璐村惂鐢ㄦ埛_00a969e馃惥 -
关注数: 0 粉丝数: 2 发帖数: 819 关注贴吧数: 1
中国-东盟博览会投资合作结硕果 签约金额700亿   人民网南宁10月20日电 记者贺林平报道:第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今天下午进行了两场签约仪式。记者从现场获悉,本届博览会投资合作成果卓著,今天签约的国内投资合作项目95个,总投资277.51亿元;涉外投资项目总投资额约合52.9亿美元。  本次签约项目呈现两大特点:一是投资合作方明显增多,范围扩大。从国内合作项目看,本届签约专场不仅有来自广东、江苏、浙江、上海、福建、北京等东部地区的省份,还有河南、江西、湖北等中部地区以及四川、贵州、云南、内蒙等西部地区的省(区),充分体现了全国共同办会的趋势;而在境外投资项目方面,合作方除来自东盟和其他亚洲国家外,还包括来自大洋洲、欧洲、北美洲等地区的22个国家;另外,港澳台地区一致看好中国—东盟贸易区的发展前景,投资活动也十分活跃,香港以32个项目、23.59亿美元的投资额列所有国家和地区之首。  二是投资领域朝资源深加工方面发展的趋势明显。国内签约的工业和矿产开采及加工项目达44个,占项目总数的46.3%,投资总额达147.66亿元,占投资总额一半多;境外项目方面,来自香港和澳大利亚的3家企业与广西百色签订了3个铝工业生产项目,总投资达10.25亿美元。  《华南新闻》 (2005年10月21日 第一版)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华南新闻》 (责任编辑:刘锋)
泰国愿意成为中国与东盟贸易合作的枢纽   人民网南宁10月20日电 记者李海元、李蘅报道:第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19日在南宁隆重开幕,泰国副总理颂奇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全文摘要如下:  对全世界来说,中国正作为一个经济的强国崛起,这对世界其他国家有着深远的影响。中国的发展意味着亚洲其它的经济体必须有新的审视,但这不意味着要把中国视为强敌。  作为中国的邻国,东盟各国与中国有很多共同点,也有相互补充的不同点。我们人民的联系来源于历史悠久的民间交往,中国有一句话 “五百年前是一家”,这是中国与东盟交往的纽带。现在中国与东盟的经济交流实现了优势互补。自贸区的建立非常顺利,到2010年将成为拥有18亿人口的自贸区。我们必须建立以满足个体需求和整体区域发展的、致力于实现本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同盟关系。我们的交往不应停留在表面上,我们的交往必须建立在各个层面上。  我们需要加强人员交往和活动,通过这些,我相信可以加强彼此之间的互信。对泰国来说,我们一直积极推进东盟内部和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我们有独特的地理优势,泰国愿意成为中国与东盟贸易合作的枢纽。  如果把我们的实力进行整合和优势互补,亚洲的崛起会成为现实。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姚晓晨)
“10+1”:搭建自由贸易的大舞台 人民网记者 庞革平 贺林平 2005年10月20日03:09   去年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以来,中国和东盟各国在各个领域的双边合作都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今年1-9月,双边贸易额达到945.4亿美元,同比增长25.3%,照此进度,全年有望达到1200亿美元(2004年为1059亿美元),东盟十国已经连续12年成为中国第五大贸易伙伴。这其中,中国—东盟博览会当记一功。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降税计划今年7月正式启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中国、东盟双边经贸合作进入黄金发展时期。  “中国与东盟国家:市场的开发与开放”是本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的主题,其中包含了双方降低直至最终取消关税壁垒、互相开放市场的良好愿望;本届博览会则以具有比较优势的降税商品交易和优先合作领域对接为特色。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实现国与国之间的自由贸易,关键在降低关税,因为关税在保护本国民族产业的同时,也是阻碍国家、地区之间自由贸易的最主要壁垒。第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举行,全面配合了自由贸易区降税计划,满足各国商界利用降税机遇进一步开拓市场的需求。事实上,本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从主题到特色再到实际的内容设置,都较为明显地反映了主办方有意以此配合降税计划,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积极努力。  为更好地满足中国和东盟企业在降税计划启动后开拓对方市场的需求,本届博览会还调整了商品贸易专题的内容设置,经过调整,博览会呈现两个新亮点,一是重点展示的五大类商品中,70%以上属于降税商品,因为根据降税计划,共有7000种商品降税,而在今年实施降税的3408种之中,有2500种属于本届博览会重点展示的商品。二是展示的五大类商品是中国和东盟贸易额中所占份额较大的品种,客商参加博览会,可以遍揽、采购更加物美价廉的所有11国商品,第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将进一步成为降税商品的最佳交易平台。  随着降税计划的逐步推进和实施,中国和东盟之间的商品、服务的双边贸易将更加自由,投资将更加便利。无论对中国还是对东盟各国来说,低税或免税的自由贸易区的形成,都能够提供更加巨大的发展机遇。处在中国腹地和东南亚各国之间的广西,将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头堡;而永久在南宁举办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将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的大舞台。  《华南新闻》 (2005年10月20日 第一版)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华南新闻》 (责任编辑:刘锋)
东盟国家成为广西第一大出口市场 (www.gxxw.com 桂龙网 2003年02月27日09:59:02)           广西电视台消息 去年,广西对东盟国家的外贸出口额增势强劲,越南已经替代我国香港地区成为广西第一大出口市场,凭祥、钦州、防城港等口岸城市已经成为中国通往越南乃至东南亚最重要的陆路和水陆交通通道。 南宁海关统计数据表明,2002年广西外贸进出口总额24.3亿美元,增长35%,其中广西对越南出口达3.4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近一倍,高出全国对越出口增幅79个百分点。广西边境口岸城镇作为我国内地企业和产品走入东南亚的‘桥头堡’的重要作用日益凸现,中国与东盟国家正在构建的自由贸易区已让广西尝到"甜头"。 广西对东盟国家的外贸出口目前具有两个主要特点:从出口方式看,广西的加工贸易、边境小额贸易出口大幅增加,出口额分别比上年增长31%和2.6倍,出口产品主要是服装、蒜头、摩托车发动机和氧化锌。与越南新清口岸毗邻的广西凭祥市,是中国货物发往越南等东盟国家最重要的口岸之一。2002年,凭祥口岸海关共监管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货物46万吨,货值1亿7千多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72%和120%;边境贸易成交额突破1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从出口企业看,广西各种性质企业出口实现全面增长,其中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增长26%,集体企业出口增长39%,国有企业出口增长7.5%。去年以来,钦州市政府及海关对边贸口岸进行大力整顿,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口岸边贸发展的政出多门、管理混乱等问题,出台了为促进地方外贸出口推出的各项便利措施,吸引了多家外地企业到钦州发展。2002年,钦州进出口货运总量为7万多吨,比去年同期增长6成多。 来源:人民网 责编:扬子江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打造发展中国家合作新舞台 (www.gxxw.com 桂龙网 2003年02月26日21:52:00)           新华网广西频道2月26日电 记者刘水玉 李嘉 黄革报道:正在此间参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高层论坛的高官和专家普遍认为,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成为推动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促进亚洲乃至世界经济增长的新舞台,并为发展中国家开展互惠互利合作树立成功典范。 “中国经济的崛起正在创造一种新的地区经济联系格局和经济增长动力机制。”中国社科院亚太所所长张蕴岭说,东盟地区由于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袭击,正处于结构性调整,而在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与投资却呈现持续增长态势,新的价值链条正在生成。 目前,东盟连续10年成为中国第五大贸易伙伴,是中国在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贸易伙伴,而且双边贸易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其它主要贸易伙伴。 东盟首席谈判代表卡尼松先生(Mr.Kanissorn Navanugraha)说:“建立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将促进这一地区的共同繁荣。”  从贸易来看,中国在东盟总进出口额中的比重尽管仍然偏小,但增长速度迅猛、增长空间巨大。根据中国海关统计,在刚刚过去的2002年里,双边贸易额历史性地突破了500亿美元大关,达到了548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了132亿美元,增长率高达31%。其中,东盟对中国的出口额为312亿美元,增幅为34.4%,中国对东盟的出口额为236亿美元,增幅为28.4%。东盟对中国的出口增幅明显高于中国对东盟的出口增幅。 从吸引外资方面看,中国与东盟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但是双方的相互投资也存在着极大的潜力。截止到2002年9月底,东盟国家在中国的投资项目累计约1.9万项,实际投资280多亿美元。而近年来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正以每年60%以上的速度增长。到去年9月底,中国企业共在东盟国家投资近800项,项目总投资11.5亿美元。 根据联合国贸发会的预计,中国企业已成为来自发展中国家最大的海外投资者之一,并将在未来几年里迅速扩大它们在海外的经营。作为中国近邻的东盟国家无疑将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主要地区之一。 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廖少廉教授认为,“10+1”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有望在经济贸易上改变中国和东盟以往对第三方国家和地区的过多依赖,扩大对双边的贸易出口,分享整体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好处。 他说,东盟10国与中国同属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与东盟原成员国(新加坡和文莱除外)处于较为相近的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比较相似,竞争是不可避免的。而建立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将促进双方的产业结构调整,以在未来日趋激烈的贸易竞争中实现产业分工获得“双赢”。 目前,中国与东盟国家主要出口产品的种类、档次都比较接近,集中在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领域,如纺织品、成衣、鞋类、加工食品、电子产品等。但随着双边经济合作的日益频繁,合作的方式正向高层次发展。 与会专家认为,双方将在发展特色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制造业、医药产业、旅游及服务网络等方面进行产业分工与合作。 中国国家对外贸易经济部部长助理郭莉说:“目前,世界上的172个区域自由贸易协定安排内部货物贸易量占全球贸易总量的50%以上。这说明,通过建立优惠经贸安排寻求更大的经济发展空间,已经成为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重要政策选择。” 历史将证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东盟各国的支持与配合,而中国的发展也同样将能够为东盟的发展做出贡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为亚洲乃至世界创造新的发展机遇。 来源:新华广西 责编:扬子江
2005年起中国—东盟商品交易会在滇举办 (www.gxxw.com 桂龙网 2003年02月25日15:26:11)           记者昨日从省政府在昆明召开的全省外经贸工作会议上获悉,经国家外经贸部同意,从2005年起,“中国—东盟商品交易会”将在云南与由大西南六省区市七方联办已久的中国昆明出口商品交易会同时召开。 据行家介绍,随着两大会在昆明的同时召开,将会进一步推动云南大通道的建设,使云南真正成为内引外联,全国从陆路走向东南亚、南亚和东盟国家从陆路进入中国市场的商贸中心和国际交通枢纽。对促进正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正在启动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促进云南的对内对外开放,增强昆交会的吸引力,提高昆交会的办会水平产生重大影响。 按照加快大通道建设和服务东盟、服务全国、发展云南的总体思路,中国—东盟商品交易会确定在云南举办后,我省将充分抓住和利用好这一机遇,从今年起,将积极举办一批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有关的会展活动,特别是在举办今年的“昆交会”中,要努力做好前期准备,突出东盟特色,更多地邀请东盟国家的客商参展参会;突出大西南六省区市七方联办特色,继续发挥联办各方的整体优势;突出国际特色,吸引更多的国际客商借此平台扩大东盟与中国的交流与合作;着力加快构建好信息平台、贸易平台、金融平台、人才平台和公共事务平台,为全面推进与东盟各国的经贸合作搞好服务。 来源:广西政府网 责编:扬子江
东盟自贸区(AFTA)简介 新桂网 http://www.newgx.com.cn 2003-12-11 概 况   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挑战,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发展民族经济,增强各成员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同时区域内消费者能更方便地获得更廉价的商品,推动区域内贸易的发展,从而促进地区经济的整体发展,1992年1月,东盟在新加坡进行的第4届东盟首脑会议上正式提出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其核心内容为关于共同有效关税优惠计划(CEPT),要求从1993年开始的15年内东盟各国降低关税和取消非关税壁垒,并于2008年达到0-5%的平均关税水平。届时,东盟各国均可享受其他成员国的共同有效关税优惠,但对东盟以外国家的贸易政策仍由各国自行决定。   CEPT计划包括所有的工业制造产品、资本货物及加工农产品,将它们分类分别列入降低关税表(简称IL表)、不降低关税表(EL表)和敏感商品表(SL表),并对不同类别的产品采取不同的时间表。对IL表内的产品,其关税的降低又分为2个计划,即快速计划(FAST TRUCK PROGRAM)和普通计划(NORMAL TRUCK PROGRAM):(一)、快速计划包括15种商品,即植物油、水泥、化学品、化肥、橡胶制品、纸及纸浆、木制和藤条家具、宝石及珠宝制品、药材、塑料、皮革制品、纺织品、陶瓷和玻璃制品、铜线、电子产品,对关税高于20%的最迟到2003年1月1日要降低到0-5%,对关税为20%或不足的最迟到2000年1月1日降低到0-5%的水平。(二)、普通计划:对关税高于20%的产品分两步,首先最迟于2001年1月1日将关税降至20%,然后最迟于2008年降至0-5%;对关税为20%或不足的商品,其关税最迟于2003年降至0-5%的水平。   列入EL表的商品主要有三种:(一)涉及国家安全和一些社会因素,不降低关税。这与GATT第10条款是一致的;(二)暂时不降低关税商品(TEL),主要是一些根据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需要暂时保护的商品。它们不能享受区域内其他国家提供的CEPT关税优惠;(三)以非加工农产品为主的敏感商品类,也可暂不降低关税。   为全面推动东盟的贸易自由化,在CEPT协定下,东盟各成员国还同意在其他一些领域加强合作,包括统一标准、相互承认产品的检验及证明、取消对外商投资的壁垒、宏观经济咨询、公平竞争原则和促进风险投资。   东盟重点对海关领域和消除贸易壁垒方面加大力度,促使各国简化和统一海关程序,特别是统一关税术语和执行WTO评估协定(WVA)。按计划,东盟要在2000年完成东盟统一关税术语的制定并于2002年起实施。到2000年,大多数东盟国家已执行WVA。此外,东盟制定了一个全面的政策执行工作计划,使区域内海关行政监管更加有效和现代化,包括与商界的友好合作、办公自动化、增加透明度、货物的排序及严格监管等。   为了使与产品相关的标准和法规不再成为贸易的技术壁垒,东盟还要制定一个规范产品的相互承认协定(MRAS),产品包括化妆品药材、电子产品和通讯设备。东盟各成员国都同意将各自的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到2000年将收音机、电视机、空调、冰箱、电话机等在区域内贸易最频繁的20种商品采用国际公认的标准,如国际标准组织(ISO)、国际电子技术委员会(IEC)和国际通讯联盟(ITU)标准等。
中国与东盟经济关系发展迅速 新华网金边9月3日电(记者张瑞玲 雷柏松)中国商务部部长吕福源3日在金边与东盟10国经济部长举行了中国-东盟经济部长第二次磋商会议。会后发表的联合声明认为,中国和东盟的经济关系取得了重大发展。  声明认为,中国-东盟经济关系自2002年9月在文莱举行首次经济部长磋商会议以来已取得重大发展,包括双方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及启动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谈判。   声明说,部长们相信,尽管受到非典疫情的冲击,中国经济仍将保持快速增长,这将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东盟和中国贸易与投资关系的健康发展。统计显示,东盟已成为中国第四大进口来源地。2003年全年双边贸易额预计将超过700亿美元。   声明指出,东盟和中国即将完成“早期收获”计划的准备工作,并将于2004年1月开始实施该计划。有关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谈判也进展顺利,尤其是在货物与服务贸易以及投资的形式等方面。在中国与东盟贸易谈判委员会的努力下,有关谈判将如期完成。   部长们对双方在其他经济领域的合作也表示满意,特别是在“早期收获”计划和《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中确定的领域,如农业、信息通信技术、人力资源开发、投资和湄公河流域开发等。    载自 新华网 04-09-2003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