厮守ㄟ2011 厮守ㄟ2011
关注数: 19 粉丝数: 30 发帖数: 1,975 关注贴吧数: 4
把自己变成弱势者 江觉迟 只有把自己变成一个真实的弱势者,你才能真切地感受人间的疾苦和贫困。这与你到贫穷中体验生活完全不同。就好比把两个人丢进茫茫沙漠,一个有后援,一个无后援。 贫苦会让一个人无助和孤独。孤独无处诉说时,就想写。而这样的孤独写作,我认为是对自己心灵的一次洗礼——善恶之事,你自己懵混不清时,在换位思考中,往往会从你小说中的人物身上泾渭分明地体现出来。这时,你会感慨,原来这个事,应该这样做才是对的,应该这样做才会快乐。所以,一次涉入人生,人性,仁爱的写作,一次描述人间疾苦,贫困,大痛的写作,会让你更深刻地去思索生命的真实意义:人最终需要什么?人最稳定的幸福是什么?这种思索,会提升你的思想高度;或说安定你对俗世的浮躁情结。写作,就这样慢慢净化你。 我相信这样的过程。我经常会被自己笔下的人物感动。这种感动,更坚定了我要把工作坚持到底的决心。什么工作呢,就是在草原上寻找失学的孩子,孤儿和流浪儿。 说说五年前吧。那时我上草原开展这项工作,第一次住进牧民帐篷,与他们朝夕相处。我被他们的生活深深震撼了。虽然在这之前我也到过藏区,但只是一个旅行者,一直在路上,没有深入生活。所以根本想不到世上还会有人过如此艰辛的生活。且不说贫穷,是生存环境,实在太恶劣了!你说我们平原的民工辛苦吧,但他们至少还有一张床,睡觉总不会淋雨。牧民们却是常年风餐露宿,淋雨水,睡草地。这里的草原没有夏天,即使是内地最炎热的七月,也时常雨雪不断。 他们的生存状态震惊了我。决定留下来。 真正深入草原生活,那并不是有决心就能够坚持到底的。首先是饮食问题。从天天吃疏菜水果到一下吃糌粑酥油的日子是非常难熬的。意志再坚强,也敌不过身体。不久身体出现问题。因为天天吃糌粑,干燥缺油,突然出现便秘。每次“方便”非常痛苦。终有一天造成肛门出血。当时心里非常慌张,害怕血会止不住。就想起妈妈曾说,在饥饿的1958年,她因吃油树皮而导致便秘出血。后送进医院,医生什么药也不用,只给一碗猪油,喝下去,竟然好了。想起这,我就在风干的牛排上寻找牛油,一撮一撮抠下来,熬成油液,捏着鼻孔一口灌下去,果然就顺利些。这个,后来就成了几年我在草原上特有的治病“秘方”。 而睡觉是件叫人非常头痛的事。晴天还好,一下雨,那真是说不出的受罪。牧民的帐篷大都是牛毛织物,且编织松弛。所以外面一下大雨,里面必是细雨蒙蒙。初上高原的人,本来对缺氧气候就不适应,不可能把头包在毯子里不出来,那会相当憋闷。所以只要一下雨,我肯定会一边打上雨伞一边睡觉;要不,头发和脸都会被淋湿。而每个夜晚,牧民们的大狗要散放出来。狗们很会护家,看到陌生人住进来,很不欢迎。没有一定的时间作情感培养,它们是不会让你睡得安稳的。漆黑一团的夜,它们钻进帐篷来,直接立在你头顶上方,嘴里拖着唾液,疯狂地朝你吼叫,用爪子刨你毛毡。恨不得扑进毡子里啃你一口肉。只要毛毡稍稍扎得不紧实,露个缝隙,不说它那满口利齿,爪子也能撕碎你。哆嗦着困在毛毡里喊人,牧民爬起来把狗赶走。但等他躺下,狗又冲进来。就这样周而复始。睡觉的时间,总是在战战兢兢中度过。 再说卫生,总也有些难于启齿。让我感觉最折磨人的就是洗澡。一开始上去,感觉根本无法解决个人问题。除了脸,别的地方要想洗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就这样忍着,拖着,感觉身体是不是要发臭了,有一天狠狠心跑到小河里用雪化水洗身子。后来一回帐篷就发烧。差点因感冒患上肺水肿。之后再也不敢洗。 这样,从身体到饮食到睡眠到卫生,实在有些支持不住时,我有点动摇了,想回家。准备走的时候,是谁走漏了消息,第二天一大早,我背个包裹从帐篷里出来,竟然发现帐篷外全是人,牧民们都站在那里。挽留的话一句也没有,只是有人开始面向我唱起歌来!我当时的脚步,就那样再没迈出去…… (节选自《酥油》自序)
别让被爱的爱变质,别让施爱的心变凉 刚刚在网上又看到了题为“爱心不容“亵渎” 更不容“谋杀””的新闻报道, [提要] 日前,广州街头,一位环卫工晕倒,一位小女孩在妈妈的陪伴下给环卫工撑伞遮阴。2011年3月,广州“跪爬妈妈”事件,2013年3月,深圳街头“喂饭女孩”事件,连同“撑伞女孩”事件,这些幕后推手的丑恶行径,给社会添堵,让爱心蒙羞。 陈庆璞   日前,广州街头,一位环卫工晕倒,一位小女孩在妈妈的陪伴下给环卫工撑伞遮阴。照片一出,在微博上迅速得到大量转发评论,公众为小女孩无瑕而善良的童心所打动。然而,就在此事将作为正能量的又一范本而得到弘扬之时,却有媒体揭出幕后策划和炒作的真相。原来环卫工晕倒是假,为了拍出好的效果,该环卫工曾“晕倒”数次,并得到了150元酬劳,事后,为了避免在媒体的追问下“露馅”,这位环卫工还得到了策划者1000元的“封口费”。事件至此,引发的愤怒可想而知。   爱心,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价值观,是让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社会更加和谐的源泉。最美妈妈、最美教师、最美快递员……无数人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爱心的含义。然而,爱心一词也不止一次受到利用,公众的善心也不止一次被亵渎,在自媒体时代,一些推手更是借助于网络传播的迅疾,一次次挑战着社会的道德底线。2011年3月,广州“跪爬妈妈”事件,2013年3月,深圳街头“喂饭女孩”事件,连同“撑伞女孩”事件,这些幕后推手的丑恶行径,给社会添堵,让爱心蒙羞。   策划的模式都是相同的,然而追溯这些策划的目的和动机,则又不尽相同。像“跪爬妈妈”事件本身是为了制造轰动效应,为“跪爬妈妈”筹集治疗女儿眼癌的费用,而“喂饭女孩”则是为了扩大一场商业展出的知名度,最近的这次“撑伞女孩”事件,据央视报道,目前还没有发现策划者明确的意图,只是表明大概与某保险公司有关联,但并未得到确证。如果为了扩大知名度、进一步谋取商业利益,无疑会遭到一致的谴责;像“跪爬妈妈”事件,本身是为了帮助困难群体,似乎有着正当的、高尚的目的,有论者借此论证炒作的无可厚非。其实,不论背后的目的如何“正义”,都不能采取欺骗的手段,尤其是不能大范围欺骗社会公众、消费社会善心。也就是说,不能为了正当的目的而不择手段,通向正义和善良的过程中,当事人行为本身首先必须符合正义。否则,将对社会互信和道德伦理产生难以估量的冲击和破坏作用,可以想象,光天化日之下弄虚作假,对于懵懂的“撑伞女孩”,将会产生怎样的心灵伤害?   奉献爱心,作为陌生人之间的道德选择,不是义务,不具有强制性。但是亵渎爱心、消费公众,不能仅仅视为道德层面的事情,也不能仅仅止于道德上的谴责,这种行为有些情况下已经产生了实际破坏力和恶劣的社会影响,应当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引入惩戒机制予以规范和约束。   有人“消费”爱心,也有人“谋杀”爱心。黑龙江桦南县孕妇谭蓓蓓,假装有病骗取善良女孩胡某的信任,将其骗回家后用药迷倒供丈夫白云江性侵,后二人将女孩杀害。此案之恶劣令人发指,当然,这是赤裸裸的刑事犯罪,我们相信法律会让穷凶极恶的犯罪分子受到应有的惩处。爱心不容“消费”,更不容“谋杀”,就像广州市公安局官方微博中所说的,我们多么希望:“小女孩撑伞”是真新闻;而“孕妇装病骗善良女孩最后杀害”是假新闻!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