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吧用户_091Et11 中原轩辕公子
汉服商家,汉服复兴者。
关注数: 109 粉丝数: 130 发帖数: 8,473 关注贴吧数: 77
广西男子砍杀计生干部获死刑 与妻挥泪亲吻 广西东兴“7·23”计生局凶杀案19日在防城港市中级法院公开宣判。去年7月,何深国因超生的第4个孩子未及时办理入户,砍死东兴计生局2名工作人员,砍伤3名工作人员和1名律师。法院一审宣判,被告人何深国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被告人何深国赔偿各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经济损失合计人民币283388.39元。 宣判后,经审判长批准,被告人何深国允许和家属见面。见面会上,何深国的父母、妻子、妹妹为其送上了饭菜。在会见时,其妻痛哭,并亲吻了他的脸颊。 据悉,何深国在宣判后表示上诉。 案情回顾: 2013年7月22日16时许,被告人何深国到东兴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法规统计股办公室欲给其生育的第四个小孩办理超生入户的相关手续,因其未缴纳社会抚养金等原因,工作人员无法为其出具相关证明,何深国便扬言第二日要持刀过来砍人。 次日早上,被告人何深国携带事先磨好的砍刀一把,驾驶桂PM8872摩托车于8时许到东兴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挥刀砍向正在上班的东兴市计生局工作人员,造成被害人招某、黄某汉当场死亡,韦某、黄某华、谭某及路过的律师梁某被砍伤。后被告人何深国被公安民警当场抓获。 防城港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人何深国因未能及时为其超生的第四个孩子办理入户手续,持刀将东兴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的五名工作人员及路过的一名律师砍死、砍伤,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其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经司法鉴定,被告人何深国案发时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抗击匈奴:蒙恬将军 司马迁的《史记》为蒙恬作了列传,而没有为其祖父蒙骜和其父蒙武专门作传,但是蒙恬的战功在一定程度上说应该不如、比不上其祖父蒙骜和其父蒙武,特别是在统一六国的战争中并没有什么大的作为。 蒙恬一登上历史舞台的不是显赫战功,而是败战。公元前225年,秦始皇不听大将王翦的建议,派遣李信和蒙恬率领20万大军攻打楚国,结果被项燕反击,伐楚全面失败。此战中的蒙恬看见李信兵败,便果断迅速撤兵,减少了秦军损失,不过从另一面也可以看出蒙恬还是很会用兵的。当然这个仇他的父亲蒙武帮他报了。 蒙恬正式走进人们视野,是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考虑到蒙恬的家世,就派他跟随大将王翦之子王贲攻打齐国,结果俘虏齐王建,灭掉齐国。蒙恬得益于在次灭齐的战功,被秦始皇拜为内史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北部地区面临少数民族匈奴的威胁,这就为蒙恬永留青史提供了机会。不过说来也有意思,秦始皇派遣蒙恬出击匈奴,直接原因不是因为匈奴侵扰秦朝,而是在公元前215年,燕人卢生在向秦始皇献的一本图书中说到“亡秦者胡也”。(《史记·秦始皇本纪》)可能是秦始皇太相信迷信,另外对自己以及自己的统治也没什么信心,很生气,也很害怕,于是派蒙恬率领30万大军北击匈奴。蒙恬不负秦始皇所托,顺利的收复黄河以南地区(河套一带),击败匈奴。为此蒙恬戍边抗击匈奴长达十多年。为了保卫中原地区免遭匈奴的掠夺,蒙恬采取诸多措施防御。其一,以黄河天险为要塞屏障,沿黄河修建44座城池,驻兵防守。其二,众人皆知的是,蒙恬根据山险地形,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修筑了东起辽东,西至临洮的著名的万里长城。这一巨大工程虽阻止了匈奴的南下,但同是引起亡秦农民大起义的因素之一,这一点秦始皇和蒙恬是没想到的。为了方便秦始皇外出旅游,蒙恬奉命修建了一条自咸阳到九原长达一千多里的大驰道,相当于今天的高速公路。这一方面有利于秦朝向北方增兵,巩固北方统治,实际上也是防御匈奴的措施之一;另一方面在客观上也促进了与北方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东西方文化之结构性差异(连载) 作者:金然寿 字坐忘(弘扬中华文明学社 社长)   结构性差异之一:相对和绝对   中华文明以「阴阳相对」为主轴而搭建其概念体系,而西方体系是以「绝对概念」为主轴而搭建其概念体系的。从这个方便法门切入而讨论,可以很容易的理解东西方文化之差异。   牛顿的经典体系,可以说是西方绝对化概念体系的「典范体系」。牛顿提出了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此两者是牛顿直接提出的概念,应该没有什么异议。牛顿还提出了绝对静止和绝对运动,但这一点牛顿并没有直接点出,所以很多人并不了解这里潜伏的问题。事实上,牛顿的惯性定义里的运动和静止,正是绝对运动和绝对静止。   惯性: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请注意惯性定义的陈述内容: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且不是,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相对于某某物(或参照于某某物)」做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   然而,如果脱离了参照物,我们将无法判断一个物体到底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比如,在一辆相对于地面行驶的车上,以窗外的景物做判断则,我们是相对于窗外之物做运动(或窗外之物相对于我们做运动)。若看车体的话,我们相对于车体静止(或车体相对于我们静止)。那么,「我(或单个物)」到底是静止还是运动呢?这就要看把什么物体选择为参照物了,而不是个只拿一个物体就能做出判断的问题。   换言之,运动与静止其实是「待判断物」和「参照物」之间的相对关系,而不是一个物体的独立状态,或固有属性(科共体把惯性释义为物体固有之属性,言下之意就是,惯性定义里提到的运动与静止,不是物物之间的相对关系,而是一个物体的独立属性,即绝对属性)。然而,如果运动和静止是一个物体的独立而固有状态的话,当我们开车时,即相对于车而静止,又何以同时相对于地面运动呢?   另外,牛顿提出的质量概念,也是绝对概念。质量是一个物体独自含有的「物质之量」,与其他物体不存在相对关系(作为传统技术术语的重量,是相对概念,是指一个物体与度量衡之间的相对比值)。   小结:如果有人要求以最简约的方式描述牛顿的经典体系,在下会如下描述:牛顿的经典体系,是以函数来描述几个绝对概念之间的相对关系的体系。   而绝对概念之间的相对关系,这一点就是经典体系的诟病所在。下回分解。
公知“ 阿马诉说”观点:超生户侵犯了遵守公平原则的人们的权利 公知“ 阿马诉说”的博客文章《由春运想到计划生育》 春运了,人们都在为回家的车票发愁,很多人的第一要务、当务之急就是如何能买到一张回家的车票,大家此时议论的题目就是如何解决这紧张而又紧张的车票。一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女孩说,她在网上只抢到了一张没坐的票,也就是站票。她要坐八个小时的火车才能到达她的家乡所在的车站,也就是说还不是到达她的家。尽管她说从上学起就已习惯了,但我却为她如何熬过这八个小时而发愁,真的不是替古人担忧,但确确实实的是替她人担忧。   此时,我们不由得不发出如此的感叹:我们的运力太弱了,我们国家的人口太多了。毋庸置疑,哪怕我们的人口比现在少五分之一,回家的路就不会如此的拥挤。   与此热点相对应的是,你会发现,那些平时反对计划生育的人,此时似乎销声匿迹了,鸦雀无声了。为什么?因为事实摆在了面前,事实胜于雄辩。当张艺谋超生时被罚847万巨额社会抚养费时,有人替他鸣不平,说人家有钱可以负担得起抚养的费用,要你社会抚养吗?说得那叫一个“铿锵有力”。事实果真如此吗?不是!明摆着,张艺谋超生的老二老三不可能只呆在家里,他们出门要坐公共运输工具,就必然会挤占别人,他有钱有地位,为子女捞到座位很容易,同时就意味着别人要站着。社会为了缓解交通压力就要多付出成本去增加交通资源。当供求发生矛盾时的解决办法就是要么增加资源增加供应,要么限制人们的需求,而限制需求往往成为反对计划生育的批评的矛头,说这是侵犯了人的自由生育权。其实,这跟人权不人权的不搭界,因为人们不光是为了生,同时还要考虑育,考虑活着的人的诸多权利都得到应有的尊严,考虑到生态的平衡,只攻一点不及其余必然有失偏颇。人,毕竟不是野草,毕竟不是野生动物,靠自然的甚至是残酷的挤占、压榨、缠斗、淘汰而生存。如果说侵犯了人权,那么,那些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超生,或者说是总想享有超出他人的特权的行为才是侵犯了遵守公平原则的人们的权利。   自由生育,这应该是人类天赋的权利,否则人类就无法生存繁衍,但人类同时也有责任和义务规划好自己的生育,对自己的生态平衡负责。这,才是天赋人权的真谛。
皇汉之所以产生的原因! 皇汉之所以产生的原因主要由两点,一是因为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由于现在被满族等对汉族不友好的少数民族高官把持了许多国家重要职位,打压汉族的利益,实施对于汉族极为不平等的政策 (例如满,蒙族的鼓励生育,少数民族的高考加分,公务员考试加分等),这些政策使得汉人利益严重受损,进而引起了许多汉人的不满和反对,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众所周知,今天的中国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了许多国人失去了自己的信仰,而皇汉这个群体便是以帮助广大汉族同胞恢复自己的民族信仰为己任,他们主要由在校学生,老师,大学教授和一些学者自发的组成,主要观点是:在不影响其他少数民族的情况下恢复一些受损的汉文化并且尽可能的将其发 扬光大,为中国保护一些濒临消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风靡各大学里的汉服热之类的,防止汉族同胞因为失去信仰而堕落。其实皇汉只是非常朴素的汉文化爱好者而已,他们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之所以会被骂是因为他们的行为严重影响了部分满族人满族化中国的进程而遭到报复,呵呵,要知道传播真理的道路一向不平坦,苏格拉底被迫喝下毒酒,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布鲁诺被带上硫磺花环活活烧死,相比起来皇汉的遭遇已经算好的了,所以没必要在意别人的冷嘲热讽, 他们仅仅是发表自己的观点,并没有在现实社会中损害其他少数民族或者与自己观点不同的人的利益,倒是部分满族人,拼命在电视里播放宣扬满族文化的清宫戏,要求国家把他们的旗袍马褂当作中华民族的民族服装,进而强迫其他55个民族把满族的旗袍马褂当成自己的民族服装。(因为中华民族由56个民族组成,而非他满人一个民族)
毛熊俄罗斯的悲剧:生育率低下,人口颓败,大量废弃的城市 如果城市和村庄有生命,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的城市无疑已进入垂暮之年,这些苏联时代的璀璨之花正一朵朵凋零,行将就木…… 当你走进这些掩映在森林、草原和海港间的俄罗斯西伯利亚-远东的小城和村庄,如同进入了一个个城市墓群! 这不是虚幻中的世界,也不是斯皮尔伯格的星战大片的爆破拍摄现场。这是真实的世界。 ——你若问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废墟在哪儿? 答: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 它的面积有多大? 答:1200万平方公里。 与世界上其他地方的废墟不同,俄罗斯的废墟不是一个废车库、一栋废农舍,一座废工厂,而是整座整座的城市,整片整片的村庄。由于人口锐减和剩余人口向欧洲回迁,在这里,一座座工厂、城市和村镇在废弃。这片废墟的分布范围可用壮观和浩瀚来形容,在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1200多万平方公里范围内,到处都有它的踪影和“雄姿”!这里正变成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废墟和民用废墟。 ——你若问世界上最大的焚化场在哪儿? 答: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 它的范围有多大? 答:从南到北跨越了20个纬度,从东到西跨越9个时区。 在这里不需要焚化炉,城市建筑、街道、港口的硅酸水泥被风化成了沙土,钢材、型材被锈蚀变成了金属碎渣。村舍变成了木屑和泥土。西伯利亚和远东那一座座城市和村庄正被岁月无情的焚化。如果城市也有生命,这里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墓群! ——你若问世界上最大的填埋场在哪里? 答: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 它的长度有多长? 答:从乌拉尔山向东一直到楚科奇半岛绵延上万公里。 这里原本就是核废料、化工废料,有毒物质的填埋场和倾倒场地,现在又多了一大批填埋物——城市和村庄。2004年的数据显示,在俄罗斯15.5万个村庄中,有1.3万个已经废弃,3.5万个村庄居民人数不到10人。据此诺夫哥罗德州的数据推算,近几年消失的村庄数估计有2.5万个,这些村庄分布在森林中、草原上、小河旁,大自然正将废弃的村庄默默的填埋。 让我们近距离的看一看这些已经或即将在地图上消失的城市和村庄。 这是位于俄远东马加丹州的小城谢姆昌(Сеймча),表面看他还是一座城市,掩映于青山碧水之中,实际上已经是空无一人、杂草丛生的荒废的空城。
复兴路上,我们需要佛教吗? 复兴路上,我们需要佛教吗? 华夏复兴运动中对宗教问题的争论 在当前的华夏复兴运动中,有一个问题引起了激烈的争论。那就是对传统宗教的看法问题。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假宗教自由之名,不仅传统的儒、释、道有重新兴起之势,基督教、伊斯兰教也大量涌入,其中以佛教势力最为强劲。宗教越来越渗透到群众日常生活中,很多中国人以信某一个宗教为时髦,自我标榜为有信仰的人,其信教、传教的积极性也非常之高。各种宗教在中国大陆渐成泛滥之势。同一个民族同时相信多种宗教,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由此引出一个问题:我们今天复兴华夏,应该采取一种什么样的宗教观? 在华夏复兴运动内部,对基督教、伊斯兰教在中国泛滥的批判已成定论。争论的焦点集中在对佛教的看法上。一方认为,佛教作为一种外来宗教,它的传入对正统的华夏文明构成了极大的伤害,必将除之而后快;另一方则认为,佛教已经本土化,已经成为华夏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没有必要去反对它。 在此笔者明确支持前面一个观点。笔者认为:汉人自从信佛以后,就一直在走下坡路。佛教宣扬的所谓慈悲,加重了华夏人的逆来顺受,这种自觉不自觉的潜移默化,成为了我们民族的性格弱点,是导致我们近代以来滑进沼泽无法脱身的根源。 当然华夏民族走下坡路的原因十分复杂,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还有政治、经济、军事、民族、文化、地缘、气候等原因。本文只从宗教问题来分析,其他原因我们下一次再来探讨。
【转载】华夏自有天人合一之通途,无需外来之宗教 临近春节,又有不少人去寺庙烧香祈福。真正的佛教徒是少部分,大多数人拜佛不过是随大流,图个平安吉利。当我们把自己的信仰寄托在印度偶像的时候,有谁记得开天辟地的盘古,补天泣血的女娲,创立人文的伏羲,奠定华夏礼仪文化的文王周公?   祭祀是一个民族最神圣的礼仪,古代叫做“血食”,代表着民族精神文化的传承。100多年来,中华民族厄运重重,先是五四打倒“孔家店”,后来遇到十年文化大革命,民族历史文化传承危于累卵。改革开放之后,落实宗教自由政策,各种原来的、新来的外来宗教蓬勃兴起,在填补人们精神空白的时候,却也在侵蚀着中华民族的根本精神,不得不令人担忧。   如果要用简洁的词语表达中华精神,那么最恰当的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主题——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求同存异、天人合一。中华民族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文明的民族,我们维系民族精神的不是宗教,而是儒道二家和谐互补的文化。这个文化传承于人文始祖伏羲的大易哲学,立足于现实的唯物环境,追求“仁、智、勇”的协调统一,最终迈向超越生死荣辱的天人合一之境。   宗教起源于人类的蒙昧时代,用诱惑和恐吓的方式拉拢信徒,虽然有少部分有益之处,但本质是欺骗和愚弄。中国是世界各主要民族中唯一一个没有宗教传统的民族,但几千年过去,只有我们这个民族还得到传承,文化没有断代,语言没有消失。当很多人说“中国人没有宗教,所以道德沦丧、精神滑坡”的时候,我觉得可笑。在中国,维系社会伦理的是经济、律法和教育,自古以来都是如此。所以中国不需要宗教,特别不需要外来的宗教。
东亚人的人类史 一.古代东亚直立人的消失 东亚地区在10万——6万前,经历了一次剧烈的冰川期,这一时期,原来繁盛的东亚古代直立人(如北京人、蓝田人)消失了。在距离今天10——6万年前,东亚地区没有发现确切的人类活动遗址。 二.6万年前到达东亚的第一批古亚洲人——D(Yap) 距离11万年前,第一批智人走出非洲东部,到达今天的中东地区,他们的Y染色体标志为M168,今天,非洲以外的所有的土著民族都是M168人群的后代。此后,他们不断向周边迁徙,大约距离今天60000±5000年前,他们中的一支终于到达东亚地区,当他们离开非洲时,他们Y染色体SNP为DE原始型,到达东亚时,他们的Y染色体SNP的标志已经发展成为D——Yap,而留在非洲的DE原始型则发展成为E,成为60%以上非洲黑人的类型。 但当时的非洲人绝不是黑皮肤的,而是黄褐色皮肤的,D人群也绝对不是黑皮肤,可能也是黄褐色皮肤的。(在距离今天1100年前,漆黑色皮肤的西非班图黑人只分布在占非洲20%面积的西非地区,在非洲东部、中部和南部,占非洲面积60%以上土地上生活的是狩猎的黄褐色皮肤的布须曼人Bushman,今天他们仍然有很多人生活在南非,看上去肤色并不太黑,Bushman人兼具黄白黑人种特征,而且其Y染色体是最古老的A,可能是最古老的人类族群,直到大约在1000年前,黑色皮肤的黑人才扩散岛非洲东部、中部和南部) 当时的D人群的皮肤很可能就是和Bushman人一样的黄褐色,而且向北的过程可能还变的更浅了。(所以称呼D人群为矮黑人并不准确,称呼老亚洲人更准确。) D人群是最早到达了东亚的现代智人,但他们对现代东亚人的基因库gene pool贡献并不大。 D人群独占东亚地区的时间不超过1万年(6—5万年前),大约在距离今天5万年前,另一支老亚洲人——C人群来了,C人群是大部分东亚人的母系远祖。 D类型在东亚人中很少见。 D分为四个主要支系,D1、D2、D3、D*。 D1分布主要在华南地区,是年代古老的支系,历史超过5万年。D1今天的分布,向南进入东南亚半岛,如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向西进入青藏高原,在藏族中比例非常高,向北进入蒙古草原,在蒙古族的比例比较少(2/147),在汉族地区相当罕见。 D2只分布在日本,韩国有非常少的比例该成分,日韩之外完全没有D2。D2的历史大致有3万年左右,在日本土著阿伊努人Ainu中出现频率很高。关于阿伊努人有两组数据:一个是2006年Hammer的数据是D2为75%,C3为25%,另一个2002年Tajima的数据D2为87.5%,C3为12.5%。 D3分布在西藏,而蒙古地区也有部分D3,可能来自藏族的迁徙。 D*是D最古老的支系,有6万年的历史。低频率分布在西藏,在印度洋上安达曼岛土著人中出现频率100%,马来半岛的土著人群中也有低频率分布。但绝不能因此认为东南亚矮黑人等同于D或D等同矮黑人。 汉族中也有一定比例的D,主要是D1,少量为D*。如于敏2002年的数据,福建汉族D1为1/80,无D*,如Lu Chuncheng在2007年的数据,800个汉族D的出现10例,频率为1.3%(10/800),Hammer的2006年的数据,168个汉族中出现一例D1,为0.6%,Xue的数据中,166个汉族出现3例D,为1.8%,复旦在2000年的一组数据为362汉族出现1个D,为0.3%,另一组复旦数据里北方1054个汉族有22个D(2.2%),南方652个汉族中为9((1.4%),马明义2007年的四川汉族一文中,341个汉族有3个D*,8个D1,频率共计3.2%,其他一些数据里,汉族都没有发现D,出现频率为零,如Karafet在2001年的数据,Toru Katoh的2004年数据。总体看,D在汉族很罕见,但在甘肃和四川比例超过3%,可能是古羌族的影响(现代羌族D为18.2%)。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