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苑花儿 紫苑花儿
关注数: 0 粉丝数: 4 发帖数: 445 关注贴吧数: 53
[转]郭襄与杨过 “小东邪”郭襄,书中涉及虽少,直至最后几章才出现,与杨过几成隔代之人。然而她却是这部小说的最为光彩照人的人物形象之一。她对杨过芳心可可的复杂情愫,亦正是全书最动人的篇章。她号称“小东邪”,实则是黄药师,郭靖,黄蓉之兼美。出现于书之时,虽则年公十六,然而明丽俊逸,超迈不群之气,独具慧眼,暗许芳心之情,却使人永久难忘然而,使人不禁产生这样的设想:也许郭襄才真是杨过的佳偶……  然而,谁知道呢!?情之为物,直如生死之谜,浑然而不可尽解。小东邪郭襄天真爽朗是公认的最可爱的女孩子。虽然小小年纪,对情爱的看法却极为深刻,对穆念慈的不幸,她如是说:"她是没有法子啊,她既欢喜了,……便有千般不是,她也要欢喜到底。"郭襄是借评穆念慈跟杨康的往事来表达自己的想法,穆念慈对杨康如此,她对杨过也是如此啊!郭襄是"一见杨过误终身"最后一个牺牲品,也是最令人不值的一个,许多读者甚至认为,如果郭襄早出生十几年,杨过和小龙女的故事就得整个地改写!  杨过越是不掩饰自己对小龙女的思念,郭襄对杨过用情就越深。郭襄一边衷心祝祷杨过能和小龙女重逢,一边又忍不住对杨过仍有幻想。杨过苦等小龙女不至,纵身跳崖,郭襄想也不想,跟着跳下。杨过问她为什么要跳,她还是想也不想就答:"我见你跳下来,便跟着来了。……你不怕死,我也不怕死。"小东邪行事一贯与众不同,用情也是率真至极,想爱就爱,想说就说,没有半点犹疑。这么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轻轻的,很自然地从郭襄嘴里说出来,在杨过却似乎有千斤重。他为之心惊胆颤,只怕自己辜负了郭襄的情意,但他却又不能不辜负啊!《神雕侠侣》这部情书,最后竟以郭襄的"泪珠夺眶而出"作为终结,此情此景,真叫人情何以堪!
[转贴]李白之妻不好过 ●我们看李白的诗,写的多是喝酒、游山、赏月、观花……好象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一般。李白一心想出人头地,捞个官来当当,可是只得到一个「翰林学士」的空头衔。他长年累月在外,作为他的妻子儿女,日子该是不太好过吧?要证实这一点,就必须从李白的诗中去寻找根据。  李白有一首《自代内赠》诗,其中有这么几句:  ……妾似井底桃,开花向谁笑。君如天上月,不肯一回照。窥镜不自识,别多憔悴深。安得秦吉了,为人道寸心。  诗中的「秦吉了」学名「鹩哥」,是一种鸟,经人驯养后会学人说话。诗人的妻子希望有一只会说话的鸟儿,飞去向李白说说她心中的寂寞 。李白还有一首《赠内》诗:  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虽为李白妇,何异太常妻。  「太常妻」说的是这样一件事:东汉时,周泽当了一名主管祭祀礼乐的官(太常)。他敬重宗庙,常常卧病斋戒。他的妻子可怜他,去问候他。他大为生气,说妻子犯了斋戒的规矩,把她送到监牢去治罪。可见「太常妻」不好当。李白的妻子与「太常妻」无异,那么他的日子也一定不好过。  李白在金陵的时候,写了《寄东鲁二稚子》一诗。诗中写的是楼东一株桃树,是诗人亲手所栽。如今离家已经三年了,桃树该长高,开花了吧。于是他想象…… 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双行桃树下,抚背谁复怜。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裂素写远意,因之汶阳川(汶阳川在今山东泰安一带)。  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出,李白是很想念他的儿女的。李白还有一首《南陵别儿童入京》诗: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李白回家了,儿女们自然高兴。可是他一心想当官,一旦有了一点门路,便离家而去,把妻子儿女放置一旁了。而且,从「会稽愚妇轻买臣」一句可知,他不太尊重自己的妻子,夫妻间的关系恐怕并不和谐吧。(萧凡)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