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枢
HJ26184
拒绝借救助之名买卖、猎捕野生动物,反对野鸟宠物化。
关注数: 45
粉丝数: 101
发帖数: 8,230
关注贴吧数: 27
早上拍的,大咕咕喂小咕咕。独苗一只,享受亲鸟无微不至的照顾
一只没长大的猛禽 《大戴禮記》夏小正: (正月)“鷹則為鳩。鷹也者,其殺之時也。鳩也者,非其殺之時也。善變而之仁也,故其言之也,曰「則」,盡其辭也。” (五月)“鳩為鷹。” 《論衡》講瑞:“……春則鷹變為鳩,秋則鳩化為鷹” 古人告诉我们,斑鸠就是猛禽,猛禽就是斑鸠。 (请自行判断真伪)
斑鸠弃窝的经典实例 过度干预斑鸠孵蛋,最后会导致恶果。第一个是没孵完就走了,蛋也坏了;第二个是斑鸠坚持把小斑鸠养大就没回来了。在孵蛋和育雏时抚摸斑鸠是万万做不得的。此外投喂斑鸠的正确姿势是放完粮食就离开,不要试着手喂训练斑鸠上手。勿动勿虑,去不复顾,是和斑鸠为邻需要遵守的原则。
小鸠出壳纪念 孵化15天后小斑鸠破壳了 没拍新图,只好用老图顶替
偷窥傻咕咕睡觉 只有一点点光线。众所周知斑鸠夜盲,因此晚上极适合偷窥斑鸠孵蛋。虽然拍照没甚么用,但是目视还是可以的。ISO3200,曝光2.5秒
美丽的地球 图源:向日葵8号。
紫啸鸫?噪鹃! 这下真寄生了
输麻了
傻咕咕喜提斑鸠蛋 时隔半年,终于重新回来生蛋了,真是莫大的惊喜
记录树上的斑鸠 最近发现半年没回来的斑鸠夫妻开始早上在窝里倒腾,包括互相梳理羽毛、叼树枝等,疑似要回来趴窝了。经过两天的观察,发现两斑鸠的确在互相配合修理旧巢。 图1分别是今日18:30、昨日12:00、昨日10:00的巢图,可以观察到明显的变化。至今日黄昏,根据窝的潦草程度判断,应该已基本完工。根据本人经验,斑鸠还没开始趴窝的时候不会住在窝里,离下蛋至少还有一周时间。 今后,斑鸠窝、斑鸠繁殖(如果有的话)、窗台斑鸠食堂都会发在这个帖子里。巢片皆是望远镜镜后图,尽量减少对斑鸠繁殖的影响。 前情提要: https://tieba.baidu.com/p/8412350965?share=9105&fr=sharewise&see_lz=0&share_from=post&sfc=copy&client_type=2&client_version=12.43.1.0&st=1687517869&is_video=false&unique=52CF0B425B452080361D7DC410C407FC https://tieba.baidu.com/p/8472138654?share=9105&fr=sharewise&see_lz=0&share_from=post&sfc=copy&client_type=2&client_version=12.43.1.0&st=1687517907&is_video=false&unique=0C29D040BA4D0572756EEC4318680A97#珠颈斑鸠# #斑鸠#
观测到斑鸠开始修缮旧巢 最近一个星期又看到它们回巢,回得很频繁,今天上午一直在树上忙活,开始修缮旧巢(2小时成果如图)。 6个月前因不明原因“弃窝”,5月中旬看到它们回来了几次,现在回得更频繁了,今天看到巢有变化,还看到这对斑鸠在巢上互相梳理羽毛,应该是要重新定居?
体验一下人工制杖 给懂鸟一点小小的AI震撼
把这个贴吧包打听封掉如何 建议吧主封禁@贴吧包打听 ,人工知章乱答问题,严重误导吧友(甚至还有吧友傻傻地回复)
鸟形杖首,随州博物馆藏 西周文物,明显的斑鸠形象。此时汉代的“鸠杖”尚未诞生。
鸟巢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虽然“鸠占鹊巢”一词只是小小的误会,但是斑鸠的确偶尔会侵占鸟窝。最常见的是图中的乌鸫窝,做得很精美,大小也比较合适。窗台定居的斑鸠经常选择篮子、人工窝,也表现出捡现成的习性。
斑鸠的赛博灵堂 这些可爱的咕咕有的因为撞玻璃去世,有的因为流浪猫去世,有点因为误食毒药去世……希望此帖能唤醒人们对鸟儿们的怜悯之心,以后干出弃养猫狗等傻事前请先想想,世界上会有很多生灵会因你的举动而走向黄泉不归路。 每一个生命都是独特的,在珠颈斑鸠吧,斑鸠是最独特的一种生命,谨以此帖纪念不幸的斑鸠们。
雨天孵蛋的斑鸠,看起来好惊恐的样子 冒着雨还要提防人类,鸠生不易啊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上的一处错误 火斑鸠的脚居然是红色的,错误过于明显无力吐槽,而且文字和图片都错了。《中国鸟类观察手册》是对的。
鸠鸽科的鸟似乎都能在窗台上做窝 红颈绿鸠软糯可爱,在新加坡应该就是珠颈斑鸠一般的存在吧。图源网络
签到300天纪念 等365天再来发个帖纪念
香草冰淇淋咕咕——斑皇鸠 斑皇鸠(Ducula bicolor),皇鸠属鸟类,体型明显大于珠颈斑鸠。成鸟体色淡黄,初级飞羽、次级飞羽、尾羽为黑色。此鸟以植物果实为食。叫声低沉、空灵且阴森,为单声“咕”(如果晚上能听到它的叫声,可能会被吓到)。求偶姿势和珠颈斑鸠相似,点头频率更快且脖颈的毛会蓬松成球。 斑皇鸠广泛分布于东南亚沿海,属无危物种。 鸠鸽科的物种没有必要过多介绍,因为彼此之间都很相似 B站有动物园里圈养的斑皇鸠的视频,可以看看
回复这位鸟贩子 今人对自然没有敬畏之心,对生命不尊重,“救助”鸟儿卖,告诉你亏心了!人之所保有人的身体,是前世行善积德修来的福,今生造作殆尽,来生难料,必将空手而归落为它道!人若有保有善德,承蒙神明护佑则百毒不侵,人若心存罪恶,以伤害动物为目的,则无药可医。犯错误的人,在神明的眼里没有保护伞,即使是藏在暗处的污秽,也无所遁形!所以,自己干点什么自己心里有点鷝数替小吧主回敬你一句,你当你牡的人类,掏的鸟都算你头上,草 再声明一下本吧对鸟贩子的态度:不在本吧买卖,不在本吧分享养野鸟经验,吧务不会把你们怎么样;像这种猖狂还狡辩的,那就只好送机票了
肥鸠屹立于大树之上 傻咕咕可爱捏 图二的鸠正在大声咕咕咕,因此脖子上的斑点看得格外清楚!
本帖与斑鸠无关。众所周知,珠颈斑鸠吧是一切鸟类的贴吧 记录分了两段,一共20种鸟类。鸟类都是极其常见的,没有再往林子里跑了。。。猛禽没有,飞机倒是很多,十分钟一架,因为离机场近。
关于捡到斑鸠(转载,出处未知) 捡到此鸟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第一点,喂食。(最重要的一点,新手直接“原搬照抄”就行,不要搞“发明创造”) 如果是成年鸟,喂食玉米、高粱、豌豆既可,总之不喂大米就行;如果是幼鸟,自己不会吃食,应自制喂食工具,本文的最后几段话中有制作方法。幼鸟喂食的禁忌是两大坑。第一大坑:大米、虫子、蛋黄等,幼鸟喂这些大概率会因为消化疾病嗝屁。第二大坑就是<小鸡饲料>和<小米>。只能做应急用,长期吃必瘫痪,原因是营养不全。头铁的,过一段时间又要发帖来问《我的斑鸠怎么站不起来了?》《我的斑鸠怎么不会飞了?》。斑鸠幼鸟应吃“小颗粒鸽粮”,没有的话就喂泡软过的小颗粒谷物,比如白高粱米煮熟或泡软后捣碎、鲜玉米煮熟后捣碎、玉米碴子煮熟或泡软。推荐谷物是黍子,就是鹦鹉吃的那种。随便泡一泡就能喂了,小斑鸠爱吃带壳的,也不容易积食。值得注意的是,只要是幼鸟,刚捡回家又恰逢气温低时,都应尽可能喂热食。40-50度左右就行,这样有利于消化。如果它自己会吃食,就很简单,把食物和水放在其周围自取。如果幼鸟自己不会吃食,应自制喂食工具,本文的最后几段话中有制作方法。每天至少喂食2-3次,胸前的嗉囊鼓起即可。 如果因错误喂食或过量喂食导致积食,应停止喂食而只喂水,同时喂食人吃的益生菌(妈咪爱)或乳酸菌素片。具体剂量就是每天早晚各1挖耳勺(20mg)即可。 另外要补充说明一下,喂食1周左右或更小的斑鸠优选鸽乳,鹦鹉奶粉也可用作替代。如果都没有的话,那就喂食煮熟后的<谷物粉+豆类粉糊糊>做应急用,必须为热食,并在最后添加“妈咪爱”以补充益生菌促进消化(谷物粉常见的如玉米粉)。 总结一下,关键词是“小颗粒”、“泡软”、“谷物”、“热食”、“少食多餐”、“自制喂食工具”。(没时间泡的,可以先用开水浸湿,再用微波炉加热3-5分钟即可)。 第二点,保温。幼鸟需保温30度,特别是夜间。身上湿的要第一时间吹干,如果没有保温设备,可以把它放在室内的纸箱或收纳盒内,箱底垫软布或者小树枝、木屑等。不论成鸟幼鸟,秋冬季夜晚最好放回室内,有概率冻死或突发疾病。 第三点,粪便图。能捡到的鸟多半有病,应该第一时间把粪便图发到相关的吧里或请教专业大佬。幼鸟粪便能成型,一坨一坨的,几乎就是健康的鸟,存活率90%以上。幼鸟如果粪便不能成型,甚至绿便、黄便、水便,成活率30%以下。最好第一时间去网上买对应鸽药,反正都能退货。不是越贵的药就越好,买药时一定要多问几家以免被忽悠。 第四点,家里本身有鸟的,要与家养鸟隔离,野鸟很容易把病菌传染给家养鸟。也不要直接关在同一个笼子里养,容易打架弄出鸟命。 第五点,防蚊防猫,这两样是斑鸠的头号天敌!被蚊子叮了会得鸽痘,幼鸟几乎没救。而猫与鸟是天敌关系,不要头铁,家养的斑鸠90%以上都会被猫弄嗝屁,不论家猫野猫。所以说,不管养多大的斑鸠,都一定要远离这两个物种。 第六点,如果喂养一周以上甚至更长。必须要勤晒太阳、喂食多重混合的鸽粮、正品保健砂,三者缺一不可。如果长期养,最好去网上买一套鸽药,其实也就几十块。不仅能解决80%-90%的常见病,而且一般1-3天就能恢复。鸟病了只能靠你自己喂药,网上谁都帮不了你,早发现早治疗。 第七点,远离大面积的镜子、玻璃等反光物品。鸟撞死在玻璃上的新闻屡不见鲜,主要有被动和主动撞反光物的两种情况。被动撞上的原因:大多数鸟类的智商并不能分辨镜子、玻璃,飞行途中误撞。主动原因:发情期领地意识,误把镜中自己当成竞争对手,所以主动撞击与其“打架”。 第八点,关于弃养。养了一个月以上不想养了或者没条件养了。切勿直接放生!可以在吧里或者群里送人代养,让热心网友自取就好。 ---------------------------------- 最后,如果鸟不会自己吃东西,又没有喂食工具的话。可以百度搜“主人用吸管给鸟喂食”这个关键词,用“木棍+吸管”或“筷子+吸管”,花两分钟自制一个简易喂食工具。 ---------------------------------- 大家捡到鸟,有爱心是好事。但是为什么建议上交或放生呢?因为能捡到的鸟大多都有病,没有养鸟经验的小白把野生鸟带回家,能在第一时间正确的喂食都难,更别说治病了。最后不仅没能提高其存活率,反而因为鸟的离去白白浪费人力,甚至影响心情。况且所有野生动物都是保护动物,擅自饲养本身也是一种违法行为。 如果你觉此贴说的好,可以先复制或收藏一下本楼,以备不时之需。说的不好、不全的地方欢迎各位大佬们补充、纠正。
你的评论权限没开,私信也拒收 @大力出奇迹 不用管它,在它旁边喂食或者摸它容易弃窝。要喂食的话,另外找个地方放食物,距离最好三米以上。孵蛋期间切勿直接惊扰,最好也不要近距离观察,小鸟孵出来了应该不容易弃窝。 野鸟怕人是很正常的,不用过多干预,好好欣赏斑鸠孵蛋吧。如果能给它稳定、安全的栖息环境的话,斑鸠可以在你家一直住下去。
道理我都懂,但是斑鸠为什么这么小? 传说斑鸠在哪里都能做窝,除了云上。自制一张,附原图。
E3彗星远去,下一颗大彗星也许是C/2023 A3? 这颗逆天的彗星现在观测时间短数据少,拟合的曲线不准确,亮度直逼月球(几个星期前峰值亮度甚至超过太阳)希望别被奶死了
傻咕咕识货,捡了rmb做窝 这是今年看到的最离谱的帖子之一,这个窝在珠颈斑鸠界可以排前三
用文心一言打开珠颈斑鸠——绘画的新时代(迫真) 这是目前得到的还看得下去的作品,第一张自己改动了一下。后续再试试其他关键词和绘画风格,看看能不能有更惊艳的画作
春天来了,今天看到两傻咕咕求偶,一傻咕咕筑巢 两咕咕求偶均以失败告终,点头咕了几下就被甩了……还有一咕咕衔树枝筑巢,树叶很密,咕咕扑腾着翅膀飞进去,可惜不能看见鸟巢全貌。今天本来是想看看有没有斑鸠在巢里面孵蛋(孵蛋的斑鸠最可爱),结果一个小时一个都没看到,反而看到了两个豪华乌鸫窝,其中一个里面还有老鸟(图9)。猜想珠颈斑鸠这种筑巢策略也是为了防止被发现吧,毕竟乌鸫窝瞟一眼就看到了,斑鸠窝太潦草,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此帖光荣完结!!! 目前还有一层被夹了还在申诉,,,开个香槟先
鸠鸽科斑鸠属、珠颈斑鸠属鸟类介绍 鸠鸽科下含三百余物种,几乎遍布全球。而约定俗成的斑鸠(即斑鸠属、珠颈斑鸠属)只占不到二十种,是鸠鸽科里很小的一部分。这些斑鸠本身亲缘关系近,样貌平平,所以会给辨识带来不小难度。本帖将介绍斑鸠属、珠颈斑鸠属里的各个成员。长期更新
最近没有很多值得观测的天象 金星合月之外大概没有了,彗星之类也没有。业余天文圈其实就是把已经拍过一万遍的天体再一遍遍地拍,窃以为实在没什么新意,那些坐拥上万、上十万的爱好者可以向国外爱好者学一下,开发一下小行星测光、光谱、掩星观测之类的观测方法,或者试着拍一些小视面天体。 今后本吧将以维持稳定为发展方向。顺带一提:在天文圈里待了差不多三年,感觉许多人天文的天文历程最后都变为烧钱,拼器材和设备(把钱丢给某些利润率百分之五百以上的器材商实在是令人扼腕叹息)。天文圈应该回归天文观测,好的器材用于探索而不是守成更能发挥其价值。
把老帖转过来,傻咕咕的大本营里不能没有傻咕咕 把老帖转过来,傻咕咕的大本营里不能没有傻咕咕
可爱火斑鸠 第一次见!!!
火斑鸠,可爱 圆滚滚的雄性火斑鸠,头缩进去了,放大看可以看到豆大的眼睛。这是我第一次见火斑鸠,附近很多珠颈斑鸠,这只火斑鸠独自挂在树枝上。
珠颈斑鸠获得今年最萌斑鸠投票第一 截止了好几天才记起来。十五票对一票(灰斑鸠及魔术鸽) 珠颈斑鸠是本吧的永久吧宠,此外希望大家意识到珠颈斑鸠是世界上最可爱的鸟
祝各位圆周率日快乐 今天3月14日
三有动物,20只以内也可获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 第六条 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狩猎,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非法狩猎“情节严重”: (一)非法狩猎野生动物二十只以上的; (二)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或者禁猎期使用的工具方法狩猎的; (三)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一段有关斑鸠的发疯文学,供娱乐 今天是斑鸠瘾发作最严重的一次,躺在床上,拼命念傻咕咕的名字,难受得一直抓自己眼睛,以为刷贴吧没事,看到贴吧都在推斑鸠,眼睛越来越大都要炸开了一样,拼命扇自己眼睛,越扇越用力,扇到自己眼泪流出来,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我真的想斑鸠想得要发疯了。我躺在床上会想斑鸠,我洗澡会想斑鸠,我出门会想斑鸠,我走路会想斑鸠,我坐车会想斑鸠,我工作会想斑鸠,我玩手机会想斑鸠,我盯着路边的斑鸠看,我盯着马路对面的斑鸠看,我盯着树上的斑鸠看,我盯着网上的斑鸠看,我盯着贴吧别人转发里的斑鸠看,我每时每刻眼睛都直直地盯着斑鸠看,像一台雷达一样扫视经过我身边的每一只咕咕, 我真的觉得自己像中邪了一样,我对斑鸠的念想似乎都是病态的了,我好孤独(咕咕)啊!真的好孤独(咕咕)啊!这世界上那么多傻咕咕为什么没有一个是属于我的。你知道吗?每到深夜,我的眼睛滚烫滚烫,我发病了我要疯狂看斑鸠,我要狠狠rua斑鸠,我的眼睛受不了了,斑鸠!
这么大的斑鸠无需救助 根据自己观咕咕的经验,褪去黄毛的小斑鸠不久就会出窝游荡,亲鸟应该也不会隔得很远(此时的斑鸠也不需要鸽乳了)。我家阳台上还曾出现过一只还没长出珠颈的小斑鸠,可见斑鸠成熟得很快,图中这么大的斑鸠已经接近独立了。这样的鸠不需要人救助,把它带回家纯属好心办坏事。 值得救助的斑鸠只有两类:一、伤病影响生存的;二、黄毛幼崽。当然救助第二类斑鸠容易让人怀疑是掏鸟窝。。。救助了斑鸠最后应该放归自然,而不是像B站上某些人长期养着当宠物(不点名了),毕竟是野鸟嘛……
紫金山天文台发现一颗新彗星 新华社南京3月2日电(记者王珏玢、邱冰清)记者2日从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获悉,国际小行星中心1日最新发布了由该台近地天体望远镜观测发现的一颗新彗星C/2023 A3(Tsuchinshan-ATLAS)。这也是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第8颗彗星。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赵海斌向记者介绍,彗星C/2023 A3(Tsuchinshan-ATLAS)于1月9日被首次观测到,当时该目标的亮度约为19星等,视运动速度为0.069度/天,远低于普通主带小行星的视运动速度。 赵海斌说,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首次发现该彗星后,南非阿特拉斯(ATLAS)观测计划于2月22日报告其存在彗星特征。此后通过美国帕洛玛天文台观测资料的回溯检测,进一步确认这是一颗已经开始活动的彗星。3月1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公布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了一颗新彗星,并将其命名为Tsuchinshan-ATLAS。 彗星是太阳系中的重要天体,“体内”封存了太阳系形成初期的大量原始信息,对研究太阳系的起源等具有重要意义。赵海斌说,此次新发现的C/2023 A3(Tsuchinshan-ATLAS)是一颗逆行轨道彗星,其轨道倾角约139度。“它的偏心率超过0.999,在一个近抛物线的椭圆轨道上运动,轨道周期为61751年,是一颗非常典型的封存了太阳系早期信息的天体。” 赵海斌介绍,目前该彗星还处在木星轨道以外,接下来将朝着接近太阳的方向运动。随着距离太阳越来越近,该彗星的亮度将快速增加。它将在2024年8月穿过地球轨道,于2024年9月28日到水星轨道附近。公众有望在2024年9月一睹其真容。
很像鹊鸲但很蓬松,这是为啥 体侧的毛是蓬松的,平常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鹊鸲,而且今天气温很高,不存在冻着了,叫声欢快,估计也没有病。胸口的黑色毛也不如普通鹊鸲那样多。这是为啥
今天在公园观鸟,总结帖 汇总一下,把过于常见的鸟除去了: 白胸翡翠 棕腹啄木鸟 红头长尾山雀(上下翻飞,可爱) 山斑鸠(看到了一对,在水边找食) 柳莺(未确认是哪种,飞得太快) 白腰文鸟 黑脸噪鹛 领雀嘴鹎 黑尾蜡嘴雀(超级多,一起吃食) 绿头鸭(游来游去) 以下是部分能拍到的鸟:
魔术鸽≠灰斑鸠 灰斑鸠(Streptopelia decaocto,Eurasian collared dove)求偶声音:低沉的咕咕——咕。似乎有个体差异,也有音调略高的。 环颈斑鸠(Streptopelia capicola,Ring necked dove)求偶声音:音调较高的咕咕rrrrrr咕,颤动频率极快 粉头斑鸠(Streptopelia roseogrisea,African collared dove)求偶声音:较低的咕咕rrrrrr咕,颤动频率快,音节循环速度较环颈斑鸠慢。 根据多个视频及音频,可以得出结论:海内外的魔术鸽(宠物斑鸠)都属于粉头斑鸠的培育种,并不是灰斑鸠,因此也不受保,可以合法饲养。查阅资料发现宠物斑鸠的确是从粉头斑鸠而不是灰斑鸠驯化而来的,时间在18至19世纪。 浅灰魔术鸽毫无疑问地各方面都是粉头斑鸠;至于深灰魔术鸽呈现的兼具灰斑鸠(部分外貌)和粉头斑鸠(声音),则可能是基因交流的结果,暂待考证。
E3彗星正在远去 现在普通环境用小双肯定看不到了(7.4等),错过的朋友也不用灰心,这种小彗星几乎年年有
今日观鸟实录 欢迎大家来看,没有什么珍稀物种,只是记录一下 今日观鸟实录 欢迎大家来看,没有什么珍稀物种,只是记录一下
来自傻咕咕的求偶邀请 咕咕问你是否接受
今天偶遇一只大胆鸠 手都快碰到它了才飞走,看来斑鸠个体之间性格相差很大,有的是傻咕咕有的是鬼精鬼精的自然生灵 可惜没有拍下美照。自由生活的斑鸠比笼中鸟好看很多,尾巴完整,羽毛柔顺,精气神更是不一样。
最萌斑鸠投票(2023年度)
96P/Machholz彗星 亮度应该仅次于正在远去的E3。星期一的时候看是6.3等,现在应该变暗了。
这只鸠鸠好可爱 好圆一只 这只鸠鸠好可爱 好圆一只
关于本吧禁止一切交易帖与破坏斑鸠自然资源帖 一切交易请去斑鸠吧,如本吧发现相关交易帖,将删帖并封禁10天。 野捕、掏鸟窝、破坏鸟窝一律禁止,情节严重的会上报给相关部门。 关于斑鸠养殖的交流:本吧不允许养老野,养了老野的去隔壁斑鸠吧,违者删帖处理。掏鸟窝0天手养同样按此处理。如果视频、帖子中斑鸠出现严重的撞笼、左顾右盼将界定为老野斑鸠。 除红隼外禁止吃斑鸠和斑鸠蛋,如果有此现象删帖并循环封禁。 2月5日及之前的违规帖予以删除处理,暂不追究更多责任。睡一觉之后就当吧主了,现在还有十个小时够你们蹦哒的
讣告:《夜观星空》作者特伦斯·迪金森逝世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necrocanada.com%2Fobituaries-2023%2Fterence-dickinson-wednesday-february-1st-2023%2F&urlrefer=46f231cc96d07b17f8f14786759968a8
看看古人如何评价傻咕咕 《六书故》,成书于南宋,这里描述了珠颈斑鸠(颈有白斑点点)。该处吐槽了傻咕咕的筑巢技术:拙!!!架几根树枝就生蛋了,于是俗称为 “拙鸠”(傻咕咕)。 题外话: 此时的“拙鸠”和《禽经》中的"鸠拙而安”、“拙者莫如鸠,不能为巢”实际上不是同种鸟类。(斑鸠古称有班鸠、鹁鸪、鹁姑等,单拿出“鸠”很可能不是斑鸠) 《方言》云:蜀谓之拙鸟,不善营巢,取鸟巢居之,虽拙而安处也。" 这两个指的是 杜鹃(鳲鸠)。再看先秦诗文,“鸠”指的并不只是斑鸠,比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尤其是后面一句,许多译文将其翻译为斑鸠,这毫无疑问是错的,《六书故》后面一页就写了“又有青鸠,好食桑葚”,可见并不是斑鸠。
圆溜溜,傻鸠鸠 一对傻咕咕来就餐,顺便晒晒太阳,一晒就是一个小时。冬天了鸟儿都很蓬松,傻咕咕显得更胖了经过一个月的连续投喂,傻咕咕没有以前那样怕人了,小米吃完后加小米时没有躲避,反而靠近了一点,但是还是等我走了才吃。 两只鸠感情不错,形影不离,每天都来就餐。之前我发过楼下树上的斑鸠摄影帖,应该是同一对,冬天了没回过窝,只会到处乱窜。 #珠颈斑鸠#
天文家园回来了 域名都被卖掉了,现在居然复活了 版面还是乱的,帖子也点不进去,但是好歹回来了
傻咕咕脖子上的花纹是唯一的吗? 最近阳台投喂斑鸠,突发奇想。。。要是能通过这种方式识别每只咕咕就好了
昨晚小双筒观星记录 观测地点天文通上写的4级光害,实际上由于附近大路灯可能不止4级。好在昨晚是无月夜,而且万里无云,透明度尚可,于是天文昏影差不多结束的时候就拿出悦目8x42ED观星了。温度低,还好目镜结雾很少,眼睛拿开过一会雾就散了。 猎户座肉眼就能看得很清楚,顺着猎户座大腰带向右一点便找到了M42,只能看到微弱云气,但是明显和其他星体不同。余光法似乎有用 找M31花的时间稍多:昨晚M31高度角很高,手持双筒还要仰视,累死人。最后是由天大将军一、奎宿九、仙女座δ构成的直线向右找到的。顺着奎宿九右边、仙女座μ、ν、32构成的小三角就能找到M31。实际上自己拿双筒在这片区域扫视时就看到了M31,和星图对比后确定自己找到了。M31可以看到扁形的星系状,同样是暗淡的云气,但比M42亮。自己肉眼基本看不到M31,还是双筒好。。。 昴星团M45看得最震撼。肉眼能看到天顶附近(没错,高度角大概有80度以上)有一坨东西,用望远镜一看确认了是昴星团。淡蓝的星点在目镜中十分美丽。数了数最亮的有七八颗,完整的昴星团大概能看到二三十颗星星。 天船三、毕宿五附近密集的星星也看得很爽,但是这些没有很大观测价值,故没有细看。 最近6等的彗星在后半夜才升起来,可惜太懒爬不动。本想看M81结果一看,也是要等到后半夜,遂放弃。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