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邮寻友 集邮寻友
关注数: 6 粉丝数: 14 发帖数: 537 关注贴吧数: 6
英国邮局发行全版蛇年邮票 绘有唐人街过节 据欧洲《星岛日报》报道,庆祝中国农历新年已不仅是华人的活动,参与包括在伦敦、曼彻斯特、伯明翰和利物浦四大华人小区的蛇年庆祝者,很多都是外国人面孔,全国各地庆祝农历新年活动,达到千场以上。庆祝中国农历新年渐成主流社会的节庆之一。   为此,邮局发行全张特别版限量邮票(印有20枚邮票)庆贺蛇年。目前已在全英邮局发售。邮政局在其以英文和繁简中文发布的新闻稿称,这套邮票是继2012年广受欢迎的王家邮政首套全版邮票“农历新年:龙年”后推出的另一套生肖主题邮品。2012年英国王家邮政龙年全张邮票推出,广受欢迎,因此再推蛇年特别版邮票,售价12.50镑。   这款设计醒目、色彩缤纷的全版邮票由20张烟花Smilers邮票组成,并印上英国五条唐人街过节的热闹景象。此外,设计还包括分别象征金、木、水、火、土五行的不同灵蛇,以及反映期盼、传承、顺意、和睦和吉祥的图案。   邮政署发言人帕克指出:“农历新年对于英国乃至世界许多地方而言都是一大盛事。因此,英国王家邮政非常荣幸能够以这套全版邮票庆祝蛇年的到临。”   绘有贝尔法斯特、格拉斯哥和曼彻斯特唐人街的邮票上可见蛟龙飞跃,以至伦敦和卡迪夫热闹的过节情景。该全版邮票还印有红色和橙色巨蛇的四幅插图,其蜿蜒缠绕的身躯栩栩如生。   伦敦拥有全英历史最悠久的华人小区之一,有纪录显示最早的一批定居于东伦敦的Bow。华人小区目前遍布英国各个城市,特别是在伦敦、曼彻斯特、伯明翰、利物浦、雪埠及爱丁堡。英国最早的唐人街曾坐落于利物浦,但不幸毁于第二次世界大战。   英国国家统计局(ONS)于2011年5月发布的统计公报估计在英国的华人人口为 451,500人。
说说邮票的筋票 邮票的价值一般泛指整套邮票的价值,这往往会产生误区,让人以为整套邮票中的每一枚价格都相近。其实在有些成套的邮票中,各个单枚的价值是不同的,有时价格差异巨大,由此产生了“筋票”这一概念。   “筋票”是指整套邮票中存世量少,其价值在整套邮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成为整套邮票“命门”的那些关键性的邮票。筋票的概念还可广义到同一系列、同一专题、同一时代等,例如“军邮”系列的筋票当数1953年8月1日发行的“蓝军邮”;JT票小型张的筋票应归于T41M《从小爱科学》;小本票的筋票非T51《童话-“咕咚”》莫属;而整部JT邮票的筋票桂冠应加冕于T46《庚申年》。   早期邮票中的筋票,很多都是大珍品,如清代“红莹加盖暂作邮票”中的小字当一元票,民国“伦敦版帆船、农获、牌坊邮票”中的10元票,解放区“湘赣边省赤色邮票”中的蓝色8分票等。在新中国邮票中,纪特邮票因常用面值较多,总印量有限,消耗相对比较平均,筋票相对较少,多出现在高值票中,如《菊花》中的22分和30分,《蝴蝶》中的22分,《牡丹》中的20分,《新安江水电站》中的20分等。在文、编和JT早中期邮票中,由于特定的时代,筋票的形成达到顶峰,随后开始走向衰退。后期的JT邮票以及编年票,因发行量的骤增和通信消耗量的减少,即使套内各枚邮票的存世量有所差别,由于邮票的整体存世量很大,也很难形成筋票。当然,在特殊情况下这一阶段还是产生了寥寥数枚筋票,如“抗击非典”、“乌兰夫”、“杨尚昆”和“庚辰年”等。   筋票的成因各异,有些是因面值高、发行量少而成为筋票;有些邮票本身是常用面值,而且发行量较大,甚至是整套票中发行量最大的一枚,这些邮票在诞生时还不显眼,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被大量使用消耗,这样的草根也有成为筋票的机会,物以稀为贵嘛。当然也不能排除某些筋票除了自然消耗外,还有人为因素形成的“合力”加速形成。   筋票的价值有多大呢?有时候,一二枚筋票的价值就接近于整套邮票的价值。例如T45《京剧脸谱》中的4分“李逵”票,编号票《纪念巴黎公社一百周年》中的8分“武装起义”票,文4《祝毛主席万寿无疆》中的8分票等等。所以对筋票的探索影响了不少邮人的价值观念,使人们认识到,对一套邮票的价值认知要深入到每一枚邮票中去。时常有被广告宣传得神乎其神的“珍邮”、纪念册,号称内有某些名气很大、价值不菲的邮票。但明白内情的人会发现,这些“珍邮”往往不是全套,缺的都是筋票。这无疑是利用人们缺乏筋票的知识而谋取暴利。在交易中常常出现的另一种欺诈行为就是整套邮票中,普通的邮票品相均好,而其中的筋票品相不佳,甚至根本就是赝品,这种哄骗他人、混搭伪劣的把戏,往往使不明就里的消费者蒙受损失。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