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金银滩 美丽的金银滩
关注数: 9 粉丝数: 82 发帖数: 3,690 关注贴吧数: 30
成昆复线是根鸡肋  4个方向重大铁路工程(2019年3月11日,新闻)   东向:规划建设从成都经南充、达州到万州的高速铁路,建成后连接沿江高铁,从成都直达武汉、上海,并连接郑万高铁到京津冀地区。   南向:从成都到贵阳的成贵高铁将于今年年底建成;同时启动从成都经自贡到宜宾的高铁,建成后经贵阳可以到粤港澳大湾区和北部湾经济区,连接渝昆高铁可达昆明。   西向:《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川藏铁路规划建设”,这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浩大工程,是几代中国人的梦想。现在成都至雅安段已经建成通车,拉萨至林芝段正在修建;雅安至林芝段大约1000公里,其中桥隧比超过90%。   北向:正在建设从成都到兰州(西宁)的铁路。这条铁路建成后,四川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将更加便捷。   同时,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正在加快建设,预计2021年成都举办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之前投入使用。届时,成都将成为全国第三个拥有双国际机场的城市。   重大工程点击   西向——川藏铁路   “两隧一桥”控制性工程争取年内开工   据了解,川藏铁路,东起成都,经雅安、天全后进入甘孜藏族自治州;经康定、理塘、白玉后跨金沙江进入西藏昌都;经江达、昌都、邦达、八宿后进入林芝;经波密、林芝进入山南地区;经桑日、乃东、贡嘎后西至拉萨。其中,成都至雅安段已建成投运,拉萨至林芝段正在加快建设。雅安至林芝段全长近1000公里,前期各项工作正有条不紊加快推进。   “建设川藏铁路是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建成后将形成内地直通藏区全天候、大能力、安全、便捷的陆路运输大通道。对四川、西藏乃至全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范波透露,争取年内开工建设“两隧一桥”控制性工程,预计整个工期将在10年左右。   建设川藏铁路面临显著的地形高差、强烈的板块活动、频发的山地灾害、恶劣的气候条件、敏感的生态环境等诸多困难和挑战。范波表示,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铁路总公司已会同相关部委、单位全面启动项目前期工作。从四川来讲,将全力支持做好各项综合协调和服务保障工作,包括一些相关技术研发、装备制造、生产生活基地建设,以及落实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措施,打造一条绿色的生态走廊。   “川藏铁路开工建设将对四川和西藏未来发展提供难得的历史机遇,尤其是国家正在加快建设的沿江高铁通道将与川藏铁路在成都实现有机衔接。”范波说,今后从上海经成都至拉萨将形成一条横贯东西、陆海互济的铁路骨干大通道,希望四川能为川藏铁路建设提供重要的人才、技术、物资保障。   南向——自宜、成贵高铁   成都至北部湾货运将缩短至28个小时   针对南向通道建设,范波表示,将加快推进成自宜、成贵高铁建设,推动四川与粤港澳、北部湾等南向重点区域加强合作,加快与东南亚、南亚、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南向国际市场对接,推动沿海与内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在合作中实现共赢。同时还将打通通往北部湾最近出海货运通道,其中包括加快建设隆黄铁路叙永至毕节段,尽快启动隆黄铁路隆昌至叙永段扩能改造、成渝铁路成都至隆昌段扩能改造、黄桶至百色铁路建设。届时,成都至北部湾货物运行时间将由现有47个小时缩短为28个小时。   范波说,目前,南向开放合作已取得重大突破,“南向开行班列已经实现每周6-9列,预计今年还有一个突破性增长,这将为下一步四川积极参与国家布局的西部陆海新通道提供有力支撑,也一定会取得新的更大的成果。”   9日,成贵铁路建设取得最新进展,约225公里的乐山至兴文段进入试运行阶段,这意味着离年内全线正式开通又近了一步。   东向——成南达万高铁   已纳入沿江高铁 预计年底前开工   “规划建设高标准高质量沿江高铁通道,是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对四川来讲尤为重要,将有效助力四川深化与京津冀、长三角、中原、华中经济区开放合作、协同发展,打造立体全面开放新格局。” 范波介绍,作为沿江高铁主通道,成南达万高速铁路已顺利纳入国家《推动长江经济带沿江高铁通道建设实施方案》和铁路总公司2019年度储备开工计划,预计年底前将实现开工建设。该项目建成投运后,将形成四川至京津冀、长三角经济区7小时交通圈,从而实现成都、重庆、武汉、上海等中心城市以及成渝、长江中游、长三角3大城市群之间的高速联通。
库尔勒火车站建好之日就是格库铁路通车之时 丝路楼兰网全媒体讯(李科)库尔勒火车站新建站房项目工程于1月底动工,项目部保工期、抢进度,各项工程正同步进行。目前,新站房建设已全部完成土石方开挖,进入基础施工。预计今年国庆节,库尔勒火车站新站房投入使用。 2月14日,库尔勒火车站新建站房项目工程施工现场机声隆隆、车来车往,挖掘机将沙土装入卡车,载满沙土的卡车从站房基坑中驶出,现场已经竖起两座高高的塔吊,施工人员冒着春寒奋战在一线,24小时轮班抢抓施工进度。 库尔勒火车站改扩建工程 包括两个项目工程 一个是新建站房工程,另一个是站前广场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新建站房工程主要分为站房施工、站台改造两大部分,老站房拆除后,在原址上将投资约3亿元建一座面积达1.5万平方米的现代化火车站,其中地下面积700余平方米,地上面积14200余平方米。站房两侧为办公、设备用房,中间为两层候车厅,局部设有地下室。主站房的结构形式采用混凝土框架结构,二层中央候车大厅屋面采用钢网架结构。站台改造包括在既有3座站台上新建19800平方米钢结构雨棚、进出地道装修、地下通道新建、扶垂梯安装等工程。 火车站设计灵感 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格库铁路新疆ZF标项目总工程师廖海峰介绍,新站房的设计灵感来自对“丝绸”“沙漠”“流水”的共性提炼,给人以流动的视觉感受。建筑主体正立面线条舒展流畅,灵动轻盈,结合曲面玻璃幕墙,如流水一般,好似三河汇聚于此,滋润这方土地,孕育出新的生命茁壮成长。建筑正立面的两边向前突起,与中间部分以平缓的弧面连接,表现如同沙丘般凹凸,同时以线条贯穿,连接着中间的面墙,形态如同从天山雪岭上蜿蜒而来的融水。屋顶上,结合现有功能设计,以带状纹理左右贯穿候车厅屋面,寓意着翻越重重沙岭,连接亚非欧的丝绸之路,彰显了库尔勒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地位,结合当前“一带一路”倡议发展概念,对库尔勒市的未来发展寄予美好的愿景。 设计灵感是对库尔勒未来发展 寄予美好的愿景 库尔勒火车站改扩建工程项目效果图。 图片由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格库铁路新疆ZF标项目经理部提供 据悉,库尔勒火车站改扩建, 将进一步改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和 满足各族群众交通出行需求, 增强城市功能, 提升城市形象, 库尔勒火车站将被打造成 具有库尔勒特色、 宣传展示库尔勒形象的一张名片。送TA礼物 百度贴吧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复制链接
虞城所辖各地地名的由来 1、张集:在虞城东北35公里,北依黄河故堤。明初张姓在此开盐店,名盐店张集,简称张集。 2、界沟:在虞城县南45公里,包河西岸,因古时村南有沟,为河南安徽两省分界线,定村名为界沟。 3、贾寨:在虞城县西北22公里,清咸丰十年(1860年)联村建寨,取“除暴安良”之意,称安良寨。因贾姓倡议修筑,后改成贾寨。 4、谷熟:在虞城县南17公里,商丘至永城公路西南侧。商曾成为成汤都邑,称南亳。春秋时名谷丘,元为谷熟镇,1952年为谷熟县人民政府驻地,1954年废县后称谷熟镇。 5、利民:在虞城县北12公里,古为商均封国。明嘉靖九年(1530年),为虞城县治所,称商均镇。1954年县人民政府迁至马牧集,此地改称老县城。1955年取“为人民谋福利之意”,改名利民镇。 6、古王集:在虞城县西北11公里,原名黑堌寺村,据传,宋天圣五年(1027年)村人王尧臣考中状元,后设集市,更名为王集。清同治三年(1864年)因以状元台为中心修筑寨垣,俗称鼓心王集。1981年“鼓”“古”谐音改名为古王集。 7、大杨集:在虞城县西北23公里,明代此地为刑部尚书杨东明庄园,后形成集市,称杨集。1981年改为大杨集。 8、李老家:在虞城县城北8公里,柳公河东岸。明初李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称小李庄。后李姓田园由乔、陈、孔、王四姓买下。因是李姓故居,称李老家。清咸丰二年(1852年)筑寨后,取地利不如人和之意,更名人和店,1949年更名李老家。 9、营盘:在虞城县东南13公里,原名仁风集,因设集市后,买卖很讲仁义,故称仁风集。明永乐年间,燕王北征,曾在此安营扎寨,改名营盘集。 10、黄冢:在虞城县南35公里,古时此地多黄土丘冢,有“九里三冢”之说,村以此得名。 11、芒种桥:在虞城县西南20公里,包河东岸。明末村人毛仲捐资建桥,人称“毛仲桥”,村以桥名。后取谐音称芒种桥。 12、八里堂:在虞城县北13公里,黄河故道南岸。原村中有关帝庙堂,距虞城老城8华里,故名八里堂。 13、站集:在虞城县城南18公里,初名石榴堌。明清时设置驿站,更名石榴堌站。1912年置镇设集,简称站集。 14、闻集:在虞城县东南17公里,闻姓最早在此建村,后形成集市,故名闻集。 15、营廓:在虞城县33公里,古为练兵场,隋称营城。宋取城廓之意,改名“营廓”。 16、稍岗:在虞城县东北10公里,柳公河南岸。自山东单县黄岗数起,到此连绵18岗,此岗为最南一岗,俗称稍尾。村以岗名。后来成集市。 17、刘店:在虞城县南12公里,明初称东小甸。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黄河决口,仅存刘姓数家店铺未淹没,改为刘家店。后起集市,简称刘店。 18、杜集:在虞城县城南25公里,明洪武年间,杜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后成集市,称杜家集,后称杜集。 19、大侯集:在虞城东南11公里,明代侯姓迁此建村,后称集市,称侯家集,简称侯集。因与小侯集有别改为大侯集。 20、田庙:在虞城县东北22公里,明永乐三年(1406年)田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名田庄。后村中修建庙宇,改名田庙。原村址在黄河故道前,1958年建水闸时迁新址,仍名田庙。 21、小侯集:在虞城县城南8公里,明代侯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因村东有大侯集,故名小侯集。 22、刘集:在虞城县东北25公里,黄河故道南侧。明末建村成集后,名怀德集。因村中刘姓人数居首位,1912年改名为刘集。 23、三庄集:在虞城县东北18公里,明初邢姓在此开设店铺,始名邢家店。天启五年(1625年)更名兴安集。清康熙年间,许姓人中举做官,因膝下无子,家业由旁系继承,继承人为三庄村许姓人,遂更名三庄集。 24、店集:在虞城县城南22公里,包河东岸。原名韩信店,后发展为集市,改名店集。 25、沙集:在虞城县西南23公里,明末成集市,因四周皆沙地,故名。 26、郑集:在虞城县东8公里,陇海铁路南侧。原名王庄。明末有七姓八家迁此。因郑姓势力较大,成集市后改名郑集。 27、刘新寨:在虞城县城东北30公里,洪河西岸。1932年刘继周从乔集迁此定居,筑寨后定名刘新寨。
中标了 10月20日上午,简阳市芦葭镇的一块工地上摆放着整齐的管片,吊车忙碌地把管片运送到18米深的井下,天井里,一台硕大的盾构机刚开始破壁前进。   这里是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二期的盾构现场,毗邻的天府国际新机场建设工地也是一片如火如荼的施工景象。此次记者从市中心出发,路上耗时2个多小时才抵达,而等到2020年新机场和18号线一二期都建成投运后,从火车南站坐地铁到达新机场,最快只需35分钟。这两个工地,都身处天府国际空港新城之中。   作为成都“东进”战略中的集聚区之一,空港新城正在着力打造高端化、国际化、特色化的现代临空产业体系,临空指向性强、附加值高的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新经济前沿产业都将在这里集聚。而这条穿过龙泉山脉的18号线一二期,将连接中心城区和空港新城,担负着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格局的任务。   走进施工现场,首先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台高耸的龙门吊吊车,吊车下方平放着一架硕大的朱红色盾构机刀盘,至少得15个人展开双臂才能将其环抱。“18号线的盾构机,刀盘直径均为8.6米,堪称‘巨无霸’了。”孙涛告诉记者,中国水电四局是该盾构区间的施工单位,而自己作为生产副经理,在武汉、杭州等地都修过地铁,这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直径的盾构机用在地铁线路上。“要用到‘巨无霸’,是因为18号线设计的隧道截面非常大,而大截面源于18号线的设计。目前左线的盾构机已经始发,右线已经下井。”   最特别的是,18号线的最高运行时速为140公里。“目前成都地铁线路一般的最高运行时速是80公里,机场10号线是100公里,所以18号线将成为成都最快的地铁,这也是隧道截面最大的原因。”孙涛介绍。   20日,成都商报记者从成都天府国际空港新城管委会了解到,未来,空港新城将依托18号线、13号线,实现与成都中心城区、天府新区的联系;依托轨道交通13号线、24号线、简阳环线,加强与其他东进区域的联系。“近期,天府国际机场和双流机场可以通过18号线-7号线-10号线实现联通,远期,通过18号线-19号线连接,可以实现双机场50分钟内互达。”
兰渝铁路广元至兰州段预计今年底开通 兰州6小时到重庆 兰渝铁路广元至兰州段预计今年底开通 兰州6小时到重庆   中新网广元6月20日电 (苗志勇)记者今日从四川省广元市重点办获悉,兰(州)渝(重庆)铁路广元以北段工程建设已进入收尾阶段,广元至兰州段预计今年底实现开通。届时,兰渝铁路将实现全线通车。   兰渝铁路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甘肃省、四川省、重庆市合资建设,运营里程873公里,总投资829.16亿元,于2008年9月开工建设,计划建设工期6年,后由于甘肃段地质构造复杂,建设总工期定为8年。设计时速160-250公里,属国铁Ⅰ级双线电气化客货共线快速铁路。兰渝铁路全线建成后,兰州与重庆的铁路运输距离将由现在的1466公里缩短至873公里,客车运行时间由现在的22小时缩短为6小时。   2015年1月1日,兰渝铁路渭沱站--重庆北站区段正式投入运营。原有经达成--遂渝动车及高速动车均在渭沱站上兰渝线直达重庆北站,并开通重庆北至合川动车2对。12月26日,兰渝铁路重庆至四川广元段建成货运开通,12月30日开通载客运营。至此,四川苍溪、阆中、南部和武胜四县结束不通铁路的历史。2016年5月15日兰渝铁路广元至重庆段正式开通成渝至广元的动车组。   兰渝铁路是连接中国西南、西北之间最便捷、快递的通道,与现有的渝黔铁路相连接,形成兰州至重庆至广州的南北铁路大干线,将成为与京广线、京沪线并列的三条南北铁路大动脉之一,也将成为西部地区连接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的重要通道。media_span_url('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chinanews.com%2Fcj%2F2016%2F06-20%2F7910284.shtml&urlrefer=14c8671daa10fd775020b16618da202e')
棕熊 捕获棕熊送交警方后发现遭剥皮 ◎青海德令哈牧民表达质疑,引发环保人士和网友关注 ◎官方称,熊因处置不当死于意外窒息,剥皮是为了做标本一只棕熊死于青海德令哈市森林公安分局之手。陆续上传到网上的屠熊照片,遭到部分环保人士的批评。棕熊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6月19日,它被发现孤独地出现在德令哈市尕海镇的牧场上,牧民和当地森林公安将之抓获后交由警方“保护”,不久却发现遭剥皮砍掌。昨日,有新华社记者在采访当地后透露,官方称熊是因处理不当窒息死亡的,之所以剥皮是按上级要求制作标本,用于科研。 网传棕熊遭残忍杀害 网上最初的传言出现在6月19日晚。一名网友发布了屠熊照片,称“今日德令哈某草原惊现熊,说是带回去麻醉送回山里,转而却看见其已被残忍杀害。”信息很快在微信群等处散播,引发环保组织关注。棕熊亦称灰熊,头大而圆,体形健硕,肩背隆起。当它被发现出现在德令哈市尕海镇的牧场上时,时间是6月19日8时30分左右。面对这只具备攻击性的棕熊,一名牧民透露,他们感到恐慌。周旋了将近一天后,这只熊被当地森林警方和牧民捕获,被警方开车带走。带走时,熊仍完好。有人拍摄了熊被剁掌和剥皮的照片。当地环保人士李萍(化名)告诉南都记者,当地牧民知道棕熊是保护动物,抓获后交给警方保护。不料有人跟随警方去看时,发现棕熊已死亡。尕海镇四面环山,棕熊平时栖身山间,偶尔才会因觅食闯入牧场。它被发现时孤单一只,身体无损害。有牧民事后冲李萍抱怨,早知会死,不如直接驱赶到山里头。当地一个牧民也告诉南都记者,知道熊死后很痛心。 死因据称系处置不当 牧民们向南都记者讲述了抓熊的经过。当天早上,熊在一处牧场被发现后,牧民们很快报了警。德令哈当地论坛内流传一份署名德令哈市林业局的回应。尽管未获德令哈市林业局证实,但这份回应对抓捕棕熊过程的讲述,与牧民的讲述基本一致。根据这份回应,警方接到线索后,按上级部门“确保牧民人身和财产安全,尽快组织人员现场驱赶处理”的指示精神,赶赴现场。牧民们说,当时村干部都在现场,几十人参与了对棕熊的驱赶。牧民们冲棕熊鸣喇叭、扔石块、点鞭炮,14时左右才将其驱赶到了绿洲公司的林带,棕熊随后卧入草丛。根据这份回应,牧民们“强烈要求干警立即对棕熊进行处理”。16左右,警方和牧民采用足球网对棕熊进行“围捕”,随后它遭到捆绑,被拉到位于市区的畜牧兽医站。牧民们说,这时熊还是活着的。约2小时后,有人发现熊被剥皮处理了。昨日,德令哈林业局和森林公安的电话一直无人接听。青海林业厅办公室主任洛桑称,熊肯定不是被故意杀死的。新华社一名记者也在采访当地官方后透露,熊是因处理不当窒息死亡的,剥皮是按上级要求制作标本,用于科研。“为防止棕熊伤人用铁丝把嘴绑了起来,准备送西宁野生动物园,结果发现窒息了。” 动物园方面表示惋惜 在德令哈所属的海西州,经常会传出熊闯入牧场,威胁牧民家牲口安全的消息。自2004年以来,在柴达木盆地,格尔木、乌兰、都兰、德令哈等地先后发生好几起棕熊吃羊的事情。洛桑告诉南都记者,这起事件发生的背景恰是海西地区前两天闹“熊灾”,牧民家的牲畜都被吃掉了。西宁野生动物园也关注到了这只熊的死亡。对于窒息死亡的说法,它的官方微博在与网友互动时说,“即便我们这里的救护中心,也没有特别好的救护水平,整体都是短板。如果这个事先和救护中心联系,至少麻醉设备还是有的,不至于发生窒息的悲剧。”(来源:南方都市报 记者:王世宇)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