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ndin1985
dindin1985
科学民主自由
关注数: 97
粉丝数: 358
发帖数: 17,573
关注贴吧数: 44
好久没来发几张
三家村水库巡游记 中年胖子一年爬一次宝珠 马上要突破三十分钟了
黄狗弄潮儿
早起压个马路
MATE9 流光快门模式 起个大早出门遛弯70公里 带了八爪鱼便携脚架 滇池沿岸拍几张
mate9 骑游赏花
#华为畅享7Plus#和mate9骑游赏花 近期蓝花楹正是盛花期,午后小憩骑游江畔赏花拍照,记录如图。
换了个坐杆
【01-16 花粉漫谈】Mate 9 超级夜景及流光快门模式实战技术 11.16号拿到手机到今天正好两个月,经过这段时间的使用,相较于MATE7,9在拍照方面的长足进步,令人欣喜。 作为一个单反嫌重,卡片嫌麻烦,后期实在懒,朋友圈发图又想要装逼的中年蜀黍,MATE9很好的满足了我的要求。 那么这次我们就来谈如何用Mate9超级夜景及流光快门拍出一张自己看的过去的照片。
【01-16 花粉摄影】Mate 9 大光圈模式实战技术 11.16号拿到手机到今天正好两个月,经过这段时间的使用,相较于MATE7,9在拍照方面的长足进步,令人欣喜。 作为一个单反嫌重,卡片嫌麻烦,后期实在懒,朋友圈发图又想要装逼的中年蜀黍,MATE9很好的满足了我的要求。 那么这次我们就来谈如何用Mate9大光圈模式拍出一张自己看的过去的照片。
黄狗出浴图 暗中观察
【Mate9 测评】隔代 称王
【11-18 花粉漫谈】隔代 称王 11.4 预订 11.16到货 历尽折磨的小7圆满退役
推完坡坡吃卷粉
麻辣丁之旅 一楼先上虫虫
夕阳几缕染双眸 下班骑行合集
1903闲游记
深山夕照波浪兴
片刻夕阳 连日阴雨,偶得夕照。
遇到一个骑车拍照的姑娘,不知道她玩不玩贴吧
云下 醉心探求无人的角落
绿里 Green mile
西山玩泥巴
基友巡山记
坦克达基车穿越之旅 老车老头老基友,趁周五没球,周六一言不合爬个山玩一玩。 早点 基车镇楼。渣车勿喷。
基友巡山记 吃早点 基车镇楼
约好上山的人被欧洲杯掏空了身体,自己压马路,开发新路一条也有大自在。
减脂区间60分钟。有萌狗,有美景。
减脂晨骑
像中年啦飞驰
bong 2p HR 长测贴 首发当日购买,三天到货,出差直到今天才上手。
五一小假期骑游记 4.30 捞鱼河
山高自有客行路 没荣辱步步生白莲,静坐讲安闲。
趁媳妇儿出差,车店大促之际,六折烧了一对刹车 反正骑回去她也认不出来。哦呵呵。
护林叔叔夸我帅 赠我勋章胸前戴。 野猫山制霸 完。
野猫山游记 护林叔叔夸我帅 赠我勋章胸前戴。 野猫山游记 完。
首次二十公里慢跑 personal best distance 20.24km.虽然时间有点惨不忍睹,但是趁着我还有这突然迸发的勇气,我知道风里有诗句。
大逼装于山野 昆明雪。 独行山野。
春风十里在山野
【01-26 随手拍◆】mate7 疯玩山野 一切都源于这场雪,我家土狗都特么冻成狗了
春风十里在山野
12.6喂鸟之旅 早上太冷了
500代金卷222拿走 咸鱼交易 帖子已发
古滇国半日游 始于一碗大酥牛肉肠旺面,然后骑了八十多公里去吃一碗免费凉米线,好基友对这种突破自我的行为给予了高度评价,并留下 天坑 的评语。
新入水壶架 感觉还蛮搭的
秋游
海东软马之旅 秋风落叶 好像一万头黄狗拂过指间。
长虫山三刷探路 2015.10.24 天气太好 不骑犯罪 肠旺米线干起来
[转帖]全地形入坑前的思考 最近am之风正盛,无论是纠结车架的,秀车的,秀骑行的都让am在国内热起来了。我也是骑am,和xc比较,那种畅快刺激和从容与探索,是非常让人神往的。 我自己购买了三台全避震车,从xc到am功能不重叠,每辆车的诞生都是纠结许久的产物。同时幸运的认识很多骑全避震车的车友,尝试过不少车辆,也经常一起讨论车,结合自己骑行感受,写下文和大家分享,看看能否帮助到需要购买am车的朋友。此文不是枪文,不涉及具体车辆性能,自己水平浅薄,同时手机上网,发帖缓慢,如有得罪,欢迎板砖爆头。 买车第一步,先审视掂量下自己。盲目跟风是国内玩车的一个特点,一阵一阵的流行风吹个不停。买am,切不可跟风,什么现在流行am,就去买个,结果发现不适合自己,沦为压马路的通勤工具,是自己的杯具,也是车的杯具。如果你现在骑xc硬架,但只要有时间就往山里钻,一上山就热血沸腾,远方若隐若现的山路就能激发你探索的**,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越野技巧,感觉xc硬架限制了你尽兴,通过障碍让你拘谨,想疯一把,但又保持一定理智,fr,dh你是玩不顺畅的,而且国内玩dh的条件也不成熟,而am最适合你,买! 第二点,搞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什么。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实际上是很多人骑了多年车烧了不少配件,但还是搞不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么。am分两种,一种是偏xc的,一种是偏fr的,原因是am本来就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同样的难度路线,你冲的很快,很流畅,经常借地势腾越,就可以说是fr,这时候am只是让你上坡的时候更轻松,踩踏乐趣更多。如果下的时候一直靠刹车控制,同时小心的选择路线,那么就可以叫xc,这时候am车相对xc软尾只是让你感觉更安全,更容易些。这样的骑法差异,其实就是在在反映骑手技术水平和胆识高低,好好反问下自己,我希望的是哪种骑法,我喜欢在哪种骑法中获得自己需要的爽快。比如我就喜欢紧贴地面不断选择最佳路线,灵活穿梭,不断踩踏加速的感觉,而我好朋友中就有人是喜欢无视障碍,怒雷过去,玩落差。找准自己喜欢的骑行方式,才能找准具有相应性能优势的车架。 第三点,准备装车预算。虽然骑好车不一定快乐,但买车的钱都没有,确实高兴不起来。市面上的am车架,我分为奢侈型,性能优异型,性能不理想型,和不称职型。钱够多,但骑得时间少直接奢侈型吧,金钱买快乐的作用要发挥。这样的车,能给你更多的满足感,特点是全碳,手工,外观很炫,车也很轻,性能也很好。大多数爱好者其实选的基本是性能优异型,说实在的,因为giant的存在,价格便宜但又很好用的am车入手门槛并不算太高。绝大多数车友买的其实都是这个类型的车架。至于后两个类型,不多说了,反而现在不好买到了,也没见多少人用。其他的配件上,除了前叉一定要保证预算,剩下的都可以其中节省钱,像slx,x7 档次都够用,轮组找合格的师傅自编,把组什么的买便宜结实的,就外胎讲究点,这样的am都可以给你带来很多乐趣。当然,预算够高,厂家为你准备了很多很毒很贵的产品让你掏钱。 其实预算准备应该是第四条的,但我们太穷了,钱来的太不容易了,位置提前吧 第四点,好好研究下自己拥有的山地资源。 这点实在是太重要了,什么车要跑在什么路上跑,这是根本问题,但大家经常忽视加无视。 很多人,看了国外视频,热血沸腾,马上调集了自己所有能用的钱,装了一台可以红牛赛,可以uci比赛的车。计划的时候辛苦爬文,装车的时候受围观群众膜拜,交钱的时候受车行老板爱戴,回家上cb受车友崇拜,自己感觉非常良好。兴冲冲的推车出门准备上山一展风彩的时候突然迷茫了,我去哪骑车? 城乡一体化建设,为了便利自驾游,很多精彩的越野路线已消失,中国虽然山多,但分布不均,为了避免自己杀气腾腾的车只有在马路上懒洋洋碾压,建议还是先研究下自己能骑的路吧。 买车之前,多上山,多交朋友,多找路,这样才能真正了解自己所在城市的山地资源。根据自己要骑的路线来选车架的行程,最好根据路线综合考虑。 别盲目贪图长行程,也别在行程上蹑手蹑脚。自己身边的路难度大,自己骑法奔放,那行程就要长。如果发现上山之后,除了人车一起滚下山的路线之外,其他的下山路一台前叉好点的xc就够了,那am计划还是算了吧。 自己准备要用am骑的路,那就多骑骑,多用自己现在的车感受下,自己需要的是那份从容还是刺激,要知道,车架前叉20mm行程差别,感觉都大不一样。同时和朋友一起讨论下,这样根据路线情况结合自己骑乘风格,才能知道自己需要的车架避震行程到底是多少。一味贪长,结果因为路线震动都被吸收,也会索然无味。行程短了,老是刹车控制,不连贯顺畅,也少了乐趣同时危险性也增加了。 买am车之前,疯狂的骑现在的车吧,你获得的信息越多,也就越不容易选错车。 勿忘考虑上山方式。有上才有下,如果必须自己骑上去,那么踩踏效率和车重量一定要注意,这些钱完全省不下来了,免得上山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过多影响下坡。 第五点,爬文请教确定车架特性。 上面几点,确定了车种,确定了预算,确定了行程,那么现在来确定具体型号吧。 你要找的资料,不是哪个车架最好,而是哪个车架的设计最符合自己的要求。因为一线品牌的产品,不会说性能差的,差异是性能的侧重点。同时各家产品也存在一定性能同质化。 测评要看,但不能盲目的看。在权威客观的测试,你看了之后也总是满堂彩。。。。要看到一些细节上的词语形容,比如风格,重量,路感,刚性等等。把疑问留下,通过国内外论坛,从老鸟用户的评价上找答案,最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分析得出结论。这样,就算你实际选错了车架,但自己骑着也会很高兴,这就是为什么大家老喜欢说自己喜欢哪个选哪个,不会错。 对于高端车架,我谈点自己的感受,如果试骑之后,发现都挺爽,踩踏和震动吸收能力也都强,但车架风格和特点也确实不一样。没尝试的机会,那就只有问人,那么发帖请教,问的内容应该是车架特点,而不是哪个更好。就连大家看不上的单转点车架,因为结构简单,故障率低,而且反映灵敏,骑行舒适度很高,加上相对便宜的售价,也很适合一些车友的需要。 最后一个忠告,买am车可能是年轻人大学毕业后,除了买房,买汽车之外最大的一笔花销,一定要量力而行,把预算严格控制在自己能承受的范围内,免得因为买车造成过重的经济负担压力.
长虫山二刷
jawbreaker.谁也不能拦着我做一个骚气软马压马的步伐
强行装逼失败 惨遭雷劈
长虫山玩一下 一直听说坡难爬 难爬也要爬 吃完早点走起来
西华湿地走一圈 相当难玩 样都没得 再也不去了
以后,两点五公分以内的坎坎和减速带终于不用下车推了
以后两点五七公分以内的坎坎和减速带终于不用下车推了
对自己的承诺,每个出差地十公里complete。玉溪师范学院有一块美丽的跑道,和一些让我自行惭愧的年轻的身体。
小石林玩一下
起床发现天气正好,不骑犯罪,叫上基友上山。
RS RT3 拆车胆 700包顺丰 Devinci Dixon carbon 拆车胆 带码 使用一年多 去年年底做过保养 全胆无磕碰 内胆无伤 功能完美 最好昆明本地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