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的第二故乡 俺的第二故乡
窑湾姑爷!
关注数: 4 粉丝数: 5 发帖数: 704 关注贴吧数: 2
看老窑湾游无锡惠山古镇后感 无锡是我的第一故乡,窑湾是我的第二故乡,今天看完老窑湾游无锡古镇的帖子,忽然很想说两句。 无锡的古镇基本都是小桥流水人家,河流贯穿东西,建筑比较精细。很多都是古代官宦、商贾的私家园林,所以历史比较悠久,开发建设比较早,比较成熟,加上许多文人骚客的到访确实留下了很多古迹。当地政府对旅游业非常重视,也有一定的财政实力,积累了很丰富的管理开发经验,周围老百姓的消费能力业比较强,同时苏州一带古镇的竞争压力迫使无锡不断改进,形成良性循环。 窑湾是个历史很悠久的地方,有运河开始就有窑湾,在明清漕运鼎盛时期,窑湾为南北水陆要津,工商贸易曾昌盛一时,但随着铁路运输的开启,经济中心的转移,窑湾逐渐远离尘世偏隅一方,被人遗忘。窑湾本该可以具备完整保存原貌的条件,遗憾的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多数建筑惨遭破坏。 从历史看来,无锡古镇代表了江南水乡的生活原貌,很自然的形成了一定的民俗文化底蕴,并通过一定的炒作,逐渐名声在外。而窑湾的发展依赖于古代漕运文化,所以当地早期以外来人口为主,历来是一个商贸重镇。窑湾古镇融合了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人文文化和建筑风格。后来也逐步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历史文化底蕴。这种文化的缺陷就是随着贸易中心的转移,当地人口逐渐流失,最终历史文化底蕴没有得到传承和发扬。 如今窑湾有机会再次兴起,我觉得是很大的成就。江南古镇很多,而窑湾只有一个,它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兴衰更替,窑湾的发展应该不同于很多别的古镇,也不应该局限于定位成古镇,应该牢牢抓住它的历史,重点在运河文化和商贸重镇上下功夫,并结合骆马湖和马陵山景区,真正打造一山一水一古镇,打造大运河第一古镇。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