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索530 索索530
关注数: 21 粉丝数: 32 发帖数: 4,666 关注贴吧数: 10
乌兰察布汽车客运总站运营后将成为华北较大的综合客运枢纽站之一 ●乌兰察布汽车客运总站外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综合交通枢纽的需求越来越高,建设一个地区交通现代化的“中转站”是必然趋势。在“十二五规划”中,推进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实现交通枢纽“无缝高效衔接、零距离换乘”的功能特点无疑是一个重头戏。在我市汽车客运总站的建设现场,记者看到,机车穿行,打桩工人、机械人员等项目参建的各单位工作人员忙而有序,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 2011年8月19日市长办公会议研究全市公路建设和管理事宜,包括乌兰察布汽车客运总站建设问题,明确了汽车站建设事项。2011年12月1日,自治区发改委批复《关于同意乌兰察布汽车客运总站项目开展前期工作的函》,并于2012年6月1日出具《关于乌兰察布汽车客运总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内发改基础字[2012]1049号)。在市委、政府的领导和关心下,在察右前旗旗委、政府和市直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乌兰察布汽车客运总站于2012年9月破土动工。 乌兰察布汽车客运总站是华北地区较大的综合客运枢纽站之一。位于集宁新区商贸核心区,党政机关、大专院校、医院、星级宾馆、商城等云集于周边。据汽车客运总站的建管办负责人武富有介绍,客运总站总投资1.5亿元,占地面积约8.5万平方米,绿化面积2.3万平方米,绿化率达20%。拥有5700平方米候车大厅,可容纳旅客3万多人。停车场面积3万平方米,可停放中巴以上客车270多台。市汽车客运总站北与拟建的高铁火车站相邻。是出租车、公交车的换乘中心,可实现长途乘客的无缝隙对接。建成后主要承担跨地区以上及市内长短旅客运输的重任。预计日发送旅客能力2.4万人次,旅客高峰期可发送3万人次。客运总站外装修采用玻璃幕墙,不仅视觉效果好,而且由于玻璃的透光性良好,白天室内人工照明的强度可大大降低,减少了采光能源的消耗。站内集中了餐饮、住宿、金融、商贸、电子信息等多种功能,可为乘客提供空港式综合服务。 “目前客运总站装修已全部完成,11月10日正式试用营。”
泰坦尼克你看过,但这片文章更值得耐心看完 在1912年4月14日那个恐怖的夜晚,泰坦尼克号上共有705人得救,1502人罹难。38岁的查尔斯·莱特勒是泰坦尼克二副,他是最后一个从冰冷的海水中被拖上救生船、职位最高的生还者。他写下17页回忆录,详述了沉船灾难的细节。 他在回忆录中写道:面对沉船灾难,船长命令先让妇女和儿童上救生艇,许多乘客显得十分平静,一些人则拒绝与亲人分离。在第一艘救生艇下水后,我对甲板上一名 姓斯特劳的女人说:你能随我一起到那只救生艇上去吗?没想到她摇了摇头:不,我想还是呆在船上好。她的丈夫问:你为什么不愿意上救生艇呢?这名女人竟笑着 回答:不,我还是陪着你。此后,我再也没有见到过这对夫妇……我高喊∶女人和孩子们过来!却没有几名妇女愿与亲人分离,我根本找不到几个愿意撇下亲人而独 自踏上救生艇的女人或孩子!莱特勒回忆道: 只要我还活着,那一夜我永远无法忘记! 当船尾开始沉入水下,我听到在那最后一刻,在生死离别的最后一刻,人们彼此呼喊的是:我爱你!我爱你!它,在向我们每一个人诠释着爱的伟大!最最重要的是:我要让你知道,我有多么的爱你! 亚斯特四世(当时世界第一首富)把怀着五个月身孕的妻子玛德琳送上4号救生艇后,站在甲板上,带着他的狗,点燃一根雪茄烟,对划向远处的小艇最后呼喊:我爱你们!一副默多克曾命令亚斯特上船,被亚斯特愤怒的拒绝:我喜欢最初的说法(保护弱者)!然后,把唯一的位置让给三等舱的一个爱尔兰妇女。几天后,在北大西洋黎明的晨光中,打捞船员发现了他,头颅被烟囱打碎.....他的资产可以建造十几艘泰坦尼克号,然而亚斯特拒绝了可以逃命的所有正当理由。 为保卫自己人格而战,这是伟大男人的唯一选择。著名银行大亨古根海姆,穿上最华丽晚礼服:我要死得体面,像一个绅士。他给太太留下的纸条写著:这条船不会有任何一个女性因我抢占了救生艇的位置,而剩在甲板上。我不会死得像一个畜生,我会像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死难者还有亿万富翁阿斯德、资深报人斯特德、炮兵少校巴特、著名工程师罗布尔等,他们都把救生艇的位置让出来,给那些身无分文的农家妇女。斯特劳斯是世界第二巨富,美国梅西百货公司创始人。他无论用什么办法,他的太太罗莎莉始终拒绝上八号救生艇,她说:多少年来,你去哪我去哪,我会陪你去你要去的任何地方。 八号艇救生员对67岁的斯特劳斯先生提议:我保证不会有人反对像您这样的老先生上小艇。斯特劳斯坚定地回答:我绝不会在别的男人之前上救生艇。然后挽著63岁罗莎莉的手臂,一对老夫妇蹒姗地走到甲板的藤椅上坐下,等待着最后的时刻。纽约市布朗区矗立着为斯特劳斯夫妇修建的纪念碑,上面刻著这样的文字:再多再 多的海水都不能淹没的爱。六千多人出席了当年在曼哈顿卡耐基音乐厅举行的纪念斯特劳斯晚会。 一名叫那瓦特列的法国商人把两个孩子送上了救生艇,委托几名妇女代为照顾,自己却拒绝上船。两个儿子得救后,世界各地的报纸纷纷登载两个孩子的照片,直到他们的母亲从照片上认出了他们,孩子却永远失去了父亲。 新婚燕尔的丽德帕丝同丈夫去美国渡蜜月,她死死抱住丈夫不愿独自逃生,丈夫在万般无奈中一拳将她打昏,丽德帕丝醒来时,她已在一条海上救生艇上了。此后,她终生未再嫁,以此怀念亡夫。 在瑞士洛桑的幸存者聚会上,史密斯夫人深情怀念一名无名母亲:当时我的两个孩子被抱上了救生艇,由于超载我坐不上去了,一位已坐上救生艇的女士起身离座,把我一把推上了救生艇,对我喊了一声:上去吧,孩子不能没有母亲!这位伟大的女性没有留下名字。后来为她竖了一个无名母亲纪念碑。 泰坦尼克号上的50多名高级职员,除指挥救生的二副莱特勒幸存,全部战死在自己的岗位上。凌晨二点一号电报员约翰·菲利普接到船长弃船命令,各自逃生,但他仍坐在发报机房,保持着不停拍发“SOS”的姿式,直至最后一刻。 也有不多的例外:细野正文是日本铁道院副参事,男扮女装,爬上了满载妇女和儿童的10号救生船逃生。回到日本被立即解职,他受到所有日本报纸舆论指名道姓的公开指责,他在忏悔与耻辱里过了10年后死去…… 在1912年泰坦尼克号纪念集会上,白星轮船公司对媒体表示:没有所谓的海上规则要求男人们做出那么大的牺牲,他们那么做只能说是一种强者对弱者的关照,这是他们的个人选择。《永不沉没》的作者丹尼.阿兰巴特勒感叹:这是因为他们生下来就被教育:责任比其他更重要! 在生命面前,一切都是平等的,如果因为放开了爱人的手,选择一个人守着一堆散发着铜臭的遗产苟且的活着,人生还有何意义!不管是面对生死还是生命中的任何磨难,相爱的手永远都不会放开!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