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铠 镜铠
关注数: 0 粉丝数: 48 发帖数: 3,769 关注贴吧数: 9
简单说一下 张辽 张辽(169—222年),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人三国时魏国名将。先从吕布,后归曹操。作战勇敢,数有战功。官至征东将军,封晋阳侯。与曹仁、夏候渊、张郃、徐晃并称曹操手下五大良将。 张辽本是马邑富户聂壹的后代,前133年,汉武帝曾派聂和匈奴做生意,打算诱匈奴深入马邑附近,伏兵击之,后被匈奴觉察,未遂(参见马邑之战)。张辽因避仇家而改姓张。 张辽年轻时做过郡吏。东汉末年,并州刺史丁原见其武力过人,召他为从事(从事是刺史的下属官吏。按照汉朝的制度,刺史的下属官吏中有兵曹从事一人,主管兵事。张辽担任的很可能就是兵曹从事),让他率兵进京。接着,何进又派他去河北招募兵勇。公元189年四月,汉灵帝刘宏死,十四岁的皇子刘辩继位,政权由大将军何进掌握。当时宦官蹇硕等与何进争权。何进召并州牧董卓进京,想诛杀宦官。张辽随从丁原带兵到都城洛阳。不料董卓未至,何进因事泄而己被宦官杀死。张辽从河北招了一千多人,回到洛阳,这时董卓已来,张辽率兵归属了董卓。董卓被杀后,他又转归吕布,任骑都尉。 初平三年(192),吕布被李催击败,张辽随吕布东出武关,先后投袁术、张扬、袁绍。兴平元年(194),乘曹操东征之机,从吕布攻兖州。次年吕布为曹操所败,张辽又随吕布逃往徐州,投奔刘备。建安元年(196年),吕布偷袭刘备,自领徐州牧。建安三年(198),张辽兼鲁国相(汉代由朝廷派往诸侯国主管行政的长官),时年二十八岁。 曹操为拢络吕布对付在寿春(今安徽寿县)称帝的右将军袁术,于建安二年(197年)夏,奏请献帝晋升吕布为左将军。三年(198年)夏,吕布背叛曹操,与袁术联合,遣张辽(时为北地太守)及中郎将高顺攻刘备。十二月,吕布在下邳(今江苏邳县南)被曹操所杀,张辽统军归降,曹操知张辽英勇善战,拜他为中即将,赐爵关内侯。后张辽他屡立战功,升任裨将军。 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之战中,曹操派张辽与关羽为曹军先锋,关羽斩袁绍大将颜良,解白马(今河南滑县东北)之围。曹军初战告捷,有利于官渡之战发展(参见白马之战)。 当初关羽降曹时,曹操喜关羽之为人,但从关羽的举止神态中发现,他没有久留曹营之意。由于张辽与关羽关系甚洽,曹操便对张辽说:“卿试以情问之。”关羽叹息道:“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三国志·蜀书·关羽传》)。 张辽闻后,颇感为难。如直言报告曹操,恐于关羽不利,如果隐饰欺瞒,又不是臣下所该做的。思索再三,终于下了决心:“曹公,是君父;关羽,是兄弟。”于是将关羽之言俱实报告曹操。不料曹操听到后,不但没有怨恨关羽,反而认为他有仁有义,更加器重他。 建安六年(201年),曹操在击破袁绍后,派张辽平定鲁国各县。当时昌豨聚众占据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北),张辽与夏侯渊率军围攻,数月后,曹军粮尽,夏侯渊准备退军。张辽夏侯渊说:“数日已来,每行诸围,豨辄属目视辽。又其射矢更稀,此必豨计犹豫,故不力战。辽欲挑与语,傥可诱也”(《三国志·魏书·张辽传》)?夏侯渊表示同意。于是,张辽派人对昌豨说:“公有命,使辽传之”(《三国志·魏书·张辽传》)。昌豨果然下城和张辽相见。张辽劝他说:“太祖神武,方以德怀四方,先附者受大赏”(《三国志·魏书·张辽传》)。昌豨答应投降。张辽便单身登上三公山,进入昌豨家中,拜访昌豨的妻子儿女,昌豨欢喜,便随张辽去见曹操。 曹操对昌稀抚慰有加,命他仍回原地。然后指责张辽说:“此非大将法也。”张辽认错,并说:“以明公威信著于四海,辽奉圣旨,豨必不敢害故也”(《三国志·魏书·张辽传》)。
苦命一生的悲情男子夏侯霸ZT-------夏侯敦的侄子 说到三国中后期的故事,有一位苦命的娃不得不提一下,那就是曾经出仕于魏蜀两国的悲情男子夏侯霸。夏侯霸是三国后期一位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及显赫名声与家世的人物,其父夏侯渊乃是魏国宿将——夏侯渊,夏侯霸是其次子(演义中记为长子)。其本人亲身经历或见证了三国中后期的许多具有决定影响力的重大历史事件。但又由于夏侯霸的家世地位和经历背景有着相当的特殊性与复杂性,这么一位有着重要影响的历史人物就在陈寿的《三国志》里却被模糊化、忽略化、简单化,“为尊者晦”隐去了夏侯霸其亲身经历过的一些重大事件,也使得后人失去探究那个时期某些历史事件有关真相的第一手资料。(难道他苦命的身世使陈寿也怕沾染到夏侯霸的霉运而吝惜笔墨不成),而明人罗贯中在著《三国演义》时又因尊刘抑曹的需要,对夏侯霸多加浓彩,子虚乌有般的诸多情节极力渲染塑造了一个光辉灿烂的夏侯霸,掩盖了其身世的不幸,也抹去了夏侯霸的一脸晦气。不过幸有南朝裴松之翔实的注释以及其他人物中所提到有关夏侯霸的零星碎语使得后人得以拨开迷雾与重彩,一窥三国后期的悲情男子——夏侯仲权。 夏侯氏乃魏武曹氏的宗亲,夏侯霸的命可真苦啊,还没到自己独当一面老爹横死在国外。夏侯霸其父夏侯渊为魏武南征北战立下过汗马功劳,可算是曹魏的一代骁将,后战殁于魏武与西蜀刘备集团汉中争夺战中,因此夏侯霸对蜀汉政权可谓深恶痛绝,对其父死于蜀汉常引之为恨。不过老爹没了,夏侯仲权还是凭借着老爹留下的人脉走上飞黄腾达之路。(注1)魏黄初四年(公元223年)作为诸曹夏侯氏晚辈中的英俊,受到魏文帝曹丕重视和照顾,特封其为关内侯、偏将军。(注2)不仅得到了优厚的爵禄,也开始在军中历练,从而不愧于先父之名声,也为日后赶赴魏蜀前线而做准备。魏青龙二年(公元234年)二月,蜀汉诸葛孔明率十万大军再次北伐魏国。也就是在诸葛孔明最后一次的北伐中,夏侯霸发达的机会来了被委以重任,征召为先锋并率军前往兴势围。当夏侯霸安营扎寨于曲谷中,蜀汉在得知魏国先锋是夏侯霸这一无名之辈后非常小觑于他,派兵对其包围进攻,夏侯霸也真够倒霉的,第一次作战就被人包围了揍,幸好夏侯霸还有几分镇定,亲赴鹿角前指挥,积极防御从而等到了援军,并为其解围。(注3)魏景初三年(公元239年)魏明帝曹叡托孤于大将军曹爽和老狐狸司马懿,魏正始元年(公元240年)曹爽在驱逐司马懿后成功的掌握了魏国的大权,因为夏侯氏与曹氏的宗亲关系,夏侯霸得到了曹爽的器重,屯军于陇西,演武练兵,并改善了魏国与当地少数民族的关系,得到了少数民族的拥戴。(注4)在正始五年(公元244年)被魏帝曹芳封为右将军,进封博昌亭侯,代替夏侯儒征蜀护军、统属征西,前往魏蜀前线。(注5)正始八年(公元247年),魏国的陇西、南安、金城、西平等地的羌人首领饿何、烧戈、伐同、蛾遮塞等相继反叛,攻城围邑,又引来蜀汉姜维的北侵,凉州知名的胡王治无戴也呼应反叛。此时讨蜀护军夏侯霸正好屯军于为翅,而与夏侯霸不睦的郭淮借机让夏侯霸做挡箭牌,去抵挡蜀汉姜维的进攻,姜维也恰如郭淮所愿的率军猛攻为翅的夏侯霸所部。后总算郭淮还有些良心,率部南下接应夏侯霸,赶走了北侵的姜维。(注6)正始九年(公元248年),蜀汉姜维为了接应胡王治无戴再次出军北侵,郭淮为了不使蜀军和胡兵合拢一处,又一次差谴夏侯霸率军追击姜维于沓中,让夏侯霸去啃这块硬骨头,夏侯霸还算有点本事成功的阻碍了蜀胡合兵。(注7)到了此时,魏蜀前线的夏侯霸终于能象其父那样精忠报国、死而后已了(应该说他的霉运也快到顶了)。 可世事的无常,往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身负着家仇国恨的夏侯霸万万也没想到自己的后半生将离开自己的故国,而转投与其有杀父之仇的蜀汉政权。瞬息万变的时局让人瞠目结舌(悲情的人,上天总不会让他有好日子过的)。正始十年(公元249年),蛰伏已久的老狐狸司马懿看到时机成熟,终于动手了。他趁皇帝曹芳和曹爽一起去祭拜明帝陵墓的时候,突然发动政变,控制了洛阳城,这也就是史称的高平陵政变,政变的结果就是曹氏宗亲,掌握着大权的曹爽被诛,司马氏开始秉政。司马懿为了剪除诸曹夏侯氏在各地的势力,决定先夺去时任征西将军,假节都督雍、凉州诸军事的夏侯玄的军权,夏侯玄是夏侯霸的侄子,可以说是夏侯家后起的英才之一,也是诸曹夏侯氏中握有重兵的关键人物。也许是夏侯玄深知自己没有与老奸巨滑的司马懿相抗衡的本领,所以,准备决定接受司马懿的征召,返回洛阳。(注8)而屡受曹爽恩惠及提拔的夏侯霸也觉察到司马懿的意图,和周遭形势的不利,深知侄子夏侯玄这次返回洛阳恐怕是凶多吉少,而自己即使继续待在魏蜀前线也难免会遭毒手。于是,夏侯霸特地与侄子夏侯玄商议是否逃离魏国,共赴蜀汉以避此难,想不到夏侯霸的好意,却碰了一鼻子灰,夏侯玄毅然的跟其叔夏侯霸说“吾岂苟存自客於寇虏乎?”挥了挥衣袖就返回了京师洛阳。(注9)夏侯玄离开后素来与夏侯霸不睦的雍州刺史郭淮接任了夏侯玄的职务,夏侯霸更加惊恐与害怕,认为司马氏要整他的日子恐怕也不远了。于是想来想去还是决定奔赴蜀汉。(注10)当时形势的急促根本就不可能象演义中为突出夏侯霸所写的那样带兵反出魏国,夏侯霸最多带一些亲信急急忙忙的逃离了魏国,一路上这个狼狈不堪令人都为其感到可怜(没办法谁叫他是悲情男子呢),夏侯霸放者大道不敢走,偏选了阴平小道那种鬼都不会去的道路,在曲折坎坷的山麓里还迷失了道路,更加十分“幸运”的走进了一个没有出路的谷里,粮食吃完后,连马都只好杀了充饥,徒步后脚都跛了,一瘸一拐的躺在光石头上休息,央求路人告诉他赴蜀汉的去路,都没人告诉他。
50个单挑也许成立,但绝对和花园妖怪的说法有出入!! 1. 汜水关之战 关羽vs华雄! 2. 虎牢关之战 刘备vs吕布 3. 虎牢关之战 关羽vs吕布 4. 虎牢关之战 张飞vs吕布 5. 濮阳之战 典韦vs张辽 6. 张绣讨伐战 典韦vs胡车儿 7. 徐州救援战 夏侯敦VS曹性 8. 吕布包围战 曹操vs侯成! 9. 吕布包围战 曹操vs貂蝉 10.吕布包围战 夏侯敦vs魏续! 11.吕布包围战 夏侯渊vs宋宪! 12.徐州入侵战 关羽vs张辽 13.白马之战 关羽vs颜良! 14.延津之战 关羽vs文丑! 15.官渡之战 许褚vs张颌 16.穰山之战 张辽vs赵云 17.穰山之战 夏侯渊vs龚都! 18.穰山之战 张颌vs刘辟! 19.南皮攻略战 曹洪vs袁谭! 20.南皮攻略战 乐进vs郭图! 21.长坂坡之战 夏侯杰!VS张飞 22.长坂坡之战 夏侯恩!VS赵云 23.长坂坡之战 文聘VS刘备 24.赤壁之战 张辽vs黄盖! 25.赤壁突围战 曹操vs关羽 26.赤壁突围战 许褚vs张飞 27.马超迎击战 许褚vs马超(第一次) 28.马超迎击战 许褚vs马超(第二次) 神话剧情(蓝鸟) 29.定军山之战 夏侯渊VS黄忠(另一模式同,后略) 30.定军山之战 张颌VS雷铜!(另一模式同,后略) 31.濡须口之战 关羽vs蒋钦! 32.濡须口之战 关羽vs徐盛! 33.建业入侵战 关羽vs丁奉! 34.建业入侵战 关羽vs潘璋! 35.白帝城之战 曹操vs张翼! 36.剑阁之战 关羽vs马超 37.剑阁之战 貂蝉vs祝融 38.阳平关之战 关羽vs赵云 奸雄剧情(红鸟,金鸟同) 39.张鲁讨伐战 许褚vs庞德 40.逍遥津之战 甘宁vs乐进 41.斜谷之战 曹彰vs吴兰! 42.濡须口之战 庞德vs陈武! 43.樊城救援战 庞德vs关羽 44.樊城救援战 庞德!vs周仓 45.成都侵入战 庞德VS马超! 46.成都侵入战 夏候敦VS赵云! 47.成都侵入战 曹彰vs关兴! 48.成都侵入战 许褚vs张苞! 49.白帝城之战 庞德vs马岱! 注: 1、人名后面加叹号代表阵亡。 2、两条支线中定军山之战张颌挑雷同完全一样,视为一个。 3、两条支线中定军山之战夏侯渊挑黄忠结局不同,奸雄路线夏侯渊死,神话路线则不死,但算一个。 4、马超迎击战中许褚与马超两次交手,算两个。 以上为我们所知道的49个,还有一个是没有单挑画面的单挑。在解剖剧本过程中,发现,官渡之战,我军进入乌巢粮仓,淳于琼混乱后,可触发曹操vs高览,[以前竟然没注意T_T]。单挑后高览阵亡,我军得到皮手套。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