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情魄 逍遥情魄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关注数: 3 粉丝数: 8 发帖数: 1,409 关注贴吧数: 18
烟雨江南 写于一个凄迷的夜... 总有一些细节让我们记忆深刻,深深向往. 这些栩栩如生的意向突兀自生在诗词里,春睡在水墨中,在我们忙碌生中的某个角落里生根发芽,沐云被露. 梦中的江南氤氲而生,飘渺在岁月的雕花檀椅中. 五月品红樱桃,七月吃青李子,八月享紫葡萄.人们走进高山流水追问自我, 看那枝头头黄鹂,陌上芳草,满池春水,一夜蛙声,这又何尝不是造化的慷慨馈赠, 这一片俯仰皆是的赤子之情, 奏起一曲空灵的回响.梦中的江南,我等了一个世纪... 江南的景致总是那样亲巧可人,伴水而行,透明的水未免浅薄,我所喜欢的是着了色的, 幽幽的青波.从东到西,沿着溪流缓步前行,淙淙的流水盘桓在植物的亭台的左右, 一路看惯惯亭台,游鱼,草木,小桥,顽石,知道晚霞漫天,倦鸟归巢, 白天里的景色全都换了一种存在. 江南驻足于浣沙台,溪流带着浅浅的笑意.这笑意漫过江南纤弱的背影,化作一圈圈涟漪. 淡淡娥眉时而微蹙,时而舒展,难道这片秋水嵌着我久远而鲜活的回忆? 江南的每一滴水都有文化,历史在江南沉淀,烟熏着江南的每一寸土地, 江南以她穿透历史和和谐力量驻扎在我的心田,在这里,我找到了我的记忆,我的梦. 今夜,我醉了,在这柔柔的月色中,透过迷离的双眼,我看到了隽永的江南,江南馨香的书香气在荡漾. 我恨,恨我为何只能与江南相约在片刻的不真实中. 恨我为何只有在虚幻中才能享受江南的风光旖旎,碧水萦回,青山倒影,山水相映. 梦中的江南秋水是而碧似翡翠,时而绿如青海,那丰腴的绿总是色泽万千,不断呈现出变换的风情. 山水的缠绵悱恻,在江南发挥到及至.水在山下饶,舟在水中行. 江南的水,从诞生之日起,便注定了生生世世的不离不弃.心中有一丝隐忍,一缕伤痛, 今夜,我彻底无眠.四年,我害怕期待... 前世,江南是梦中的一点嫣红.
词牌名接诗句,喜欢的来 词牌的来源⑴本来是乐曲的名称。例如《菩萨蛮》,据说是由于唐代大中初年③,女蛮国进贡,她们梳着高髻,戴着金冠,满身璎珞(璎珞是身上佩挂的珠宝),象菩萨。当时教坊因此谱成《菩萨蛮曲》。据说唐宜宗爱唱《菩萨蛮》词,可见是当时风行一时的曲子。《西江月》、《风入松》、《蝶恋花》等,都是属于这一类的。这些都是来自民间的曲调。 ⑵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例如《忆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最初一首词开头两句是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所以词牌就叫《忆秦娥》④,又叫《秦楼月》。《忆江南》本名《望江南》,又名《谢秋娘》但因白居易有一首咏“江南好”的词,最后一句是“能不忆江南”,所以词牌又叫《忆江南》。《如梦令》原名《忆仙姿》,改名《如梦令》,这是因为后唐庄宗所写的《忆仙姿》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等句。《念奴娇》又叫《大江东去》,这是由于苏轼有一首《念奴娇》,第一句是“大江东去”。又叫《酹江月》,因为苏轼这首词最后三个字是“酹江月”。 ⑶本来就是词的题目。《踏歌词》咏的是舞蹈,《舞马词》咏的是舞马,《唉乃曲》咏的是泛舟,《渔歌子》咏的是打鱼,《浪淘沙》咏的是浪淘沙,《抛球乐》咏的是抛绣球,《更漏子》咏的是夜。这种情况是最普遍的。凡是词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说,词牌同时也是词题,不另有题目了。 但是,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词牌之外还有词题。一般是在词牌下面用较小的字注出词题。在这种情况下,词题和词牌不发生任何关系。一首《浪淘沙》可以完全不讲到浪,也不讲到沙;一首《忆江南》也可以完全不讲到江南。这样,词牌只不过是词谱的何罢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