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壺子
月当窗
闲人
关注数: 65
粉丝数: 102
发帖数: 2,608
关注贴吧数: 43
一方清代琴砚 收到一方清代琴砚,卖家以为是端,我路过闲扯了几句,指出这实则是贺兰石,和卖家一阵沟通交流会,卖家也挺爽快,算是宝砚赠知己。愉快的成交了。 贺兰砚比较小众,清代出现,也是“碰瓷儿”端砚的一个品种。和端砚很像。故又名“贺兰端”。下墨略慢,也还行,发墨细腻。有点像麻子。 这方琴砚做工精致,气息雅正,砚堂还带石眼。爱不释手。与诸友共赏。
一些琴砚的分享 清代《诚一堂琴谈》载“琴学与字学略同,运腕用臂力,指节用坚实……”意思大抵弹琴的方法和写字的方法内核相同。楼主弹琴近二十年,练字也有几年,初衷是自己玩扇子,写扇面方便,扇面基本都是小字,所以就入了砚台的坑。后来了解到琴型砚又是砚台的一个题材,于是这些年陆陆续续,不知不觉收了不少琴砚。虽然没有特别好的,也没有古砚,但是多少涉及了一些传统名砚和地方砚。也算占了个类别丰富。 今日闲暇,写一些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吧。不指望可以帮初入坑的朋友少走弯路,因为身体的感官体验一定要自己上手,还有影响砚台价格的因素有很多,贵的也不是绝对好用,便宜的也不见得不实用。 比方说古琴,名家琴,一定贵,但是即便同一位斫琴师做的琴,声音差异可以天上地下,但是价格是一样的。如果不懂,就会花高价格买垃圾琴。同理,砚台同样坑口出的石头,有些好用,有些一样很垃圾。所以还是要上手体会。就像我有三方坑仔,两方喇嘛崖,一样的坑口,磨感表现真的都不一样。人生一世,还是要“乘物游心”,努力提升自己。把书法水平提高。哪怕一片顽石,到你手中也是无价之宝。 好了,和朋友们分享一些我的砚台,谈一谈自己的体会给各位朋友做个参考,贻笑大方了。
买了一本鬼子的中国砚台书籍 里面有一些认知和论断,颇为有趣,值得玩味。 第一:鬼子不认可洮河砚,觉得藏区远离中原文化地,且古籍记录的临洮和现在洮河砚产地并不一致。大量被认为是洮河砚的砚石,实则是“绿端”。所以在鬼子书中记录的四大名砚,并没有洮砚一席之地。 第二:鬼子认为“端砚下坑”与“水坑”实则一脉。下坑即是“冚罗蕉”,水坑即为“老坑”。对冚罗蕉极为推崇。 第三:鬼子认为“澄泥砚”就是天然石砚,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苏州“蠖村砚”。鬼子不认为澄泥砚是泥巴烧制的。 ps:书中有些记录挺有趣,比如鬼子大量购买他们以为的古砚,结果后来发现是现代低仿。还有一些触目惊心的数据,比如从万历到光绪,三百年里,端砚老坑平均每年开采矿层也就40cm左右,从70年代开始,每年几十甚至百米,竭泽而渔。令人痛心。
在小红锤上失之交臂的一方 小红锤上犹豫了一下,失之交臂。现在想来也有点遗憾。说是清,个人感觉是创汇期。雕的壁虎个人审美不是很喜欢,觉得有点画蛇添足。但是料子很好,老坑仔,戴石皮。厚度也好。一度以为稳拿了。最后关头被人截胡。有点意难平。发出来大家一起欣赏一下吧我。蛮有特色的一方琴囊砚。
就这?我说怎么这么眼熟 每次刷到某音直播看到某些砚石,总觉得异常的熟悉。今天在河边散步,看到休闲椅,破案了………下次可以在室外直接磨椅子试试了
三驾马车起飞 麻子、老坑、坑仔……三神器凑齐。 图二是老坑vs喇嘛崖。老坑第一是有道理的。
收了一方琴砚 蛮有老味儿的,琴做的挺文气。正面背面两种石色。。下墨较慢发墨细腻。就是不知道什么石头,什么品类的砚,有哪老师认识,求助,麻烦答疑解惑。
京都闲逛,发现了
连友投票小调查
刚才和朋友讨论,他说U月读可以秒杀自来也 月下 19:28:32 对付 自来也 用不上须佐 水ぺ月 19:27:49 切 月下 19:29:16 月读就可以 秒杀之.. 水ぺ月 19:28:26 秒的好。。。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