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地球人2012 火星地球人2012
﹊.Good
关注数: 4 粉丝数: 4 发帖数: 1,278 关注贴吧数: 5
硝化细菌的认识---(转) 不少鱼友对硝化细菌的认识产生了一定的误解,有的人认为硝化细菌能够分解粪便;有的认为可以净化水质,中和水中的悬浮物,这些认识是不准确的,或者可以说是错误的。那么下面我就谈谈我对硝化细菌的认识,有不正确的地方希望大家给我指正出来。 1、首先先说说分解有机物,这个粗重的体力劳动可不是娇贵的硝化细菌能完成的,他是*其它净水细菌完成的。在水生态循环系统中,若无其它异营性细菌存在,水中将到处充斥未被细菌分解的有机物,此种自我污染的水族环境一样使鱼儿无法生存其中。因此,它们常被视为是水质自净作用的先锋部队,其重要性并不亚于硝化细菌。这类细菌普遍存在于各种不同环境,它们几乎无所不在,而繁殖速度相当惊人,大部份的异营性净水细菌,在理想的环境只需几十秒钟即可自行增殖一倍,一般只需二十几分钟即能增殖一倍。但要是裸缸饲养,我们就要借助物理循环,把水中的剩饵或粪便吸出。 2、关于净化水质,中和水中悬浮物的问题。鱼友中不少人去买硝化细菌,按照说明每星期按时添加,这样做对吗?回答是完全正确加100分。可我要告诉大家的是,你们的做法没错,可你们对硝化细菌的认识产生的错误。因为我们买的这种每星期添加的所谓的硝化细菌其实是光合细菌。 光合细菌,俗称:b菌。光合细菌是一种水中微生物,因具有光合色素,包括细菌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而呈现淡粉红色,光合细菌能在厌氧和光照的条件下,利用化合物中的氢并进行不产生氧的光合作用。 光合细菌可以在某种污染环境下生存,并担负着重要的净化水质的角色。但只有在生存环境和污染物质符合其生理、生态特性时,才会发挥其作用,否则很难获得预期。例如在无光或者有氧环境下,光合细菌就很难发挥效果。 水族箱中若存在光合细菌,它将那些有机质或硫化氢等物质加以吸收利用,而使耗氧的异营性微生物因缺乏营养而转为弱势,因而降低发生有毒分解产物的机会,同时,底质中的水质借以得到净化,而促使养殖的水族生物的健康成长。 目前,水族市场出售的光合细菌,主要是光能异营型红螺菌科(rhodospirilaceae),特别是其中的红假单细胞属(rhodopseudomonas)的种类。这种光合细菌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能以不同的代谢方式,有效地净化水质。需要注意:光合细菌在水质ph8.2-8.6的环境下发挥效果最佳,因而比较适合在海水水族箱中使用。所以这中光合细菌只能起到短暂的效果,因为我们鱼缸里没有他生活的理想环境。除非我们制作一个无氧过滤区还要有照明。
龙友新手一起学习 水的培养与处理 有鱼的地方就的需要水,如何为龙鱼培养一缸好水呢? 什么是好水的标准,静态的看,经过增氧、除氯等程序“做”出来的水,按照国家环境保护局制定的渔业水质标准,大致上已经算是好水了,用这样的水养观赏鱼不会有什么问题。但只有能够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水质相对稳定的水环境,才是我们心目中真正的好水。 对于业余养鱼的普通爱好者来说,除了几种常见的测试剂以外(一般较多使用的测试剂有PH、NH3/NH4+、NO2、NO3、KH/GH等测试剂),主要是采用直观的方法来判断水质。 新鲜的自来水是无色的,但养过一段时间后,通常会带有浅黄色或浅褐色,这是正常现象。我国古代就有绿水养金鱼的经验总结,现代水产养殖也有看水色辨水质的方法。对于大多数热带观赏鱼来说,适合养殖经济食用鱼类(特别是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鲢、鳙鱼)的水体太肥了,也不利于观赏。水色太深,透明度较差,说明水中有机物浓度过高,一般是过滤系统负荷能力不足造成的。 适合观赏鱼的好水应该是透明度高,略有浅黄色或浅褐色的水体,水面无油膜、浮沫,闻之无味或仅有少许腥味。有经验的老手通过观察鱼的状态就可以大致判断水质的好坏,水好鱼的状态就好,不仅食欲旺盛,生长快,而且体色鲜艳,疾病也少。如果鱼的食欲下降,经常生病,首先应该在水质方面找原因。鱼出现浮头的现象,通常是缺氧造成的,水中的溶氧量和饲养密度、温度、气压、水草夜晚的呼吸作用等因素有关,但还有一个常被忽略的重要因素,就是水中有机物浓度过高,生物耗氧量大。因此,除了机械增氧外,换水稀释是提高溶氧量的一个有效方法。 能够较长时间不换水,而鱼仍然能保持良好状态,说明水的自净能力强,稳定性高,能拥有这样一缸好水确实令人羡慕,难怪一些鱼友以此来炫耀。要做到这一点,一是要控制饲养密度,二是要强化生物过滤系统,形成良好的生态平衡。不过,除非我们能够建立一个真正的生态系统,实现大自然条件下完整的物质循环,否则,长时间不换水是不值得提倡的。有一个很多人关心的问题:什么是老水?从字面上看,老水就是养鱼时间比较长的水,这样的水未必是好水。如果我们把老水理解为通过长期养水获得的具有活性和稳定性的水体,而且日常换水不改变其性质,那么,这样的水就是好水。有时,鱼病了后用药物治疗无效,放在老水中静养一段时间就痊愈了。有的人认为是因为老水中含有某些对鱼健康有益的成分,这种看法推测的成分较多,缺乏实验依据,但老水养鱼生病少,有病恢复也快,是许多人的经验之谈。 养鱼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养法,有的人要求不高,确实没有那么多讲究,有的人想进一步提高,在水质上做文章,也顺理成章。 其他几种水质的解释: 生水: 即未经晾晒处理的洁净水。如刚放出的自来水或井水等都称生水。 熟(伏)水: 生水在日光下、空气流通处放置48小时以上的干净水称熟水。熟水中含氧量上升,有害气体挥发了,同时水中的固体物质沉淀,微生物开始繁殖生长,这种水可以用来养殖观赏鱼。 陈水: 指鱼池(缸)中底部含有鱼粪便、污物等已变质的脏水。 老水: 鱼池(缸)中清洁而呈嫩绿色、绿色、老绿色或绿褐色的水的统称,其中以嫩绿色水为最佳。在老水中,浮游的绿藻较多,它们也是鱼儿很好的辅助饲料。这种水中腐败分解的有机质少,溶解氧较多,以嫩绿色而清洁的老水养鱼最佳,用这种水养出来的鱼食欲最为旺盛、鱼体健壮、色泽鲜艳、发育很快。 回清水: 原来鱼池(缸中)的老绿水突然变成了澄清水,许多绿藻沉淀缸底,这种现象称之为回清水(也称咬清水)。这种水很容易引发鱼病。一经发现必须立即全部换掉。 洄水: “洄水”是指自然界中湖泊、坑塘等里富有大量草履虫、轮虫的水体。因草履虫大量繁殖时,在水层中呈灰白色云雾状飘动回荡,故称为这种水为“洄水”。它是孵出不久刚开食的幼鱼必要的饵料。 我是一个新手也希望与其他新手一起成长进步!
新手又来一起学习学习咯( 预防鱼病 及 平时预防措施) 养鱼重要的先要养好水,一缸好水绝对会给你省下不少麻烦,但有些情况却总在我们不经意的情况下出现,如果出现了一些问题,最少我们要有办法去处理。 那就先了解一点基础知识。 鱼病的防治基础知识 预防鱼病,首先要弄清楚鱼发病的原因,才能采取措施,有效的防止鱼病发生,而造成鱼病的因素主要有: 1、水温、水质失宜--热带鱼对水的温度有一定的适应范围,水温的突然变动,温差超过5度以上,或水温长时期偏低或偏高,都会使鱼发病.水质也是一样,如果单位水体中载鱼量太多,使生存的生态环境相对变得恶劣,超过热带鱼适应的范围,便可能发病.如不及时换水,当鱼的排泄物、分秘物不断累积,二氧化碳和氨增多,微生物、藻类大量增长,就会令水质恶化,溶氧量降低,使鱼发病。因此,保持均衡的温度和良好的水质是非常必要的。 2、饲喂不当--人工养鱼,全赖人工投饲,如果投喂的饲料营养成分不足,缺乏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或者不能定时定量,饥饱不匀,使鱼营养不良,体质虚弱而致病。若是饲料霉败变质,更可能使鱼中毒致病。 3、操作不慎--在捞鱼的操作过程中,不慎碰伤鱼体,折断鱼鳍,或是鱼跳落于地上受伤,伤部极易感染。此外,常刮食附着藻的鱼,吻部也易感染。 4、外部带入病原体-- 将外部病原体带入养鱼容器的途径很多,如由饵料、水草带入,病鱼用过又没消毒的工具,新购入鱼未经隔离观察就放入原来的鱼群等都能带入病原体。 5、意外中毒 --多属农药中毒,如为美化环境,将鱼缸、水族箱与花盆放在一起,对花盆喷药治虫时,没有想到鱼,没有移动鱼缸,也未加盖;将农药喷入鱼缸,使鱼中毒身亡。清洗过滤棉时,用清水漂洗,切不可用洗衣粉或肥皂浸洗。 平时预防措施: 1、了解热带鱼对水质、水温的要求,使水温、水质符合饲养鱼的要求。放养密度适当,勤排污、换水和清洗滤棉,换水时,新、老水的温差不要超过5度,昼夜温差大时,要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水温过分升降。 2、保证饲料质量,要按照鱼的食性投饲,饲料要新鲜、清洁、适口,发霉变质的饲料不能喂鱼。投喂要定时定量,不要随意多投、少投,还要根据季节、气候等情况,调整投饲量。 3、换水、捞鱼时要细心操作,避免鱼体受伤。采用较大的捞网,捞网离水后即用手遮盖,防止鱼跳出。换水时避免水流冲击鱼体。 4、在易发病的季节,容器、工具要经常消毒,用药后用清水洗净,消除残留药性。或在容器中滴些亚甲基蓝液,使水呈浅蓝色,以达到消毒的目的。新购进的鱼与原饲养的鱼混养前应先进行鱼体消毒,常用的消毒药液有3%食盐水或2至3PPM呋喃西林溶液、10PPM高锰酸钾溶液,任选一种,将鱼药浴5到10分钟。药浴过程中如见鱼急游反常,应立即捞回原水中。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