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orongtiandi daorongtiandi
关注数: 104 粉丝数: 17 发帖数: 270 关注贴吧数: 37
21天养成优秀习惯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本性难移不等于不可移! 我们知道,任何一种行为只要不断地重复,就会成为一种习惯。同样道理,任何一种思想只要不断地重复,也会成为一种习惯,进而影响潜意识,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你的行为。至于我们的行动,只是在潜意识支配下的被编辑好的程序。那么,怎样运用潜意识的力量来改变不良的习惯,养成一个好习惯? 我们先来分析一种现象。在吃饭的时候,大多数人是用右手拿筷子。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从小到大人们都是用右手拿筷子,已经养成了习惯。这说明了人是按照习惯来办事的。假如在今天吃午饭的时候,你不用右手拿筷子,而改用左手拿筷子,你会有什么感受?不舒服,挺别扭的,对吧。这说明改变习惯是一个不舒服的过程。从今天开始,假如你每天都用左手拿筷子吃饭,坚持一个月,一个月后你会不再那么别扭,稍微习惯了一点。这说明习惯是可以被改变的,只要不断地重复。 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即同一个动作,重复21天就会变成习惯性的动作;同样道理,任何一个想法,重复21天,或者重复验证21次,就会变成习惯性想法。所以,一个观念如果被别人或者自己验证了21次以上,它一定已经变成了你的信念。习惯的形成大致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7天左右。此阶段的特征是“刻意,不自然”。你需要十分刻意提醒自己改变,而你也会觉得有些不自然,不舒服。 第二阶段:7~21天左右。不要放弃第一阶段的努力,继续重复,跨入第二阶段。此阶段的特征是:“刻意,自然”。你已经觉得比较自然,比较舒服了,但是一不留意,你还会回复到从前,因此,你还需要刻意提醒自己改变。 第三阶段:21~90天左右。此阶段的特征是“不经意,自然”,其实这就是习惯。这一阶段被称为“习惯的稳定期”。一旦跨入此阶段,你已经完成了自我改造,这项习惯就已经成为你生命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会自然而然地不停地为你“效劳”。 做一个有心人,为自己去有计划地塑造好习惯。当然,你的坏习惯已经十分顽固,因此要形成某些好习惯,你可能需要花更多的力气去克服坏习惯。 中国有句古训: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句话的含义有两层:一、人的本性是很难改变的;二、人的本性虽然很难改变,但并非改变不了,只是难了一点而已。假如我们的本性中有一些阻碍成功的因素,我们如果不改变,岂不是注定要失败?如果你对改变自己的劣根性没有信心,裹足不前,请扪心自问:我是要成功,还是要失败?不改变,就意味着失败;要成功,就别无选择,立即改变。改变习惯其实是简单的,成功其实也是简单的。成功,就是简单的事情反复地做。之所以有人不成功,不是他做不到,而是他不愿意去做那些简单而重复的事情。 还等什么?想要养成良好习惯的人们,只要你坚持21天以上一个目标行为,只要你坚持下来,就会内化为你自身的良好习惯!
关于戒网瘾成功的案例! 东方网3月3日消息日前,一位已做了2年“网中人”的青年读者来信给本报报喜:“我已成功地戒掉了‘网瘾’,回到现实中来……”他是如何戒掉“网瘾”的呢?前几天,记者与这位读者作了一次长谈。他叫刘明,今年23岁。面对记者,小刘讲述了自己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不知不觉染上网瘾   2002年4月,我开始接触网络游戏。记得当时我并不想去,是一个很要好的朋友拉我去的。碍于情面,我就开了个账号陪他玩。我从无所谓到欲罢不能,再到废寝忘食玩上了瘾,整个过程只有短短一个月。从此,网络游戏成了我生活的主旋律。最终我干脆辞掉工作,全身心扑进了虚拟世界。   全家对我失去信心   见我跌入“网络陷阱”不能自拔,老爸软硬兼施,又是说道理,又是经济制裁;妈妈更是运用眼泪战术,但这一切都没有打动我。父母怕我在网吧学坏,只得买来电脑,并在家里装上宽带。我整个生活都被网络这张无形的网缠绕吞噬了,每天就是“练级”,交全国各地“肝胆相照”的朋友。   2次戒瘾失败告终   眼看着大好时光白白流失,我很明白这样沉迷下去对自己是一种危害。于是,我试图戒掉“网瘾”。这其中有过两次曲折的经历。第一次,我向网络游戏中的“兄弟”、“爱人”作了“诀别”,告诉他们我将重返现实生活。可过了没两天,我忍不住又上线了。第二次,我把网卡拔了锁在箱子里,把账号送了人。但这次“战斗”还是无功而返。经历了两次失败后,我认为自己是不可能摆脱网络游戏的,以至产生了“顺其自然”、“为什么要和自己过不去”的念头,决定将网络游戏进行到底。   好友劝说催我猛醒   就在戒“网瘾”的念头遭到自我排斥和抵制时,我最知心好友的一席话,让我震撼。那是2003年12月,好友光荣地成为一名驻港部队的战士,临行前,他劝我戒掉“网瘾”,重回现实社会。他对我说:“两年后,我会成为一名真正的强者,因为生活中的强者,才是真正的强者。”这句话从他的嘴里说出来,让我觉得分量如此之重。因为毕竟我们都有过远大的理想与抱负,现在好友正在向心中的目标挺进,而我却整天躲在虚拟世界里“游戏人生”,我俩简直有了天壤之别。   “釜底抽薪”自我宣战   我决定“自我宣战”,心中重新燃起了戒掉“网瘾”的决心。去年2月,我“釜底抽薪”停了家中的宽带,在电脑上贴上了“宣战书”,我总结了前两次的教训,决定运用“递减法”,刚开始我规定自己每周上线玩二三次,随后逐步递减,直到每周一次。2个月后,我基本控制了“网瘾”,经常去附近的书店,针对自己“不能自拔”的情况,看了不少心理学方面的书,书中介绍了不少好方法,比如“兴趣转移”、“增强信心”、“分散注意力”等,而我感到要做到这些,最重要是让自己充实起来。   紧凑安排每天作息   为此,我报读了电视大学物流管理专业,为增强体质,还参加了跆拳道学习班。同时,我专门为自己规定了每天的作息时间,早上6时30分,我准时起床,在阳台上做些体育锻炼,上午学习文化课与英语,午饭后帮着家里干些家务,下午到图书室去看书,晚上则去上学,22时30分,上床睡觉。我还报名加入了社区志愿者队伍,到敬老院为老人奉献爱心。今年元旦期间,我专门为敬老院的老人表演了文艺节目。   如今,我已彻底地摆脱了网络游戏的束缚,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现实生活。让我和家人欣喜的是,自从戒了“网瘾”,我的体重增加了,面色也红润了,人显得非常健康。今年春节,亲戚朋友看到我都大为感叹,他们已彻底改变了对我的看法,对我的未来充满信心。   记者手记   发稿前,记者征求了刘明的意见,小刘同意将他的谈话刊登出来。他说,社会上还有一些青少年像他2年前一样,至今沉迷于网络游戏而不能自拔,他们为此荒废了学业,非常可惜。小刘希望他的这些痛苦教训以及成功经验,能对那些“迷路人”有点帮助。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