么?是“在哪!都有谁!什么因缘成就的这部经典!”然后才是了义演法 众所周知,集结经典是正法时代的僧团无上严谨的一件事情,上一段提到的“描述”,如果只是需要我们像“上学”学知识那样~那还有这个描述的“必要吗?”我们学习“1+1”还有管那间教室和同学都是谁吗? 好~开始直接分享我闻习经典的方法:打坐静虑有一定基础后!会得到“静心”,必须“依”这个静心闻习!不然就只是在“识字”继而相续纵意!倚“安住”循文字“去到”内个“描述”的地方,亲闻世尊说法!亲见自在闻者之中!去体会吧~你会“发现”经典的“力量”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合十)
你你你你你
自学的《传奇》,请教大佬是否能达到让人听懂和发音接近哪里的方言
传说(蒙语)
喜欢渡人吗?总想渡人吗? 其实所谓“渡人”,已经是“外见”有人需度是吧?暂且“依”这个聊两句:怎么渡人呢?是不是还得修“六度”? 那么~我们“放下”渡人这个念想,自己直接修六度是不是也能达到渡人的效果?“圆满六度”是不是可以等同“渡尽众生”? 两者“差别”:一个是“外见”有人需度,一个是“内观”己心于六度哪里存在错漏。 我们于三宝承法~六波罗蜜祖师并没有教过我们“学雷锋”式的乱当老好人“强”渡所谓他人!不认可这句话的可以去尝试度化“业果成熟”的周松云,“敢”去的先恭敬一个顶礼 最后~仁者留步……“有”人被你渡吗?(合十)
学佛的~最怕什么! 最怕莫名其妙的进入“shi上雕花”状态~(合十)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