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eeee5 iseeee5
关注数: 0 粉丝数: 2 发帖数: 2,289 关注贴吧数: 1
从东方卫视“出走”的主持人 请注意,以下的介绍都是“曾”(ceng) 董卿(Dong Qing)  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电视系节目主持人专业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专业 曾担纲上海卫视的《上海大剧院》、《新上海游记》、《从星开始》、《亲亲百家人》等自办节目主持人; 曾任上海东方电视台文艺部主持人先后主持过《流金岁月》、《相约星期六》等栏目和数十台大型综艺晚会; 2000年12月被评为“第三届上海十大文化新人”、“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  2001年荣获第五届全国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金话筒”奖;  专业论文《论主持人在谈话节目中的倾听艺术》获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播音学研究委员会第十届优秀播音、主持论文二等奖;  主持作品《视听满天星》获一九九八年度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播音与主持作品奖》三等奖  写作、英语成绩均为优秀,具有英语同声翻译的能力。 劳春燕 32岁 硕士 中共党员 曾任上海东方卫视时事节目《东方夜新闻》制片人兼主持人。 她曾是东方卫视《东方夜新闻》制片人兼主持人,该栏目成为了首届中国电视十大名栏目。她已先后采编了100多期、1500多分钟的新闻报道以及90多位、近2000分钟的人物专访。她曾在上海电视台担纲《今日报道》主播,较早尝试“说新闻”的主持风格。并在上海卫视策划主持了《星期视点》、《人在上海》专栏。主要作品如《415韩航空难调查》、《丁肇中访谈》获得包括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电视奖、中国人口奖等在内的诸多奖项。
《草房子》--百度图书 书名:草房子 ISBN:750632480 作者:曹文轩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定价:22 页数:385 出版日期:2003-01-01 版次: 开本:32开 包装: 简介:这是一部讲究品位的少年长篇小说。作品写了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六年中,他亲眼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撼动人心的故事:少男少女之间毫无瑕疵的纯情,不幸少年与厄运相拼时的悲怆与优雅,残疾男孩对尊严的执著坚守,垂暮老人在最后一瞬所闪耀的人格光彩,在死亡体验中对生命的深切而优美的领悟,大人们之间扑朔迷离且又充满诗情画意的情感纠葛……这一切,既清楚又朦胧地展现在少年桑桑的世界里。这六年,是他接受人生启蒙教育的六年。作品格调高雅,由始至终充满美感。叙述风格谐趣而又庄重,整体结构独特而又新颖,情节设计曲折而又智慧。荡漾于全部作品的悲悯情怀,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趋疏远、情感日趋淡漠的当今世界中,也显得弥足珍贵、格外感人。通篇叙述既明白晓畅,又有一定的深度,是那种既是孩子喜爱也可供成人阅读的儿童文学作品。目录: 第一章 秃鹤第二章 纸月第三章 白雀(一)第四章 艾地第五章 红门(一)第六章 细马第七章 白雀(二)第八章 红门(二)第九章 药寮追随永恒(跋)附 草房子(电影文学剧本)
电影《草房子》 影评 中国,1999  导演:徐耿   评级:☆☆☆☆  看完《草房子》第一个感觉就是精致、漂亮、唯美。制作人员确实用了“心”拍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富有灵气和生命。影片故事大部分发生于一所乡村小学,百分之八十的戏都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拍摄,校舍又是用竹子搭成的,这很容易变成《黄土地》、《红高梁》、《大红灯笼高高挂》式的讲究造型、色彩浓烈的风格。但《草房子》没有拍出了江南的小巧、细致。  《草房子》的故事大概发生于60年代初,这个时期可说是中国政治运动旺盛的时期。但《草房子》却没有牵扯上政治色彩,片中也没有任何与政治事件有关的情节。它通过一个少年的眼光来看待世界,展现60年代纯朴的风土人情,同时透出一种淡淡的忧愁。从某种角度说有点类似《阳光灿烂的日子》,都是童年的回忆。不同的是《草房子》的主角年纪更小,在他眼中的世界当然更单纯也更美丽——虽然他见到的都是不幸。其实影片反映的只是一种中国人特有的“情”:父子情、朋友情、家庭中的感情、团体间的感情、老师之间的感情。片中也有一段爱情,最后却是以悲剧告终,但他们分手的原因并不是女方父亲的嫌贫爱富(仅是一个方面),也不是主人公的“误事”(也仅是一个偶然),说到底是没有“缘分”,而这一切都不是因为政治的因素。这恰是我最欣赏的。  《草房子》属极少的例外,尽管它被划入“儿童片”,但常见的“儿童片”往往也是说教的代理品,从这一点来说《草房子》是非常难得的。它的故事中几乎看不到丝毫的道德说教。本片中“时间”的概念是停滞的,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带点浪漫,带点伤感,带点温情的故事。全片的主格调应该说是比较哀伤的,每个人都有一段不幸,但其表现过程却又非常凄美,恰似江南的春雨,润物细无声。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