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路悠悠 乡路悠悠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关注数: 2 粉丝数: 73 发帖数: 15,071 关注贴吧数: 7
【中华论坛】转:港儿,你妈到底欠了你什么,8问香港? 作为身在海外的爱国“粪青”,我此刻虽远在万里之外,也心糸祖国。 八问港儿?你亲妈到底欠你什么?! 一问港儿:你寄养人家多年,回归后你亲妈怕你不习惯,严格执行回归时定下的“一国两制”方针,让你享有标志高度自治的司法审判权、立法权、行政自理权。 二问港儿:你从来不用向中央政府你亲妈交一分钱的税,自己赚的钱自己花,家里孩子多,你妈再穷再苦也没找你要一分半文,这一点让广东山东等财税大省相当羡慕。 三问港儿:为了保护你的地位和优势,你亲妈-中央政府一再压制别的城市,比如上海深水港、自贸区、金融中心、迪士尼等项目的启动,生怕对你不利。 四问港儿:你的产品进入大陆,273种主要产品实行的都是零关税,这就意味着,大陆这个全世界最大市场对你基本上是敞开的,让周边国家和地区垂涎三尺。 五问港儿:你亲妈-中央政府一直大力鼓励大陆人到香港去旅游,而去香港旅游的最主要项目就是购物,家里人大把大把地钱消费在香港,给你带来的好处用屁股都想得明白。 六问港儿:当年不得已你在别人家、人家给你什么自由了?驻港英军用你的钱养着,港督及其他高官让你参与选举么?税收可一分不少收,你怎么不“占中”? 七问港儿:在民生上优先照顾。你亲妈每天将最优质最新鲜的肉、菜、蛋、奶源源不断地送到香港,保证水、电、气的供应,从不吝啬,从不含糊。 八问港儿:你亲妈在国际上,给予作为地方政府的你高度尊重,允许你以实体身份参与国际事务,在各种国际场合上占有独立席位,可以与中央政府一同参与,给足了你面子。 港儿:你亲妈到底欠你什么?!
深圳:贪官退赃90万后因多退被返还30万 来源:南方都市报 原标题:多了!贪官退赃90万却被返还30万 深圳大鹏新区葵涌街道原党工委委员、综合执法队队长张庆云涉嫌受贿案开审 南都讯 记者李亚坤 通讯员孟广军 深圳市原大鹏新区葵涌街道党工委委员、综合执法队队长张庆云涉嫌受贿一案,昨日在福田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张庆云归案后,主动退赃90万元,但最终被指控收受贿赂人民币19万元、港币30万元。此后张庆云多退的赃款又被返还给张庆云本人,目前已返30万元。 被控受贿人民币19万港币30万 2007年2月开始,张庆云担任深圳市大鹏新区葵涌街道党工委委员兼综合执法队(后改名为规划土地监察队)队长,负责查处违法建筑等工作。 检方指控,2008年至2012年期间,张庆云利用职务之便,为徐某华、郭某明、林某荣、冼某光、薛某明、黄某明等人谋取利益,收受该六人贿赂款共计现金人民币19万元、港币30万元。 其中行贿人徐某华为深圳市云爆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该公司承揽葵涌街道拆违工程。徐某华通过虚报工作量,虚增施工成本非法获利,张庆云作为拆违工作量审核的主要负责人明知徐某华的违法行为,仍予以批准。为此徐某华从2009年到2012年分三次行贿张庆云人民币4万元,港币30万元。 交代诸多纪委没掌握的问题 据悉,深圳市纪委通过违建业主林某荣,掌握了张庆云的犯罪线索。2013年8月1日,张庆云被市纪委工作人员从办公室带走。张庆云先后交代多宗受贿事实。 昨日庭审现场,张庆云对公诉机关指控的犯罪事实,以及出示的证据,均表示无异议。他在法庭上几乎无话,一度又哽咽,称收了钱睡觉都睡不好,表示悔罪。 归案之后,张庆云退赃达到90万元,此后多退的钱财也被返还。张庆云的辩护人认为张庆云被纪委带走后,交代了诸多纪委没有掌握的问题,有自首情节。 不过法官当庭就表示,根据最高检和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司法解释,类似被掌握犯罪线索后交代的情形不能认定是自首,但可从轻处理。至于张庆云是否能认定为自首,则需要合议庭合议。
高校学生向境外出卖情报被批捕 @中国独家报道:【哈尔滨一高校学生向境外出卖情报被批捕】挡不住金钱的诱惑,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哈尔滨一大学航天专业硕士研究生常某某为境外人员搜集情报及内部资料50余次,接受“经费”20余万元。8月5日,常某某被黑龙江省人民检察院农垦区分院批准逮捕。该案反映出境外情报机构的“黑手”已伸向高校学生。 新华网哈尔滨8月6日电 (记者梁书斌)挡不住金钱诱惑,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哈尔滨一大学航天专业硕士研究生常某某为境外人员搜集情报及内部资料50余次,接受“经费”20余万元。5日,常某某被黑龙江省人民检察院农垦区分院批准逮捕。 2012年10月,为减轻家庭经济压力,哈尔滨某高校研究生常某某在网上找兼职家教工作,并留下联系方式。有人主动与常某某联系,要他帮助搜集一些半公开的资料,常某某表示同意,每次都是对方先付款,并动辄数千元。 几次交往后,对方开始要求他利用学习期间便利条件搜集情报及内部资料。常某某明知是犯罪行为,却没抵挡住金钱诱惑。期间,对方曾一次给常某某20万元。在对方资助下,常某某曾带女友去国外旅游。常某某还利用到海南旅行的机会,拍摄敏感军事图片传到境外。 经查,2012年10月至2014年6月间,常某某共向境外人员发送情报资料54次共计60余份,接受境外人员提供的“经费”20余万元,给国家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案发时,常某某已考上博士研究生,他对自己的行为追悔莫及。 据检察官介绍,该案反映出,境外情报机构通过网络腐蚀境内人员的“黑手”已经伸向高校学生。
职业医生火车急救产妇,竟被南京法院判非法行医 李芊,女,河北保定人,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研究生,妇产科执业医师,执业地点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2014年1月21日,李芊从上海乘坐火车到北京,刚上车,列车广播有一孕妇急产,需要妇产科医生帮助。李芊医生毫不犹豫地跑到孕妇身边,帮助孕妇生产,胎儿产下后,李芊还陪同孕妇和胎儿到了南京市某区级医院。胎儿被送到监护室后,被诊断为羊水吸入性肺炎,前后住院治疗了40多天。 孕妇家属不仅没有感谢李芊,还将李芊扣下,并且把李芊告到了南京市雨花台区人民法院。 该法院审理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认定李芊非法行医,导致胎儿吸入性肺炎,赔偿新生儿住院费用和家属误工费等费用共计人民币14361.59元。李芊不服,上诉至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南京中院审理后,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李芊的辩护律师在法庭上质问法官:“是不是医生离开医院就不可以救人了?”|法官的回答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在执业地点之外的行医即是非法,需要承担民事和刑事责任。” 律师再次质问:“在紧急的特殊情况下,医生在大街上遇见急救病人,是否应当放弃良心,不予施救?”法官回答:“法律面前没有特殊。” 我们不能责怪法官,法官的回答没有错。我们也无法责怪孕妇和家属,人家也是在利用法律。错的是这个扯淡的法律。 我的心哇凉哇凉,作为一名医生,我们改变不了这个扯淡的法律,我们就必须改变自己。以后出了医院的大门口,我们就不再是医生了。大街上血流成河,也与我们无关了,因为法官都说,在执业地点之外行医就是非法行医,需要承担责任。这个责任我们承担不了。 6月23日二审公告后,李芊不服,重新申请行政复议。但是,南京市卫生局、江苏省卫生计生委和国家卫生计生委,都无人应答。
无耻 继5月24日后,日方于6月11日再次炒作中国战机“异常接近”日本自卫队侦察机,渲染中国军事威胁。中国国防部6月12日对外公布了日方F-15战机近距离干扰中方飞机飞行的证据。然而日方不但没有深刻反省自身错误,反而再次发表不负责任的欺骗煽动言论。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6月13日要求中方删除相关视频证据,并称日方战机相关飞行措施符合国际法,并未影响中方飞机的安全飞行。 日本《读卖新闻》6月13日报道称,菅义伟在当天上午的记者会上,就中方公布日本自卫队2架F-15战机跟踪中方飞机的视频称,已通过外交渠道向中方提出抗议,要求中方删除相关视频资料。 日本官房长官称:“自卫队战机针对中方飞机采取的‘防止侵犯领空’措施是依据自卫队法进行的,符合国际法,并未对中国飞机的安全飞行带来影响。” 此外,菅义伟再次就中方苏-27战机“异常接近”至日方飞机30米处提出批评,称“中方战机从后方迅速超越日机,且从机头前方做急速横切动作,这是非常规的行为”。 与此同时,日方的欺骗性言论还在日本政府内部蔓延。日本共同社报道称,日本政府高官12日表示,中方主张自卫队F-15战机近距离跟踪中国飞机,就此公开的视频资料“不符实情”。该高官甚至宣称:“这并非记录此次事件的资料,而是毫无关系的其他视频。”另一日本政府相关人士也发表了同样看法,认为“日本和中国的主张哪个正确不言而喻”。 中国国防部发言人耿雁生指出,日方的一系列言行旨在进一步欺骗国际社会,抹黑我国我军形象,制造地区紧张气氛。日方这种恶劣做法罔顾事实,颠倒黑白,纯属恶人先告状。 事实的真相是十分清楚的。6月11日,中国空军航空兵部队在东海防空识别区进行例行巡逻,10时17分至28分,中方图-154飞机在我近海有关空域正常飞行时,遭到日2架F-15飞机抵近跟踪,最近距离约30米,严重影响中方飞行安全。同日上午,日自卫队YS-11EB和OP-3侦察机各1架在东海防空识别区内进行侦察活动。根据相关规定,中国空军出动2架歼-11飞机对日机进行了识别查证,与日机距离保持在150米以上。中方飞行员的操作是专业的、规范的,并保持了克制。日方飞行员的做法是危险的,具有明显的挑衅性质。 国防部还指出,长期以来,日方对中方舰机近距离跟踪监视和干扰,危害中方舰机安全,是引发中日海空安全问题的根源。但日方不但没有深刻反省自身错误,反而时常发表不负责任的欺骗煽动言论,对中方恶意攻击,是别有用心的,完全暴露了其在对华关系上的虚伪性和两面性。日方应就此向中方和国际社会作出澄清。中方保留采取进一步措施的权利。
一个中国教师的悲哀 先看笑话一则: 《困在厕所里的老师》 一日上课,一学生要求上厕所,老师觉影响课堂秩序,不准。结果尿于裤中。家长状告教育部门:该老师违反人权,剥夺学生如厕权利,应严惩之;又一日上课,一学生要求如厕,老师准之。谁知该生滑倒在厕所。家长状告教育部门:课堂期间擅自让学生离开课室,导致学生受到伤害,应严惩之;又一日上课,一学生要求如厕,老师害怕他在厕所滑倒,前往陪伴,谁知老师离开课堂期间,学生相互打闹受伤。家长状告教育部门:该教师上课期间擅离职守,致使学生打闹受伤,应严惩之;又一日 上课要求如厕,于是该老师带领全班一同前往厕所。家长长状告教育部门:该教师玩忽职守,上课期间不传道授业,应严惩之。 再看现实中家长怎么对待老师! 本人教师一枚。平时对待学生都是尽职尽责,事事以学生为先!就在前天我发现我班上有一个学生在最近一段时间里走路有点问题,走路时总是一瘸一瘸的!出于对学生的关心,就将学生走路的问题通过电话通知家长。谁知,这电话不打还好,一打就让我伤心透了!在通话期间我首先向学生家长反映学生走路问题。谁知话音未落,学生家长就把我的话抢过来说了。带着一种责怪的语气对我说:“我孩子平时都是很乖的,肯定是再上体育课的时候你们老师没看管好,不知道从哪里搞到受伤了”!那家长连事情的始末都没有弄清楚就将矛头直指老师、直指学校。第二天家长带孩子到医院检查,经医生鉴定为腿部长了肿瘤才导致走路一瘸一瘸。 这只不过事其中一事例而已还有更多的事例没写出来。试问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学生出了问题首先将责任推给教师,推给学校。叫广大的教师们如何安心的传道授业!如何安心地去培养国家的栋梁!当教师难,当中国的教师更难!悲也,叹也!
南京:一群男子闯进城管中队 见城管就乱棍围殴 来源:扬子晚报 作者:陈郁 原标题:占道经营的洗车点被查后 一群男子闯进城管中队见人就打 南京“百日大扫除”中,中华门街道城管中队队员被打成耳骨骨裂 就在南京百日“大扫除”行动全面推进的时候,前天下午六点左右,秦淮区中华门街道城管中队的大院内突然闯进8个年轻男子,这些人只要看见穿制服的城管队员就是拳脚相加或乱棍围殴。经过警方确认,这些施暴者均来自辖区内,在当天下午被执法队员查处的一家占道经营洗车点。 事发前 洗车点占道经营被查处 4月27日下午5点,中华门街道执法队员根据12345热线转来的市民投诉,赶到位于晨光路110号的灏泊湾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根据投诉举报反映,该洗车点占道经营影响了周边市民的正常出行。 中华门街道城管科干事景旗东告诉扬子晚报记者,在前期的巡查中,城管协管员已经发现该洗车点有违规扩大经营面积的情况并要求其改正,但经营者却依旧置若罔闻。在当天的执法现场,执法人员依照《南京市市容管理条例》对该店占道经营的吸尘器进行了暂扣,并通知洗车点负责人去中华门街道执法中队接受进一步处理。 可是接下去发生的事情令人震惊。 在取缔违规占道经营行动结束后的一个小时,也就是4月27日下午6点左右,中华门街道执法中队的院内突然停进了三辆汽车,车上跳下的七八名年轻男子气势汹汹地直冲二楼的办公区域。 施暴中 城管队员被架起挨打 “听见有人在院子里面大声叫喊,我就跑了出来,但还没反应过来,脑门上就被闷了一棍。”前天晚上8点,记者见到了正躺在南京市第一医院观察室留院的姜小五,可以看到他耳道内流出的血迹和额头上拱起的几个大包。 姜小五的另一位同事江理山也在这次被袭中受伤,他被这伙人架住后挨了一阵拳脚,左小腿比右腿几乎肿起了一倍。 记者昨天看到前天晚上6点多钟中华门中队指导员裴明祥用执法纪录仪拍下的画面。从画面中可以看到,数名男子手持棍棒正在追打城管执法人员。一名打人男子手中的棍棒被夺下后,又和一名穿制服的队员扭打在一起,场面非常混乱。 在一片混乱当中,一名城管队员冲到大门口,将大门反锁,将这八名男子控制在院内,并拨打110报警求助。最终,110赶到后,和赶回增援的其他城管队员一道将这8名男子控制。 居民说 正当执法应该得到保护 经确认,8名男子为首的正是灏泊湾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的负责人。8个打人者到中队以后,没跟城管队员作任何交涉,直接开打。中华门中队指导员裴明祥说,“对方一看就是来寻仇的,开了三辆车过来,下来就打人。” “真没想到这些人这么猖狂,如果不严惩,谁还敢执法呀。”看见自己的同事被打成耳骨骨裂,中华门街道执法中队城管科干事景旗东感到很气愤。他说当时在洗车点现场执法的时候,这帮人就叫嚣着“谁敢执法就要整死谁”。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这帮人最后能冲到办公室来打人真是嚣张至极。 家住晨光路附近的李先生告诉扬子晚报记者,这家洗车点平时就扰民,不仅占用了人行道、盲道,而且洗车的脏水在冬天还结了冰,这让周边居民叫苦不迭。对于城管队员的执法,李先生非常支持,他希望正常的执法能够得到保护,不然还有谁会来维护正义呢? 后续处理 打人者当晚被派出所“控制” 据南京城管部门人士介绍,南京开展“百日大扫除”以来,尽管平时执法中有时会发生一些争执,但双方都能尽力化解矛盾,被执法者也多配合执法。像这次这样公然对城管执法队员打击报复的事情从来没发生过。 据介绍,打人者在当晚就已经被中华门派出所控制,等待进一步处理。扬子晚报记者了解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3条,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应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本报将继续关注该事件的发展。 他们嚣张的底气来自哪里? 和推着小车、挑着小摊的路边小贩不同,这个洗车点是一家有着正儿八经名字的公司。附近居民说,平时这家公司就有占道经营等让周边居民叫苦憎恶的行为。如今,在城管执法中敢放狠话,之后又公然成群结队到城管队打人。这些举动,让人震惊也叫人担忧:这帮年轻人是一时冲动还是别有来历?他们如此嚣张,哪来的底气? 城市秩序需要全体市民自觉维护,也需要有关部门的严格执法。南京青奥在即,相信警方会及时依法处理好这个恶劣的打人事件,彻查背后可能存在的“隐患”。
官媒驳"中国26人养1名公务员"说法:算法不对  六成公务员扎根基层,他们是最接近群众的公权力行使者,深刻影响着中国基层治理的现状和未来。   基层公务员是一个相对概念,对县级单位而言是指依法纳入国家行政编制且由财政经费供养的乡镇公职人员,对地厅级以上单位而言则包括县级和乡镇公职人员,其中后者更被理论界和实务界所接受。   如果说基层政府是国家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那么基层公务员就是一个个细胞。他们扎根基层,是最接近群众的公权力行使者,深刻影响着中国基层治理的现状和未来。   仅仅“看起来很庞大”   一种较为普遍的说法是中国“官民比”高达1:26,即每26个纳税人供养1名公务员。事实上,上述说法将国有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机关工勤人员以及离退休干部都纳入公务员范畴,扩大了统计范围。   严格意义上说,截至2012年底全国公务员总数为708.9万人,同时期中国大陆总人口135404万人,因此真正的“官民比”为1:191。同期,这一比例在英国为1:118,印度为1:109.5,俄罗斯为1:84.1,新加坡为1:71.4。   具体到基层,新一轮乡镇机构改革强调精兵简政、严控编制,目前基层公务员约占公务员总数的60%。乡镇和街道办一般会内设党政综合办、经发办、城建办、社会办、综治办等工作部门,以及人大、妇联、团委等党群机构,加上派出所、工商所等“条管部门”,公务员编制在100名左右。   与全国乡镇平均管辖人口1.5万相比,基层政府的规模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么大,“一岗多职”和“一员多能”的现象较为普遍。由于行政编制由省编办统一管理,地方就不得不根据自身财力聘用事业编制人员和合同制人员,即所谓的“地方军”。   九成公务员是科级以下干部   理想状态下,一名基层公务员从普通办事员晋升到副科级干部,需要8年;从副科晋升正科需要3年;从正科晋升到副处需要7年;从副处晋升到正处,同样需要7年。   据此推算,某22岁大学毕业生考取公务员,47岁晋升正处级领导职务,在正处岗位干10年转为非领导职务后退休。除极个别人可能成为副厅级干部外,上述路径是基层公务员可以期望的最佳政治生涯。然而在现实中,大部分基层公务员是在办事员和科员两个级别上走完全部仕途的,约九成公务员是科级以下干部。   有研究表明,从科员到县处级干部的升迁比例仅为4.4%,从县处级升迁为厅局级的比例更是低至1%。目前全国约有省部级现职官员3000人,估算公务员队伍中能晋升到省部级的比例仅为万分之四。绝大多数基层公务员在“金字塔”的底层燃烧着青春与激情,有的人工作几十年还是副科长,自嘲患上了“副科病”。   “忙并焦虑着”的工作状态   公务员是国家治理的具体实施者,但并非所有公务员都掌握实际权力。我国的公务员法将公务员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两类,真正拥有项目审批权、人事权、财政权和资源分配权的只是公务员队伍中的少数领导。绝大多数基层公务员和其他职业群体一样,从事着日常事务性工作。   尤其在经济社会发达地区,市场主体数量较多,民众对于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基层公务员撰文、开会、检查、调研、走访占据了大部分工作时间。社会稳定、安全生产、计划生育、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一票否决”工作以及随时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直接影响着他们的仕途乃至生计。不少人在短时间内经历了从过分安逸到疲于奔命的急转弯,带来群体性焦虑。   面临三大潜在风险   公务员群体的第一大风险是专业人员结构性失衡。我国公务员分为综合管理、专业技术和行政执法三类,但现实中综合管理类过多,公务员专业化水平难以提高,与政府职能转变的大方向不相符,这在基层表现得尤甚。以社会关注的食品药品为例,全国食药监系统实际拥有行政管理人员5.68万人,但技术队伍仅有3.6万人,其中拥有GMP、GSP等专业检查员资质的更不足1.5万。   第二大风险是职业倦怠。中国社科院的一项调查显示,八成基层公务员存在不同程度职业倦怠,包括身心过度劳累,对工作丧失兴趣,对自身工作能力、效率、贡献和社会价值态度消极。其原因包括个人抱负与现实情况落差,工作负荷大和内容僵化,职务晋升和薪酬激励失效。这种“负能量”不利于维护政府整体形象。   第三大风险是转型缓慢。在简政放权的大背景下,基层公务员理念亟需淡化管理控制,强化服务意识,全面提升“德能勤绩廉”等素质。   针对现实问题,首先要大力培育公务员为国家工作的荣誉感,改变单一的物质待遇激励。其次要建立公平、规范、透明的绩效考核和职务晋升体系,尤其是要探索职务与职级分离制度。此外,应科学划分各级政府事权,使基层政府侧重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引导基层公务员集中精力为人民群众做好服务。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