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吃猕猴桃罐头 凤凰山上景色美
少一些欲望,多一些自在。
关注数: 15 粉丝数: 301 发帖数: 13,661 关注贴吧数: 26
电动车普及率高,却忽略了安全,在这就说说防护头盔选择与重要性 随着电动车普及率提升,头盔作为骑行时的“生命防线”,其选择和佩戴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一、头盔的核心重要性1. 降低头部伤害风险电动车速度虽不及机动车,但骑行时若发生碰撞(如摔倒、被其他车辆撞击),头部直接受力易导致颅骨骨折、脑震荡甚至更严重的颅脑损伤。合格的头盔能通过外壳缓冲撞击力、内衬吸收能量,大幅降低伤害程度。数据显示,正确佩戴头盔可使头部受伤风险降低60%以上,死亡率降低40%。2. 应对突发环境因素骑行中可能遇到突发情况(如被飞溅的石子、树枝击中头部),头盔能提供物理防护,避免此类意外造成的伤害。二、头盔的选择要点1. 认准安全认证优先选择通过国家标准(GB 24429-2009《摩托车乘员头盔》)认证的产品,包装或头盔内侧会标注认证标识。若为出口款,可参考欧盟ECE、美国DOT等国际认证,安全性更有保障。2. 合适的尺寸与佩戴感- 测量头围(眉骨上方2cm处绕头一周的长度),选择对应尺寸的头盔,确保佩戴后不晃动、不夹头,系带扣紧后低头时头盔不会脱落。- 内衬材质需透气、吸汗,长时间佩戴舒适(夏季可选带通风孔的款式)。3. 检查结构与材质- 外壳:优选ABS、PC等高强度塑料或碳纤维材质,抗冲击性强;表面无裂缝、毛刺。- 内衬:高密度发泡海绵,厚度均匀,能紧密贴合头部(劣质头盔内衬多为松软泡沫,防护性差)。- 卡扣:结实耐用,扣合后不易松开。4. 根据使用场景选择类型- 半盔:轻便,适合城市短途骑行,防护范围覆盖头顶和后脑,但对侧脸保护较弱。- 全盔:防护性最佳,覆盖整个头部(包括下巴),适合高速骑行或长途出行,但透气性稍差、重量略大。- 若常骑行于复杂路况(如山路、车流密集路段),优先选防护更全面的款式。三、使用注意事项1. 定期检查更换头盔若经历过一次较严重的撞击(即使外观无破损),内部结构可能已受损,需及时更换;正常使用情况下,建议3-5年更换一次(材质会随时间老化,防护性能下降)。2. 正确佩戴务必系紧系带,避免骑行中头盔脱落;不要佩戴过大或过小的头盔,否则无法发挥防护作用。总之,选择合格的头盔并正确佩戴,是电动车骑行中最基础也最关键的安全措施,能在意外发生时最大限度保护自身安全,切勿因“麻烦”或“侥幸心理”忽视。
超标电动车到期不想淘汰,可以继续骑吗? 2025年04月13日 17:59 江苏 9人随着各地超标电动车过渡期的陆续结束,许多车主面临两难选择:是忍痛淘汰旧车,还是冒险继续骑行?近年来,各地公安部对超标车的管理逐渐从“一刀切”转向分类施策,超标车并非“一禁了之”,但也有前提条件。下面就看看具体情况,以后才能够合法骑车。 过渡期结束超标车去留? 自从2019年《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实施之后,多地推出“备案登记”服务,车主只需提交身份证、购车凭证等材料,即可为超标车申领临时号牌,合法上路至过渡期结束。那过渡期结束如何呢? 自2025年1月起,江西萍乡、西藏拉萨、海南昌江等地陆续宣布超标电动车过渡期结束,各地的交管部明确表示,悬挂临时号牌的车辆禁止上路。实际是否严查扣车不知,但官方的态度表明非标车淘汰是大势所趋,临牌失效后继续骑行将承担法律风险。 当然,淘汰不是本意,规范市场才是最终目的,所以很多地区其实检查并非这么严格,甚至还有许多人性化管理举措。 多地推出换牌合法上路政策 并非所有地区都“铁腕”禁行。其中典型的就是河南郑州,几度延长过渡期,现已至2026年底。还有陕西省,过渡期早已于2022年结束,之后延长三年至2025年6月30日,后续是否会继续延期还要看官方发布通知。 延长临牌过渡期,让车主逐步适应新规,这类政策既缓解淘汰压力,又避免“急刹车”引发矛盾。而换牌政策更是利好,比如河北石家庄,挂临牌旧车只要大架号、车座等方面满足条件,就能将临牌换成新国标牌。还有四川南充市,3类非标车临时备案号牌已过期,现在可换四川统一的红色临牌。 不管是延长过渡期,还是直接换牌照,都是考虑到老百姓的实际生活,减少生活负担,这还是值得点赞的。 多地并未严格禁止扣车 其实很多地区都是设置了3年过渡期,早在2022年已有很多地区都结束了,但车主们或许发现并未有交警查车。比如山东、江苏等地,过渡期结束后不强制淘汰超标车,允许其自然使用至报废,或者并不直接说禁止,官方态度就是不鼓励但也不严查。 尽管部分城市未严格禁行,但车主仍需关注本地动态,因为有些城市确实会严查的,说不准就会扣车、罚款。所以车主们还是要关注当地政策变化,如果本地过渡期结束了,骑车上路要多加小心。 当然,目前全国各地都推出换车国补活动,如果害怕骑超标车被罚的话,也可以进行以旧换新。比如浙江是补贴40%,江苏补贴30%,山东补贴20%。 小甄总结 超标车虽然名义上不符合国标,但说到底是老百姓花真金白银买的,直接强硬禁止是不合理的,也容易引发争议。未来,唯有因地制宜、疏堵结合,才能实现“淘汰有序”与“出行无忧”的双赢。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电动车资讯,可以关注、推荐、分享,一起讨论!
新国标来了!新版《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发布 2025-01-13 17:25 来源: 新华社新华社北京1月13日电(记者张晓洁、张辛欣)记者13日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组织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已于2024年12月31日正式发布,将于2025年9月1日实施。 聚焦降低火灾事故隐患和危害、减少交通事故风险,新标准强化非金属材料的防火阻燃性能要求,明确电动自行车使用塑料的总质量不应超过整车质量的5.5%。同时,增加电动机低速运行转矩、空载反电动势、电感值差异系数的要求,减小车辆最大制动距离。 防范非法改装方面,新标准完善了电池组、控制器、限速器的防篡改要求。此外,通过增加北斗定位、通信与动态安全监测功能,方便消费者实时了解电动自行车关键安全信息。 为更好满足消费者日常出行需要,新标准适当放宽了个别对安全性影响不大的指标。例如,将使用铅酸蓄电池的电动自行车整车质量上限由55千克提升到63千克,不再强制要求所有车型均安装脚踏骑行装置等。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考虑电动自行车企业开展产品设计生产并完成检测和认证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新标准设置了8个月的生产过渡期。同时,新标准额外给予2025年8月31日及之前按照旧标准生产的车辆3个月的销售过渡期,便于符合旧标准电动自行车的消化。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强化电动自行车行业管理,加大新标准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产品本质安全水平。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