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笑柛 卧龙笑柛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灭之!
关注数: 10 粉丝数: 15 发帖数: 917 关注贴吧数: 5
房价下降最高降幅18万 西安房价hold不住?(转自腾讯) 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第一新闻》记者关广义)最近这段时间,房价下跌无疑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甚至是二线城市房价已经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优惠,面对喊声一片的降价风,西安的房价到底还能坚挺多久呢? 今天(11月27日)上午,记者首先来到了西影路附近的一家楼盘,走进售楼大厅,里面冷冷清清,只有两位工作人员。 记者:现在好卖吗? 售楼工作人员:咋说呢,一般吧,有的他条件资质不够,有些人资质够了但是资金这一块紧张,观望的很多,观望的有百分之百九十,现在大家都在观望。 记者:观望啥么? 售楼工作人员:观望降价啊。 工作人员说,看房的人不多显然是受到了其它城市降价的影响,而她们的房价目前还定在七千左右,还没有降价的计划,所以看房的人不多也就很正常了。和这家价格坚挺的楼盘相比,西安北郊矿山路上的一家楼盘喊出了大幅降价的口号。 售楼工作人员:我们的表单价比较高,表单价都是六七千,这个是打完折均价大概是在五千五六。 工作人员毫不掩饰的说,在十月份开盘的时候,他们打出了一套不到五千块钱一平米的特价房,但是目的是为了吸引买房者,现在他们的优惠是全方位的,降价也是实打实的,而且不只是一套房子,最高的一套房子降价幅度能达到十八万。 售楼工作人员:这个表总价是不是六十九万三千四百九十七,因为你定的是两房所以我这个表总价上先给你减一万二,然后呢排号的客户可以在开盘当天可以享受八八折的优惠,当天成功订房再有一个九五折,然后呢七天之内可以全款到位或者是首付能够签约的再有个九折,我是给你按这样折下来的,这是今天最后的总价,五十一万两千七百五十八。 五证齐全、靠近东二环黄金地段,开发商怎么会舍得大放血呢? 售楼工作人员:一个本来也到年底了,年底往常来说是房地产的一个淡季,我们现在给出这么大的优惠力度来吸引观望者购买,第二个到年底了你也知道,那开发商相对来说都有资金压力,年底要给工程借款、包括要给年终奖各方面的,需要回笼资金。 数据显示,西安楼市库存已达到历史高位,截至到10月31号,西安房地产市场上的住宅类存量房有1052.73万平方米,按照十月份西安商品房交易量79.73万平方米的消化速度来算,需13个月左右才能消化完,这也让一些没有买房的市民有了更多的期待。 市民:我觉得应该降一些,比如说工薪阶层夫妻两个人在一块,月供的话年限还是有点长。 市民:我觉得房价在四千左右比较合适。
西安长春等多地红会强收学生会费 公众抵制(转自腾讯网) 一个延续百年的传统怎么“进口”到中国,就变了味儿呢? 红十字会为何能把好事办糟? 李妍 红十字会居然把“黑手”伸进孩子们的口袋? 近日,西安、南京、长春等地陆续曝出中小学生被学校“要求”加入红十字会,参加青少年运动项目并缴纳会费的新闻。 还没有从“郭美美事件”中脱身的红十字会再次陷入全民声讨的泥淖中:“强制捐款”、“被自愿”、“敛财”、“坑学生”、“连孩子都不放过”……媒体的口水和网友的板砖恨不得将红十字会就地处决。 反应最快的当属西安市教育局,媒体报道后,他们立马顺应民意,叫停红十字会的青少年项目,并要求已经上缴的会费全部退还。 至此,红十字会青少年运动陷入僵局,民众的愤怒得以平息。但是,我们该给红十字会定个什么“罪名”呢——不该在孩子身上捞钱? 1988年,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与国家教育委员会共同制定了“校园红十字会”工作章程,这也是中国红十字会青少年运动的前身。 根据规定,该组织的基本任务主要包括三方面:宣传人道主义、开展卫生救护教育和社区服务活动。 多年来,中国红十字会还通过开展海峡两岸红十字青少年夏(冬)令营和国际红十字会青少年交流活动扩大影响。 目前,中国红十字青少年运动项目在全国共有基层组织66100个,团体和个人会员1750万人,志愿工作者31万多名。 查看国际红十字会的资料,笔者惊讶地发现,存钱罐的力量竟然如此伟大。 1880年,英、荷波尔战争时,加拿大的学生就以枫叶为标志,志愿为国际红十字会工作,他们用微薄的零花钱向前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纱布和药水。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多国青少年作为国际红十字会志愿者冲向枪林弹雨的第一线,抬回受伤的士兵并救助、照顾他们。这些孩子付出的不只是“会费”,更有可能是生命。 1922年,国际红十字会将青少年运动列入常规项目。从此,加入其中成为一件值得炫耀一生的事。 哈佛、耶鲁、剑桥等世界名校则陆续为这些“光荣的孩子们”打开了绿色通道,在招生时会优先录取他们。欧美多位政要也曾在竞选时刨出这段童子军的经历,证明自己从小就热爱祖国、热爱世界、热爱全人类。 屈指一算,这一传统已经延续了数百年。可奇怪的是,怎么“进口”到中国,就变了味儿呢? 首先,自愿与“被自愿”、捐款与“被捐款”之间相差了十万八千里。 各国红十字会在青少年项目上遵守的是自愿原则,自愿加入并捐款体现的是个人选择。而我国红十字会青少年项目在操作时,却是集体加入并交纳会费。“被自愿”和“被捐款”则体现的是强制性和压迫力,这唤起了中国民众最敏感和最排斥的“被安排”的历史。 中国红十字会一直在试图撇清与政府之间的隶属关系,希望以一个更加亲切、和善的面目得到公众的好感,但现实却是,利用权力机构强行摊派入会人数和缴费额度,你还能觍着脸说自己不官方、不强权吗?那么,谁还能期望“被自愿”、“被捐款”的人萌生出光荣、骄傲和喜悦之感呢? 另外,旧话重提:会费和捐款去哪儿了?干什么用了? 在中国红十字会开展青少年运动项目之前,没有任何的前期规划和相关声明,这导致绝大多数捐赠者稀里糊涂地当了冤大头,出钱之后,也没有任何善款公开机制可以让捐赠者追查善款的去向和用途。人们听不到响声,自然会怀疑,项目的动机是什么? “公开、透明”——慈善组织运作的基本原则被一再忽略,那结果自然也简单:你不告诉我,我就不给你钱。公众选择了最朴素的对抗方式。 “郭美美事件”、“尚德诈捐门事件”、“宋庆龄基金会事件”、“中非希望工程事件”等系列负面新闻,已经让公众的心碎了一地,怀疑、谩骂、抵制社会组织似乎已经成为本能。 那么,以红十字会为代表的社会组织该怎么办?红十字会一直声称,要让公众重拾对慈善机构的信心,但是,让受伤的人们学会忘却,绝非易事。而且,如果红十字会没有表现出洗心革面、脱胎换骨、重新做人的决心和行动,只是一味地要求公众既往不咎、重新来过,是不是又一次低估了人们的智商呢? (中国经济周刊)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