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霜岚
姬霜岚
关注数: 30
粉丝数: 69
发帖数: 1,762
关注贴吧数: 17
牛大的董明珰着装描述似乎有误 在新一章的内容中,是“墨绿比甲,外罩半臂”。这。。。有点脑补无力。比甲本身就是无袖或半袖的外罩服,在明代,老百姓有时候是把这玩意儿跟“半臂”混淆为一谈的。
牛大的董明珰着装描述似乎有误 在新一章的内容中,是“墨绿比甲,外罩半臂”。这。。。有点脑补无力。比甲本身就是无袖或半袖的外罩服,在明代,老百姓有时候是把这玩意儿跟“半臂”混淆为一谈的。
【iPhone反馈】 客户端版本:6.6.0 系统版本:8.1.3 机型:iPhone 5S 网络环境:WiFi环境 干嘛老要人给客户端打分?真心不想评。
好久没来,例行刷个科普贴~ 一楼给度娘留
披风与氅衣的区别 原文:撷芳主人 度娘别吞
图例说明几款明制服饰 资料图文来自:撷芳主人,新浪博客 度娘勿吞
[转载]明代南赣巡抚的设置与王阳明巡抚南赣对赣南的历史影响 原文地址: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blog.sina.com.cn%2Fs%2Fblog_43b915c20100py8t.html&urlrefer=8bb0f50f33f4acb364ad29c89be4c755 作者:南野居主人
科普转载《步天歌》,三垣 北天星图镇楼
科普转载《步天歌》,南方七宿 瓦当朱雀图镇楼
科普转载《步天歌》,西方七宿 瓦当白虎图镇楼
科普转载《步天歌》,北方七宿 瓦当玄武图镇楼
科普转载《步天歌》,东方七宿 瓦当青龙图镇楼
科普长期转载《长物志》,卷十二。 北宋,苏轼《啜茶帖》,镇楼 《啜茶帖》 ,书于1080年(元丰三年),信札,行书,纸本,纵23厘米,横17.7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曾编入《苏氏一门十一帖》 释文:道源无事 只今可能枉顾啜茶否 有少事须至面白 孟坚必已好安也 轼上 恕草草 《长物志》至此连载完毕。此帖内容是通音问,谈啜茶,说起居,落笔如漫不经心,而整体布白自然错落,丰秀雅逸。正如《长物志》所提倡的:文人雅客,日常起居,身外长物需讲究但无需拘泥。 同时,本卷所纳者,香也,茗茶也。不似日本所讲究的一规一格,务求者锻造仪式精神也,是以彼称之为“茶道”、“香道”。华夏向来并无此例,吾等所追求的者,其风其气,其香其茗,如是而已,尽而诘之则偏矣,吾等称之“香学”、“香艺”、“茶学”、“茶艺”,足矣。 “只今可能枉顾啜茶否?”
科普长期转载《长物志》,卷十一 齐白石柿子画镇楼
科普长期转载《长物志》,卷十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南宋,缂丝山水
科普长期转载《长物志》,卷九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南宋初泉州船,“南海一号”模型 “南海一号”是一艘南宋时期福建泉州特征的木质古沉船,沉没于广东阳江市东平港以南约20海里处,是目前发现的最大的宋代船只。1987年在广东阳江海域发现,初步推算,“南海一号”古船是尖头船,整艘商船长30.4米、宽9.8米,船身(不算桅杆)高约4米,排水量估计可达600吨,载重近800吨。 “南海一号”整体打捞行动在2007年开始,那之前“南海一号”沉船水下考古队对这艘宋代商船已进行了小规模试掘,并打捞出金、银、铜、铁、瓷类文物4000余件,多数都是十分罕见甚至绝无仅有的文物珍品。这些文物以瓷器为主,包括福建德化窑、磁灶窑、景德镇窑系及龙泉窑系的高质量精品,绝大多数文物完好无损。根据探测情况估计,整船文物超过8万件。考古界人士表示,与这些瓷器年代、工艺相当的一个瓷碗,此前在美国就卖出了数十万美元的天价,而这里却是整船、成批地出现。
科普长期转载《长物志》,卷八 西历1947年,辅仁大学社会系毕业照,汉式学士服镇楼
科普长期转载《长物志》,卷七,其三 湖北省博物馆藏,越王勾践剑镇楼 越王勾践剑,属青铜剑,制作精美。剑长55.7厘米,柄长8.4厘米,剑宽 4.6厘米,剑首外翻卷成圆箍形,内铸有间隔只有0.2毫米的11道同心圆,剑身上布满了规则的黑色菱形暗格花纹,剑格正面镶有蓝色玻璃,背面镶有绿松石。靠近剑格的地方有两行鸟篆铭文,共8字:“越王鸠潜(一说鸠浅,是勾践的通假),自乍(作)用剑”。
科普长期转载《长物志》,卷七,其一 汉中山靖王刘胜墓错金博山炉镇楼~
科普长期转载《长物志》,卷五,其二 阎右相步辇图镇楼~
科普长期转载《长物志》,卷五,其一 右军快雪时晴帖镇楼
科普长期转载《长物志》,卷三 度娘你要咩~~~
科普长期转载《长物志》,卷二,其二 度娘你要咩~~~
科普长期转载《长物志》,卷二,其一 度娘要咩
科普长期转载《长物志》,卷一 度娘你要咩?
汉服宣传PPT(转载) 一楼度娘
【怒挂】汉服深圳射艺组失格成员除名声明 一楼度娘
汉服深圳射艺组失格成员除名声明 在3月5日发出相关叙述,针对汉服深圳射艺组相关事宜,发与相关同袍周知文。在4月20日,针对关于汉服深圳射艺组的造谣与抹黑,甚至挑拨离间一事,汉服深圳射艺组负责人与到场的部分汉服深圳工作组人员进行商讨。直至今日,对于相关人员,也即涉事者,小汰渍(殇劫),汉服深圳工作组未有任何处理方案达成,亦未表现出任何需要处理此人之倾向。兹事体大,涉及被造谣抹黑的汉服深圳工作组成员,与汉服深圳射艺组负责人成员,乃至汉服深圳射艺组和汉服深圳本身的整体形象与荣誉。关于所谓“分裂”,我不得不一吐为快。而对于污蔑造谣者,工作组既在相当时间内无法做出有效回应,按照告知与商讨方案,汉服深圳射艺组负责人将共同作出内部决议并处理失格人员者:小汰渍。因造谣捏造一事,散及射艺组内、汉服深圳其他同袍、工作组部分成员、与汉服深圳以外的外地同袍,兹将处理方案予以公示。 谣言一日不除,则逐日孳生;疑窦一日不清,则逐日离心;小人一日不黜,则逐日攀附。对于造谣者,最见不得光的也正是谣言本身。躲藏逃避,难免有失公允,且此事萌端,正在于无耻小人在缝隙暗处中上蹿下跳,无中生有,中伤诽谤。那我们便将之曝于天壤之中,试看事情真相,到底是我们这几位试图把汉服深圳射艺组这一兴趣爱好小组想要“分裂出去”,还是口出秽言且不思悔改的道德败类无地自容。 如若对前事不甚了解者,请浏览正文后面附以的,我于3月5日所发的《射艺组举措事宜周知》一文。当是时,在下犹存有半分劝和之心,是以对其未有广于揭发,仅发给十余位汉服深圳工作组或其余相关人员。现在想来,由彼时起,该小人得知后,不但不思改过自新,反而变本加厉,倒衬托出欲存弥合之心的射艺组筹备组成员,持有的只是可笑的天真。也罢,不教而诛,倒落下等,不曾给过改过的机会。 经汉服深圳射艺组五位负责人商议,作出 共同决议:对于极大损害射艺组名誉者, 小汰渍(殇劫),作出 永远开除并逐出之处罚,同时保留 讨回并澄清射艺组共同声誉的权利。 所作造谣抹黑诽谤中伤,挑拨离间之事,证据如下: 备注一:文中未遮去Q名者,小汰渍也。相关举证者,本文部分截图出于保护个人隐私,遮去其余人名字与QQ号,并使用黑白效果。但是造谣者心知肚明,这些话都是对着谁说的。对证据有疑问者,也欢迎前来获取原纪录图片。铁证如山,且看造谣者敢否狡辩逃避! 备注二:以下有相当部分证据,系此人向不知情的汉服深圳其他同袍乃至外地同袍私聊造谣,其他同袍出于公义,向我们出示此等罪证,我等所知者,至少8人,污言秽语散播之广,达于西南川黔之地。此诚不得不澄清也。同时,文中仅选取了较有代表性的部分言论,还有大量其余私聊造谣记录,有意向咨询者,同样欢迎前来获取。
怎么都感觉是唐制汉服要出现了~ 当走过山塘桥的时候,他忽然听见了琮琮弦音,声音是从河中一条乌篷船中发出的。居然有人在船上弹古琴,演奏的是一首现代曲目《姑苏行》。该曲分为三段,第一段是描述苏州园林美景;第二段是描述人们玩赏园林时的心情;第三段是景与人和、人于景中流连忘返。 成天乐突然想起来了,这首曲子他听人现场演奏过,是在苏州的一家茶室中,演奏者是一位风姿绰约的女子,就是那家茶室的老板名字叫甄诗蕊,也是当初张潇潇给南宫玥介绍的古琴老师。成天乐下意识的望向那船,恰好一阵风把船篷前的帘子掀开一角,他看见了那弹琴的人,竟恍然站定,好半天没有挪开脚步。 风吹开船帘的一角时,他瞥见船舱中放着一张琴案,琴案上有一张古琴。此琴为桐木质,黄花梨雁足、犀角琴轸、蚌徽。琴面上的朱漆已呈栗壳色,布满了细碎的流水断与冰裂断纹路。琴身弧腰妙曼,看上去就像一位窈窕美人。 那拨动七弦的纤纤素手,肌肤如羊脂凝玉,再看那琴案后拨弦之人,是一位二八年华的古装女子。她穿着束腰短襦长裙,淡青色的裙裾曳地,跪坐在垫子上,而上身的短襦只有半袖,袖口在肘弯处如莲花般展开,露出一对嫩藕般的小臂。 她双肩垂下一条彩绣披帛,那是古人的一种披肩或者说是丝巾,在风中微微扬起,随着那琴声音韵飘荡。这种短襦长裾裙、配上纱罗披帛,是一种唐代的服饰,束腰很高,更显得身形优雅修长,同时勾勒出女性胸部的曲线之美。再看披帛间的领口,那一片前胸隆起的曲线上端,如白云般的柔嫩。 那女子明眸皓腕,五官就似壁画上的飞天般精美,长长的睫毛末端稍带卷曲,手拨琴弦时目光不知在望向何方,似乎在看这山塘流水,又仿佛穿越了画中的姑苏人烟。她的神情、她的气息、她的生机律动,完全融入了那琴弦拨动的音韵中。 而这琮琮的琴声,又仿佛完全融入了这七里山塘、这天地之间画卷里的姑苏。语言无法形容听见这琴声的感觉,这一瞬间,成天乐仿佛就觉得这琴声自古就应该飘荡在这天地间,是这姑苏画卷本应有的律动。 这琴、这人、这声、这景浑然一体,虽只是惊鸿一瞥,成天乐恍然间却感觉一切一切都已经远去,画卷世界里只有这琴声飘荡,包含着山塘河流经千年的风华情怀,无需去看、去找寻,天地间自有这琴声;听见这琴声,仿佛就看见了那拨动琴弦的人。
什么时候改好我的图哇,给跪了 我勒个去居然有这吧,逮着你这货了。我的画儿呀。。。像遗照啊!!!
【教程】云袜制作教程 吧里面有一个,但是步骤不清楚,在下还是搬一个楼吧。来自鹿山文社论坛
诺行前言,来放上身了的道袍照 一楼闲置,防度娘抽风。
这两天的起点作家大会公子露面了~ 一楼防度受抽风哦~
西料道袍到手咯~show下开箱图过程 一楼防抽,摸度受头:乖哈~
呜呼焉哉320 320这章公子可真是码得轻松加愉快啊。 复制粘贴,稍稍修改一下人名,OK,一章新鲜出炉,加点调料(开头与结尾加以修饰)。 恩恩,话说公子化用这么多寓言家、哲学家,看来确乎有用。。。
云游鼓浪屿偶见朙志士之墓碑 该烈士之墓被迁过,现位于鼓浪屿某民居大院儿出门拐左。额,感觉此处人家有点儿。。。咳咳,子不语怪力乱神。上图
漂流瓶宣传有人吐槽汉服面料有问题,绝倒。。。 啥也不说了,上图求高人,表示完全都不知道如何回复的说。。。 传递瓶,开始是这样,我便向之解说然后由下至上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