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吧用户_atC1RMt 试试谢谢1
关注数: 131 粉丝数: 79 发帖数: 5,054 关注贴吧数: 22
为什么现在的TVB剧都没人看了,连吐槽的人都懒得开口? 这年头追剧早不是拼演技,比的是谁更会来事儿。 内地古装剧服化道每帧都能截壁纸,韩剧运镜跟电影大片似的,美剧特效烧钱不眨TVB还在用塑料感布景,打光平得连演员黑眼圈都藏不住。 宫斗戏码拍了三十年,连太监衣服都是仓库压箱货。 观众早被养刁了胃,谁还吃得下流水查过数据更扎心。 去年TVB剧集制作成本单集不到300万,隔壁《狂飙》单集烧掉800万。 《天命》里龙袍绣纹明显是机器印花,《延禧攻略》手工苏绣一件就砸二十万。不是观众薄情,是同行太卷。 新人断层更致命。佘诗曼那批花旦离巢十年,现在当家花旦还是蔡思贝李佳芯等人 演技培训班出来的新人,连哭戏都要靠眼药水。 看看隔壁内娱,00后都开始拿老戏骨撑场有屁用,弹幕都在问“这嬷嬷是不是二十年前演过同款角色”。 最要命的是创作路径依赖。 律政剧必撕文件,医疗剧必闹医患,宫斗剧必堕胎下毒。观众用二倍速看都嫌慢,刷三条抖音都能看完半集剧情。 今年连港媒自家民调都显示,18-25岁群体只有7%还在看TVB剧。 流媒体早把战场带跑了Netflix香港区订阅量三年翻三倍,年轻人宁可熬夜追《黑暗荣耀》也不看八点半档。 TVB自己搞的myTV SUPER界面难用得反人类,加载速度慢过拨号上网。倒不是说港剧没挣扎过。 《金宵大厦》试过玩奇幻,《十八年后的终极告白》搞过悬疑。 可每次刚出点水花,转头又回去拍第8部《法证现在连大湾区观众都在爱奇艺看《莲花楼》,谁还守着翡翠台等广告? 当年《大时代》《创世纪》万人空巷,现在年轻人都以为TVB是卖月饼的。 别说创新乏力,连抄作业都抄不到精髓。《新闻女王》狂买热搜吹“职场大女主”,结果女主还在用2000年陈慧珊的套路演女强人。 真不是观众心狠。 去年《星空下的仁医》医疗细节被真医生集体吐槽,《法言人》法庭戏错到律师发长文纠正。情怀经不起这么糟蹋,老本吃到馊了还不换菜谱,活该被市场踢出群聊。 说到底,影视圈早变天了。现在追剧是社交货币,是身份标签,是圈层暗号。 TVB剧既造不出微博热搜,又养不出CP超话,连表情包都炒不火。 当年捧红明星的电视台,现在成了明星养老院。这波凉透,真不冤。 古天乐在隔壁拍《明日战记》机甲都开烂三台了,TVB居然还在拍他二十年前玩剩下的权谋戏。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个高清片源都不给留。 ) 现在打开电视看到TVB台标,恍惚间以为穿越回学生时代。 当年蹲在电视机前等更新的那群人,现在娃都上小学了。 新生代宁愿在B站看港剧怀旧混剪,也不愿点开新剧——刷短视频都没几个up主吐槽,这比差评更可怕。
国产剧火到海外被人民日报点名! 就说刚收官的《藏海传》,国内一上线,那追剧热潮直接拉满,没想到海外同步播出,也把外国观众迷得不行!一口气在190个国家和地区播出,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都饶有兴趣地研究起剧里的卯榫、智谋这些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你看海外评论区,“Chinese Aesthetics”(中式美学)和“Xia Culture”(侠文化)成了高频词,这喜爱程度一目了然!从2015年《甄嬛传》被奈飞买断,成为第一部海外付费发行的国产剧开始,国产剧出海都十年啦!这十年,变化可太大了!以前咱古装剧在海外吃香,像《步步惊心》《琅琊榜》那都是爆款。近几年,不光古装剧,悬疑、都市、现实题材也纷纷在海外打开市场 。《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这些悬疑剧,凭借对社会议题的深度探讨和对人性的剖析,在海外闯出一片天,连索尼影视都拿下了《隐秘的角落》改编权,这可是从内容出海升级到IP出海了!爱情剧在东南亚一直很有观众缘,新版《流星花园》上线多年播放量还名列前茅,《偷偷藏不住》在TikTok播放量超60亿,《难哄》在奈飞同步播出,一度冲到全球日榜第六位。咱国产爱情剧就主打一个精准拿捏 m年轻观众的情感需求,青春共鸣和视觉审美双在线,想不火都难!国产剧出海持续向好,背后原因可不少。一方面,咱国家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国文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海外观众对中国文艺作品,从好奇观望变成主动拥抱。另一方面,发行渠道和宣传策略越来越成熟,“平台自有频道 + 国际流媒体 + 本土渠道”多管齐下,还搞起“抱团出海”,市场越拓越宽。而且,针对海外市场特点,咱也懂得调整。像《长安十二时辰》海外版用美剧式快节奏讲唐代故事,成功打入海外付费区;《新生》在快节奏和东方叙事留白间找平衡,10集迷你体量登顶奈飞全球日榜。这“文化内核 + 国际化表达”的策略,直接打破文化理解壁垒!现在“China Travel”热潮正盛,国产剧出海又迎来新契机。《藏海传》带动观众打卡博物馆、文化风景区,新加坡旅游局和阅文集团还签约开发“IP + 文旅”模式,这潜力巨大!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