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榆 东榆
关注数: 0 粉丝数: 229 发帖数: 1,205 关注贴吧数: 1
学会释放压力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厌倦尘世喧嚣,辞官归隐,饮酒赋诗,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闲适恬淡之韵味溢于言表,他所追求的正是一种悠闲自在的桃花源式的生活——他不愿承受压力。   在匆忙紧张的现代社会里,老庄哲学似乎显得有些落伍了。不甘寂寞的现代人无法安于闲适,他们崇尚功名,更愿意从事艰巨繁忙的工作,即便屡遭险阻、饱受压抑,也在所不辞,因为他们害怕被淘汰,精神紧张可以制造一种充实的幻觉。此时,人们已步入了压力的误区。   那些在生活和工作中承受着巨大压力的人们往往受人景仰,成为学习的楷模。我们很多人从小就受到激励,要做这种工作卖力、肩负重担的、有出息的“社会栋梁”,要敢于和别人竞赛。能够向人坦言“我这人很耐得住压力”,显然是一件很值得骄傲的事情。而人们在向心理医生进行咨询时,也多是询问如何才能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耐压能力”,以使自己可以应付更多更重的工作和学习任务。更糟的是,人的精神运动具有一种被动适应的特性——面对多大压力就基本上能够承受多大压力。你也许会发现:宣称自己很耐得住压力的人总是真的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如果你受到鼓励,别人要求你进一步提高耐力,你就真的能够忍耐更多的困扰、承担更多的责任——直到承受力达到新的极限。即使是在不甚紧张的机关事业部门工作,你也得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压力承受力;甚至连专门教人如何释放压力的心理医生自己也感到压力重重!这真是一种遗憾!   能够承受一定的压力是很有必要的,可以锻炼人的意志,使人不致过于脆弱,在人生的旅途中经受住风浪的考验。但是,压力本身并非人生目标,实干和成绩才能够实现人生价值,不要一味承受压力、精神紧张。所以,不可为承受压力而主动给自己加压;相反,我们应该学会适当释放自己所承受的压力,否则,最终将为自己引发危机——水压过大胀爆水管的事故够可怕吧!我们确实应该改变惯有的心态,寻求一种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在压力引发危机之前,你就应该及早重视它。压力的累积就像滚雪球下山——当雪球还很小,速度也较慢时,是较容易控制的;等它越滚越大、越滚越快时再想让它停下来,即便不是不可能,也是相当困难了。大脑运转不过来;时间总不够用;对工作和学习感到厌烦、难以应付……这些都是你应该注意到的“减速信号”。   不要一味蛮干,面对一大堆杂乱无章的事情时,首先拧开你思想上的紧张阀门,释放压力——做做深呼吸,走出房间到林阴道上散散步;心绪平和下来后,再回到你的书桌前,镇定自若,想象自己能量巨大,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事情再多,也得一件件地做,所以,你应该考虑清楚诸事孰轻孰重,谁先谁后,再提笔把计划写下来,列出你的条理,这样有助于理清你的思维——理论明确了,就可以很好地指导实践。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看似不相关的“多余”程式其实很有必要。多花点工夫放松自己,你会在事情的顺畅进展之中赢得更多的时间。你要先学会投资,然后才能考虑丰厚的回报。   学会释放压力,你会发现自己并没有太多的“必要”压力需要承受,自然也就不用绞尽脑汁去想该如何应付了。
我的读书乐趣   “要好好读书,读了书,你才能有本事,才能有出息。”这是小时候父母常常对我们姊妹说的话,当时我不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求知的欲望也在增强,当时家里生活困难,经济拮据,没有钱买书。我把家里仅有的一点存书,适合我看的书翻遍看完后,又时常跑到隔壁邻居张老师家借书看.在上小学三年级时,从同学那儿借了一本《迎春花》,上课时觉得老师讲课的内容没意思,便在课桌下看书,被老师发现,就这样一本《迎春花》被老师收走了。即便这样,并没有使我放弃读书,反而激起了我对读书的渴望,我通过各种方法找书看,阅读了《苦菜花》《野火春风斗古城》《钢铁时怎样炼成的》《复活》《林海雪原》《红岩》《牛虻》《青春之歌》等好多经典名著都是在上小学那个时期看完的。   当我上中学时,我更加体会到书海的浩瀚,追求知识的乐趣,我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读书《基督山恩仇记》《红与黑》《战争与和平》《简爱》《红楼梦》《三国演义》《三侠五义》等都在那时候被我读完的。记得同学给我借了一本小仲马的《茶花女》人家要的急,我是一夜未睡,将这本书读完的。   读书其实也是一种情感的交流和宣泄。经历过的,不曾经历的,书中都有描述,而且经过加工提炼后更是感人至深。有时我会为一首小诗,一段短文激动或潸然泪下,心中会对书中人物寄托着期盼和希望,达意会令人很快乐,未达意、会悲、会忧、会同情或抱怨。心灵与作品的共鸣是如此的强烈,没有感情的寄托会如此吗? 几十年不间断的读书学习,使我在浮躁中沉静,在伤痛中觉悟,在迷惑中清醒,在软弱中变坚强,使我的思想充实,知识丰富,逐渐的成熟。读书不但陶冶了我情操,也陶冶了我的心灵,使我懂得了做人处事应宽厚待人,与人和谐相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爱幼的善良之美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的伟大抱负之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主义精神之美,“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为理想献身的英雄之美……他们的精神如春雨润物细无声地渗进了我的心田。   书给我启蒙,伴随我成长,也开拓我的视野,增长我的见识。书籍是我的老师,给了我无言的教诲,书籍更是灯塔,照亮了我前进的方向。   一路磕磕绊绊走来,人生道路艰难曲折,当我遇到挫折、被人误解,感到满腔愤慨伤痛郁闷时,是书籍伴随着我,使我释怀豁达,使我自信快乐,它永远是我最亲密的朋友,永远也不会抛弃我的朋友。   读书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幸福,读书可以明智,可以修德,可以养性,可以育人……读书使我们生活中多了乐趣,多了朋友,我喜欢读书,也是我人生旅途中,一直有的爱好。
女子离婚当晚向前夫泼硫酸被判14年   本报讯(记者 王殿学)因感情不和,37岁的谢毅春与丈夫结婚13年后离婚。离婚当晚,因感觉前夫对不起自己,离婚也难解心头之恨,谢毅春将硫酸泼到熟睡的前夫脸上和身上,造成前夫重伤。  昨日,北京市一中院一审判处谢毅春有期徒刑14年,并赔偿前夫38万元。  硫酸泄愤 前夫重伤  检察机关指控:谢毅春于2006年11月27日与丈夫牛先生因感情不和办理了离婚手续。2006年11月28日1时许,谢毅春在石景山区八角北路的家中,因怨恨而起意报复牛先生,遂趁牛先生熟睡之机,用硫酸泼浇在牛先生的头面部、躯干部、会阴部及四肢等部位。牛先生所受损伤经鉴定构成重伤。谢毅春作案后于当日向公安机关投案。  谢毅春向警方做口供时说,硫酸刚泼到牛先生脸上他就醒了,并滚到地上,但她当时没有说话,只是走到牛先生身边,继续往他身上泼,直到牛先生站起来扑向她。  多年夫妻 日久生变  谢毅春说,她与牛先生从小是邻居,牛先生比她大8岁,两家关系很好,自己经过与牛先生自由恋爱,1993年结婚。谢毅春称,婚后二人感情很好,但丈夫1999年认识了一名发廊女,并且感染性病传染给自己,使自己不敢生孩子,也使自己在亲属面前抬不起头,亲属因此不再理她。  “他还说在外面有情人很好玩,这件事情发生后,我们经常吵架。”谢对警方说。  牛先生承认自己1999年得了性病,并传染给谢毅春。  报复之举 谋划已久  谢毅春称,性病治好后,她和牛先生的感情重新和好,但发现丈夫经常回家晚,二人还是经常吵架。  谢毅春向警方说,去年5月,牛先生单位组织了一次游玩,牛先生之前答应带她去,到时候却说单位不让带家属。  谢毅春说,牛先生游玩期间,她打电话过去,得知其他人有带家属的,她当时就火了,就买了瓶硫酸准备泼牛先生,但准备再给牛先生一次机会,当时没有下手。  投案自首 获得轻判  谢毅春称,离婚当晚,丈夫吃过饭后,又出去喝酒打牌,晚上回家打呼噜吵醒了她,醒来后她不断回想牛先生的不好,想到自己付出那么多,都离婚了,牛先生还满不在乎,一句安慰的话都没有,还有心思喝酒打牌。  谢毅春还表示,牛先生曾答应离婚后半年内,每月给她1000元生活费,但离婚时牛先生又不同意。“太没人性了!”谢毅春说。  谢毅春说,当时自己越想越气,心头之恨越来越难解,拿出硫酸泼了过去。  法院审理认为,谢毅春的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依法应予惩处。鉴于谢毅春犯罪后主动投案,能如实供述主要犯罪事实,系自首,依法予以从轻处罚。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