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铃与茶-
傅戎
签名是一种态度,我想我可以更酷...
关注数: 23
粉丝数: 234
发帖数: 24,806
关注贴吧数: 3
好久没用盖碗了 刚拆一沱南诏御沱,这个碎吓到我了
夏天喝茶主要是提神 早上容易犯困,闷一杯茶喝提提神, 最近发现这个冲剂不错,和酸梅粉一个性质,酸酸甜甜的挺好喝,据说饮料店用的就是这种。 忘了加表情。手机直出的3000×4000的图片,又不是高像素,失败你妹啊
不想把盖碗拿店里,未来一阵子都会这样喝了,晚上回家喝点饮料
闷泡吧,冰箱里的啤酒好馋啊一张图都能失败
白天闷泡喝一天,晚上回家想喝饮料 这个季节喝点冷饮,冰啤酒最爽了发帖不能忘了带表情
之前那个玻璃杯容易藏茶锈,清洗麻烦所以不用了。 以后尽可能少放点图,不然发帖总说图片不合法。 打招呼的茶杯表情也不发了,最近xt删好多次。 迟早哪天烦了帖子也不发了,久了卸载…
拍出来泛绿,不过还是好看的,打完针不玩杠铃,好好喝茶吧据说带表情可以少失败几次?
打完第二针马上闷一杯
形状不规则的茶具容易积累茶锈 这杯子缝隙部分是真难洗哇,用久了就一条一条茶锈,钢丝球有时候都擦不干净
不知何时能喝完的沱沱 打算全弄碎了包起来放店里
一个帖子从半小时前一直显示图片不合法 到现在为止减少图片数量,成功了3次,但都显示不出来,翻自己帖子也没有
一个帖子发了半个小时,成功三次都刷不到?
一碗碎渣渣
我对茶的理解是从闷泡绿茶开始,后来开始“讲究”要茶汤分离,用过半年紫砂壶,上手盖碗后果断抛弃壶,现在又一次体验到了闷泡的好。把帕沙闷不涩了你会信?滋味更浓郁了你会信?回甘更好了你会信? 如果有“闷泡糟蹋茶”这种奇葩的想法,那么永远体会不到各种滋味,好好喝茶可不是沐浴焚香读两篇道德经,一口茶汤含在嘴里半天不咽下去体会口感~
这个南诏御沱不会加有陈料吧?不可能是近期湿度大转化了,喝起来有点之前老茶的感觉,香型不是清爽的感觉,有些闷
以前讨厌下雨,哪哪都湿乎乎的不舒服,然而夏季的雨让人讨厌不起来,凉爽
茶友们端午快乐 中午从店里出来,老爹非要喝羊肉汤(店附近很多家羊汤特别好),大夏天的喝那玩意给我热坏了,回家就大量杯常温水闷上,几口灌下去那是真爽!冷泡茶汤也会有茶香,只要闷得时间够,是不会不出味的!
继续消耗沱沱 喝习惯了,感觉还可以
食之无肉弃之可惜 老同志畅春大曼吕,和下关南诏御沱一个路子,喝到的挺差的大厂茶,大曼吕甚至让我感觉是夏茶。 正常投茶量没啥味,入口没滋味,回甘只有1秒的样子,感受到就没了,加大投茶量也没多大效果,还会回苦。 喝的不爽,就越馋,下午喝个别的,想把剩下的一饼半用来泡脚了,真心劝退。
冰面,用料,叶底,茶汤,漂亮啊! 熟茶的颜值真是天花板的存在
前几天包了两款生茶,一个是2019南诏御沱,一个是2020帕沙。 由于酒店那个水质,一直喝的南诏,心想那水泡帕沙怕是只有苦味了。学习的大会议室有纯净水,跑去接嫌麻烦,就没喝帕沙。 今早拿出来泡上,幸好当时没喝,香啊甜啊苦啊不涩,虽是重口了点,还是很好喝的
下午去参观不好拿不喝,晚上回家不喝,就这杯了。 昨晚没睡好,困得不行,喝一口顶十几分钟
茶真是提神醒脑的利器,最近睡不好学习课程紧凑,困的时候来一口
出门喝的茶反倒比在家还多了,是真成习惯了。 讲究人就不用回帖了,茶对我来说就一饮料,没别的价值。 放凉之后茶汤会变得不透彻,酒店工作人员说是温泉水的关系。 确实,这里的水泡茶突出甜味,香很不显。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 外出学习,最原始的喝法,困了还能提神,4天20袋应该够了
沱碎碎 和饼的碎完全是两种东西
好久没有喝到这么晚啦 2019的下关南诏,已经喝了半斤了,整体第一碗香,第二碗香甜,第三碗开始变淡,第四碗基本没啥味了,第五碗无论闷再久也不香甜,尾水都算不上。加投茶量都没用。布朗料都这样,其余什么易武料什么的怕是更不耐泡,和特沱一样适合大杯闷
自己拆碎的茶含泪也要喝完 饼被我拆成这样,也是够离谱的
上次喝还感觉比较正常,今天喝总是苦,难道最近投茶量稳定,猛的翻小一倍不会泡了?这么多老叶子和棍棍居然还会苦
昨晚睡太早忘了发 昨晚九点多就睡了,看来是真疲惫
冒充儿童不违法 朋友圈这群傻子都疯了,应该让警察叔叔把他们都抓起来 沱面,我尽量泡的看起来完整点
上午胡乱喝点 下午去练车,顶着烈日,同情暑假练车的学生们
冷泡茶不能多喝 冷泡是喝着爽,但肠胃不太爽,大口喝一下午感觉喉咙到胃底都是凉凉的,加上生茶的寒性,今天还是正常喝吧。 回想起来几年前夏季那冰啤酒整瓶怼,很快加上酒精刺激胃连续不舒服,然而恢复了接着怼,真是年轻啊,经过几年夏季折磨,后来喝啤酒都是要常温的了…
夏季闷泡爽歪歪 今天水不到1000毫升,因为昨天的有点多没喝完,还是5克茶,常温水闷1小时,可以了,甜,回甘,比较清爽就不加冰了。感觉找到了关特最佳打开方式。其他茶友可以多放点茶,感觉再浓点回甘会更好
大量杯常温水闷泡 中午从外面回来,酷热难耐,就翻翻家里容器,好家伙把我高中用的大量杯翻出来了,应该是家人不用,扔在角落里再没碰过,塑料盖子已经有洗不掉的异味了,扔一边。倒了快1500毫升水,5.2克关特,闷一小时,看起来放少了,只能喝到甜丝丝的,下次多放点!
夏季也离不开熟茶 到底是身体不行了,还是口味变了,自己都不清楚。 还记得之前口出狂言说“这饼熟不知道啥时候才能喝完”这就打脸了,怕是熬不过这个夏季。
真是什么老鼠都有呢 说到茶商,我相信大多数是人品有保障的,我也相信有一些老鼠。看吧,某些老鼠只会在别人帖子里作祟,有的在别人帖子里吠个过瘾,扭头又去给别人发广告。相对于摆在明面上的好汉店铺,同是坑人钱财,嘴脸丑陋的一批,果然老鼠和犬科生物不同种。言行奇葩,处于一种莫名的窃喜状态。
各位打疫苗后还喝茶不? 胡乱喝点,沱芯部分,为啥又是沱芯,刚拆的。 下午去打疫苗,本来几个月前就可以打,觉得疫苗太新了就没去,下月初要去外地待几天,只好打一下了。 话说各位近期打过疫苗的喝茶了没,说是不能喝浓茶,但是“浓”是个什么标准也不知道
小清新多放点滋味足 压的松的饼好拆,随便晃两下就散了,大部分都这样比较完整的,乍一看还以为是散茶,乍一看我拆茶似乎很有耐心
自动模式就是没有专业模式调出开的成像好 自动模式可以满足大部分场景,用ai的话软件调试风格不喜欢,还是麻烦点用专业模式调好拍出来的最满意。其实就是调个光线,焦距,色彩,不算麻烦
叶底发红疑似新工艺? 翻出来个去年买的茶样,老板人不错,直言哪一款杀青时候没做好,哪一款拼配。 记忆力这家小店买的茶样比较独特,不像某几个大厂红梗红叶大半碗。叶底看起来黄绿相间,明显新茶有青味,茶汤淡黄泛绿。 这款用料比较粗,据说是凤庆的生茶,香不像常见的花蜜香,回甘一般,沸水猛冲不显苦涩。 或许新工艺泛滥,对存茶没有安全感,喝到这种像是传统工艺的就莫名喜欢,可惜滋味不是我喜欢的风格,不然就多买点了
熟茶就是温和 平时在家玩杠铃的话,如果练下肢(重量比较大)练之前就得喝熟茶,因为熟茶温和不会影响状态。如果喝生茶再练,就明显的心率过快,手环监测的完整训练过程中,心率平均提高了10-15次/分。 但是进入夏季后,温度原因新陈代谢变慢,人变得懒身上没啥劲,练下肢前喝生茶就没事啦,对心率没啥影响。 还有个很可笑的问题,运动时不要喝茶喝咖啡什么的,想提升训练状态集中注意力就练之前喝,运动中再去提神抗疲劳是很危险的,运动中补充水和矿物质就好了。 举个栗子:如果我日常静坐心率70,练上肢平均心率120,练下肢平均心率150。那么什么时候适合喝茶就显而易见了。
沱面条索完整,外观可爱 然而终究是错付了这用料
上午生,下午熟 拆碎的总是要喝的
再这样喝几天,等天彻底热起来就凉水闷泡,那些关沱就有好去处了
无论什么季节都要换着喝,喝多了身体会抗议,没有哪里不舒服,就是想喝点别的。难道是最近喝的生茶实在是不喜欢。今天相机没调好,微距拍的偏蓝
一饼喝了一年的帕沙 因为胃胀停了半年,又因为上火停了一个冬季,这斤总算是快喝完了
挺有意思的茶样 去年在某新开的小店买了几份茶样,发现都是有一种类似青味的味道,但又明显不是,有点像白茶那种感觉,用料挺秀气。 可能是工艺不成熟吧,发现有焦黑的部分。还有图6这个,头次见这样长的
消费者只需关注味道和价格 什么大小厂,什么树龄,什么配方,都是商家研究的。消费者买到一款茶,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不需要扯什么哪个厂.哪里的料.用的配方.要放多久,没啥意思。 普洱茶水深,坑太多,聊到一款茶的时候,就有人卖弄那点见识东扯西扯,其实水越深越要集中注意力关注该关注的,而不是被一堆文案洗脑,想看文案好汉茶那文案不够精彩吗。 我喝大厂比较多,跟人提起都是“喝的大厂的台地”。因为总有人就觉得喝古树要去淘三无产品,很搞笑不是,坚信大厂是台地,三无产品就都是古树了。让我想起一句话“我变弱了,不代表你变强了吧” 普吧体量大,什么人都有,谨防被心术不正的人带歪。
熟茶里真是什么都有呢 图3的细丝,图4的白点。 虽然不知道是啥,洗茶2次是没错啦
老玻璃2020麻黑大饼茶样 香,不知是最近南诏给我喝的嘴里寡淡,还是喝畅春易武和19大饼茶样隔太久,感觉20的大饼香的多。 主要区别是对比19大饼香更浓,没啥苦底。这都成两种茶了,改天再喝一次看吧。 用料挺丰富,白芽,老叶子,木棍都有。
小姨给的紫娟 51小姨来这边玩,聊天中发现我俩都日常喝普洱,回去就给我发了几款茶让我尝尝。这罐子真是太可爱了 这条索,这颜色,这芽头。 很香,特殊的香,前几年刚开始炒作时候喝过一些,现在再喝挺惊艳的
名字叫大曼吕的小清新 不猛冲泡啥应该都是小清新哈。 整体料不错,对我来说没那啥都是用料不错,老叶子没挑出来也能接受了
沱茶面料还是比较细嫩的。长着茶毫的马蹄。折起来白毫竖立的白芽。以及混迹其中的木棍。 别的不多说,马蹄都长着茶毫,木棍呢?懂得都懂,省的吸引来某些老鼠。
最近生茶喝太多,发现熟茶额外的好喝,也不知道是醒到位了还是怎么,香甜啊
南邵御沱?南诏御沱? 不熟悉历史和地名,一直以来都觉得是南邵御沱。或许下意识认为是那个南邵。经过吧友多次指出,把袋子翻出来看了下,好吧,言字旁,南诏国那个南诏… 不过大家应该都明白是哪一款茶,毕竟汉字博大精深,有错别字或语句不通也能看得懂 清库存啦,19布朗茶区的南诏御沱不建议购买,滋味淡还带点涩,里面木棍比较多,比特沱多,争取把这条早点喝完。 沱芯,加了1.5克投茶量,85度水慢慢泡吧,真是紧到模糊
不同的金毫? 生茶喝多了,感觉熟茶格外的好喝。 图二那根是什么?
近距离看看茶梗和木棍 关沱把叶子基本都切碎了,您倒是把茶梗和木棍也切碎呀嫩梗可以入茶,后面的木棍也弄进来,吃相难看呀,大小厂都是
茶梗原来也有白毫 沱茶果然只有外面一层不碎
拆茶的痕迹,不同颜色的金毫 拍照的话比起手动,还是自动直出的模式更方便,适合更多场景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