怜云惜雪 怜云惜雪
关注数: 1 粉丝数: 3 发帖数: 392 关注贴吧数: 10
『与宁随行』那时花开——写给所有家里人!!! 因一份心意,有缘和你们相遇,结识彼此的同时,我也在认识自己 为一个名字,有缘和你们聚在一起,自此在我心里,万水千山也不是距离 我从来就是一个沉默的孩子,可怜的孤傲脆弱……听着一首歌度过孤独,看着满地残红无声流泪,宁肯呆坐一个下午,也不愿跻身人丛。惶惶然,用画笔渲染沉沦,享受属于自己的怡然。 从什么时候开始,认识了亚宁;独到的诠释,明净的眼神,坚毅的侧脸……一切一切,给我的感觉是钦佩与温暖。我鄙视某些所谓明星的故作姿态,而我印象中的亚宁却是一个平和真诚的人,没有半点虚伪与做作。 喜欢上亚宁,不仅因为他的阳光,帅气,更因为某种美好而又正在渐渐消逝的东西。 来贴吧真的是个偶然……在网上无所事事的闲逛,想看看亚宁的贴吧,却绝没想到这里对我有着如斯吸引力,更没想到会留在这里,从而更深的了解老大,也认识了这么多朋友,自此,仿佛快乐忧伤都与这里相连—— 现实与网络的差距,在于屏幕两边的人,无法同时承载彼此生活中的幸福与失落。但和你们在一起的时光,我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快乐,还有温暖,那些我的亲人也不曾给予的体会。无论生活中遇到了怎样的际遇,在吧里的我一直带着笑。想来谁都是如此吧……甚至老大偶尔来这里“潜水”,看我们漫无边际地HC,不也会在纵容的微笑中淡忘些许劳累与积郁么? 当在吧里的嬉笑怒骂成了一种快慰,当满口“老大”成了一种习惯,当一种无声的默契慢慢扩散……我终于了解了,什么是体谅,什么是关心……原来,爱竟可以如此细腻,原来,世界毕竟还有美丽。自此,才有了我对裸奔者的关注,有了我为阳子JJ熬夜的强烈抗议,有了我对超级花痴的言辞声讨,有了我对凤凰JJ渐离贴吧的怅然若失…… 不会流泪,至少我已经学会了感触。自在医院里喝着绿豆汤吃着鱼干的那个中午,我才明白,自己在内心默默守护某样东西的感觉,竟会是如此的曼妙,甚至可以淡化空虚与恐惧。 不要询问我的过往,谁的代名成就了悲伤,昔日水凝碧波荡漾,终一生缄默,为你守候辉煌…… 遍野的紫花烂漫过几个世纪,大片的菖蒲草在记忆中消逝,无情的岁月留给我满身创痕与惨白的记忆……但也因此,我更加珍惜每一段得之不易的缘分。 与你们的相聚虽然短暂,但我得到的却不止一点点。要知道,以前从没有过谁会提醒我“小孩子熬夜会不长个子”,在我伤心时从没有谁建议我打枕头发泄,我为了贴吧而去网吧那次,老爸老妈都没有提过“灭火器”,“离出口的距离”…… 我向来不喜欢什么承诺,但真的要对所有家里人说一声感谢,为老大的随和与善解人意,为你们带给我的快乐。和你们在一起,真的有了一家人的感觉。虽然一切都会是过眼云烟,但是最重要的是我们曾执着过。若干时光后,蓦然回首,想起和你们一起走过一段美丽的日子,那就足够了~~^-^ 曾经,我的生活没有绚烂。过早的枯萎是心头的繁簇。 末始,花朵盛开在指尖的,是紫昙殇最后一世缘分的终点。 我企盼和家里人的相聚,企盼六人众可以面对面的交谈。虽然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但我相信,总有那么一天。 我企盼有一种默契,可以穿透空间的距离,我企盼有一种惦念,可以让人用心去思索。我有自己的路,但幸喜有你们的陪伴。成功需要多久?一朵花开的时间。 千年一夙不会是昙花一现,缘字决本来没有虚拟。蹒跚步履与老大的相识犹如每个昨天。和你们一起,为亚宁沉沦,因亚宁奋然,这种感觉,不是理所当然,而是一种奢侈的享受。一个月的时间,承载着我梦的起点。 但这一切,不是梦话,不是梦话,不是梦话…… 盼着那一天,鸢飞唳天,能有此机缘,与我爱的老大,与我爱的你们,把酒顷盏…… 酒不醉人人自醉,满目流苏。 哪时花开?就在那时!
『亚量高致,宁气逼人』冬日DE暖阳--亚宁 初冬携带着落叶飘零。艳阳悬在窗外,又一次地温暖着我的迷惘。沏上一杯清茶,望着杯中的沁绿,守着一分优雅,听着音响里淡淡的音乐,让心情随袅袅的茶香升腾。刚刚过去的这个秋季没有太多惆怅的的雨丝,只留下一丝安详的清爽感觉。如果人来这世上走一遭只是为完成一次盛大的生离死别,那么够了,你已伴我们在这精彩绝伦的一幕里。你是占尽风光的主角,在平凡的生命中,我们甘愿做你最忠诚的观众。也许在你俯身踏影时,你会记起那伴歌衬舞的流星。请允许我们把青春的成长、快乐、感伤,放在你宽博的怀中,用我写过的诗句递送给你转身的背影。情有几许深,轻拈絮花红。寂静的读一阕清照的诗词,掀起了相守为缘,相识为份的惊涛。我回望生命滞涩的脉络,青春时的歌谣展现在我们的目光里,划起自视为了无痕的心,皆逐一的珍藏在我们纯情的档案里。你风情地站在那嫣然一笑,眉宇间散发出的阳光味道,在我的心底回旋,温润我的梦境。今生与你的际遇,只为来偿还一段尘世的夙愿,在彼此的生命中那么短暂、美妙的一瞬,我会把它留在梦里。在以后没有彼此的无限时光中,这吉光片羽的记忆犹如你挂在我生命中的一盏灯,它带给我的光泽足以灿烂我的一生!
『与宁随行』雨中石老人同唱一首歌 . 昨天上午,雨中的石老人海水浴场响起了《同一首歌》的熟悉旋律,海洋节开幕式大型演出在这里进行。尽管天上的雨纷纷落下,但观众与演员的热情,将这里的气氛一次次推向高潮,程琳、苏小明、毛阿敏、张暴默、张伟进、林依轮等为观众所喜爱的新老歌星,一个个踏浪而来,和雨而歌,观众的头发、衣衫尽数为雨水打湿,但他们依旧欢快地笑着,为精彩的演出、为大海的节日、更为前一夜刚刚从莫斯科传回的喜讯……   “同一首歌”的同一句话   从主持人亚宁登上舞台开始,每一位歌手在开唱前,都会重复同一个语义的话语。亚宁说:“北京申奥成功,我们的心情同样激动,祝贺北京,也祝贺青岛。”这台《同一首歌》的演出,本是海洋节的开幕式,但“主题”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改变,它几乎变成了庆贺北京—青岛申奥成功的专题演出。但组织者设计的大海的旋律还是一遍遍响起,程琳的《小螺号》、苏小明的《军港之夜》这些耳熟能详的旋律,一遍遍地提示着观众和演员,我们走到一起来,为大海庆贺,为青岛庆贺。   “轻装上阵”魅力犹存   与以前我们在荧屏上看到的“重装版”《同一首歌》相比,昨天的这一场演出有点“轻装上阵”的味道。既没有港台歌手,也没有那英、孙楠这些当红的一线人物,但这些并没影响观众的热情。对于苏小明、张暴默、程琳等成名已久的歌手,观众们报以有节制的掌声,那些熟悉的、舒缓的旋律还引来一阵共鸣。而青春照人的主持人亚宁和歌手林依轮一上台,青年观众的呼喊立即响了起来。真正引起沸腾的,则是“大姐大”毛阿敏,《思念》、《同一首歌》、《绿叶对根的情谊》三首歌曲彰显出她的实力。毛阿敏似乎还不太满足,唱着唱着,突然走下台来,观众更是争相上前握手,气氛推向了高潮。   《百年梦寻》再唱响   在1999年夏天的第一届海洋节上,歌手张伟进用雄浑的嗓音唱了那首青岛人熟悉的《百年梦寻》。昨天,张伟进再次唱起这首歌,记者问他再来青岛唱这首歌有什么新鲜感受,张伟进说,青岛比两年前又有了可喜的变化,尤其是申奥成功,必将会使青岛变得更美丽,他能再唱这首歌,感到无比荣幸。   在雨中,在海边,在美丽的青岛,聆听这些熟悉的旋律,昨天的记忆,或许真的难以抚平……
『与宁随行』创新才是出路 . 眼下,央视三套的招牌栏目《同一首歌》将进行全面改版的消息,已经成为人们谈论最多的一个话题。作为央视三套的领军人物与《同一首歌》的创始人,总导演孟欣给广大观众作出了一个肯定的答复:“一定要改!”“而且只有通过改版,才能找到《同一首歌》的出路!”如今《同一首歌》在广大电视观众心目中的地位可谓如日中天。但也正如孟导自己所说,正因为《同一首歌》获得了巨大成功使得包括她在内的剧组班子愈发感到了欲罢不能的烦恼。其实,在眼下各类综艺节目满天飞的形势下,《同一首歌》光是请一些新老歌手来哼哼几个小曲,或邀请几个不相干的所谓“艺人”做嘉宾,如此还能够获得观众积极的反响与喝彩,已经算得上了幸运加奇迹了。好在我国领土辽阔,《同一首歌》可以打着走进某某地的旗帜,多周游几个地方,要是老呆在北京,恐怕早就支撑不下去了。但老是“旅游”也不是办法,如果节目本身还继续故步自封,不思创新,那很快观众就会无情的将《同一首歌》抛弃。谈到改版,主持人亚宁往往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从第一期《同一首歌》开始,亚宁就已经在观众心目中建立了自己的地位。放眼内地主持界,能把一台单调的歌会主持到如今的地步,除了亚宁还有谁可以办到!所以孟导一再强调,《同一首歌》要想改版成功,主持人最好换个新鲜面孔。言外之音很明显是说内地现有的文艺节目主持人当中,尚无一人能出亚宁之右。当然,孟导还特别谈到,《同一首歌》新的主持必须具备很强的随机应变与临场发挥的能力,就像胡瓜、吴宗宪、陶晶莹那样,而这点也恰恰是亚宁所不足的。
【灌水贴】[盘点]历届央视春节晚会上的最大亮点! 从1983年开始,央视春节晚会已经走过了将近26个年头。尽管最近几年的央视春晚在节目的安排上被批毫无新异,太多节目基本上没什么看头,但是不可置否的是,每届的央视春节晚会多少有他本身最大的亮点。就在我们对2008春节晚会节目以及亮点猜测的时候,我们不妨来回顾一下历届春节晚会上为观众们呈现的最大亮点。83年—王景愚小品《吃鸡》;李谷一歌曲《乡恋》这是央视的第一台春节晚会,其亮点很多很多。不过我从我父辈中了解到83年央视春节晚会的最大亮点应该是一个叫做王景愚的哑剧演员带来的小品《吃鸡》,鸡肉太硬,卡住了他的牙齿,逗得观众们哈哈大笑。除此以外,李谷一一口气唱了7首歌也是当年春节晚会的一大亮点,而其中最好听的歌曲当属《乡恋》。84年—张明敏歌曲《我的中国心》;陈佩斯、朱时茂小品《吃面条》 李谷一 歌曲《难忘今宵》84年的春节晚会上,一个戴着眼镜,穿着中山装的男歌手演唱了一首《我的中国心》,一夜之间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会演唱这首让全球闻之都心潮澎湃的歌曲,张明敏也因此迅速走红.当然还有已故相声演员马季带来的相声《宇宙牌香烟》以及光头陈佩斯与朱时茂联袂表演的小品《吃面条》,还有李谷一演唱的那首听后为之动容的《难忘今宵》。
『亚量高致,宁气逼人』北大校园电视人的前沿课堂:北大电视台学生 前记10月26号的中午,电教104,原本没有课的教室涌来了许多年轻亮丽的同学,大家秩序而坐,北大电视台主编陈波老师走上讲台,打开了图文并茂的幻灯片,与在座的同学们分享起他对于电视摄像的心得。台下40多名来自各个院系年级的同学,则是今年通过层层选拔加入北大电视台记者团的新“校园电视人”。而陈波老师的这堂“义务培训课”,则是北大电视台推行多年的学生记者培训计划的一个缩影。专业化团体离不开专业化培训2005年凤凰卫视台庆九周年在北大举行庆祝晚会,全国转播。这是凤凰卫视与北大电视台学生记者全面合作的一次盛会。北大电视台学生记者的与观众交流的能力、控制现场的能力以及幕后策划、采访的能力使得凤凰卫视的策划者对北大电视台学生记者的专业素养刮目相看,学生记者们的表现让凤凰卫视的主持人感叹:“我们要失业了!”在学生记者们专业的表现背后,凝结了北大电视台学生记者培训计划的丰硕成果。北大电视台建台20年来,已经成为被学生认可的影视编导教学实践和人才培养基地。在人员、设备、办公条件都不充足的情况下,北大电视台承担了每年100多名来自学校各院系学生的影视制作、媒体运行、主持播音等方面的培训工作,并且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在学校的支持下,经过电视台老师以及历届电视台学生记者团的不断努力,学生记者培训计划变得更加专业,更加全面,注重对学生记者的全方位专业化培养。一个没有任何电视工作基础的“门外汉”,在经历了全系列的培训后,会成为一个“准专家”。北大电视台的学生记者也成为了北大校园媒体中专业化素质最高的记者队伍之一,承担起了宣传北大报道北大的光荣使命。丰富多彩的学生记者培训计划如果说新闻与传播学院和艺术学院是培养传媒人的学术机构,那么北大电视台绝对是培养校园电视人的前沿阵地。学生记者培训计划在北大电视台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发挥着培头兵的作用。电视台开展的培训项目及课程主要包括针对全体电视台记者每年举办一期的系列培训,以及面向全校本科生的通选课程。每年一期的培训课程内容包括播音主持、新闻采写、非线性编辑、线性编辑、化妆与仪表等。电视台开展培训课程的目的,是在学年开学之初,让新加入电视台的学生记者初步了解电视台的运行模式,掌握开展工作的基本技能以及加深新老记者的沟通。培训课程的授课教师主要是电视台的工作人员,也会邀请社会媒体及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担任。中央电视台新闻主播李修平、主持人亚宁、北大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徐泓、白刚、中央电视台专业化妆师都接受过电视台的邀请前来授课,多年来培训课程一直很受新老同学的欢迎。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每一次成功的培训都为以后的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培训课程的成功开展,也体现出电视台工作人员与学生记者融洽的师生关系以及整体较高的专业水平。除了在实践工作中的培训,电视台老师将理论结合实践,在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北大电视台于2006年在全校范围内开设了两门电视专业的公选课,受到了同学们的欢迎。越办越好的学生记者培训计划随着北京大学110周年校庆的到来,北京大学电视台也将迎来其20岁的生日。在这个传媒日益塑造社会的信息时代,北大电视台有义务也有能力为北大、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传媒人才。新任学生记者团以及电视台的老师也在总结以往经验与不足的情况下,在新学年将学生记者培训计划放在了工作的重中之重,用新的理念与方式打造更加科学完善的传媒人才培养体系。在老师的指导下,新的记者团团长副团长队伍组建伊始即安排了专门的副团长制定详细的学期学生记者培训计划,并由记者团团长监督完成。新的学生记者培训计划分为多个阶段,多个层次。由电视台集体培训与节目组局部培训相结合的立体化培训模式构成,力图将新同学在最短的时间内培训成为具有综合基础专业技术的电视学生记者。经过了将近一个月的培训,今年新加入电视台的同学已由以往的电视“菜鸟”成长成为能够独立完成节目选题、摄像、主持、后期编辑的复合型电视人才。除了技术上的培训,电视台同样注重对同学们的新闻理念、新闻敏感、新闻立场等综合素质的培养。配合在日常节目制作中的实践,电视台老师经常在实践中指导学生记者培养新闻思维,树立正确的新闻立场,塑造符合学生以及时代特征的制作理念。在针对新同学的培训计划完毕之后,学生记者培训计划将进入更广阔的领域。电视台计划邀请校内外传媒名人以及在电视行业有所成就的媒体人,面向全台乃至全校热爱电视热爱传媒的同学开展形式丰富的讲座与交流活动。届时,学生记者通过与名人的互动与交流,将在更深入的层面提升整体素质。后记如果一位同学并没有一技之长,但他怀着对影视媒体工作的热爱,怀着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恒心,他就掌握了开启北大电视台大门的钥匙。走进这扇大门的同学都会感到,在电视台,热爱与决心的重要性远远高于所谓的特长,因为电视台所培养的学生记者是熟悉每一个电视制作环节,可以承担节目制作中从策划、拍摄、编辑、到主持配音,任何一项工作的全能人才。如果有人说电视台的学生记者都是帅哥美女,那是他太不了解这里了。如果在电视台工作过一段时间,你就会说,这里都是精兵强将。在电视台全面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下,学生记者培训计划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北大电视台与艺术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共同成立影视编导人才培养基地,随着学校对电视台更加多的鼓励与支持,北大电视台的学生记者培训计划将继续前进,大胆创新,成为培养北大校园电视人的前沿课堂。 编辑:商伟
『与宁随行』说说亚宁 。 者:scm12 时间:2005-06-13 21:46:16 F1 亚宁离开主持人的岗位已经这么久了/广大的观众还是这样的想念他/我感觉没有他/也就没有<同一首歌>/至少这个节目没有那么受欢迎/以前有亚宁在我会如期观看这个节目/但是到现在为止<同一首歌>也没有一个好的接班人/这也太令人遗憾了/不过话又说回来/亚宁他也有点太狠了/就这样与观众无声无息的拜拜了/至少你也应该举行一场告别晚会啊/这样对亿万喜爱你观众也有个交代/虽然说人各有志/但是我认为你们这些明星明主持/你们除了属于你们自己以外/还属于广大的观众/因为没有他们也就没有你们的今天/在离开你们的岗位前至少要象观众们说清楚/ 您是本文第 1155 个阅览者 主题: 现在他离我们很近的,他现在做幕后的工作,仔细看同一首歌的,那些幕后的名字你就很容易的看到他的名字!但我我们每一个喜欢他的人都会一直支持他的,永远!!! 作者:真民 时间:2005-06-15 23:34:20 F2 签名: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主题: 对啊,很想念他!他很沉稳! 作者:水叶采田 时间:2005-06-16 11:46:04 F3 主题: 喜欢他,想他! 作者:淋淇24 时间:2005-06-16 18:19:21 F4 好久没看到他了,怪想他的!想他的风度,想他的气魄,想他的沉稳! 主题: 在大型综艺晚会中亚宁更加游刃有余 作者:细雨飞又飞 时间:2005-06-17 17:46:15 F5 主题: 被另外一个主持人占用了名字 作者:anrye 时间:2005-06-17 19:56:06
『柠檬心声』又见炊烟 再想亚宁 青春终于散尽(转贴) 同一首歌六周年了,六年时间很长,可是却感觉过得很快,不知不觉中走过六年,我的青春也散尽了。 六年里,人在变,事在变,物在变,一切在变,同一首歌,走过六十多个城市,可是歌声未曾改变。 还记得亚宁从楼梯上拾阶而下时的情景,那是六年前同一首歌的首期,那年我十八岁。那天他穿着圆领西装戴着浅白色短围巾,灯光温和的照在他年轻帅气笑容灿烂的脸上,他的双眼明亮,让你感觉这个世界因此而愉快,青春因此而明媚,生命因此而多情。彼时,他是全国很多女孩子心仪的偶像,也包括我在内。那天晚上在北京工体,6年前还是直发批肩的王菲一如既往的用她那“菲靡靡”之音唱着“又见炊烟”,6年里她经历了离婚、拍拖、分手、再拍拖、再婚、再生这些人生重大过程,可谓过尽千帆终换来此刻的宁静。6年前舞台上舞动青春、舞动生命的“心跳男孩”、“动感男孩”组合销声匿迹了;6年前唱着晚秋、涛声依旧、蓝蓝的天蓝蓝的夜的人今天改演话剧了;6年前唱忘情水的人今天还在继续努力,继续50不老的神奇传说,虽然和众多新人同台演出只能衬出他那张树皮般的老脸,不过任然是最努力的、最成功的、最值得尊敬的人。6年里,在经历了太多事后的今天,我终于能够坦然平和的面对这个世界。 亚宁不知道去了哪里,“炊烟”明年或许还会回来。 青春终于散场,不再回来。 那么就挥手绝别吧,虽然留恋,虽然不舍,却是绝没浪费,绝不可惜,绝无后悔。 作者: 随浪随风飘荡 2007-4-25 20:59   回复此发言 -------------------------------------------------------------------------------- 4 回复:又见炊烟 再想亚宁 青春终于散尽 人在变,事在变,物在变,一切在变,但支持你的信念永远不会变. 作者: 心随宁飞 2007-7-9 23:09   回复此发言 -------------------------------------------------------------------------------- 真是好贴子!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