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然不爱你 粽然不爱你
关注数: 0 粉丝数: 7 发帖数: 799 关注贴吧数: 1
夏青原来也在玉米地潜水啊! 看到题目肯定会有人大叫:夏青,你还没完没了了啊?! 哈哈,我也觉得稍稍有点过分,只是谁让“杭州玉米粉”这段时间总是发邮件给我HC一下呢?谁让我最近在sina开了BLOG呢?谁让在BLOG里有个朋友给我留言说:“接下去写粉丝”呢?。。。。。。 呵呵,哪里有那么多理由啦,作为一个电视制作人,其实早就想跟“粉丝”们有所交流,毕竟他们是我们的受众啊,不是他们的追捧我们的节目哪有今天的火爆啊?参透了他们的心,是不是我们能给节目做得更深入、更好看?答案一定是肯定的!偶尔到贴吧里头潜潜水,了解一点他们现时的心态和想法,会发现“粉丝”们的热情依旧如比赛期间般高涨,而此时他们的注意力已经完全出离节了目,集中到各自偶像的身上,那种关切与呵护真还没在其他明星周围看到过,这也是事到如今我都无法也不想正面跟“粉丝”们接触做些节目梳理和调查工作的原因。这个时候深入接触“粉丝”的结果我想一定是如各路“粉丝”汇合在一起般纠缠不清,于节目无益,于“粉丝”无用,于我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做。 “既然你也知道现在没法做这个事,就不要跟粉丝有过于频繁的接触”这是朋友知道我在跟一个叫“杭州玉米粉”的人有书信、邮件和电话往来的时候对我说的肺腑之言,知道他好心提醒我是怕我被狂热的粉丝打搅,但是当他知道我是怎样又为什么会跟“杭州玉米粉”有如此的接触的时候,他对“粉丝”的看法似乎也释然了。 记得是中秋节前的一天,同事送来一份寄给我的包裹,地址和寄件人是陌生的,拆开一看是两盒杭州产的月饼和一封厚达十几页的信,那一瞬间有些意外。 信是用钢笔写的,字很漂亮,这让我陡然对这个写信的人平添了些许好感,这个年代已经很少有人动笔写字了,更何况是给一个从未某面的人写信。她只是在信里用很小的篇幅让我知道了她是个不折不扣的玉米,给自己取了一个让人感觉很河塘感觉的名字--“杭州玉米粉”,字里行间更多的是在跟我聊她所从事的策划工作以及她对节目的认识、对生活的感悟。。。。。。 读这样的信没有一丝一毫的负担,而且心情也会随着她隽永的文字变得清新起来,只是当知道她曾经在超女总决赛前夜给我写过同样厚厚的一叠我至今没收到的信,再看着眼前她从杭州寄来的带着荷叶香氛的月饼的时候,心里很是过意不去,那一刻想都没想就拿起手边的电话,照着她留下的号码给她打了过去,电话那头是个跟我年龄相仿的女人诧异而兴奋的声音:“真的是你吗?”“当然是我。。。。。。”说实话,那一瞬间有点后悔打电话,不为怕今后被打搅而是忽然不知道该怎么继续往下说,毕竟对她只是一封来信的认知。那天的通话似乎她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也许她没想到我会打电话过去吧,匆忙中我留下了自己的邮箱地址给她,尽管我知道她喜欢用笔写字的那种更能表达情绪的质感,但是还是害怕给她添麻烦。就这样书信、电子邮件、电话。。。。。。开始了我跟“杭州玉米粉”的交流。 记得她9月底给自己放假去了趟云南旅行,在丽江的时候断断续续给我写过来的又是十几页的信里丝毫玉米的影子都没有,有的只是女人闲适、舒展的气息。从那一刻开始对“杭州玉米粉”的好感陡然增加,所以她每次发到我邮箱里的东西我都会照单全收,虽然里头有不少关于玉米们在贴吧里留下的不同的观点和言论,或是她自己在玉米地里HC的言行,我知道她是想给我提供更多可供节目参考的依据。因为我现在依旧会去潜水,也正是因为这个,我对“杭州玉米粉”理性的判断也更加清晰:一个偶尔为李宇春HC一下的成熟、理性、富有爱心的玉米粉。 尽管至今我们没见过面,也许以后也没有见面的机会,但是这不妨碍我交到一个西湖边的朋友,一个可以用书信和电话来往,不需要经常沟通就可以用做朋友的心去对待的“粉丝”。 http://blog.sina.com.cn/u/4713e9b6010000ln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