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虎山上 狮虎山上
关注数: 6 粉丝数: 6 发帖数: 785 关注贴吧数: 1
珲春第一次发现幼虎捕食现场 珲春第一次发现幼虎捕食现场 2007-05-16 11:43:20 来源: 新文化报 5月14日,在吉林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辖区官道沟村牧场内,4头小牛竟然两天内连遭野生东北虎捕杀!当时恰逢国际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考察,他们对野生东北虎的好胃口表示赞叹。 “我们在现场附近发现一个掌垫宽度8.1厘米左右的东北虎脚印,经过专家鉴定,袭击小牛的是一只刚独立生存的幼虎。这是保护区成立近6年来,首次发现东北虎幼虎捕食现场!”昨日,珲春东北虎国家级保护区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兴奋地告诉记者,这意味着,珲春境内的野生东北虎种群繁衍旺盛,新一代的小老虎们也成长起来了。 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纽约总部和中国上海、北京分部的官员安杰丽、李冰、肖峻峰等人得到消息,决定改变会议日程,赶赴现场勘察鉴定。此时,延边州林管局野生动植物保护部副部长廉仁浩一行3人也来到珲春考察东北虎伤害家畜事宜。于是,一行人同赴事发现场。勘察发现,有1头两岁母牛被老虎咬死,臀部约10公斤肌肉已经变成老虎的美餐。距这头牛40米外,还有1头两个月大的小牛也被老虎咬死,但没有被吃食的痕迹。 工作人员想起,1月份到该村调查时,老村长郎占华讲过,2004年,该村村民就看到过1只雌虎带着1只幼虎在官道沟附近活动。难道这只小老虎已经长大并开始独立练习捕食?带着这个疑问,工作人员仔细查找附近的每个角落,但由于草木茂盛,没有找到老虎留下的清晰足迹。就在工作人员返回村内登记时,又接到村民举报,又发现有两头小牛被老虎咬死。勘察人员前往现场,在一片泥泞的沟洼地带,发现两只牛犊被咬死。最小的才刚刚满月,它的臀部和一条后腿被吃掉。另外一头牛脖子被咬断,全身完好。工作人员从咬痕上判断,系野生东北虎所为。经耐心寻找,工作人员发现了隐藏在落叶和泥土中的足迹。足迹呈梅花状,经测量:掌垫宽8.1厘米,脚印总长12.5厘米,总宽12.4厘米。按照有关东北虎鉴定的参数,专家认定,这只连续咬死了4头小牛的东北虎是一只还未成年的3岁左右的小老虎!这个发现让工作人员惊喜万分,这是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近6年来,首次发现幼虎活动现场。而且,两个现场距离不到1公里,死亡的都是小牛,都是一大一小,咬痕相似,工作人员断定,4只被咬死的小牛应该是同一只东北虎所为。 “这只刚离开母体的小老虎大概在练习独立捕食!”有专家得出这样的结论。还有的专家认为,很可能这只小老虎在捕食的同时,它的虎妈妈就在不远处观看,培养它独立捕食能力。但现场没有发现成年东北虎的脚印。不管怎样,这次的发现都意味着,珲春境内的野生东北虎种群正在健康地繁衍生息,新一代的小老虎们开始独立。
苏州华南虎 华南虎华南虎 Panthera tigris Linnaeus食肉目 Carnivora 猫科Felidae  识别特点 体型大,体长1.6~2.9米,体重180~200公斤。头圆,耳短,四肢粗大有力,尾较长,全身橙黄色并布满黑色横纹。  据中外学者的调查和考证,江苏省境内的南京和宜兴两地的山区曾经生存过虎,但是它们在20世纪上半叶可能已经绝迹。虎是亚洲的特有动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虎分化出了8个亚种。100多年前,东到朝鲜半岛和远东,西到土耳其和里海,北到西伯利亚,南到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和巴厘岛,都遍布着号称“百兽之王”虎的足迹。据世界基金会的最新统计,虎的8个亚种中已有3个惨遭绝对值灭,而原产于我国南方诸省的华南虎,自1980年在江西省和1981年在浙江省分别报道击毙1头猛虎后,国内再也没有发布过有关华南虎在自然界活动的消息,或许这就是残存野生华南虎翦尽戕绝的最终信号。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生存委员会在20世纪80年代已将华南虎定为频危级动物,并把它列为世界十大濒危动物之首。目前,散养在我国19个动物园里供观赏的华南虎共53头。因此,当野生个体濒临绝灭时,这些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的华南虎就成了价值连城的瑰宝,对它们进行保护抢救和增殖实在是刻不容缓的当务之急。我国于1988年将华南虎列入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  值得赞誉的是苏州市动物园在保护和建立华南虎繁殖种群方面所取得的业绩。1988~1998年的十年间,他们在繁育华南虎的工作中奇迹般创造了4项世界记录:(1)1对名叫玲玲和阿华的种虎不间断地每年产仔,共繁殖出仔虎41只,成活28只,成活率高达68..2%;(2)1992年,母虎玲玲年产两胎的试验获得成功,两胎共下仔9只;(3)华南虎的绝育年龄通常是14岁,但是该园产仔母虎已超过15岁,堪称“英雄虎妈”和“英雄虎爸”;(4)园内现有华南虎18只(1999年),占全球华南虎总数的35.2%,是世界上饲养和繁殖华南虎最大种群、最具活力的动物园。苏州市于1999年已在石湖风影区的蠡岛建立起“华南虎培育研究中心”,进一步提高和落实繁育华南虎的工作。  世界保护野生动物基金会决定,把1月28日定为国际性护虎运动日,以此唤起人类的护虎意识,让更多的人加入到爱虎护虎的行列中来。人们坚信,只要锲而不舍地在保护的基础上大力开展繁育工作,总有一天华南虎也能像扬子鳄一样,成为彻底摆脱灭顶之灾的特有珍贵动物。祈望在不久的将来,于祖国的山林间和全国的动物园里,都能聆听到华南虎威武的虎啸声,寻觅到更多的虎踪和目睹其雄伟的虎姿
斑鬣狗简介 斑鬣狗 中文学名:斑鬣狗(Crocuta crocuta) 中文目名:食肉目 中文科名:鬣狗科(Hyaenidae),鬣狗科成员在史前分布比较广泛,旧大陆很多地区都能见到,也是我国常见的史前动物,并长期和北京猿人争夺洞穴和猎物,而现在分布基本限于非洲, 中文属名:斑鬣狗属 中文俗名:猎狗 拉丁文名:Crocuta crocuta 英文名:Spotted hyena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Erxleben,1777 物种信息:身长950-1600毫米,尾长250-360毫米,重40-86千克雌性个体明显大于雄性。毛色土黄或棕黄色,带有褐色斑块。短、无鬃毛;上额犬齿不发达,但下颌强大,能将9千克重的猎物拖走100米。见于视野开阔的生境,如长有仙人掌的石砾荒漠和半荒漠草原、低矮的灌丛等。成群活动,每群约80只左右,雄性个体在群体中占优势。性凶猛,可以捕食斑马、角马和斑羚等大中型草食动物。进食和消化能力极强,一次能连皮带骨吞食15千克的猎物。善奔跑,时速可达40-50公里,最高时速为60公里。全年都能繁殖,但雨季为产仔高峰期。妊娠期110天,每胎产2仔。雄性2岁、雌性3岁性成熟。是目前数量最多的捕食动物,在维持被捕食动物种群数量方面具有作用。分布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较开阔地区,南至南非联邦、除热带雨林地区,是鬣狗科中体型最大的一种,也是最著名和捕食性最强的一种,可以成群捕食较大的猎物,是非洲除了狮子以外最强大的肉食行动物
和大家认识一下水中的老虎!!!! 和大家一起认识一下"泰国虎" 泰国虎 别名:三间虎、南托斯鱼、细鳞拟松鲷 科种:其他科别 产地:苏门答腊,婆罗洲,柬埔寨,泰国北部和中部。 水质:26~28℃℃。水最好加些盐,要高氧。 Ph值:弱酸性至中性 食物:肉食性,嗜吃活饵:比如泥鳅,金鱼。经过一定时间的训饵,也能进食冻 鱼冻虾。生长速度还可以(不能和地图龙龙比的)比起其它的大型鱼有一 定难度 性情:泰国虎是一种很强壮的鱼种,虽名为泰国虎,性情却温和胆怯,所以容易 受到光线的改变刺激而改变体色。有一定的地域性,捕捉活饵时性情凶 猛。混养的话就要注意体积差别,泰国虎曾咬开过地图鱼的肚子,但小时 候生性怯懦。如果几条体形旗鼓相当的话就问题不大,但也有不少鱼友养 很多条虎也是养的很好。但如果你不打算多养几条,建议一条。要知道 弱势虎的颜色很烂的,根本无法体现虎的魅力。 挑选:泰国虎小的时候很难挑选,市场上把身上有3条黄杠的炒成了极品虎, 因 为物以稀为贵!所以挑选时要尽量选3道的。挑选时要注意挑选尖挺的, 泰国虎的嘴要合拢。最重要的是不要选身上道道下方分叉的,要不然几年 后你不想养了要卖时,别人会因为你的虎身上分叉,猛砍你的价钱。 泰国虎的背鳍是它迷人的地方,圆圆的象一块肉在鱼缸里穿梭。 泰国虎有个毛病就是性情胆怯, 特别是10CM 左右的,整天躲在缸角或是过滤旁边。没有观赏性 。由于这种鱼太胆小了,所以很难稳定下来,我曾经在别的论坛看过一位养主说他养了整整四年,那鱼才可以稳定下来,才肯游出来让人看!所以大多数的泰国虎是长大了才会出来游,(20CM左右) 所以养它的人要有心理准备 没有什么观赏性。这都是由于对环境的敏感度太高了。 泰国虎在原产地是一种食用鱼,这种鱼的体型也是差不多可以算大了。 在泰国,曾经有渔夫捕获野生的泰国虎,长大约两尺半。以下的图就是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