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知秋 少知秋
苍白的月光映着灰色的天堂;
关注数: 14 粉丝数: 88 发帖数: 19,217 关注贴吧数: 9
苏州今日出梅步入盛夏 最高气温可达37℃     昨天,苏州再度出现烦人的梅雨。从6月17日入梅至昨日,梅雨期已持续了30天。难怪,不少市民都在抱怨:今年的梅雨期为何无休无止了呢?不过,从今天开始,大家不必担忧梅雨的骚扰了——昨天,市气象台发布消息:苏州今天出梅。接下来,苏州进入盛夏高温天。专家提醒市民,要注意防暑降温,避免中暑。       今日出梅系统性降水结束       昨天,市气象台台长助理沈建告诉记者,苏州出梅要达到三个条件:一是副热带高压北上稳定地控制苏州;二是气温明显上升,天气以晴热为主;三是系统性的降水稳定结束。       目前,今年第2号台风“康森”正在向西北方向移动,“康森”托顶着副热带高压向北移动,副热带高压北抬带动沿江和江南的雨带北跳。昨天,苏州受梅雨带影响出现了明显降水。预计今天雨带将继续北跳到黄淮流域。 7月9日以来的梅雨期集中降水结束,我市出梅。       出梅后,苏州转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以晴好天气为主,气温上升。预计今天多云,午后到上半夜局部阴有阵雨或雷雨;气温在24℃-33℃左右。7月18-7月21日,将出现一段持续晴热高温天气,最高气温可达36℃-37℃。提醒大家要调整好作息、注意饮食,户外作业者要注意防暑降温,以免中暑。       今年梅雨期梅期偏长出梅偏晚       沈建告诉记者,苏州今年6月17日入梅,入梅正常(常年6月16日);7月17日出梅,较常年略偏迟(常年7月9日);今年梅期30天,较常年偏长(常年25天左右)。截止到7月16日凌晨5时,苏州平均梅雨量为227.8毫米(非最终梅雨量数据),和常年相当。       而导致今年出梅较晚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前期冷空气势力偏强,副热带高压偏弱;二是前段时间副热带高压南侧无台风活动,导致前段时间副热带高压位置一直偏南。       沈建表示,虽然今年梅雨期偏长,但还不是最长。近10年,2007年的梅雨期也是30天,今年的梅雨期只是跟2007年“打了个平手”。另外,苏州有记录以来最长梅雨期出现在1954年,达到了50多天。因此,虽然今年梅雨期偏长,但还没有超过历史记录。而集中降水主要出现在7月3日-4日和7月9日以后。据市气象台统计,苏州今年梅雨期出现的一次区域性暴雨和四次局地暴雨,均出现在这段时期内。 7月3日-4日连续出现暴雨天气,其中7月3日苏州迎来今年梅雨期首场暴雨、也是唯一的一次区域性暴雨。       据了解,今年苏州梅雨量最多出现在常熟,达到302.4毫米,比常年偏多47%;昆山梅雨量最少,仅133.2毫米,较常年偏少36%;苏州市区的梅雨量列全市第二少,为173.6毫米,和常年相比偏少25%。       台风“康森”对苏州无影响       昨天上午,中央气象台发布台风橙色预警:今年第2号台风“康森”昨天上午位于海南省三亚市东南方大约200公里的南海中部海面上。预计,“康森”将以每小时15-20公里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受其影响,海南省、广东西部沿海、广西沿海等地将有大风,并且伴有大到暴雨。“康森”除了给华南沿海带来狂风暴雨以外,四川盆地至江淮一带也将出现强降雨。       此次台风对苏州有何影响?市气象台台长助理沈建表示,从目前“康森”的移动路径看,此次台风对苏州不会造成影响。但是,近期想要前往海南岛、广东南部及广西南部的市民,要及时关注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尽量避免前往受“康森”影响的地区。
地铁4号线主线30站新鲜出炉 吴江成置业新地 近日,苏州城市快速轨道交通传来建设规划调整消息,继续实施轨道交通1、2号线,新建轨道交通2号线延伸线、3号线、4号线和4号线支线,线网总规模达到169.7km,形成两横两纵的“井字型”轨道交通骨架网络。规划覆盖东部新城、相城区、东太湖地区、吴江市等重点建设区域,从而更好缓解中心城区交通矛盾,促进城乡一体化。      与2007年2月获国务院批复的《苏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相比,修编规划建设规模延长了6公里多。随着地铁4号线进一步优化延伸至吴江,地铁4号线站点的确定成为苏城百姓关注重点。 据悉,目前地铁4号线规划站点已确定。4号线由主线与支线两部分组成,主线线路全长41.5km,地下车站30座,均为地下站;支线线路全长19.2km,地下车站16座,均为地下站。预计2016年将建成通车。4号线站点主线30站分别为:苏蠡路站—安元路站—春申湖 (论坛 新闻)路站—阳澄湖中路站—金民西路站—苏锦村站—苏州火车站站—北寺塔站—观前街站—乐桥站—十全街站—竹辉路站—南门路站—宝带东路站—石湖路站—澄湖路站—南湖路站—兴昂路站—花港路站—江陵西路站—江兴西路站—流虹西路站—笠泽西路站—顾家荡路站—人民路站—江陵大道站—中山路站—汽车客运站站—苏嘉城际松陵站—同津大道站。 苏州地铁4号线的实施,无疑把吴江全面纳入苏州的轨道交通体系内的重大举措,极大的缩短了与苏城各大城区的距离。与此同时,苏州及吴江消费者的置业、消费半径也将随之得到极大的延伸与扩展,不再局限于自身所在的区域。随着苏城各区内的住宅价格持续升高,吴江楼盘的性价比优势凸显出来,借助地铁时代带来的强大同城效应,吴江轨道交通沿线楼盘也将迎来全新的市场机遇,吴江将成为又一置业新地,同时也为苏城百姓提供了置业与投资的多重选择。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