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二来碗牛肉面 小二来碗牛肉面
关注数: 35 粉丝数: 965 发帖数: 1,993 关注贴吧数: 42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房地产的要点 在这次“高大全”十八大三中全会会议上,本就不会将某个行业或房地产行业进入会议的审议,所以没有提及“房地产”、“房价”和“住房保障”,只是大家之前对会议的希望太大和期望值太高所之。 这届三中全会提出:“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而十七届三中会提出“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这次会议把“逐步”二字干脆删除,似乎现在到了“建设”阶段了。回顾五年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的现实是,改革无任何进展仍在原地打转。 要实现“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这是一项土地制度的根本性的改革,也是巨大的利益重新分割! 严重涉及目前地方土地财政及农民权益。首先要在法律法规上进行修订,通过法律形式保障农民的权益。 要做的是:一,对耕地、林地、宅基地等进行确权;二,作为财产的可以转让、转售、抵押等;三,实现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同权同价。改革的方向,农村集体组织,可以像城市政府的土地局、土地中心那样, 出让自己集体建设用地。改变现在的这样:政府先低价从农民手中征地,然后高价卖给开发商,开发商再按照市场价卖给购房者。 集体用地入市,是一个漫长渐进的改革过程,后续关键要看措施实质性的落实推进力度与节奏。
【转:房产新闻】呼和浩特保障性住房建设让居者有其屋 张乐来自阿拉善盟,大学毕业后留在呼市工作,如何解决住的问题一度让他很纠结,买房不敢想,租房一年上万元的租金也成为他最大的负担。 “听说可以申请公租房,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报了名,没想到在第一批摇号中就中了。”张乐告诉记者,他当时通过媒体看到可以在呼市申请公租房的消息后,就拿上材料到居委会申报,没想到非常幸运,他住上了呼市第一批公租房。 近年来,我市通过不断加大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有效缓解了中低收入群众住房困难问题。于2008年开始建设的公租房项目,到2013年底,首个公租房项目“康居家园”小区迎来首批住户,明亮的玻璃窗,采光充足;崭新的灶台、干净整洁的橱柜,对于居无定所的租房者来说,这样的环境无疑就是他们所期盼的。目前玉泉区“康居家园”2596套住房已经分配入住,其他已申请群体将于第二批以公开摇号形式集中分配。“摇号时间定在今年下半年,主要集中在新城区的塔利,今年总的任务量公租房是5204套。”市住房保障中心党支部书记段志宏说。 据了解,我市公租房的保障范围,第一类是城市中低收入家庭,第二类是新就业无房职工,第三类是外来务工人员。在我市,只要符合公租房申请条件,随时可以到居住地所在社区申请公租房,社区居委会会第一时间把信息录入系统内部。 公租房解决的是城市中低收入即“夹心层”的住房问题,在保障性住房中,另一个非常重要的保障性住房就是廉租房,廉租房着重解决的是像低保户这样特定保障对象的住房问题。我市从2004年就开始建设廉租房,凡本市非农业常住户口的低保户,且无住房或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5(含)平方米的住房困难人群均可以申请廉租房,租金为每月每平方米1元。 由于廉租房和公租房一直分开管理,容易出现配租需求房源与实际房源供应不平衡现象,根据要求,今年我市将对公租房和廉租房进行并轨管理,下一步新建的廉租房将纳入公租房统一建设和管理。“我们计划用房屋租金来调整不同租赁人群的租金水平,如果是属于低保户,过去入住廉租房的群体,我们的租金要适当放到最低,如果是符合属于低保户以上中低收入家庭以内这个范围,租金适当要提高,过去是一平方米6元,下一步也接近这个标准,通过租金的调整来满足不同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段志宏介绍。 据了解,今年,我市将构建多层次、满足不同需求的住房保障供应体系,交付使用公租房5200套,新建公租房3000套,为更多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住房保障。同时廉租住房与公共租赁住房实行统筹建设、并轨管理,申报流程基本上趋于一致,房屋分配过程中首先考虑低保户,然后按照轮候的顺序逐步满足公租房其他住户的住房需求。 无论是公租房还是廉租房,都是为了解决困难群体的住房问题,二房并轨,会让更多困难群体享受到保障性住房服务。随着各级政府对保障性住房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居者有其屋”的愿望一定会在低收入群体中实现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