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之宝 宝鸡之宝
盗号的全家死光光
关注数: 6 粉丝数: 65 发帖数: 2,668 关注贴吧数: 14
陕西猕猴桃产业综合服务中心落户眉县 5月31日上午,陕西猕猴桃产业综合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综合服务中心)落户眉县,该综合服务中心将为猕猴桃种植户提供种植培训、电子商务、农村信用等“一站式服务”。省供销合作总社党组书记、主任,供销企业集团董事长杨效宏,市委副书记尹清辽共同为综合服务中心揭牌。   综合服务中心位于眉县霸王河科技工业园,于2017年12月边建设,边试运行。汇聚猕猴桃专家技术团队60人,集技术研发、服务推广、物资供应等九大服务功能于一体,为猕猴桃种植户提供“一站式服务”。目前,综合服务中心各功能服务区已投入运营,累计开展技术培训200多场,培训果农10000多人(次),服务果园面积10000多亩,建立村级服务站119个,发展会员2300多户,服务范围覆盖眉县全境,并向杨凌、武功、周至等猕猴桃种植区拓展。   省供销合作总社副主任、供销企业集团总经理武静元,市委常委、副市长徐延波出席揭牌仪式。徐延波在揭牌仪式上指出,陕西猕猴桃产业综合服务中心要充分发挥为农服务平台优势,让农民享受到全面、高效的服务,使综合服务中心成为服务农民的实体、农民信任的企业、产业发展的龙头。   当天,与会人员前往眉县陕西金桥果业、阿里巴巴“农村淘宝”眉县服务中心参观,并召开宝鸡市供销社综合改革工作座谈会。
陕西省: 关于撤销宝鸡“眉县”设立县级“眉阳市”的批复! 眉县古称“郿坞”,史载东汉时,在今眉县境内修筑了堪与长安城比肩的郿坞,被誉为“三国第一堡垒”,这是“郿坞”名称的由来。千百年来,随着名著《三国演义》作品的广泛传播和文人墨客的游历到访,挥毫泼墨,“郿坞”作为眉县历史上颇负盛名的地标性建筑已经广为人知。眉县位于关天经济区核心区,总面积863平方公里,辖8个镇,123个村,32万人(其中县政府所在地首善镇从事非农业的人口达到10.5万人),是关学创始人张载故里、中国优质猕猴桃之乡和秦岭主峰太白山所在地。近年来,眉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实施“科教立本、果畜富民、旅游兴眉、工业强县”四大战略,县域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经济指标实现翻番,猕猴桃“一县一业”格局已经形成,城乡面貌明显改观,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 近年来,眉县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紧紧围绕“跻身全省十强、跨入西部百强”奋斗目标,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全县形成了“一个国际化大景区、一个国家级猕猴桃批发市场、一个西部煤炭物流园、两个省级重点建设工业园区、两个省级重点示范镇”的核心品牌,经济社会呈现加力提速、跨越发展的良好态势。眉县撤县设市具有以下有利条件: 一是区位资源优势明显,跨越发展潜力较大。眉县地处关水经济区核心地带,位于西安1小时经济圈、宝鸡半小时经济圈,陇海铁路、连霍高速等多条交通干线纵贯县境,是连接西南、西北的重要枢纽。县域旅游资源丰富,产业发展基础良好,境内的太白山景观独特、生物珍奇、温泉优良,享有亚洲动物园、第四季冰川地貌天然博物馆、中国南北分界岭等美誉。近年来,围绕太白山旅游开发,累计投资投资56.8亿元,实施重点项目56个,强力打造年接待游客5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过50亿元的品牌化、国际化旅游度假区。同时,以猕猴桃为主导的“一县一业”已经形成,种植面积达到28.6万亩,产值达到23亿元,培育各类企业1.5万多户、规模以上企业48户,形成了机械制造、建材、食品加工、纺织、物流五大产业集群及砖机、白酒等九大优势产品,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70%,被评为中国民营经济最具活力县、陕西经济最具影响力区域。良好的区位、资源、产业优势,为县域加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园区基地加速突破,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抢抓关天经济区、全省城乡发展一体化试验示范区和新丝路经济带建设机遇,规划建设9个工业集中区、4个文化旅游产业区和2个现代农业园区,累计投资96亿元,实施基础设施及产业化项目168个,形成了以太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国家级猕猴桃批发市场、霸王河工业园等为龙头的“四区五园六基地”,“两廊三带”的产业格局初步形成。2016年,全县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15.51亿元,完成财政收入3.02亿元。 三是城乡建设全面推进,基础条件不断优化。按照“县区一体、山水同城”总体布局,以做精县城、做强城镇、做美乡村为目标,积极实施生态环保、道路交通、水利、电力电讯设施等项目建设,城乡基础条件不断优化。累计投入3亿元,全域实施以“净化、绿化、美化、亮化、优化”为重点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树立了眉县对外新形象,整治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同步推进县城扩容升级与特色小城镇群建设,投资135亿元实施滨河新区开发和县城8个片区旧城改造,投资32亿元积极推进汤峪、常兴两个省级重点示范镇建设,着力打造聚集12万人的关天经济区精品县城和分别聚集5万人口的汤峪、霸王河两个副中心,加快构建“一核两副多星”城镇发展新格局。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投资32亿元实施乡镇“5+1”、渭河综合治理、西宝高速眉县渭河大桥连接线等重大工程,城乡基础差距不断缩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四是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民生保障更加有力。以打造老百姓最幸福的地方为目标,从群众关切的教育、医疗、文化、交通等方面率先突破,投资20.17亿元积极实施教育满意、创业就业等“幸福眉县八大工程”,加快推进教育资源配置、医疗服务、文化服务、交通服务四个均等化,逐步推行十五年免费教育、免费医疗、气化眉县、文化信息资源、乡镇集中供热和镇村公交全覆盖,使优质公共服务均衡覆盖城乡居民。积极探索创新社会管理服务的新路子,强力推进户籍管理、医疗养老、社会救助等制度改革,抓紧实施城乡“阳光安居”、县级综合福利园区、关爱农村留守人员、失地农民保障等重点民生工程,建设保障性住房6915套,实施阳光安居工程151户,成立了宝鸡市首个镇级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推动物质民生向幸福民生转变。 建议省政府及相关部门积极协调争取,尽早撤销“眉县”设立“眉阳市”。 陕西省人民政府交办意见 主办单位: 陕西省民政厅 协办单位: 交办日期: 2018-02-12 复函时限: 2018-05-15 承办单位复函 陕西省民政厅复函 (网上复函日期:2018-05-18) 类别:B 陕西省民政厅 签发人:高巨会 陕民函〔2018〕131号 对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第435号 提案的复函 车爽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眉县撤县设市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省行政区划工作的关心,现答复如下。 一、国家及我省县级市设置进程 行政区划是国家为了进行分级管理而实行的区域划分,是国家权力在不同层级、不同尺度空间的配置。城市化是人类进步必然要经过的过程,城市化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 1981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以大中城市为依托,形成各类经济中心,组织合理的经济网络。”1983年全国“撤县改市”序幕正式拉开,当年有31个县改为县级市,并新设7个县级市,到1986年,是我国“撤县设市”的第一波高潮。1993年,国务院同意民政部《关于调整设市标准的报告》,“撤县设市”进入井喷期。截至1998年底,中国县级市数量达437个,其中近350个为县改市。我省受 经济发展影响,这一时期仅有韩城、兴平、华阴3县完成了撤县设市。1997年,因各地盲目跟风引发系列负面效应,国务院暂停审批县改市工作。 201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快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完善设市标准和市辖区设置标准,规范审核审批程序,加快启动相关工作,将具备条件的县和特大镇有序设置为市。同年,同意民政部《设立县级市申报审核程序》、《设立县级市标准》,重新启动设立县级市申报审批工作。2017年4月,民政部第一批批复了6个县改市,其中包括我省神木市。 2017年6月,省民政厅提请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同意彬县、子长县撤县设市。根据《设立县级市申报审核程序》“申报设立县级市的请示应当一件一报。同一省级人民政府上报的请示在没有办理结果之前,原则上不应呈报新的请示”要求,7月省政府向国务院报送了彬县撤县设市请示。待国务院批复彬县撤县设市后,再上报子长县撤县设市请示。 目前,省政府已向我厅转批了蒲城县、靖边县、黄陵县、旬阳县、眉县、勉县等6件撤县设市请示。 二、眉县撤县设市情况 眉县已启动撤县设市程序,请示已逐级上报到省政府。2017年8月,省政府办公厅向我厅批转了《宝鸡市人民政府关于眉县行政区划调整的请示》。 《设立县级市标准》包括人口、区域经济、资源环境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21项指标。根据省统计局《2016年陕西县域经济监测排行榜》,2016年底眉县城镇化率为34.8%,位列全省73个县的第68位,暂未达到“设立县级市区域城镇化率须排名本省辖县前30%”的要求,我厅也及时与眉县民政局进行了沟通,并建议眉县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补足撤县设市指标短板。我厅将继续加强对眉县撤县设市的业务指导,加快推进眉县撤县设市步伐。 专此函复。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