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吧用户_aZ9GeDW 老市区知青11
关注数: 33 粉丝数: 32 发帖数: 8,248 关注贴吧数: 6
华灯初上,月上柳梢头,又逢一年元宵佳节。猜灯谜,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项趣味盎然的习俗,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民族智慧。 每逢元宵,人们欢聚一堂,竞猜五彩斑斓的灯下之谜,既增添了节日欢乐气氛,又寓教于乐,传承华夏文明。 今朝,我们特精选了100条妙趣横生、涵盖各类知识的元宵节灯谜及其答案,邀您一同感受这份独特的文字游戏魅力,体验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博大精深,共同欢庆这个属于我们的“东方情人节”。100条元宵节灯谜及答案来了! 以下是一些元宵节灯谜及答案的例子: 1、灯笼高高挂,红红灯笼亮,猜一字。 答案:明 2、一月十五夜,天上亮如昼,猜一节日。 答案:元宵节 3、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猜一动物。 答案:鱼 4、十五月亮当空挂,家中团圆品汤圆,猜一字。 答案:宵 5、夜半子时合家欢,此物煮熟桌上端,猜一食品。 答案:元宵 6、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元宵节里猜得准,猜一字。 答案:言 7、春节过后不久到,提灯游街人如潮,猜一节日。 答案:元宵节 8、半个月亮爬上来,佳节夜晚人尽猜,打一字。 答案:肖 9、上半月明亮如镜,下半月团圆如盘,猜一物品。 答案:元宵 10、白糖包裹红豆心,沸水中舞蹈团圆情,猜一食品。 答案:汤圆 11、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灯不同,打一成语。 答案:万象更新 12、春风吹开花千树,细雨洒落点点珠,猜一节令活动。 答案:元宵赏灯 13、十五夜晚走马灯,谜底藏在诗词中,打一文化活动。 答案:猜灯谜 14、小小灯笼手中提,里面藏着秘密谜,猜一娱乐项目。 答案:猜灯谜 15、一夜鱼龙舞,空中月儿圆,猜一中国传统节日。 答案:元宵节 16、白兔捣药秋复春,今夕元宵放明灯,打一神话人物。 答案:嫦娥 17、十五月亮十六圆,打一数字。 答案:十五 18、有头有尾有中间,上下各戴一小帽,猜一元宵食品。 答案:粽子 19、一点一横长,宝盖压中央,佳节来临时,处处显吉祥,猜一字。 答案:富(“宀”代表宝盖,富含有吉祥之意,元宵节是吉祥之日) 20、春风送暖到人间,元宵佳节共团圆,猜一四字成语。 答案:其乐融融
鱼要怎么做,才会好吃还不腥,不用愁,这10道鱼的做法,百吃不厌豆帝煮2020-02-19 22:04鱼要怎么做,才会好吃还不腥,不用愁,这10道鱼的做法,百吃不厌雨水节气之后,进入倒春寒的阶段。在这一个时间里天气会比冬天还冷,对于北方的朋友因为有暖气是不会感觉到的。但是对于南方的小伙伴来说,这简直是住在冰箱里。所以在这一段时间里,可以多吃一点鱼来增强自己的体质和免疫力。因此今天集合10道鱼的做法,分享给大家。清蒸鳗鱼片食材:鳗鱼1条、黑木耳150g、老姜3片、蒜头3瓣、辣椒1个、青葱1根、鸡精1小撮、味精1小撮、盐1小撮、蒸鱼豆豉汁2匙制作步骤:1、在准备制作这一道菜之前,黑木耳要提前准备好。先泡发再用面粉清洗一次,最后使用清水水洗三次使用。2、鳗鱼在各地的叫法可能有点不一样,像我这里直接叫黑鳗把鳗鱼片成片备用。3、辅料的葱姜蒜辣椒全部提前准备好方便使用4、把处理好的黑木耳铺在盘子底下,上面放上鳗鱼片及姜丝然后抖撒一点点的调味料。5、大火清蒸7分钟即可出锅,让撒上葱丝、辣椒丝、蒜碎再用高温油淋上一勺。最后淋浇上蒸鱼豆豉汁即可上菜!椒盐白只鱼食材:白只鱼500克、盐2小匙、面粉1小杯、白胡椒粉1撮制作步骤:1、把处理好并清洗干净的白只鱼,放入盆中加入两匙的细盐翻拌均匀腌制15分钟后清洗干净。2、然后倒入一小杯的面粉,翻拌均匀使其都能裹上一层薄薄的面粉。3、锅热适量的油,烧至7成油温放入鱼慢慢炸至熟透酥透即可。4、在装盘的时候,再抖撒一点点的胡椒粉即可。酱油水煮金鲳鱼制作步骤:食材:金鲳鱼1只、老姜4片、青葱3根、红辣椒1个、豆豉1匙、蒜头3瓣、生抽3匙、味精1小匙制作步骤:1、把金鲳鱼处理好后切成小块备用2、再把青葱切段分成葱白、葱叶,豆豉根据自己的方便购买使用最好是口感好一点的豆豉。3、锅热油后爆干老姜,煸至姜片褐色即可4、姜油煸好后放入金鲳鱼块,双面煸至金黄。然后放入葱白段一起煸香5、最后加入蒜瓣、豆豉、红辣椒片,并加入生抽和一匙味精。烧煮至即将收汁的状态即可,上菜前再把葱尾撒进去就能上菜了。糖醋鲤鱼食材:鲤鱼1条、蒜头2瓣、葱白1个、老姜末1撮、面粉2匙、红薯淀粉3匙、生粉1匙、甜辣酱2匙、番茄酱2匙、盐1小匙、细砂糖1小匙、老陈醋1匙制作步骤:1、把鲤鱼处理后清洗干净,然后两面各划割三刀备用。2、在来就是准备淀粉,淀粉之所以使用三种混合主要是考虑到油炸后的酥脆问题。所以把粉整合在一个碗,加入少许的水调和成糊备用。3、再把葱白、蒜末、姜末准备好,方便做菜的时候使用。4、另取一个小碗倒入甜辣酱、番茄酱、少许生粉和老陈醋,并加入少许的盐、细砂糖再加入半小碗水调和备用。5、把划割好的鱼放入盆中,再倒入之前准备好的面糊里里外外抹匀。6、锅热多点的油,待油温升至7分热的时候放入鱼慢慢炸至熟透。在油炸翻面的时候小心折断鱼,最后还必须升高油温复炸一次才能出锅装盘。7、把鱼装盘之后,锅留底油倒入葱末、姜末、蒜末一起爆香。待辅料微黄的时候,倒入之前准备好的酱汁搅和搅和。8、最后就是淋在鱼身上,如此一道美味的糖醋鱼就做好了。此道做法的糖醋鱼与江浙的西湖醋鱼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做法,试试或许你会更喜欢这样的烹饪做法。酱烧非洲鲫鱼食材:非洲鲫鱼1条、老姜3片、蒜头4瓣、红辣椒1个、青葱3根、豆瓣酱1匙、味精1小匙、生抽2匙、鸡精1小匙、料酒1小匙制作步骤:1、辅料食材很简单还是老几样,做鱼记得一般就是葱、姜、蒜的老三样。它们具有去腥并增加香味的作用,所以必须要下哦。2、在处理鱼的时候,要把内脏清除干净然后使用钢丝球把肚子里的黑膜刷洗干净。如此才不会有土腥味,还有就是鱼的腹腔有一个隔层要用剪刀剪开并清洗干净。最后在鱼的两面,各划割三刀以保证鱼能熟透和入味。3、锅热适量的油,放入老姜片爆干然后放入鱼双面煎制至金黄盛出备用。4、锅热少许油放入蒜瓣、葱段和红辣椒一起爆香5、然后勺入一匙的豆瓣酱,炒出红油再倒入两碗水并加入调味料煮开。6、水煮开之后放入之前双面煎制好的鱼,烧煮至半收汁即可。香煎肉鲳鱼食材:小肉鲳鱼3条、老姜4片、青葱1根、盐1小匙、白胡椒粉1撮制作步骤:1、老姜四片用于增加味道及去除部分的鱼腥味2、小肉鲳鱼一般也直接称为肉鱼,它的味道很好食用口感也很棒。3、把肉鲳鱼处理干净,尤其是鱼鳃及内脏的部分要清理清洗干净。然后稍微晾干一会,再抹上少许的盐腌制十五分钟。十五分钟时间到后,把鱼清洗一遍再次晾干备用。4、锅热适量的油先倒入老姜片爆干爆香,然后再放入青葱段一起爆香。5、待爆干爆香之后放入之前腌制好的肉鲳鱼煸煎6、放入鱼煸煎的时候不要急于翻面,待煎至金黄的时候再翻铲煎制另一面。7、煸煎的时候要注意火候,并且两面都要煎制至金黄。最后出锅装盘撒上少许的白胡椒粉,然后就能上菜了。鱼头豆腐汤食材:鲢鱼头1个、豆腐1块、青葱2根、老姜4片、蒜头4瓣、当归1片、桂枝3根、盐1小匙、味精1小匙制作步骤:步骤1:制作这一道汤,首要的要求就是鲢鱼头。食材必须要鲜活这样汤才会鲜而不腥,在选择鱼头的时候最好选择大头鲢也就是所说的胖头鱼或鳙鱼。它的头比较肥美用来做鱼头汤是最完美的,在买鱼头的时候让老板帮忙剖开这样回家制作才会方便。步骤2:辅料的食材比较简单,具有去腥增香的作用。例如葱、姜、蒜三种基本是做鱼固定的配料了,在做汤的时候还可以加一点点的当归和桂枝增强味道让汤更好喝。步骤3:至于豆腐,使用南北两种豆腐的哪一种都可以。南豆腐比较嫩北豆腐比较有口感,这个根据自己的喜好决定。在把豆腐买回来之后,切成小块备用。步骤4:锅热适量的油再放入两片老姜爆干,然后放入鱼头双面煎至微焦黄。步骤5:然后倒入没过鱼头的水,接着放入葱姜蒜一起煮。步骤6:大火烧煮大概15分钟后倒入豆腐,再烧煮十分钟加入调味料即可出锅食用。豉油红姑鱼食材:东星斑鱼1条、老姜丝1撮、青葱3根、脆萝卜1匙、豆豉1匙、味精1撮、蒸鱼豆豉汁2匙、滚油4大匙制作步骤:1、把鱼处理完毕之后,在鱼的双面各划割三刀备用。2、辅料所需的老姜及青葱,提前处理好。把老姜去皮清洗干净然后切片改刀成丝,青葱折叠一下切成细丝一并备用。3、两种辅料分别是脆萝卜和豆豉,脆萝卜可以直接买包装的然后改切小一点。豆豉有豆豉干和罐装的两种均可使用。4、在把所有的食材和辅料准备好之后,把鱼放置在盘中然后肚子里和鱼鳃里塞点葱姜丝。然后再把脆萝卜、豆豉倒上去,最后撒一点点的味道在鱼的表面。如果你不喜欢味精可以不下,表面在撒一点姜丝和葱丝用于去腥。5、大火煮开水之后,上锅蒸15分钟即可。6、蒸好鱼之后,把鱼肚子里和表面的葱姜夹出不要。然后重新放置一些葱姜丝,锅烧滚油浇在上面然后淋上蒸鱼豆豉汁即可上菜。豆豉蒸肉鲳食材:肉鲳鱼3条、豆豉1匙、老姜4片、红辣椒1个、蒜头3瓣、青葱1根、蒸鱼豆豉汁2匙、味精1小撮制作步骤:1、在选择食材的时候尤其是鱼,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新鲜”然后才是价钱。2、再来就是辅料提前准备好,像去腥增香的老姜、青葱、蒜瓣是必备的如果你喜欢辣那就和我一样加一点。3、在把肉鲳鱼处理好之后,把三片老姜放置在盘底然后把鱼放置在上面。4、接着撒上之前准备好的葱、姜、蒜然后撒一点点味精,再来勺入一匙豆豉。5、在把水烧开之后,放上蒸锅大火蒸个8分钟就差不多了(时间主要取决于自己的锅和炉)6、蒸好之后拿出来,倒入一些蒸鱼豆豉汁即可。清蒸鲽鱼食材:鲽鱼1条、姜丝1撮、葱丝1撮调味:胡萝卜1个、洋葱1个、细芹1根、原酿生抽1碗、鸡精1小匙、水淀粉2匙制作步骤:1、在稍微清洗后,在上下各划割三刀备用。2、辅料所需的食材很简单也就是老几样的葱姜加辣椒,在今天的做法中我选择的是清淡的口味所以辣椒就不下了。3、在一般常见的蒸鱼做法中,不管是小餐厅还是家庭基本上用的就是蒸鱼豆豉汁。虽说用着很方便,但是实际上在味道上还是欠缺了点什么东西。4、把食材的胡萝卜、洋葱、细芹全部处理好,然后放入小锅中慢慢熬煮至食材熟烂汤水剩三分之一。然后用细网的漏勺捞出所有的食材,弃之不要。5、最后加入一小匙的鸡精,然后倒入多点的鲜味汁。稍煮片刻之后,使用一点点的水淀粉勾个薄芡备用。6、把处理好的鲽鱼,放置在盘中底下放置几根葱。顶面放置两片老姜,待水开之后上锅大致蒸个十分钟。7、蒸好之后倒去蒸鱼的汁水或者直接像我换个盘,然后码上之前准备好的葱姜丝。然后烧一些滚油淋泼在上面,最后勺淋上一些之前准备好的特制“味淋汁”即可上菜。8、一道鲜美无比的清蒸鲽鱼就做好了,味道可以说超级的鲜美好吃。加之使用的特制“味淋”整个味道得到加倍的提升,试试你就知道。关注豆帝煮,随时掌握美食发布最新动态。这里有你喜欢的各种美食制作,内容包括家常菜、宴席菜、地道小吃、养生煲汤、烘焙制作以及旅行探店等。全线打造助您成为一位真正的美食家!此图文作品系豆帝煮原创发布,严禁不良自媒体搬运及盗图,作者保留法律追诉权特此声明
在通远门城墙附近找寻父亲当年工作过的《新民报》报社。 20日上午,著名作家张恨水的长女张明明时隔73年回到重庆,在通远门城墙附近找寻父亲当年工作过的《新民报》报社。 张明明站到储奇门长江边举起手机拍照前,特意跟记者确定了一下江对岸海棠溪的位置。这一刻,她完全不像一位已经78岁高龄的老人,而更像那个守在屋檐下等爸爸回家、喜欢围着爸爸要零食吃的女儿。 七十多年来一直萦绕在她脑海里、有些不明就里的“父亲回家那条路”也在此时开始渐渐清晰了起来——70多年前,父亲扛着得来不易的平价米就是走过了那些高高低低的梯坎,一路穿行到这里坐上过江轮渡到达长江对岸的海棠溪,再换乘长途车回到远在南温泉桃子沟的家的…… 张明明的父亲是张恨水。早在张明明出生之前,他的名字就已经随着《金粉世家》、《啼笑因缘》的文字享誉全国。 73年前,还不到5岁的张明明每次守在南温泉桃子沟那栋茅屋屋檐下眼巴巴望着爸爸回来时,总是在想“已经走到对面坡上扛着米袋子的父亲背后是怎样一条路”。直到前天(19日),已经年近八旬的她回到这里,亲自走访、探寻了一番…… 重庆行初衷 “我想看看父亲当年的辛苦” 张恨水和重庆的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937年底。当时,在抗日烽烟下,他受邀前来重庆成为了《新民报》的主笔和分管副刊的主编。最初,他和夫人租住在新金山饭店。后来因为日军持续不断的轰炸,他们一家被迫搬到了南温泉的桃子沟。1940年,小女儿张明明就出生在这里。 1945年抗战胜利后,张明明和妹妹先跟着妈妈回了父亲的老家安徽。在那里住了10个月,之后就去了北平。“后来我们在北京读书,再后来出国,就一直没有机会回来重庆。” 所以,想回自己的出生地看看,也就成了张明明此次重庆之行最原始的初衷。20日上午,张明明和陪同她在重庆探访父亲生活工作足迹的随行人员合影(从左至右:本土资深文保志愿者赵爽、李炼,张明明和安徽池州学院通俗文学与张恨水研究中心的谢家顺教授) “同时,抗战时期有志气、有骨气的文化人,我父亲算是一个代表。重庆也是他生活、工作过的地方,所以我决定再去好好看一下。”张明明说,加上近年自己常回父亲的老家安徽:安葬了他的骨灰,帮助潜山县在他的故居成立了张恨水博物馆,进一步触动了自己回重庆看看的想法。 回到出生地 屋前有小桥的茅草顶平房 本次回重庆张明明并没有家人陪同,随行人员也只有一位:来自安徽池州学院通俗文学与张恨水研究中心的谢家顺教授。本次行程中,19日,张明明先回到了自己的出生地了却了自己回渝的第一大心愿。 张明明口中的桃子沟实际上位于南泉建文峰和仙女峰之间,是一条狭长山沟,坡陡路窄。被张恨水后来戏称为“待漏斋”的住所其实是一字排开的一座平房。“我记得一共是10间屋,我们家住了其中三间,剩下部分是两位教授的家。”张明明说,房子的屋顶盖着茅草,四壁则是用竹片糊泥而成。本报记者、本土资深文保志愿者李炼跟张明明介绍通远门城墙当年的走向、地势。 “屋门前有一条走廊。我记得爸爸经常在走廊上踱步。”张明明印象中,离得不远就是一条平时干涸的小溪沟。说到这里时,她用手比划了一下,大约5、6米宽。“上面架着一座小木桥。父亲想稿子时就在上面来回走。”张明明说,过了那座小桥再上几步梯坎就是一条通往外面的小路。” 19日,再回到桃子沟时,场景自然是完全变了模样。不过,张明明还是根据自己的记忆,结合现在能找到的报道和大家研究之后的数据、照片等确认了自己的出生地。 父亲的回家路 70多年后终于看清这条不容易的路 对张明明来说,出生地桃子沟算是一个起点,但在她本次回渝探寻中却又是一个“父亲的终点”。在跟记者仔细回忆起父亲之前,她先讲述了这样一个自己记了70多年的场景—— “知道我父亲要回来的那天,我就会在门口那个茅檐下等着,看着对面山头上出现一个人,穿着长衫,肩膀上扛着东西。我就知道是父亲来了,然后我就跑上石头台阶在路上等他。”张明明说这个情景自己总是忘不掉。“那时我不知道父亲走到南温泉山头上时他背后的那条路是什么样的。”1945年美国《生活》杂志记者曾拍摄的通远门城墙,可以看到《新民报》报社办公小楼就在紧贴城墙根的位置。 张明明随后的行程也正是为了解答自己的这个疑惑。“从《新民报》报社到桃子沟这段距离我父亲来回走了无数次,相当辛苦。我也想体会一下他的这种辛苦。” 19日,张明明先去找到了海棠溪的渡口,但这还不够。20日一大早,在本土资深文保志愿者李炼和赵爽的带领、陪同下,张明明先去了通远门城墙。 对照着1945年美国《生活》杂志记者拍摄的一张重庆市井照片,大家首先推断出了张恨水当年工作的《新民报》位于紧贴着通远门城墙根的位置。 而在一街之隔的华一坡,虽说当年遍布坡上坡下的“抗战房”早已被规整成了方便上下的公路。但当年张恨水供职的《新民报》创始人陈铭德就是住在这里。他也经常请包括张恨水在内的报社员工到住所小聚。张明明在华一坡,当年父亲供职的《新民报》创始人陈铭德就住在这一带,他也曾多次邀请张恨水等员工到家里小聚。 随后,张明明乘车穿过通远门城墙,经和平路、较场口、凯旋路下到储奇门码头。当听说父亲当年扛着报社分发的福利平价米就是走过这条路到江边坐轮渡时,她特意问起了这一路步行走下来需要多少时间。 “因为重庆是山城,所以这一线下来一般没有黄包车可以坐。”听到记者这么说时,张明明还专门用自己童年印象中的重庆话问了一句“滑竿也没有吗?”当她真的站到江边,隔江远眺海棠溪码头时,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父亲过江之后还要再坐车,时间不不凑巧错过了班车,就只能走路回家。这一路真的不容易!” 感慨 那一代文化人的付出都不容易 虽说张明明今年已经78岁了,但在整个行程中,她几乎没有出现过任何的腿脚不便。非常想探寻父亲当年足迹的愿望,让她爬坡上坎时也始终精神抖擞。 当年父亲一路的不易,此前张明明只在他的文字中读出来过。“比如他写的《黑暗中的光明》就是写的他过年的时候赶回家跟我们团圆:下午3点从报社下班,4点过江后到达海棠溪码头,又错过了班车,最后只得走路回南温泉桃子沟。这种对家很浓的心愿、感情不是一两句话就能体会的,想体会得深一点就只有走一趟。” 张明明说,自己这一趟走下来都觉得那是一条多么长的路。“更何况,那是80多年前,他穿一双布鞋走这么远,有时晚上灯笼没了还要摸黑走路,这是一种什么心情。”张明明在人和门遗址旁。 张明明说,父亲作为报人,当时认为自己的第一使命就是要对得起百姓、国家和民族。“在国难时,报人的责任或者说相对便利的条件是你可以呼吁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放弃掉自己的小我利益,团结在抗日力量下,抛弃各自的私念对抗日本人的侵略。” “我觉得亲自走一趟父亲那一辈人走过的路,熟悉一下父亲所代表的那一代文化人经历过的辛苦,可能比光是通过想象去理解老一辈人的那种情怀,是更有帮助的。所以我就来了!”张明明感慨道。 童年趣事 女孩不会的爬树我是在重庆学会的 1940年春天,张明明出生在南温泉桃子沟。她出生时的情景后来成了妈妈和哥哥调侃她最喜欢提及的内容:“我出生前父亲就特别想有个女儿。那天妈妈在屋里生产,爸爸就在外面走廊来回踱步。等到生了,护士出来告诉他:恭喜张先生,喜得一位千金。他就在走廊上对着天把这句话重复了好几遍。” 在1945年底离开重庆前,张明明印象中还在南温泉附近上了幼儿园。这是她倒推回去的结果。“我只是有印象,我有一个很小的皮书包。有一天早晨起来被老鼠咬坏了,结果那天我就因为不高兴没去上幼儿园。” 在重庆的那段岁月里,一起生活的还有张明明的3个哥哥。“哥哥们喜欢打着光脚板满山跑,我也跟着。我性格里很多男性化的东西,大概就是从那时受哥哥影响很深导致的。很多女孩不会的像爬树,也是那个时候跟着哥哥学会的。”在通远门城墙下,张明明仔细查看地图确认位置。 关于川渝地区爱说的“打光脚板”,在张恨水家里也有好玩的故事。 张明明记得有一天,爸妈在家聊天说到四川人都光脚板,就想试一试。“我们家里的地是凸凹不平的,所以他们走在上面跌跌撞撞,还要互相搀扶,我们孩子就在旁边笑。”后来,每每想起这一幕张明明就觉得格外有当时的生活情趣。后来,他还以这个主题画了一幅画《待漏斋日夜》。 当年还有两种小吃,让张明明一直记到今天。一就是炒米糖开水。“我记得当时还是我们到码头去接一个客人,本来我住的山里是没有的。还有就是一种像元宝的米糕或是发糕。卖的人一般是头顶一个簸箩,我们看到就会把他叫住买两块。” 待漏斋风雨 这一幕的温情让她至今铭记 张明明出生的茅屋最初是被张恨水称作“北望斋”的。他希望借此表达盼望早日驱逐日寇,收复国土、凯旋北上的愿望。不过,后来因为茅草屋顶时常漏雨,就被张恨水戏称为了“待漏斋”。“漏雨实在太频繁,父亲也有了经验。等到乌云一上来,父亲就会让我们几个孩子把盆盆罐罐提前放到要漏雨的地方接水。听着叮叮咚咚的声音,我们几个孩子也觉得很有意思。” 虽然屋里漏水,窗户也是残破的,但一个雨天发生的一幕却让张明明记到了今天。 “那天写稿子时,雨点滴在了父亲的稿子上,他想办法避开。”张明明印象中,此时刚好哥哥拿着伞走进来,他就把伞接过来一只手撑伞一只手写稿子。“还是邻居看到了,张先生你这丫样不行啊。你写文章需要有灵感,这只手应该是拿香烟的。” 很快,邻居从自己家找来了一块从竹床上拆下来的竹筒,让张恨水绑桌腿上了,再把雨伞放进去。“这样爸爸的手就解放了。我们几个孩子都觉得很好奇好玩,就都围在爸爸身边,外面是风风雨雨……这个场景对我一生的影响很重要。” 张明明很感慨,这种温馨恰好说明了夫妻的恩爱不在于钱多钱少,父母对孩子的爱也不在于你买了什么名牌书包、送他读了什么高级学校。“这一幕的这种温情我终身记得,这就是一个慈爱孝心的种子,让你不会忘记父母对你的恩情。” 躲避大轰炸 “瘦小的妈妈把我护在身下” 重庆的抗战岁月里,躲轰炸是一个无法避开的话题。张恨水一家自然也经历过。在张明明记忆里,躲防空洞总是爸爸抱着自己去。“把我们几个孩子和妈妈送到山洞里之后,他就会另找一个更安静的山洞里一个人躲着看书。” 躲的回数多了,自然有了经验。“如果有月亮我们就要去躲防空洞,而云层很厚看不到月亮,没有飞机来就是很舒服、安静的晚上,只能听见山里的虫子叫。 但次数多了也会有意外。“有一次,我们躲的山洞有两个出口。一颗炸弹在其中一个口子爆炸了,烟尘就扑了进来。大家就往另一个出口跑。妈妈长得瘦瘦小小的,就被冲倒了一下扑在我身上把我护住。很多人从妈妈的背上踩了过去,后来看背上青一块紫一块的。”这种感动张明明记到现在。 苦中作乐的时光 父亲拉二胡,母亲跟着唱戏 张恨水一家在重庆的8年虽然物质上只能用清苦来形容,但张明明印象中父母总能找到各种乐趣来装点生活。 “我父亲很爱京戏,自己也会拉二胡。经常他拉琴,母亲就在房间里也会跟着哼哼。父亲就开玩笑说:我没请你啊,你怎么来唱了?妈妈就说,这山村的生活实在太无趣了,你的胡琴虽然拉得不好,但聊胜于无。我就唱两句。” 妈妈有时也会逗趣地说,父亲的二胡其实拉得不好。“他耳朵听音有问题,所以拉出来是‘左的’,唱的话要站到爸爸的左边去唱。” 众所周知,张恨水曾自诩有三好:收书,听戏,养花。到了重庆之后,他也写过“当初入渝时,花值贱而品繁,犹饶此趣。寓楼三间,有花瓶七八具,亦足婆娑期间,藉遣客愁。”张明明可以证明的是,父亲的小书桌上一直有一个紫色的小花瓶。“花买不起了,就去山上采野花,豌豆花等等,什么都有。他还会配色。”后来,这个花瓶被张明明打碎了,也被张恨水写进了一篇文章中。在储奇门码头长江边,拍照前张明明专门确定了江对岸海棠溪码头的位置。当年她的父亲张恨水就是从这里乘轮渡过江到海棠溪码头回家。 这个家庭的温馨还不止于此。 因为报社工作所需,张恨水常常很晚回家。张明明印象中,妈妈总会为爸爸留一盏煤油灯,自己坐在下面缝缝补补看看书等爸爸。“三更半夜走那么远的路回到南温泉爬上山小屋子里有一盏灯是亮的,妻子在等你。这个场面后来在爸爸的很多诗里都出现过。” 在张明明看来,父亲的《巴山夜雨》就是当年自己家最好的写照。“因为完全就是按我们家和邻里这种很平凡的油盐酱醋生活来写的。”这也是张明明认为《巴山夜雨》是父亲最好的一部作品的原因。“就是没有什么喧哗、华丽辞藻的素描,也没有什么副总理这样的家庭背景(指《金粉世家》)。就是大家为了一点吃的东西怎么绞尽脑汁,有的人投机倒把,有的教授也不再好好教书了。写了很多人性在变革的时期的考验。” 对话张明明:我们看到的总是父亲的后背 重庆晨报:你印象中父亲那些年的作息是怎样的? 张明明:我总是看见他的后背。不是在写稿就是在看书。他刚到重庆时去报社比较多,后来就在家写作偏多。 八年中,他写了800万字的抗战文学,还不算他给读者的回信,平均下来每天要写3000字。据我了解,这在我们中国是绝无仅有的。 重庆晨报:你们几个孩子去过父亲工作的地方么? 张明明:没有。我印象中我们唯一一次进城就是父亲做五十岁生日的时候,文艺界要给他做寿。他原本说自己没有这个资格推了。后来还是几个好事的朋友把我们和妈妈接到了重庆城里。我记得当时吃的是西餐,妈妈还教我们怎么用刀叉。可以说我们对重庆城区的印象几乎是零。 重庆晨报:父亲对你们的教育是怎样的? 张明明: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不贪污、不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贪小便宜,勤勤恳恳做事。 他还说自己是一个“封建的儿子,民主的老子”。因为他对我奶奶是下跪的。但对我们几个孩子又很民主。我们几个孩子中并没有作家。他说你们学什么我不管,但都要学一门技术,要能养活自己,像我就是学的设计。他总说当作家是不能强求的,要有很多的经历,没有经历写不出来的,他更不赞成瞎编乱写。张明明为曾家岩书院收藏的张恨水作品题词。 重庆晨报:父亲的故事你有讲话给你的子女、孙辈听么? 张明明:这些经历我经常讲给他们听。我们家客厅里有一墙壁的书架都是父亲的书,够了。我觉得不必说太多。用他的作品来告诉子女吧。 重庆晨报:这次回了自己出生生活过的地方,对这里有什么愿景么? 张明明:我希望南泉桃子沟能建成一个抗战文学的基地。当年那些正年轻、正是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到了那里,没有放弃写作,没有怨天尤人地在写,这是中华民族的精华,是很了不起的一点。我们忽略了这么多年抗战文学发掘和宣扬,这是很遗憾的。 那八年重庆支援了全国的抗战,滋养那么多作家。这应该得到一定的肯定。我觉得可以做一些当年他们住过的茅草屋的模型,让大家看看我们的作家文艺家就是这样生活、创作的。文化要传薪,应该让大家知道重庆曾经在抗战时候起的作用是了不起的。 链接 张恨水笔下曾有这些重庆 张恨水笔下除了有“金粉世家”,他生活了八年的重庆自然也被他写进了书里。在四川文艺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张恨水写重庆》一书中《不堪风雨吊楼》、《出门无处不爬坡》、《望龙门缆车》以及系列散文《山窗小品》都是专门写的自己对重庆山水的感知。 1938年1月10日,张恨水从水路到达重庆,第一站就是两江汇合处的朝天门。他就曾在《重庆旅感录》中写道:“重庆地势如半岛,山脉一行,界于扬子嘉陵两江之间。扬子之南,沿山居人,街市村落,若断若续,统称之曰南岸。嘉陵之北,一城高踞山巅,与重庆对峙,则为江北县。旅客乘舟西来,至两江合流处,但见四面山光,三方市影,烟雾迷离,乃不知何处为重庆。” 而让张明明记到现在的“炒米糖开水”则出现在他的《夜半呼声炒米糖》中。《不堪风雨吊楼》写的就是如今洪崖洞最原始的吊脚楼风光。《张恨水说重庆》。 《苔前偶忆》、《月下谈秋》、《路旁卖茶人》等都是写的他们一家在南泉桃子沟的的山居生活。单是描写桃子沟的山野之花都有独立成篇的多篇文章。 1945年底离开重庆时,张恨水又写了一篇《告别重庆》发表在12月3日的《新民报》上。“不知不觉,在重庆时过了八年的暴风雨,现在要走了,我实在有点依依不舍。以往八年,每在爬坡喘气,走泥浆路战战兢兢之余,就常和朋友说,离开了重庆,再也不想来了。到了于今,我不知何故,我不忍说这话。人和人是能相处出感情来的,人和地,又何尝不是?嘉陵江的绿水,南温泉的草屋,甚至大田湾的泥坑,在我的生命史上,将留下不可磨灭的一页。” 张明明简介 张明明,张恨水长女,1940年出生于重庆南温泉桃子沟。现居美国华盛顿。 1964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室内设计系。1976年移居香港。1979年移民美国,曾就读于美国华盛顿室内设计学院,著有《回忆我的父亲张恨水》、论文:《油画<待漏斋之夜>创作情愫——兼怀父亲张恨水》等。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裘晋奕 摄影 胡杰 举报/反馈大家都在搜难熬的岁月张恨水散文小娟细说往事张恨水散文在线阅读苦难的岁月艰难的岁月发表评论发表 阳桥庙会
三宝与兰花一一民间故事 河东解州城外有个村子叫高家地,高家地有个屠夫叫胡三宝,三宝虽然是个屠夫,但却长得白白净净,像个白面书生。 这天下午,村西头的赵寡妇来到三宝家,对三宝说:“我婆婆家明日要修房子,想杀一头猪招待匠人和帮工,想请你去我家S猪。” 三宝说今日有点晚了,明日再去可好?赵寡妇说,明日就开始修房子了,匠人和帮工都来了,等着用肉。三宝说好吧,然后就带了工具跟着赵寡妇去了。然而,这一去不要紧,一夜之间却发生了奇奇怪怪的事--- --- 还是先从屠户三宝说起吧。你别看三宝白白净净像个白面书生,但力气却大得惊人,二百斤重的猪肉,不用人帮忙,两手一抱,一提,一甩就放肩上了。 特别是去人家家里杀猪的时候,几个人撵不上抓不住一头猪,但三宝一个人抓住猪的两只耳朵往地上一摁,二百斤重的猪只会嚎叫却动弹不得。 有一次,几个年轻人和三宝打赌,说三宝要是能把麦场里那个碌碡抱起来,每人输给三宝一百文铜板,如果抱不起来,三宝输给每人五斤猪肉。 三宝说:“君子无戏言,说话算数。”那几个年轻人说:“肯定算数。”三宝说:“空口无凭,每人先拿一百文出来,交给这位老伯,我的肉就在这里。我输了割肉,你们输了给钱,如何?”众人叫好。几个年轻人只好拿出一百文交给老伯,三宝也把一块大约二十斤的猪肉交给老伯。 麦场里那个碌碡最少也有三百多斤,这要抱起来恐怕很难,众人都为三宝捏了一把汗。只见三宝用绳子将碌碡捆起来,挂在双肩上,然后两只手抓住碌碡边上的木框,用力一提,碌碡便离开地面。 围观的人鼓起掌来,几个年轻人惊得直咂舌。老伯将几个年轻人的铜板交给了三宝。然而,三宝说:“都是玩开心,不必当真,这样吧,你们几个每人买我一百文猪肉吧。”围观的人又鼓起掌来。几个年轻人对三宝也敬重起来。 三宝不仅力气大,而且手艺也是了得,其D法精湛,当地无人可比。你要一斤肉,三宝咔嚓下去不会多半两,也不会少半两。所以,很多人来买肉,为了方便,也不让三宝再用秤称,割完付钱走人。他们知道,三宝卖肉,你要二斤、三斤,三宝咔嚓一下,一般都会多出半两,但仍然按二斤、三斤付钱,你只会沾光不会吃亏,所以,大家都叫他“胡一刀”。 一次,有一个大户人家来买肉,说买10斤肉,分成两个五斤,三宝看也不看,咔嚓一下,五斤,又咔嚓一下,五斤。三宝说:“拿走吧,不用称了。”大户人家说:“不用称?你敢说你这两块肉都是五斤?”三宝说:“只多不少。”大户人家说:“如果少了怎么说?”三宝说:“少一赔十。”“这可是你说的。”“我说的,你随便称。”大户人家担心三宝的秤有问题,便去找了一杆“公秤”来称,结果,两块都是五斤零半两。大户人家彻底服了,说:“三宝,以后我们家的肉都在你这里买了。”当然,也有同行为了竞争故意来捣乱的。 一次,同村一个生意不景气的屠户雇了一个三宝不认识的人来捣乱,想让三宝当场出丑。来人大声叫道:“卖肉——”三宝说:“请问要多少?” 来人说:“要五斤精肉,不要一点肥腻在里面。” 这难不倒三宝,只见三宝拿出一块臀尖肉放到案上,咔嚓下去,五斤精肉齐齐整整,来人翻来覆去看了几遍,没发现肉里面有一丝肥肉,一秤称,整整五斤,一钱不多,一钱不少。 来人又道:“再来五斤肥肉,不要一点精肉在里面。” 三宝道:“好咧,马上就好。”说着拿起一块肥肉往案上一放,咔嚓一下,割下一块,然后,一手抓肉,咔嚓一声,精肉和五花肉部分全被切去,剩下了白花花的肥肉,一称,整整五斤,一钱不多,一钱不少。 来人又道:“再来五斤软骨肉,不要一点硬骨在里面。” 软骨肉是猪内排末端的肉和软骨部位,一般不会有人买,卖肉的也不会这样卖,而且很少有人很精准地把软骨部位和硬骨部位分开,看来这人是纯粹来捣乱找茬的。 三宝道:“你若是来买肉,我就给你割,若是来找茬的,请走开!” “哎,我说卖肉的,你不是号称童叟无欺,服务精到吗?怎么我买五斤软骨肉就满足不了了?看来有人说你技术有多高多高,不过也是徒有其名罢了--- ---”来人说。 “如果你真要,我给你切,但价格可是很高的。”三宝说。 “没关系,只要你能达到我的要求,价格再高也没事。”来人说。 “好的,你稍等。”三宝说着拿出三块猪排肉放在案上,瞅准一块,“啪”得一声下去,一块软骨肉切下来,又拿起另外两块,“啪啪”两下,又切下两块软骨肉,上秤一称,不多不少,整五斤。然后,对来人说,三块软骨肉里有一点硬骨我一文钱不要。来人翻来覆去看了半天,找不出一点硬骨来,两手一拱说道:“服了,服了,今日我算是开了眼界了,胡一D名不虚传。胡师傅,实话说吧,我是被掌柜派来来故意捣乱的,但我现在改主意了,我不去那里干了,我要跟着您干,拜您为师,师傅请受徒弟一拜!” 围观者鼓掌叫好。 三宝说:“这样不好,我可以教你,但你不能跟着我干,我不能拆同行的台。” “胡师傅,您真的是个好人,我今天才知道,无论做什么,人品第一,技艺第二,您说肉一共多少钱?”来人说。 “你真要了?”三宝问。 “君子一言,您都切下了,必须要,再说今天这钱花得值!”来人说。于是,三宝算了价钱,来人付了钱后,拜别三宝说:“我会经常来向师傅请教的。”说完径直走了。 三宝之所以有这么高的技术,都是跟他爹学的,他家祖辈都是S猪的,三宝爹就是做屠夫营生的,所以,三宝师从父亲,从小跟着父亲学手艺,但父亲在三宝十六岁那年去世了,从此,三宝就独自一人宰猪了。 三宝宰猪有两个地点:一个是在自己的屠宰场里,村里人把猪整体卖给三宝,三宝宰猪卖肉;二是去别人家里宰猪。一般是谁家要办婚丧大事,需要很多肉,就会请三宝去家里宰猪,这叫上门服务,赚点工钱。 好,三宝先说到这里,下面接着开头的故事说吧。却说这天下午,三宝刚要去屠场,便见村西头的寡妇赵兰花往他家走来。 赵兰花是邻村人,也是十里八乡出名的美人,前年嫁到这里来的,丈夫叫高玉山。高玉山祖辈以采药为生,除了冬天,其余时间大都和父亲一起上山采药,然而,据说,有一次,为了采到一株名贵的药材,高玉山一脚踩空,摔下悬崖,当即毙命,兰花便成了寡妇。 兰花嫁到高家,三年了一直没有怀孕,高玉山死后,婆婆劝兰花嫁人,但兰花没说嫁也没说不嫁,一直还住在婆婆这里,婆婆也不好意思撵儿媳妇走。 丈夫死后,兰花家就成了村里人关注的焦点和扯闲话的谈资,各种传言层出不穷。有人说看见有男人晚上进了兰花家,有人说看见兰花和那个男人见面,还有人说,晚上曾去蓝兰花家门外偷听过,发现家里有人--- ---都说的有鼻子有眼的,到底真假,谁也说不清。 三宝问兰花有何事,兰花说:“我婆婆家要修房子,想让你去我家宰猪。”三宝说:“今天有点晚,明天怎么样?” “不行啊三宝师傅,婆婆说明天匠人和帮工的就来了,等着用肉,让我叫你快点过去呢?”兰花说。 “那好吧,我就赶个紧,争取晚上弄好。”三宝说完,就带了需要的工具,跟着兰花去了。 到了兰花家,见过兰花的公公,确是明天要修房子,三宝便开始干活。她对兰花说,你赶快烧一大锅热水。兰花说好,便去烧热水了。兰花家的猪大约有一百多斤,对三宝来说,小菜一碟。只见他将凳子放好,凳子下放一个盆子,然后来到猪跟前,突然出手,抓住猪的两只耳朵,往前一拉,往上一甩,正好放到凳子上,然后一只手摁住猪,一只手只一下,只听猪叫了一声便没气了。 这时,兰花把水也烧热了,三宝抓起死猪的两只前腿,使劲往后一甩,便将猪放到背上,背到热水锅前,身子一蹲,轻轻把猪放到开水锅边,然后又弄进锅里,泡了一会,便开始退毛。三宝将猪的一条腿上隔开一点皮,然后用嘴对着吹气,不一会儿,整个猪就膨胀起来,便开始脱毛,毛脱干净后,将猪的两条后腿用绳子系起来,倒挂在一个木架子上。然后,开T,取五脏和下水--- --- 这样一直忙到晚上上灯时分才弄好。 兰花做好了一桌好饭,还拿出好酒招待三宝。兰花的公公赔三宝吃饭。他打开酒,给三宝倒了一杯,给自己倒了一杯说:“三宝师傅,让你受累了,我敬你一杯!” 三宝说:“不敢,不敢,你是老辈,我是小辈,怎么能让你敬酒呢?还是我敬您吧。” 兰花公公说:“话也不能这么说,论辈分我确实比你大,但论技术,我没法和你比,你今天来给我杀猪,忙到现在,所以我敬你!” 三宝说,那好吧,我们一起干了。于是两人吃菜喝酒。吃过饭,兰花公公说,三宝,这么晚了,你就在这里歇息一晚明天再回吧。三宝说,没事,我还是回去吧。那我就不送你了,路上小心点。说完便回自己房里了,三宝也起身准备回去,但兰花却拦住他说:“三宝哥,别回来,就住这里吧。这几天晚上总有人来骚扰我,我害怕极了,所以,我想请你留下来陪我--- ---” 三宝说:“这不好吧,我晚上留在这里,别人会说闲话的,我一个男人倒无所谓,但你这么年轻,还要嫁人的--- ---” “三宝哥,我的名声早毁了,我现在不怕名声,但怕那天死了都不知道怎么死的,还要背个坏名声--- ---”兰花说着眼泪都出来了。 三宝心肠很软,特别是女人一哭他就心软,于是他就答应了兰花的请求。但有个疑问想问兰花,他们家说明天要修房子,刚才杀猪的时候看了一下,房子都好好的呀,好好的房子为啥要修啊? 他问兰花:“你们家房子都好好的,为什么要修呢?” “我也不知道,公公说明天要修房子--- ---”兰花说。三宝又问兰花:“兰花,你还年轻,又没有孩子,为什么不再嫁人呢?” “唉,也不是那么好找的,以后再说吧--- ---”兰花说,但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三宝也就不问了。 “兰花,天也不早了,你快去屋里睡吧,你把门关上,我就在这里歇息一晚。”三宝说。 “三宝哥,要不你还是回去吧--- ---”兰花说。 “不用了,我走了你害怕,快睡吧。”三宝说。 三宝和衣躺下,很快就睡着了。 半夜时分,三宝突然被一阵敲门声惊醒了。 “快把门跟我打开!”外面有人大声叫喊。 ‘快开门,快开门,不然我就砸门了”,另一个人也大声叫喊着。 怎么回事呢?三宝脑子里飞快地’转着,感觉好像是一个阴谋和圈套。 兰花吓得不敢出来。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三宝打开门,一伙人冲了进来。 “你们是谁,三更半夜冲进人家屋里干什么?”三宝问。 “呵呵,我们还没问你是谁?半夜三更为什么在人家寡妇屋里?”有人说。 “不要乱讲,兰花说晚上有人骚扰,她害怕,要我留下陪她的,你不看她在屋里,我在外面吗?”三宝说。 “这话鬼才信,分明是你看上人家美色,半夜强行进入人家寡妇屋里,欲行不轨,还敢狡辩?去,把老爷叫来,看如何处置--- ---”有人说。 “兰花,你来给他们解释一下--- ---”三宝说。 但兰花却不见出来,只是在屋里哭泣。“听见了吧,人家被你欺负,正在那里哭泣呢,你还有什么话可说?”有人说。 这时,兰花的公公婆婆来了。 “发生了什么事,半夜三更吵吵嚷嚷的,还让不让人睡觉?”兰花公公说。 "老爷,晚上巡夜,我们发现有人进入兰花嫂子家,欺负嫂子,就过来看,打开门发现是屠户三宝在嫂子屋里,您看怎么处置?” “三宝,你不是回家去了吗?怎么在这里?还做出这种事?让我这老脸往哪放?我把你当人看,你怎么能这样呢?”兰花公公说。 “我的天哪,我们家怎么出了这丑事啊,我还怎么出去见人--- ---”兰花婆婆说。 “高老爷,昨晚我本来要回家的,但兰花说这几天夜里总有人骚扰她,她害怕,让我留下陪她的,不信你问兰花。”三宝说。 “好,把兰花叫出来问一下,如果真是这样,也就算了。”高老爷说。 然而,兰花还是一直在里面哭泣,就是不肯出来。 高老爷说:“三宝啊,兰花不肯出来给你做证,又一直哭泣,只能说明你的话是假的。真不敢相信你能做出这种事来,我一直把你当好人敬呢,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高老爷说。 “老爷,别跟他废话了,您就说按照族规如何处置吧?”有人说。 “三宝,现在你有两条路可走,第一,远走他乡,不要再回来;第二,报官等着坐牢。你自己看着办吧。”高老爷说。 “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你报官吧!我就不信天底下没有说理的地方!”三宝说道。 “那好,把他绑了,天亮后送官府。”高老爷说完就走了。 第二天,三宝被送进官府。 大堂上,县官惊堂木一拍说道:“大胆奸人,半夜私闯民宅,强强民女,速速招来!”三宝说:“县官老爷,我冤枉,昨天下午,兰花去找我。要我去他家宰猪,我说太晚了,干不完,明天再去,她说家里明天修房子,匠人帮工要吃饭,急用猪肉,所以我就去了。干完活已经很晚了,吃完饭我要回家,但兰花说近日晚上总有人骚扰她,她害怕,要我留下陪她,出于怜悯之心,我才答应留下,但她在屋里睡,并把门关着,我在外面睡。半夜,突然有人敲门,我打开门,他们就说我夜闯民宅,强强民女,我的话民女兰花可以做证--- ---” “带证人兰花——”县官大声说。 “民女兰花见过大人。”兰花跪下说道。 “三宝刚才的话你都听见了?”县官问。 “听见了大人。”兰花道。 “将昨晚发生的事如实招来。”县官说。 “好的大人。我叫赵兰花,是原告人的儿媳,我丈夫于三年前上山采药坠崖而死,丈夫死后,公公觊觎我的美色,经常在晚上骚扰我,还威胁我不让我嫁人。昨天,公公要我去叫三宝为我家S宰猪,说是家里修房子需要猪肉,其实,家里的房子好好的,说修房子只是借口。昨晚,公公要我想办法把三宝留下,后来我才知道,他是想加害三宝,因为三宝手艺好,另一家屠宰场的生意惨淡,而那家屠宰场正是我公公的,只是我公公自己不干雇掌柜干,他们想让三宝离开此地,或者坐牢--- ---”兰花说。 “兰花,你说的属实吗?”县官问。 兰花公公想不到兰花会在大堂上反水,立即大声道:“胡说,胡说,她胡说,县官老爷,千万别听她的,她就是个淫妇--- ---” “安静!带证人上堂!”县官大人道。 高老爷屠宰场的掌柜被带上来。 “说,你掌管的屠宰场是谁的?”县官问。 “回大人话,是高老爷的。我只是他雇的掌柜。” 又一个证人被带上来,原来就是去三宝肉摊上捣乱并拜三宝为师的那个人。 “把你知道的如实招来!”县官说。 “回答人话,我原来是高老爷屠宰场的雇工,高老爷让我去故意刁难三宝,让他当众出丑,毁坏他的名声,但我去了后,并没有难倒三宝,发现三宝不仅手艺高超,而且人品更好,所以,我就当场反水,拜三宝为师,离开了高家屠宰场--- ---”证人道。 高老爷子一下子瘫在地上。最终,高老爷被判坐牢三年。三宝无罪,当庭释放。后来,三宝娶了兰花,日子越过越好。 机关算尽太聪明,害人害己难收场。 举报/反馈发表评论发表评论列表(41条)林肯0077插画真不错10-17 12:08陕西回复5西门故事会作者三农领域爱好者谢谢10-17 18:04山西回复赞圣奴小白这故事教导我们,做人做事一定要注意安全,否则脚下一空,老婆就是别人的了。10-02 22:12江苏回复48西门故事会作者三农领域爱好者谢谢您的高评 10-03 11:01山西回复1赤龙1故事讲的不错,又有借鉴,又有情节跌宕起浮09-27 17:44山东回复3西门故事会作者三农领域爱好者谢谢您的高评 09-28 01:12山西回复赞雨傷三宝从此变仨宝,兰花从此为美花~~09-26 10:37河北回复2西门故事会作者三农领域爱好者谢谢您的高评 09-26 13:01山西回复赞寒冬夜色三宝幸亏没碰着鲁提辖,要不就没后面的故事了09-26 08:52吉林回复10西门故事会作者三农领域爱好者 09-26 10:09山西回复赞跟着心走天涯10那段卖肉的剧情好像哪里看过??? 09-22 13:50河南回复3西门故事会作者三农领域爱好者我也不知道啊 09-22 14:05山西回复赞叶子的工作13鲁智深拳打镇关西09-22 15:20贵州回复5王欧略网络工程师,王欧略有空来个续集吧,还可以有更精彩的部分。(兰花、土匪、三宝营救、公公出狱继续作恶)。。。09-22 09:36广东回复1西门故事会作者三农领域爱好者谢谢您的高评和指导 09-22 09:50山西回复赞御风绣然后你就留下了对吧09-01 04:54四川回复2西门故事会作者三农领域爱好者 09-01 05:53山西回复赞深山老林u4eYy故事编的不错,正能量!08-27 16:28福建回复5西门故事会作者三农领域爱好者谢谢您的高评 08-27 17:30山西回复赞缘梦金箭好故事,构思巧妙,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值得细品!08-25 19:55浙江回复6西门故事会作者三农领域爱好者谢谢您的高评 08-25 20:55山西回复赞秦朝的桌子转发了08-25 18:02北京回复4西门故事会作者三农领域爱好者谢谢您的支持 08-25 20:58山西回复赞笑容在燃烧4o机关算尽被人算,反送了卿卿性命!08-25 15:20湖北回复4西门故事会作者三农领域爱好者对极了,谢谢您的高评 08-25 16:21山西回复赞殳初晴029吹气之前要用铁钎(园头的)捅猪的皮下数处,不然气吹不进去。08-25 15:16湖北回复6西门故事会作者三农领域爱好者您说的对,谢谢您的指导 08-25 21:07山西回复赞透会家d好事多磨,结局完美08-25 14:13贵州回复32西门故事会作者三农领域爱好者谢谢您的美评 08-25 14:46山西回复赞带心环游世界e900c7我的结局也是完美的08-25 15:08重庆回复1美好人生hCKxy做人做事不讲良心道义,要么得不到成功不了,要么成功了得到了也不会长久,更不可能做大做强! 08-25 12:21山西回复10西门故事会作者三农领域爱好者太对了,谢谢您的高评 08-25 16:20山西回复赞百度网友542a6540638这是个悲伤的故事,屠夫说的是真话08-25 02:52辽宁回复29西门故事会作者三农领域爱好者谢谢您的高评 08-25 04:51山西回复赞wavesword这故事告诫我们,要谨 河东解州城外有个村子叫高家地,高家地有个屠夫叫胡三宝,三宝虽然是个屠夫,但却长得白白净净,像个白面书生。 这天下午,村西头的赵寡妇来到三宝家,对三宝说:“我婆婆家明日要修房子,想杀一头猪招待匠人和帮工,想请你去我家S猪。” 三宝说今日有点晚了,明日再去可好?赵寡妇说,明日就开始修房子了,匠人和帮工都来了,等着用肉。三宝说好吧,然后就带了工具跟着赵寡妇去了。然而,这一去不要紧,一夜之间却发生了奇奇怪怪的事--- --- 还是先从屠户三宝说起吧。你别看三宝白白净净像个白面书生,但力气却大得惊人,二百斤重的猪肉,不用人帮忙,两手一抱,一提,一甩就放肩上了。 特别是去人家家里杀猪的时候,几个人撵不上抓不住一头猪,但三宝一个人抓住猪的两只耳朵往地上一摁,二百斤重的猪只会嚎叫却动弹不得。 有一次,几个年轻人和三宝打赌,说三宝要是能把麦场里那个碌碡抱起来,每人输给三宝一百文铜板,如果抱不起来,三宝输给每人五斤猪肉。 三宝说:“君子无戏言,说话算数。”那几个年轻人说:“肯定算数。”三宝说:“空口无凭,每人先拿一百文出来,交给这位老伯,我的肉就在这里。我输了割肉,你们输了给钱,如何?”众人叫好。几个年轻人只好拿出一百文交给老伯,三宝也把一块大约二十斤的猪肉交给老伯。 麦场里那个碌碡最少也有三百多斤,这要抱起来恐怕很难,众人都为三宝捏了一把汗。只见三宝用绳子将碌碡捆起来,挂在双肩上,然后两只手抓住碌碡边上的木框,用力一提,碌碡便离开地面。 围观的人鼓起掌来,几个年轻人惊得直咂舌。老伯将几个年轻人的铜板交给了三宝。然而,三宝说:“都是玩开心,不必当真,这样吧,你们几个每人买我一百文猪肉吧。”围观的人又鼓起掌来。几个年轻人对三宝也敬重起来。 三宝不仅力气大,而且手艺也是了得,其D法精湛,当地无人可比。你要一斤肉,三宝咔嚓下去不会多半两,也不会少半两。所以,很多人来买肉,为了方便,也不让三宝再用秤称,割完付钱走人。他们知道,三宝卖肉,你要二斤、三斤,三宝咔嚓一下,一般都会多出半两,但仍然按二斤、三斤付钱,你只会沾光不会吃亏,所以,大家都叫他“胡一刀”。 一次,有一个大户人家来买肉,说买10斤肉,分成两个五斤,三宝看也不看,咔嚓一下,五斤,又咔嚓一下,五斤。三宝说:“拿走吧,不用称了。”大户人家说:“不用称?你敢说你这两块肉都是五斤?”三宝说:“只多不少。”大户人家说:“如果少了怎么说?”三宝说:“少一赔十。”“这可是你说的。”“我说的,你随便称。”大户人家担心三宝的秤有问题,便去找了一杆“公秤”来称,结果,两块都是五斤零半两。大户人家彻底服了,说:“三宝,以后我们家的肉都在你这里买了。”当然,也有同行为了竞争故意来捣乱的。 一次,同村一个生意不景气的屠户雇了一个三宝不认识的人来捣乱,想让三宝当场出丑。来人大声叫道:“卖肉——”三宝说:“请问要多少?” 来人说:“要五斤精肉,不要一点肥腻在里面。” 这难不倒三宝,只见三宝拿出一块臀尖肉放到案上,咔嚓下去,五斤精肉齐齐整整,来人翻来覆去看了几遍,没发现肉里面有一丝肥肉,一秤称,整整五斤,一钱不多,一钱不少。 来人又道:“再来五斤肥肉,不要一点精肉在里面。” 三宝道:“好咧,马上就好。”说着拿起一块肥肉往案上一放,咔嚓一下,割下一块,然后,一手抓肉,咔嚓一声,精肉和五花肉部分全被切去,剩下了白花花的肥肉,一称,整整五斤,一钱不多,一钱不少。 来人又道:“再来五斤软骨肉,不要一点硬骨在里面。” 软骨肉是猪内排末端的肉和软骨部位,一般不会有人买,卖肉的也不会这样卖,而且很少有人很精准地把软骨部位和硬骨部位分开,看来这人是纯粹来捣乱找茬的。 三宝道:“你若是来买肉,我就给你割,若是来找茬的,请走开!” “哎,我说卖肉的,你不是号称童叟无欺,服务精到吗?怎么我买五斤软骨肉就满足不了了?看来有人说你技术有多高多高,不过也是徒有其名罢了--- ---”来人说。 “如果你真要,我给你切,但价格可是很高的。”三宝说。 “没关系,只要你能达到我的要求,价格再高也没事。”来人说。 “好的,你稍等。”三宝说着拿出三块猪排肉放在案上,瞅准一块,“啪”得一声下去,一块软骨肉切下来,又拿起另外两块,“啪啪”两下,又切下两块软骨肉,上秤一称,不多不少,整五斤。然后,对来人说,三块软骨肉里有一点硬骨我一文钱不要。来人翻来覆去看了半天,找不出一点硬骨来,两手一拱说道:“服了,服了,今日我算是开了眼界了,胡一D名不虚传。胡师傅,实话说吧,我是被掌柜派来来故意捣乱的,但我现在改主意了,我不去那里干了,我要跟着您干,拜您为师,师傅请受徒弟一拜!” 围观者鼓掌叫好。 三宝说:“这样不好,我可以教你,但你不能跟着我干,我不能拆同行的台。” “胡师傅,您真的是个好人,我今天才知道,无论做什么,人品第一,技艺第二,您说肉一共多少钱?”来人说。 “你真要了?”三宝问。 “君子一言,您都切下了,必须要,再说今天这钱花得值!”来人说。于是,三宝算了价钱,来人付了钱后,拜别三宝说:“我会经常来向师傅请教的。”说完径直走了。 三宝之所以有这么高的技术,都是跟他爹学的,他家祖辈都是S猪的,三宝爹就是做屠夫营生的,所以,三宝师从父亲,从小跟着父亲学手艺,但父亲在三宝十六岁那年去世了,从此,三宝就独自一人宰猪了。 三宝宰猪有两个地点:一个是在自己的屠宰场里,村里人把猪整体卖给三宝,三宝宰猪卖肉;二是去别人家里宰猪。一般是谁家要办婚丧大事,需要很多肉,就会请三宝去家里宰猪,这叫上门服务,赚点工钱。 好,三宝先说到这里,下面接着开头的故事说吧。却说这天下午,三宝刚要去屠场,便见村西头的寡妇赵兰花往他家走来。 赵兰花是邻村人,也是十里八乡出名的美人,前年嫁到这里来的,丈夫叫高玉山。高玉山祖辈以采药为生,除了冬天,其余时间大都和父亲一起上山采药,然而,据说,有一次,为了采到一株名贵的药材,高玉山一脚踩空,摔下悬崖,当即毙命,兰花便成了寡妇。 兰花嫁到高家,三年了一直没有怀孕,高玉山死后,婆婆劝兰花嫁人,但兰花没说嫁也没说不嫁,一直还住在婆婆这里,婆婆也不好意思撵儿媳妇走。 丈夫死后,兰花家就成了村里人关注的焦点和扯闲话的谈资,各种传言层出不穷。有人说看见有男人晚上进了兰花家,有人说看见兰花和那个男人见面,还有人说,晚上曾去蓝兰花家门外偷听过,发现家里有人--- ---都说的有鼻子有眼的,到底真假,谁也说不清。 三宝问兰花有何事,兰花说:“我婆婆家要修房子,想让你去我家宰猪。”三宝说:“今天有点晚,明天怎么样?” “不行啊三宝师傅,婆婆说明天匠人和帮工的就来了,等着用肉,让我叫你快点过去呢?”兰花说。 “那好吧,我就赶个紧,争取晚上弄好。”三宝说完,就带了需要的工具,跟着兰花去了。 到了兰花家,见过兰花的公公,确是明天要修房子,三宝便开始干活。她对兰花说,你赶快烧一大锅热水。兰花说好,便去烧热水了。
三宝与兰花一一民间故事 河东解州城外有个村子叫高家地,高家地有个屠夫叫胡三宝,三宝虽然是个屠夫,但却长得白白净净,像个白面书生。 这天下午,村西头的赵寡妇来到三宝家,对三宝说:“我婆婆家明日要修房子,想杀一头猪招待匠人和帮工,想请你去我家S猪。” 三宝说今日有点晚了,明日再去可好?赵寡妇说,明日就开始修房子了,匠人和帮工都来了,等着用肉。三宝说好吧,然后就带了工具跟着赵寡妇去了。然而,这一去不要紧,一夜之间却发生了奇奇怪怪的事--- --- 还是先从屠户三宝说起吧。你别看三宝白白净净像个白面书生,但力气却大得惊人,二百斤重的猪肉,不用人帮忙,两手一抱,一提,一甩就放肩上了。 特别是去人家家里杀猪的时候,几个人撵不上抓不住一头猪,但三宝一个人抓住猪的两只耳朵往地上一摁,二百斤重的猪只会嚎叫却动弹不得。 有一次,几个年轻人和三宝打赌,说三宝要是能把麦场里那个碌碡抱起来,每人输给三宝一百文铜板,如果抱不起来,三宝输给每人五斤猪肉。 三宝说:“君子无戏言,说话算数。”那几个年轻人说:“肯定算数。”三宝说:“空口无凭,每人先拿一百文出来,交给这位老伯,我的肉就在这里。我输了割肉,你们输了给钱,如何?”众人叫好。几个年轻人只好拿出一百文交给老伯,三宝也把一块大约二十斤的猪肉交给老伯。 麦场里那个碌碡最少也有三百多斤,这要抱起来恐怕很难,众人都为三宝捏了一把汗。只见三宝用绳子将碌碡捆起来,挂在双肩上,然后两只手抓住碌碡边上的木框,用力一提,碌碡便离开地面。 围观的人鼓起掌来,几个年轻人惊得直咂舌。老伯将几个年轻人的铜板交给了三宝。然而,三宝说:“都是玩开心,不必当真,这样吧,你们几个每人买我一百文猪肉吧。”围观的人又鼓起掌来。几个年轻人对三宝也敬重起来。 三宝不仅力气大,而且手艺也是了得,其D法精湛,当地无人可比。你要一斤肉,三宝咔嚓下去不会多半两,也不会少半两。所以,很多人来买肉,为了方便,也不让三宝再用秤称,割完付钱走人。他们知道,三宝卖肉,你要二斤、三斤,三宝咔嚓一下,一般都会多出半两,但仍然按二斤、三斤付钱,你只会沾光不会吃亏,所以,大家都叫他“胡一刀”。 一次,有一个大户人家来买肉,说买10斤肉,分成两个五斤,三宝看也不看,咔嚓一下,五斤,又咔嚓一下,五斤。三宝说:“拿走吧,不用称了。”大户人家说:“不用称?你敢说你这两块肉都是五斤?”三宝说:“只多不少。”大户人家说:“如果少了怎么说?”三宝说:“少一赔十。”“这可是你说的。”“我说的,你随便称。”大户人家担心三宝的秤有问题,便去找了一杆“公秤”来称,结果,两块都是五斤零半两。大户人家彻底服了,说:“三宝,以后我们家的肉都在你这里买了。”当然,也有同行为了竞争故意来捣乱的。 一次,同村一个生意不景气的屠户雇了一个三宝不认识的人来捣乱,想让三宝当场出丑。来人大声叫道:“卖肉——”三宝说:“请问要多少?” 来人说:“要五斤精肉,不要一点肥腻在里面。” 这难不倒三宝,只见三宝拿出一块臀尖肉放到案上,咔嚓下去,五斤精肉齐齐整整,来人翻来覆去看了几遍,没发现肉里面有一丝肥肉,一秤称,整整五斤,一钱不多,一钱不少。 来人又道:“再来五斤肥肉,不要一点精肉在里面。” 三宝道:“好咧,马上就好。”说着拿起一块肥肉往案上一放,咔嚓一下,割下一块,然后,一手抓肉,咔嚓一声,精肉和五花肉部分全被切去,剩下了白花花的肥肉,一称,整整五斤,一钱不多,一钱不少。 来人又道:“再来五斤软骨肉,不要一点硬骨在里面。” 软骨肉是猪内排末端的肉和软骨部位,一般不会有人买,卖肉的也不会这样卖,而且很少有人很精准地把软骨部位和硬骨部位分开,看来这人是纯粹来捣乱找茬的。 三宝道:“你若是来买肉,我就给你割,若是来找茬的,请走开!” “哎,我说卖肉的,你不是号称童叟无欺,服务精到吗?怎么我买五斤软骨肉就满足不了了?看来有人说你技术有多高多高,不过也是徒有其名罢了--- ---”来人说。 “如果你真要,我给你切,但价格可是很高的。”三宝说。 “没关系,只要你能达到我的要求,价格再高也没事。”来人说。 “好的,你稍等。”三宝说着拿出三块猪排肉放在案上,瞅准一块,“啪”得一声下去,一块软骨肉切下来,又拿起另外两块,“啪啪”两下,又切下两块软骨肉,上秤一称,不多不少,整五斤。然后,对来人说,三块软骨肉里有一点硬骨我一文钱不要。来人翻来覆去看了半天,找不出一点硬骨来,两手一拱说道:“服了,服了,今日我算是开了眼界了,胡一D名不虚传。胡师傅,实话说吧,我是被掌柜派来来故意捣乱的,但我现在改主意了,我不去那里干了,我要跟着您干,拜您为师,师傅请受徒弟一拜!” 围观者鼓掌叫好。 三宝说:“这样不好,我可以教你,但你不能跟着我干,我不能拆同行的台。” “胡师傅,您真的是个好人,我今天才知道,无论做什么,人品第一,技艺第二,您说肉一共多少钱?”来人说。 “你真要了?”三宝问。 “君子一言,您都切下了,必须要,再说今天这钱花得值!”来人说。于是,三宝算了价钱,来人付了钱后,拜别三宝说:“我会经常来向师傅请教的。”说完径直走了。 三宝之所以有这么高的技术,都是跟他爹学的,他家祖辈都是S猪的,三宝爹就是做屠夫营生的,所以,三宝师从父亲,从小跟着父亲学手艺,但父亲在三宝十六岁那年去世了,从此,三宝就独自一人宰猪了。 三宝宰猪有两个地点:一个是在自己的屠宰场里,村里人把猪整体卖给三宝,三宝宰猪卖肉;二是去别人家里宰猪。一般是谁家要办婚丧大事,需要很多肉,就会请三宝去家里宰猪,这叫上门服务,赚点工钱。 好,三宝先说到这里,下面接着开头的故事说吧。却说这天下午,三宝刚要去屠场,便见村西头的寡妇赵兰花往他家走来。 赵兰花是邻村人,也是十里八乡出名的美人,前年嫁到这里来的,丈夫叫高玉山。高玉山祖辈以采药为生,除了冬天,其余时间大都和父亲一起上山采药,然而,据说,有一次,为了采到一株名贵的药材,高玉山一脚踩空,摔下悬崖,当即毙命,兰花便成了寡妇。 兰花嫁到高家,三年了一直没有怀孕,高玉山死后,婆婆劝兰花嫁人,但兰花没说嫁也没说不嫁,一直还住在婆婆这里,婆婆也不好意思撵儿媳妇走。 丈夫死后,兰花家就成了村里人关注的焦点和扯闲话的谈资,各种传言层出不穷。有人说看见有男人晚上进了兰花家,有人说看见兰花和那个男人见面,还有人说,晚上曾去蓝兰花家门外偷听过,发现家里有人--- ---都说的有鼻子有眼的,到底真假,谁也说不清。 三宝问兰花有何事,兰花说:“我婆婆家要修房子,想让你去我家宰猪。”三宝说:“今天有点晚,明天怎么样?” “不行啊三宝师傅,婆婆说明天匠人和帮工的就来了,等着用肉,让我叫你快点过去呢?”兰花说。 “那好吧,我就赶个紧,争取晚上弄好。”三宝说完,就带了需要的工具,跟着兰花去了。 到了兰花家,见过兰花的公公,确是明天要修房子,三宝便开始干活。她对兰花说,你赶快烧一大锅热水。兰花说好,便去烧热水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