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高兴养兰 我高兴养兰
关注数: 54 粉丝数: 73 发帖数: 7,348 关注贴吧数: 11
新手折腾又何妨 2011年秋天爱上兰,进了贴吧,在众多兰友的影响下迅速中毒,网购、现购、接受赠送,半年之内由一盆下山兰发展到37盆,期间砸砖、捡树皮、掏松针腐土、背风化岩、筛锅炉渣、摸河石,凡是屌丝兰米干过的我都干过,凡是新手走过的路程我都走过,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最爱干的就是折腾,翻来倒去换盆。 这本来是老师们常常教导的“犯了大忌”的毛病,在我看来却也无妨。 昨日,为了给兰友寄兰草,我又倒盆了,惊喜地发现原来我自己捣鼓配的植料,养出来的兰根白白胖胖,水晶根明显;惊喜之余,又惊异地发现,2012年9月颗粒料种的兰草空根明显,几乎无水晶。于是乎,把去年9月种的兰草一一扳倒,发现都有空根现象,然后看记录最后分析原因。 原来,作为新手,特别是当我头上还印有“笨”字的新手,自以为种了一年的兰花了,把兰折腾来折腾去,居然只死了3盆,被老师以3:37冠以不错的新手称号后,一下自以为是高手了,2012年8、9月网购了大量颗粒料,然后听A老师的就听A老师的吧,用干料种,当场浇透水4遍,然后一星期内天天浇水,使植料足够吃透水分,再转入正常管理。可是半路上B老师说,哪里用天天浇水,浇完定根水就转入正常管理。A\B老师都按照他们的实际说出了养兰经验,而我这个“笨”鸟人云亦云,前两天听A老师的后又听B老师的,中途转了道,走进死胡同了,水还没有浇透,就转入了正常(应该也非正常管理)管理,一月余,把青山玉泉的根全搞空了,当时还没有警醒,自以为本来这个根就不好。 我今天总结出:植料还是用自己熟悉的好,要因地制宜,不要人云亦云; 新手爱折腾,这又有何妨,对于很多兰花术语,不是亲眼所见 ,接受起来很困难,所以就算让兰花受点折磨,倒腾几遍,心里也算有了底了,熟悉了自家环境下什么植料、什么温度、什么湿度下,兰兰长得更健康,总比死啃书本,兰死了还不知原因强得多。
养兰必读---《岭海兰言》(转载) 《岭海兰言》 兰性与人性同。水与泥其饮食也,盆者其衣冠也。培养首重其材。至于灌溉之事宜,本无一定成法。不洞悉其所以致病之由,则爱之适足以害之。 流水胜止水,清水胜浊水,新汲水胜积潦水。雨水为上,山水次之,河水次之,井水又次之。不拘何水,以淡为贵,其带盐味碱味灰味矾味者,皆兰之所大忌也。 泥以带有铁质者,为无上之品。盆质宜瓦不宜瓷。 兰喜阳而恶热,喜雨而恶湿,喜遮而恶密,喜风而恶雪。养兰之法,阳多则花佳,阴多则叶佳。七分蔽日,三分露天,足矣!位置,应背西北而面东南。久旱得雨,兰芽怒生。阴雨连旬,兰根朽腐。 兰贵通风,遮又忌密。通风为种兰之先务。阳多花佳,阴多叶佳。此为通风者而言之。若不通风,阳多则晒死,阴多则淤死。 兰之分盆栽种,犹人之分居也,过盛而不分则根枯,未盛而屡分则叶弱。种养得法,大率粗品三年一分,贵品五年一分最为得中(粗品:一般兰花,贵品:高档兰花)。分春半,春分后,分秋兰,小寒后,是时老叶御尽,新芽将生,百无一失。 种半六忌:酷暑忌种,严寒忌种,烈日忌种,枪弱忌种,兰芽开口忌种,多雨忌种(枪:兰株)。 养兰以面面通风为第一义,以刻刻留心为第二义。 天下无不病之兰。兰在气交之中,借阴阳以生,而阴阳有偏胜,则兰病矣。凡病于阳者,叶尖常焦,轻则不下连,重则尾段全焦矣。病于阴者,叶生黑点,轻则不透背,重则头脚俱黑矣。叶焦根尚未伤,春来犹能生发,至头黑者根必朽腐。 土气不通,阴病也,水气不留,阳病也。泥太幼及太实,则积水易淤,阴病也(太幼:太细)。泥太粗及太松,则水气不留,阳病也。遮盖太疏则阳病,太密则阴病,浇灌太多则阴病,太少则阳病。风高物燥,酷暑熏蒸,则阳病;久雨淋漓,严霜肃杀,则阴病。燥湿不均,及灌肥太过,则阴阳交病矣。见于阳者,以阴法救之。 兰之诸病,无论其微甚,惟阴病者居多,盖爱护备至,则灌水惟恐不勤。不知兰性忌湿,一旬之内天雨一次,则水缸可以不设。故春夏浇水甚稀,秋冬雨少,两日洒叶一次,五日淋根一次足矣。且浇水须在朝曦未出之前,或在黄昏日入以后,迟早皆不宜也。
春兰花瓣的厚糯,唇,和筋纹【转】 质·神·韵 质感,是物体的软硬、轻重、糙滑等不同的质的特征,给予人的真实感和美感。 如果说“形”是人的外貌特征,“质”就是人的肌肤。就如我们看到电影里的西方美女,粗看倾国倾城,镜头拉近,却是满脸雀斑,毛孔粗大,便大为扫兴。花亦如人,质感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花的品味。兰花的质感与神、韵有着怎样的一种关系呢? 一、 厚、糯 古人论兰花质地,常常用这个词:厚糯。 “厚”就是厚实,厚实就有体积感、空间感、重量感。体积、空间感给人视觉转换的余地,也就是一个立体的观察过程,过程本身就有动感和韵味;重量感具有视觉冲击力,因此有“神”。 兰花里,瓣肉薄者,感觉轻飘,无力就无神,往往花守也不好;瓣肉厚者,感觉踏实,往往筋骨好、花守好。 何谓“糯”?糯,就是光滑、细腻、滋润。光滑就是在局部的质地要平整,凹凸起棱的就粗糙;细腻由构成植物的组织的密度来决定,也就是组织细胞越细越密就越“细腻”。滋润靠的是水分、油脂。在“腻”字的感性认识里,我们也感觉到含有水分和油脂。光是细,而不腻、不滋润,就会感觉“干涩”;光滋润而不细腻,还是感觉“粗糙”。所以两者缺一不可。 在“糯”这个概念里,花瓣质感是否含水充分很重要。有水才能滋润、才能灵动,色彩的衔接才会自然,才有“韵”。比如:我们看到的木芙蓉花,虽然色彩艳丽、变化丰富,但是花瓣质地干涩,犹如纸花,是以韵味不足。而像垂丝海棠、月季之类的花,因水灵滋润而有韵味。有一个描述色彩的词“水红色”,其实是极为形象的,很生动地描绘出此“红”色的韵味。再如春雨过后的树叶,娇嫩、色彩鲜亮、关键也在于水分充足,所以特别有韵味。 兰花质感厚糯的,让人感觉光滑、亮泽,蜡质感强,让人内心亲近。在滋润里又有一种骨力,并非绵软,是一种柔中带刚、刚柔相济,是一种神和韵的和谐体现。春兰的传统品种,基本上在质感上达到了这一要求,而一些科技类的花,形似老种,而质感上却常常不及,我们就感觉缺乏神韵。 兰花质感若能达到玉一般的糯润、晶莹、通透,可说是的“质”的最高境界,有一种让人产生抚摸的冲动却又有不忍亵渎的品质,这是一种冰清玉洁的神韵。在一些色花(白花、肉色透明的花)、花捧和外瓣上带较多白色、带水晶体时,常常感受到此类神韵。 总体而言花的厚糯,春兰、蕙兰、四季兰要胜于寒兰、春剑、莲瓣兰;江浙的春兰要胜于西南内陆地区的春兰。质地厚糯者花守更好,对极为注重花守的瓣型花而言,前者便更容易出好花,而对后者的瓣型要求,我们也就相对放宽,尤其寒兰,本就瓣狭、质薄,其轻灵空远的意境和神韵才是特质,若以瓣型的规矩、质感的厚糯要求,是舍本求末的误区。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