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在唐山 我生在唐山
唐山云时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关注数: 30 粉丝数: 40 发帖数: 3,093 关注贴吧数: 11
今年唐山新城内新建两公园 记者从唐山市园林局获悉,今年唐山市将在凤凰新城内新建青少年宫公园和迎宾馆公园。预计,唐山市区内的总绿化面积将达101.06公顷。   据介绍,青少年宫公园位于友谊路西侧、朝阳道南侧,占地面积11.6公顷。该园由市民农园、银杏园、园艺园、儿童园、运动园、滑板园、下沉大草坪、生态绿地和活动广场9个分区组成。整体工程将在青少年宫建成后2个月内完成。  迎宾馆公园一期位于长宁道南侧、光明路西侧,总占地面积31.5公顷,其中公园园区面积16.6公顷。该园位于贯穿中心城区斜向景观轴上,公园建设将体现唐山特有的综合性酒店区的特色和风貌,最终建成一个传统人文色彩和现代气息共生、生机勃勃、景观多样的城市客厅。整体工程将在迎宾馆建成后2个月内完成。  同时,还要对唐山市中心区公园广场绿地和道路进行绿化改造。其中,凤凰山公园改造工程将延续凤凰山扩绿工程穿行的概念,进一步强化凤凰主题,突出凤凰山公园的特点。莲鱼湖、凤凰画中游、竹林展场、凤凰花卉展园、绿野仙踪等是园区重点改造部分,将成为建成后公园的主要景点,整个工程于2008年年底完工。  大城山公园将进行扩绿改造和内部整治。大城山扩绿工程位于大城山公园的北部(原一建公司水泥构件厂院内),扩绿面积13.37公顷,园内将建设亚洲博物馆。同时,进一步对大钊公园、时代广场、文化路绿地进行改造完善。  在道路绿化建设方面,将对卫国北路、友谊路东、西辅路、青龙路、龙富南道等新建道路进行绿化。对新华道、龙泽路、滨河路、站前路、建华道、中院街、长虹道、光明路、西电路、棉纺路、建华东道、东出口连接线12条道路进行绿化景观改造。(记者 王雪漫)
大家谁知道,唐山还有一个老英雄也去抗灾了? “同志,能不能帮我盖个章,证明我在万安抗过灾,我马上就要搭车去云南曲靖抗灾……”2月25日,天空飘着初春的寒雨,一大早,万安县抗冰救灾指挥部来了一位不速之客,他身穿迷彩服,手持一面写有“心系灾区人民,支援抗雪救灾”字样的红旗,一口浓重的北方口音。原来,他叫马瑞福,今年62岁,河北唐山人,从大年初七来到万安后,便一直默默无闻地奋战在抗灾一线。  今年年初,马瑞福从媒体上获悉我国南方发生了罕见雨雪冰冻灾害。大年初五,他就和家人商量,表达了自己想到江西灾区支援抗灾的想法,当即就遭到了老伴的反对。“32年前,唐山地震时,是谁把我们一家人从废墟中扒出来的?是谁帮唐山人民渡过难关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现在江西老区遭了灾,我能不闻不问吗?”就这样,当晚老马便踏上了从唐山到赣州的火车。大年初七,老马来到了此次抗冰保电的“主战场”——万安县。  老马参与抢修的第一条线路是位于万安县五丰镇云洲村的万潭线,这是通往赣州的输电枢纽。第一天他来到山上,看见漫山遍野的竹林全部被冰雪压倒,耸天的电塔拦腰倒塌,粗大的电线纷纷断落时,老马心里很不是滋味。当看到数千名解放军官兵和电力抢修人员正在全力抢修,加油的号子震山响,他顿时热血沸腾,一声不响地加入到抢修大军之中。  第二天,老马要求加入到当地抗灾突击队中,因为年龄大突击队没敢要他。“委屈”的老马灵机一动,换上一身迷彩服,“混”入到塔基器材抢运组,帮助搬运各种组建塔基的器材。为了不增加当地政府的负担,他自带干粮和矿泉水,晚上则借宿在山下一家村里的小卖铺的杂房里,村民请他到家里住,也被老马一一谢绝了。  每天天刚朦朦亮,老马便起床,边啃饼干,边往山上赶。抄小路从山脚到山顶,至少也要一个小时,但他总是第一个到达。上百斤重的钢条铁板把他的肩膀蹭掉了一层皮,又红又肿,脚上的解放鞋没两天便被锋锐的荆棘戳破了,手掌也被断枝划出了一道道的血口子,但他一声不吭,无怨无悔。  由于长时间劳作,加之南方早晚温差较大,老马终于累病了。病情稍有好转,老马又投入到救灾的战斗中。2月21日元宵节那天,老马突然想起自己只身来赣已经8天了,却没给家人打过一个电话,他借别人的手机给家人拨了个电话,没想到电话那头,老伴竟呜呜的哭了起来:“你这个死老头子,你咋就这么让人不省心呢?”听到老伴的责怪,老马心头一热,泪水不由自主地涌了出来。  2月22日,万虎线、文赣线、罗文线、万埠线等受损线路全部贯通,当地群众欢欣鼓舞。捷报传来,马瑞福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他找了一家饭馆,点了两个菜,要了一瓶二锅头,自斟自酌,不知不觉就醉了。32年前,是英勇的抗灾精神和全国人民的无私的援助,让唐山人民度过了生与死的考验。32年后,万安军民齐心协力,终于取得了抗冰救灾的阶段性胜利,这怎不令人高兴呢?十二天抗冰救灾过程中,马瑞福共行程500多公里,投劳超过220小时,参与抢修线路20多条,搬运塔基器材120多吨,砍杂清障1500多米,穿烂解放鞋5双。  一路冰雪一路歌。2月23日,马瑞福重整行装,又独自踏上了抗灾的下一站——云南曲靖。
子贡的故事(好心办的不一定都是好事) 那是春秋时期,鲁国制定了一道法律,如果鲁国人在外国看见同胞被卖为奴婢,只要他们肯出钱把人赎回来,那么回到鲁国后,国家就会给他们以赔偿和奖励。这道法律执行了很多年,很多流落他乡的鲁国人因此得救,因此得以重返故国。  后来孔子有一个弟子叫子贡,他是一个很有钱地商人,他从国外赎回来了很多鲁国人,但却拒绝了国家的赔偿,因为他自认为不需要这笔钱,情愿为国分担赎人地负累。   但孔子却大骂子贡不止,说子贡此举伤天害理。祸害了无数落难的鲁国同胞。   孔子说:世上万事,不过义、利二字而已,鲁国原先的法律,所求的不过是人们心中的一个‘义’字,只要大家看见落难的同胞时能生出侧隐之心、只要他肯不怕麻烦去赎这个人、去把同胞带回国,那他就可以完成一件善举。事后国家会给他补尝和奖励。让这个行善举的人不会受到损失,而且得到大家的赞扬,长此以往,愿意做善事的人就会越来越多。所以这条法律是善法。   孔子还说,子贡的所作所为,固然让他为自己赢得了更高的赞扬,但是同时也拔高了大家对‘义’的要求。往后那些赎人之后去向国家要钱的人,不但可能再也得不到大家的称赞,甚至可能会被国人嘲笑,责问他们为什么不能像子贡一样为国分忧。圣人说,子贡此举是把‘义’和‘利’对立起来了,所以不但不是善事,反倒是最为可恶的恶行。   自子贡之后,很多人就会对落难的同胞装做看不见了。因为他们不像子贡那么有钱,而且如果他们求国家给一点点补偿的话反而被人唾骂。很多鲁国人因此而不能返回故土。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