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家向日葵 穆家向日葵
关注数: 2 粉丝数: 13 发帖数: 2,700 关注贴吧数: 11
张瑜取经《柯南》 导演处女作要让80后过瘾(图)   著名演员张瑜的导演处女作《八十一格》在奥运之后终于露出庐山真面目,公布了以主演阿穆隆和王丽坤为主的海报。虽然是导演处女作,不过张瑜对于这部电影却相当有信心,并透露在悬念设计上大胆借鉴了《名侦探柯南》,绝对会让80后的观众觉得过瘾。  大胆借鉴《名侦探柯南》  据张瑜透露,该剧剧本曾先后改动21次,只为突出“悬念”,加强影片的可看性。她坦率承认每当自己没有灵感和方向时,就用各种受“80后”欢迎的影视作品来启发自己:“尤其是动画片,留给我印象很深。 ”据张瑜称,在所有动画片中给自己留下最深印象的是日本动画《名侦探柯南》,“它的故事结构其实很简单,就是在一个有悬念的活动中贯穿另外一重悬念,比如说谋杀或者阴谋,而两者互相促进最终到达终点,但环环相扣非常引人入胜。”  于是,张瑜向编剧大胆提议,将这种模式大胆加入剧本中。当然,故事情节和诸多悬念设置的细节则是百分百的原创,例如作为贯穿电影始终的对抗赛“八十一格”,其实就是以我们时常接触的“数字九宫格”(又称“数读”)为基础丰富而来。  全体主创的“电影处女作”  首度执导电影令张瑜兴奋不已,也倍感压力。张瑜表示虽然自己从16岁起就拍电影,但是从演员到导演的角色转换依旧给自己带来多重挑战:“最大不同是视角的转变,导演需要照顾到方方面面,他(她)俯视全局,考验的是掌控力。”  话虽如此,张瑜似乎还嫌挑战不够,坚持启用80后担当大任。据了解,《八十一格》包括2名编剧,3位主演王丽坤、阿穆隆、王睿在内的全体主创,不仅都是80后,而且还都是第一次参与电影的拍摄工作。连带导演本人,成为名副其实的集体“电影处女作”。张瑜表示早在电影的前期筹备工作中,就定下了“80后制造”的方案:“只要能帮助我贴近年轻人群体的有利因素我都不会放过。”  当然,最终启用的演员和编剧都是第一次参与拍电影,张瑜笑称,这个结果绝非她故意为之,纯属偶然而已。  链接·《八十一格》剧情梗概  故事围绕锐光集团给应届的毕业生们一个就业机会展开。锐光和电视台联合主办了一场“八十一格”比赛,选手在只有一个“背包”的前提下,以自己作为棋子,以城市为棋盘,挑战隐藏在城市角落中的各种谜题,最终的获胜者不仅将被锐光集团破格录取,且能立刻得到一份令人羡慕的职位。经过层层厮杀,校园风云人物胡燕婷(王丽坤饰)、陈默(阿穆隆饰)、林海军(王睿饰)最终进入决赛。然而随着比赛进入关键阶段,一连串料想不到的事情也在这三人身边逐渐展开,胡燕婷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胁迫,进入了记忆纠结的怪圈……  本报记者吴轶凡文 (责任编辑:杨昊
【混混冠军】张湘祥:我已经死过一次 新华网北京8月11日奥运专电(记者王恒志 刘阳 徐征)最后一把试举结束,张湘祥在满场观众的掌声和喝彩声中,忽然双膝跪下,叩首、拥抱并亲吻杠铃片。颁奖仪式后,张湘祥再次下跪,又是三个叩首,“金镶玉”金牌和地板撞击在一起,而他对此浑然不觉。“这四个头,我要献给所有帮助过我的人。”张湘祥说。   “其实,我是死过一次的人了。”25岁的张湘祥这样来概括自己的人生。   一切都源于2003年的那次医疗事故。当时的张湘祥,头顶着诸多光环:8岁开始练举重的他16岁进入国家队、17岁获得亚洲冠军、同年参加悉尼奥运会并获得56公斤级铜牌、18岁获得全运会56公斤级冠军、19岁拿下世青赛62公斤级冠军。正像王维《老将行》写的那样:“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但令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那份少年意气却被一针扎成了历史。   当时,那意外的一针把药水注入了脊髓,张湘祥几乎立刻停止了呼吸,起搏器上的线条一度拉直,他当时的教练谢勇背起他就往医院冲,把命悬一线的张湘祥从鬼门关救了回来。虽然生命无忧,但对于一名运动员而言,这样的事故几乎是致命的。   是就此退役还是继续坚持?这是摆在张湘祥面前最现实的问题。   “我不愿意做什么事情都半途而废。”倔强的张湘祥选择坚守,“只要我还活着,我就不会放弃举重。”   但一切谈何容易。张湘祥面对的不仅仅是身体条件达不到要求,那种从未有过的挫败感更让他在心理上难以过关。一年,又一年,毫无好转的现实只令张湘祥更为痛苦:“明白将无缘雅典奥运会,当时真有万念俱灰的感觉,我觉得奥运会就此可能永别了。”   但那以后张湘祥依然在坚持。他告诉记者:“成年后我哭过两次,都在这个阶段,一次是2003年事故之后,我鼓足勇气却只举了20公斤,那一刻我哭得很厉害。还有就是2006年上半年,我觉得自己完全不会练举重了,在全锦赛前我摔了皮带,直接离开了训练场,回到房间后,那种绝望感让我泪流满面。”   在那一年的全国锦标赛上,举起第一把后,张湘祥说什么都不愿再上场了。那以后,他整整离开了举重台1个半月。同时,面对亲如严父的恩师谢勇,张湘祥终于做出了另一个痛苦的抉择:他转到了现任中国男队总教练的陈文斌手下训练。   “谢指导从1995年开始带我,我们之间的感情非常深。但那时候我终于意识到,对于我而言,到了‘穷则变,变则通’的时候。这并不是说水平的高低,而是一种训练思路和方法的改变。那以后,我感觉天地重新打开了。”张湘祥说起这段往事,仍然十分动情。   此后,张湘祥的成绩一直在稳步提升。但在这个级别上,中国男队可谓人才辈出,即使雅典奥运会冠军石智勇升级到69公斤级,还有丘乐、杨帆、毛角、张杰……等一大批已经声名远扬或者刚刚崭露头角的高手。2008年全国锦标赛是最后决定奥运名单的一战。“当时所有人都在,我清楚我必须脱颖而出,只有拿到冠军才能有机会,因为这个时候我的机会其实还很小。”张湘祥回忆起半年前的比赛,言辞中透露出的那种自信已经颇有王者之风。   最终,张湘祥举起了320公斤的总成绩,这是两年来中国队的第一高度,2005年曾超过这一重量的丘乐在去年世锦赛受伤,张湘祥在那次比赛后陡然成为中国队在这个级别的不二人选。   昨天的潇洒少年郎,今天要变成大人样。   张湘祥自然还记得,8岁那年因为太调皮被送去打乒乓球,却阴差阳错练起了举重;9岁时曾经给那些队伍里的大孩子提鞋送水,那些大孩子中有一个名叫石智勇;12岁就离开福建龙岩老家,走进了北京体育大学附中……   如今的张湘祥沉稳、冷静,但其实也很前卫,特意在北京奥运会前染了头发的他告诉记者:“我喜欢尝试不同的新鲜事物。平时就喜欢高科技产品、各种时尚的小东西。”   所以,他为自己所做的人生规划也不是继续留在举重台前,今年刚从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毕业的张湘祥如今已经确定要留校当老师了。“我学的是体育教育训练学,和体育有关,但不是专注于某一个项目那种。当然,现在我不可能去教书,这一切肯定都是我退役以后的事情了。现在我的事业还是举重。”   对张湘祥而言,这场奥运会比赛是一场自己和自己的较量。“我的眼睛里没有别人。”如果时光倒回到五年前,这句无比张扬的话多少有些年少轻狂的意思,但如今从张湘祥的口中说出来,却听不出一丝傲意。   “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在北京夺金,让这首《老将行》的结句放在张湘祥身上再适合不过,是那份坚守和努力让他不至于“自从弃置便衰朽”,终于在北京奥运会上卷土重来! ----转自新浪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