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bgem lbgem
关注数: 444 粉丝数: 188 发帖数: 2,205 关注贴吧数: 70
国产游戏发展的漫漫长路 游玩光明记忆无限,它的战斗设定让人耳目一新,近战武器加枪械加法术。最近玩了一款无主之地新作,小缇娜的奇幻之地,在游玩的时候,总是觉得它的设定似曾相识,今天逛了贴吧,想起来了,这个设定早在玩光明记忆的时候就已经体验过了。类似的创意,在Gearbox制作组那里就可以做出风靡全球的作品,而光明记忆迄今为止,也只能算是一部不错的作品。对一个人开发者来说,已经算是到了极限了。但,好玩就是好玩,不好玩就是不好玩,玩家不会因为制作组只有一个人而对游戏的评价有让步。 不得不说,国内游戏制作组除了那几个坚持本心的之外,已经全部进入圈钱和躺平状态了。国外的制作组格外重视中国市场,拥有官方中文甚至普通话配音的游戏越来越多,配音与翻译也越来越自然,越来越接地气。相比较而言,国内制作组似乎更喜欢画饼。可能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如果不圈钱和躺平,真的就吃不上饭,住不起房了。有句话叫做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物质生活都难以满足的情况下,哪有什么精神消费,更别说发展精神消费了。 当然,一款优秀的游戏,最重要的就是人的参与,钱和技术重要,但不是关键,要不然,那么多有钱有技术的公司也没看见有做出多少好作品,反而是一些中小型工作室总能给到我们惊喜。作为一名资深玩家,提到马里奥就知道宫本茂,提到生化危机就知道三上真司,提到doom就知道卡马克,以及令大家又爱又恨的G胖带来的半条命。 其实,我是很忠心的希望这些有能力的游戏制作者可以得到赏识,不过,大多数时候,投资一个游戏制作者的人除了特别有远见和勇气的人之外,再就是王多鱼们。要知道,一款优秀的3A大作那是成百上千人花上好几年才做出来的,而且,市场早已被瓜分完毕,大家没得选,只能等新作,或者是等一些中小型工作室践行一下狼性文化,用爱发电,输出小而美的作品。 叫无限的的作品除了光明记忆之外,还有生化奇兵和光环,分别代表了小规模,中等规模和超大规模的工作室的作品。其实不管是哪一个,在现在看来,都不能算是特别成功,生化奇兵整体优秀,但是剧情非常复杂,虽然在各种剧情解读下已经完成了故事拼图,但因为整个系列故事形成了回环,也因此结束了工作室的创作,下一部作品遥遥无期。光环的343工作室迄今为止还没有完全掌握新引擎的使用,就前年的演示情况来看,相当失败,正式发行时候改善了不少,但这不应是光环系列所具有的制作水准。 对于很多人来说,创意从来不缺,但,能否抓住创意并利用创意,这就要看机遇了。上天给了机会,这是我们的缘,我们抓住了机会,这是我们的份。希望国产游戏能在正确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跳出舒适圈,迈向新的未来。
关于近期举报事件 最近,复变函数举报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大家有支持举报者的,也有反对举报者的,当然还有吃瓜群众。 其实,一直以来,都有好几个问题没有明确,导致整个事情长期动荡。 第一,陈老师是上课的老师这个毫无疑问,那么,他是不是命题老师,如果不是命题老师的话,只要他不主动泄露试题内容,卷子有没有重题跟他有关系吗?一个从头到尾只管上课不管命题的人凭什么会成为举报的对象。 第二,退一步说,陈老师也是命题老师。那么,试卷命题有没有审核机制?如果说命题没有审核机制,那命题制度是非常不完善的。如果说命题有审核机制,审核人在哪里,按照一般的管理制度,只要审核通过,出了问题,审核者要负主要责任甚至全部责任。既然说有规定是三年(或五年?)的重题率不超过30%,假设说审核者已经审核通过了,那为什么还会有被举报与十年前的卷子重复的这一情况。说的简单点,一个管理制度不涉及审核制度也不涉及的情况,为什么会成为举报者的论据。 第三,这个问题我没有经过详细调查,不敢盲目下结论。大家一直说试卷不让带出考场,历年试卷的出现并不合理。我知道的是,十年前的复变试卷随便到网上一搜就有了,那么,十年前,咱们学校是不是也严格回收试卷?假设说十年前并不严格回收试卷甚至说试卷内容启用后并不继续保密,那么,网络里能搜到十年前的试卷是合理的。再退一步讲,网上很多咱们学校的试卷都是电子版的,试想一下,电子版的试卷一般都是老师才能有吧,既然都在网上了,说明是有老师上传了(也不排除学生盗取老师的优盘文件,总不能都是盗取的吧)或者老师在群里分享了往年试卷。07年试卷在08年不保密,然后到了09年就保密了的情况其实也挺匪夷所思的。再退一步说,大家手中的存量试卷和资料是足够留给下一届学弟学妹,就算是试卷禁售,大家还是能流通试卷的,只不过新试卷的数量就少多了。 第四,纵观所有考试,真正能有大面积重题的情况有多少。如果很多的话,这确实是一个问题。如果很少的话,那是不是意味着学生只刷题而不认真复习的行为是在碰运气。因为没有人敢肯定这次考试会出原题,所以,也没有人敢冒很大风险不认真复习只做历年试卷。大家只看到了有同学这次赌赢了分高了,却没看到之前很多次都赌输了成绩平平甚至不及格。对于认真复习的人来说,刷真题试卷与不刷真题试卷对最终成绩的影响不会非常大,因为即使不刷真题试卷,考试的知识点都掌握的差不多了,哪怕就是一套模拟题能表明题型,大家心里都就有数了。 第五,那就是举报人的动机问题了,举报发生在成绩发布以后而不是考试结束以后,很大可能性就是觉得自己的成绩非常难看,冲动举报。举报者的行为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不是说事情没做错就不会被谴责。原先没有禁售试卷的时候,大家都是按照正常进度复习,而禁售试卷以后,很多有心人就会做出他们看似非常合理的推断:试卷命题有潜规则。禁止售卖历年试卷,意味着以后出题还是会沿用历年试卷真题的套路,要不然,为什么会禁售呢,如果后面都要出新题,老试卷的作用就不大了,禁售就没什么用了。这样的话,就有一些人千方百计搞到历年试卷,在一个小圈子里面流通,这一个小圈子就开始赌,赌中了,做到一些原题,成绩就会高出不少。 第六,其实也是事件发生的最根本因素,题目重合度高的问题。这个问题是长久以来一直存在的,说到底还是人员成本问题,没多少老师有动力累死累活出新题,我说的新题是全新题目。改数字改小条件都不算。很多科目,考试题目其实最开始都是来源于各种练习册。把练习册知识点分类汇总,然后出几道新题,这就是一年的试卷了。只要掌握了练习册,就算没有历年试卷真题同样能做到命中原题得高分,区别就是试卷是精选过题目了,练习册是全范围的。反过来说,你拿着考试卷子到练习册上找,说不定能找到100%原题和雷同题(是不是某些同学又打算举报练习册呢?)。还是那句话,老师的精力是有限的,出一套符合重复率要求的题目只靠一两个人是很困难的,三五年的时间,也就刚刚足够把练习册轮换抽题的时间。或许因为某次举报发生重考,然后老师下决心出新题。不过,第二年又得回到原来的情况。毕竟,累死累活出了新题,不如抽练习册改数字改条件汇总老题轻松,最后都能用来考试。每个人价值观不一定相同,有些人觉得待遇很好,值得累死累活出新题,那就出新题了。有些人觉得待遇一般,不值得累死累活出新题,那就退而求其次汇总老题。所以说,即使后面试卷会禁售,重题的现象依然存在,只不过他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试卷只是各种现有资料题目的一个汇总,没有了试卷,依然会有同学通过各种方式获得重点知识点,考试题型梗概等资料。没有试卷大家只是缺少了直接获得原题和雷同题的一个方式,还有众多其他间接方式一直存在。可以说,只要付出比原先高30%的努力去刷题,就可以抹平试卷带来的直接优势。
移动的套路太深 这是半年前移动做的“安心小号”活动,从拿到这张宣传单一开始,我就注意到了蓝圈那边的内容——“前三个月免费,到期后电话提醒退订”。据我当时的推断,这句话会有这样几个理解方式。 1. 在订购生效的第三个月,移动打电话过来提醒我们退订。这是对我们来讲最理想的情况。 2. 在订购生效的第四个月,移动打电话过来提醒我们退订。因为上面描述的是“到期后”,那么纯粹从时间上来理解,到期后就是过完第三个月。这样,我们就被移动“坑”了一个月的功能费。 3. 在订购生效的第N个月(N>=4),移动打电话过来提醒我们退订。理由同3,只不过是更严格的描述时间。这种情况下,移动会坑我们好多个月的功能费。 4. 在订购生效后,移动不打电话过来提醒我们退订,由我们主动呼叫移动退订。这句话是对“电话提醒退订”的另一种理解,我们一般认为是移动打电话提醒我们退订业务,但是这种描述也可以理解为我们打电话提醒移动退订业务。这样的话,只要我们不记得这笔业务了,移动同样会“不记得”这笔业务,但是功能费一直收取。 说完这几种理解方式,轮到理论联系实际的部分了。半年前的活动,已经过去六个月了,距离宣传单上所描述的“到期”也已经过去三个月了。大家的业务是不是都取消了呢?是第三个月提醒我们取消?第四个月提醒我们取消?我们提醒客服取消?还是说一直没有取消? 之前那位同学说这两项业务功能费总共是25元,全校如果有6000人参加活动并忘记取消的话,那一个月就可以增收150000元,这还不算因为增收给校园营业厅以及地市公司考核带来的额外收益。 所以,有移动手机卡的同学们看到这个帖子以后,看一下这几个月的收费情况,要做到明明白白消费。移动每年都要出那么几个套路很深的活动,只有少数同学能够顺利避开陷阱来参加活动,剩下的同学都就被移动吸血了。 想想看,为什么移动让我们免费体验三个月的稀奇古怪的业务,而不是流量包、语音包这样的业务,体验业务本质上是想让用户体验到业务的优势,结束之后能够续订。显然,流量包和语音包更适合我们,续订的几率很大。但是,流量包语音包只要一个查询短信就可以一目了然,但是查话费的短信我们却是很少用。喜欢用手机营业厅的同学也是主要关注套餐剩余量,很少特别关注当月话费,特别是移动用了赠款抵消的方式,显示的都是原套餐的费用,数值比较大,大家就都不太在意了。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们的精力是有限的。对于很多同学来讲,没有精力与运营商斗智斗勇,正是基于这种情况,所以套路深的活动才会层出不穷,而且也不会闹大。我觉得,大四的同学如果时间充裕的话,完全可以投诉一波,给大家谋谋福利。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