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年深秋 昨年深秋
【大爱清尘】让草根工艺温暖中国
关注数: 72 粉丝数: 1,670 发帖数: 19,859 关注贴吧数: 18
二十岁出头,你一无所有,但你却拥有一切 (一)嘴上说说的人生 那年我在离家的时候一个劲地往自己的硬盘里塞《灌篮高手》,我妈一副嗤之以鼻的表情看着我,似乎是在说:“这么大的人了居然还这么喜欢看动漫。” 我不知道怎么回应她,只好耸耸肩,因为我实在无法对我亲爱的娘亲说明这部动漫对我的意义。 你知道,有些歌有些东西就是有那种力量。哪怕它在你的手机里藏了好几年,哪怕它早就过了黄金期,哪怕越来越少的人会提起它。你就是知道,当你一听起这首歌的时候,当你一看起那些漫画的时候,你就会想到以前的自己,你就会获得一种莫名的力量。这种力量能够让你感受到自己的节奏,让你以跟世界不同的方式独自运转着,你能听到自己。比如那首永远的butterfly和直到世界的尽头,它们比记忆更可靠。 在记忆里最让你印象深刻的,一定是当年的你自己。因为只有在这个时候才发现,在你嚷嚷着“时间变化太快”的同时,在那些所谓的“物是人非”里,变化最多的人是你自己。我不知道怎么样的人生是最可怕的,但是我知道当你有一天你回头看,当你发现你曾经所说的一切,你曾经信誓旦旦的一切变成说说而已的时候,一定不会好受到哪里去。 好像人一长大,就会把很多东西给弄丢了。比如那些简单却能让自己充实开心一天的东西,比如让自己肆意哭和笑的能力,还有那些曾经一起结伴同行的人。最可怕的不是弄丢了这些东西,而是你变得心安理得。你开始安慰自己,这就是成长,这就是我们最终会变成的样子。你只是找了个借口继续这样的生活,对以前的自己嗤之以鼻。 只是每当你听起以前的歌的时候,或者你看到某个人在他自己的道路坚持下去的时候,你都会像被自己扇了一个大嘴巴。 看着别人的努力羡慕一下然后转身回去过自己的生活的你,又凭什么去过自己想要的人生?   
【大爱清尘】谢子龙代表建议将尘肺病纳入城乡医保 新华网北京3月8日电(记者苏晓洲、刘良恒)“尘肺病已成中国最严重的职业病,发病率高居职业病之首。”全国人大代表谢子龙7日表示,大量处于青壮年的尘肺病农民工因为索赔无门导致没钱看病、家庭生活深陷绝境。他建议将尘肺病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切实解决尘肺病农民工的医疗救助和生活救助问题,避免“开胸验肺”之类悲剧再发生。   身处医药卫生领域的谢子龙代表,今年两会重点关注尘肺病农民工等弱势群体救助问题。谢子龙调查发现,截至2010年底,全国累计报告尘肺病676541例,死亡149110例,病死率为22.04%,近几年仍在以每年上万例的数量激增,且与大量的“未报告”病例相比,“报告病例”只是冰山一角。   按照现行制度设计,尘肺病属于职工工伤保险范畴。谢子龙介绍,我国目前大部分涉尘企业属小企业,很多没有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致使农民工得尘肺病后难以通过工伤保险基金得到医疗救助。由于尘肺病不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范围内,绝大部分农民工尘肺病人生活费都无着落,更无法负担高昂的医疗费。   “尘肺患者发病年龄在30岁-50岁之间的占到总人数的90%以上,他们都是家里的顶梁柱,患病后丧失劳动能力,家里断了生活来源,而巨额治疗费更让整个家庭不堪重负。”谢子龙表示,由于程序繁琐,尘肺患者很难拿到职业病诊断证明,要走职业病赔偿程序也很困难。即使获得法院判决也难得到有效执行,很多患者打赢了官司也拿不到钱。   谢子龙建议,首先,要简化尘肺病职业病诊断、工伤认定流程;对找不到责任主体、没有工伤保险的尘肺患者提供医疗和生活救助,将尘肺病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统筹范围;其次,国家应集中生产尘肺病治疗药物,由财政支付解决尘肺病人“吃药难”;政府还要牵头建立尘肺病救助和补偿专用基金,并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大爱清尘】关于尘肺病,我想和人大代表说4点...转 刚刚在百度知道,一口气回答了20多个关于尘肺病的患者提问,又在尘肺病公益问答平台(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zhidao.chenfeibing.org&urlrefer=fe2f9fbdc574174efbf1f40f8094060d)回答了10几个尘肺病矽肺病的相关提问,再转战到新浪微博,刚好看到顺利刘建伟说明天有政协代表来看他,大家如果对尘肺病有什么想说的,可以告诉他,他代为转告。 我想了一下,关于尘肺病,我想和人大代表说4点: 1、期望全国范围内开展尘肺病普法活动。 尘肺病现在的情况是,国家有法律,企业不守法,老百姓不懂法,导致一个可以钻法律空子,一个不知道用法律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相关执法部门执法不严,甚至执法偏袒企业,因为企业和当地的GDP挂钩。期望全国范围内能够针对劳动者开展尘肺病的普法行动 2、尘肺病的治疗费用,合作医疗可以报销(在全国范围内,尘肺病纳入合作医疗报销范围)。 现在尘肺病患者多是农村来,而农村人哪里会有工伤呢?而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合作医疗管理机构都以尘肺病是工伤而拒绝进行报销,这直接增加了农村尘肺病患者的经济负担。 3、加强尘肺病的执法力度和执法监管。 尘肺病现在是有法难依,企业是有法不守,劳动者是有法无处可用。现行的相关法律在实际执行中并不有利于劳动者,甚至偏向企业。而企业违法成本也很低,执法部门和企业甚至存在利益挂钩。建议提升企业违法成本,同时加强对执法部门的群众监督 4、尘肺病治疗半公益,治疗费用国家、医院和患者三者共同分担。 尘肺病现行的治疗方法比较成熟,但成为大部分医院谋取巨额利润的工具。很多医院在花钱推广自己的洗肺技术,却不愿意对大部分尘肺病患者进行半公益性质的救助治疗。可见是有技术可以治疗,但老百姓用不起
【大爱清尘】广元尘肺病患者去世 弥留之际无偿捐出眼角膜 张广斌生前曾在成都治疗。   23日晚九点,42岁的广元三期尘肺病患者张广斌呼吸衰竭去世。去年12月在律师的帮助下,张广斌的尘肺**官司在内蒙古开庭,他却已等不到最终裁决。弥留之际,他坚持将眼角膜无偿捐出,留给需要它的人。昨日凌晨四时,角膜进入四川省红十字眼库。    **路上 没等到裁决就离世   2010年在内蒙古一露天煤矿工作了7年的张广斌,因身体原因回到广元老家。一年之中,愈发觉得身体状况急剧下降,如不是2011年底工友因尘肺病离世,仍不会意识到病情的严重性。  “2012年初的时候,我们就一起到成都的医院检查。”张广斌的哥哥张广海告诉记者,工友去世后,他们开始怀疑弟弟很可能也患上了尘肺病。经过检查,张广斌被认定为疑似尘肺病,三期。  “检查之后,经过好心人和爱心机构的帮助就开始**和治疗。”张广海说,“上月才开了庭,还没等到裁决就走了。”    病情严重近半月隔天休克一次   “这一年来,床前几乎就离不开人。”由于张广斌的病情恶化,又难以负担住院治疗费用,在家的近一年基本全是躺在床上,靠呼吸机维持生命。  “越到后面越恼火,经常休克。”张广斌妻子告诉记者,才开始休克时,间隔时间比较长,休克时间也比较短,能够较快地恢复意识。但近半月以来,张广斌的休克状况开始变得频繁。“每隔一天就要休克一次,一次就是两三个小时,到最后四五天的时候,休克时间到了4小时。”   23日晚,休克的张广斌就再也没醒来。    回馈社会无偿捐出眼角膜   23日晚7时许,处于半休克状态的张广斌在家人面前做出决定,坚持无偿捐出自己的眼角膜,并交代去世后,赶紧通知医院,“太晚了,过期就没用了。”   张广海告诉记者,此前在成都检查病情的时候,听医院医生说可以捐赠器官,能够帮助别人,有利于社会,张广斌就有捐献的打算了。  “之前在成都看病治疗,有不少好心人资助,也想回馈社会。”弥留之际,张广斌对家人说,捐献眼角膜完全是自愿的,有好心人帮助自己,自己也想在最后回报下社会上的好心人。  昨日凌晨四点,从成都赶来的医生,将张广斌的眼角膜成功取出,角膜进入四川省红十字眼库。 华西都市报见习记者 杜玉全 记者罗思章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