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omandikepaa
luomandikepaa
关注数: 1
粉丝数: 21
发帖数: 1,413
关注贴吧数: 1
内心深处的一些话
内心深处的一些话
请问住主校区去Burlington的RJC上课方便吗 马上要去读MBA了,想问一下如果住主校区每天去Burlington的RJC上课,没车方便吗,谢谢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 Sambuddhassa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 Sambuddhassa
净空法师:想把心定下来,首先爱欲要放下 【想把心定下来,首先爱欲要放下】 爱欲愈多,你的烦恼就愈多,你的妄念就愈多。所以我们要想把心定下来,首先把欲望放下,爱欲要放下。 爱是烦恼,末那识的我爱,这个东西害得我们生生世世出不了六道轮回,大部分的时间我们生活在三恶道,这次到人道来,来喘一口气,做短暂的休息。如果做人这几十年当中,不能够断恶修善,积功累德,死了再回去继续搞轮回。为什麼?这一生所造的业要去消,要到三恶道去消业障,你说这个事情多可怕。 这个事情不是骗人的,不是吓唬人的,圣贤人绝不吓唬人,有什麼说什麼,句句实话,何必吓你?如果真的有一次吓唬你,说的不是真实的,以后你永远不相信,这是圣贤人决定不干的。所以句句是实话,句句是真话。 爱欲绝对不是好东西,「诸苦之本」,爱欲深广没有边际。 节录自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第八十五集) 2012/12/24
净空法师:把身体忘掉,就无有疲厌! 【把身体忘掉,就无有疲厌】 我们工作多了会累、会疲倦,因为我们有起心动念,我们常常还挂著这个身体,所以它就有疲倦。把身体忘掉,没有疲倦,身体像一部机器,就听你使唤了,二十四小时日夜不停的工作,没有疲倦。机器要加油它才能发动,这身体要给它能量,能量从哪里来?从心来,从念头来。物质现象是意念变现的,意念给它的能量。这个意念,极善的意念,是从性德里头流出来的,这真的意念。这个能量取之不竭,用之不尽,是本能,不是向外头来的。佛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我们的能量浪费了,为什麼?心散乱,能量跑掉了。佛叫我们集中,念头集中在一处,那能量就不跑掉,念头集中在一处这个能量非常强大。 经典里头告诉我们,欲界天人有财色名食睡五欲,愈往上面去愈淡薄,四王天有睡眠,有饮食男女、有睡眠。忉利天也有比四王天淡,夜摩天也有,兜率天愈上去愈淡薄,到他化自在天很淡薄,几乎没有了,要用我们现在的话说,他只带一点习气,他没有这个念头。如果说是到初禅天,习气都没有了,他烦恼没断,禅定功夫伏住,连习气也伏住。夜摩以上都修定,叫未到定,跟初禅还差很多。真正修成了,那就是初禅、二禅、三禅,一层比一层高,一层比一层殊胜。 所以这五样东西不是真的,是可以完全离开的,就是财色名食睡都可以不要的。这东西麻烦,浪费多少时间,浪费多少精神在这上面,所以修行人愈简单愈好。能够把念头集中在一处的,阿罗汉出去托钵,一个星期一次他就够了。辟支佛出去托钵,半个月一次;换句话说,他一个月只吃两顿饭就够了,精神就饱满。我们今天这个难关不能克服,是什麼?执著,每天三餐吃习惯,一餐没吃就饿得慌,就过不去。这病从哪里来?从念头来的,你有这个习惯,到时候它就发作。如果都忘掉,忘掉没事了。 这些地方,我们细心去体会能观察得到,了解佛经上讲这是事实。我们人可以做实验,妄念愈少消耗能量就愈少,所以他得定。得定是什麼?他没有消耗的,能量他不消耗。修禅定的人,蒲团上一坐七天七夜,出定的时候精神饱满,七天七夜没吃饭、没喝水,精神还十足。《虚云老和尚年谱》记了一段故事,过年他在锅里头,他住茅蓬,煮了芋头,煮了几个芋头还没煮熟,他在旁边打坐入定,他也不知道多久。庙里头的人说虚老和尚半个多月都没有看到他,他到哪里去了?到他茅蓬来看他,他在那打坐,仔细一看,入定了。拿个引罄在他耳朵旁边敲一下,这就叫他出定,他就醒过来,一看:你们来得正好,我烧的芋头大概烧好了,我们一起来吃。锅一揭开芋头长毛了,他说怎麼回事?人家告诉他,半个月了。他说我感觉得只有十几分钟。这就时差,定中感觉得十几分钟,这个世间已经半个月。这不是假的,这也不是虚云老和尚一个人,很多人都可以做到。但是现在修禅连这个功夫都做不到,为什麼?定不下来,杂念、妄想太多。定功先决的条件就是把念头放下,没有杂念、没有妄想,什麼念头都没有,才能入定。所以真的是无有疲厌。 节录自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第七十三集) 2012/12/17
净空法师:坚固不变的信心,就是你决定得生的保证 【坚固不变的信心,就是你决定得生的保证】 坚固不变的信心,就是你决定得生的保证。 那现在有点毛病?现在毛病就是放不下,牵肠挂肚的事情很多。放不下什麼原因?没看破。真看破了,知道什麼都是假的,什麼都是空的,自然放下,一点都不费劲,弥陀一出现,马上就可以跟他走,毫无留恋。 家当假的,不是真的,没有一样是真的,亲情也是假的,不看破怎麼行?看破真智慧。 念念想众生,不要想自己,念念要信佛不能有丝毫怀疑,念念修善积德,不再犯过失,真修行,往生品位真高,要争取这个,不要争取世间名闻利养,这假的。 帮助一切众生看缘分,有缘要做,没缘不做,不要叫众生生烦恼。 节录自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第七十三集) 2012/12/17
【阿弥陀佛】净空法师:现在就要训练,阿弥陀佛马上来了怎麼办? 【现在就要训练,阿弥陀佛马上来了怎麼办?】 我们还算不错,有一点福报,这些福报统统不属於自己的,你走的时候就很自在,为什麼?没有放不下。这些东西就怕你迷恋,你老是想著,放不下,这个麻烦大了。所以珍奇,珍宝伏藏,你所收藏这些珍宝、玩物,都是你心爱的,死的时候这个事情真麻烦,你还贪恋这些东西。贪恋的念头很重,放不下,死了之后就变成什麼?变成蚂蚁,变成蟑螂,还在这个家里,常常还在这些珍宝旁边,舍不得! 我住的六和园有一只猫,那个猫我相信是过去六和园的主人。这个猫很奇怪,它认家不认人,那是它的家,它很喜欢那个地方。它睡觉,喜欢躺到正当中椅子上,主人坐的那个位子,它在那儿睡觉,它不到别的地方去。所以看到那种行迹,没有忘了这个家,变成畜生道。六和园,我这是第五代了,上面有四代,都是学佛的,没往生。这个猫太明显了,不知道是第一代还是第二代。不明显的,投胎做蚂蚁,投胎做蟑螂,我们分不出来,它住在这个房子里头不走。 所以什麼都要舍,不能有丝毫贪恋,往生的时候才乾净俐落,一见到佛,马上跟佛走。还得想一想,佛就走了,佛不见了,那个机会就错过了,还有贪心。平时就要训练,现在就要训练,阿弥陀佛马上来了怎麼办?立刻就走,什麼都没有。没事,我这儿没事,什麼都没有,乾净俐落。这一定在平常训练,平常就不染,你心多清净,你才没有烦恼,才没有忧虑。 中国古人说,老年容易患得患失,老年人亲情很重,对自己心爱的这些物有很深的感情,流连不舍。搜集一些古董,看到这些古玩,这有好几百年、好几千年了,他都想到这个,麻烦!我一生不要这个东西,因为什麼?居无定所,常常搬家,所以绝不收藏这些东西。什麼纪念,我没这个,这个很麻烦。天天跟旅行一样,提两件换洗衣服就走了,什麼都不想。 节录自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第六十三集) 2012/12/10 净空法师主讲
【阿弥陀佛】净空法师:现在就要训练,阿弥陀佛马上来了怎麼办? 【现在就要训练,阿弥陀佛马上来了怎麼办?】 我们还算不错,有一点福报,这些福报统统不属於自己的,你走的时候就很自在,为什麼?没有放不下。这些东西就怕你迷恋,你老是想著,放不下,这个麻烦大了。所以珍奇,珍宝伏藏,你所收藏这些珍宝、玩物,都是你心爱的,死的时候这个事情真麻烦,你还贪恋这些东西。贪恋的念头很重,放不下,死了之后就变成什麼?变成蚂蚁,变成蟑螂,还在这个家里,常常还在这些珍宝旁边,舍不得! 我住的六和园有一只猫,那个猫我相信是过去六和园的主人。这个猫很奇怪,它认家不认人,那是它的家,它很喜欢那个地方。它睡觉,喜欢躺到正当中椅子上,主人坐的那个位子,它在那儿睡觉,它不到别的地方去。所以看到那种行迹,没有忘了这个家,变成畜生道。六和园,我这是第五代了,上面有四代,都是学佛的,没往生。这个猫太明显了,不知道是第一代还是第二代。不明显的,投胎做蚂蚁,投胎做蟑螂,我们分不出来,它住在这个房子里头不走。 所以什麼都要舍,不能有丝毫贪恋,往生的时候才乾净俐落,一见到佛,马上跟佛走。还得想一想,佛就走了,佛不见了,那个机会就错过了,还有贪心。平时就要训练,现在就要训练,阿弥陀佛马上来了怎麼办?立刻就走,什麼都没有。没事,我这儿没事,什麼都没有,乾净俐落。这一定在平常训练,平常就不染,你心多清净,你才没有烦恼,才没有忧虑。 中国古人说,老年容易患得患失,老年人亲情很重,对自己心爱的这些物有很深的感情,流连不舍。搜集一些古董,看到这些古玩,这有好几百年、好几千年了,他都想到这个,麻烦!我一生不要这个东西,因为什麼?居无定所,常常搬家,所以绝不收藏这些东西。什麼纪念,我没这个,这个很麻烦。天天跟旅行一样,提两件换洗衣服就走了,什麼都不想。 节录自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第六十三集) 2012/12/10 净空法师主讲
净空法师:现在就要训练,阿弥陀佛马上来了怎麼办? 【现在就要训练,阿弥陀佛马上来了怎麼办?】 我们还算不错,有一点福报,这些福报统统不属於自己的,你走的时候就很自在,为什麼?没有放不下。这些东西就怕你迷恋,你老是想著,放不下,这个麻烦大了。所以珍奇,珍宝伏藏,你所收藏这些珍宝、玩物,都是你心爱的,死的时候这个事情真麻烦,你还贪恋这些东西。贪恋的念头很重,放不下,死了之后就变成什麼?变成蚂蚁,变成蟑螂,还在这个家里,常常还在这些珍宝旁边,舍不得! 我住的六和园有一只猫,那个猫我相信是过去六和园的主人。这个猫很奇怪,它认家不认人,那是它的家,它很喜欢那个地方。它睡觉,喜欢躺到正当中椅子上,主人坐的那个位子,它在那儿睡觉,它不到别的地方去。所以看到那种行迹,没有忘了这个家,变成畜生道。六和园,我这是第五代了,上面有四代,都是学佛的,没往生。这个猫太明显了,不知道是第一代还是第二代。不明显的,投胎做蚂蚁,投胎做蟑螂,我们分不出来,它住在这个房子里头不走。 所以什麼都要舍,不能有丝毫贪恋,往生的时候才乾净俐落,一见到佛,马上跟佛走。还得想一想,佛就走了,佛不见了,那个机会就错过了,还有贪心。平时就要训练,现在就要训练,阿弥陀佛马上来了怎麼办?立刻就走,什麼都没有。没事,我这儿没事,什麼都没有,乾净俐落。这一定在平常训练,平常就不染,你心多清净,你才没有烦恼,才没有忧虑。 中国古人说,老年容易患得患失,老年人亲情很重,对自己心爱的这些物有很深的感情,流连不舍。搜集一些古董,看到这些古玩,这有好几百年、好几千年了,他都想到这个,麻烦!我一生不要这个东西,因为什麼?居无定所,常常搬家,所以绝不收藏这些东西。什麼纪念,我没这个,这个很麻烦。天天跟旅行一样,提两件换洗衣服就走了,什麼都不想。 节录自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第六十三集) 2012/12/10 净空法师主讲
【阿弥陀佛】净空法师演说:为什么,没有安全感 我们在这个世界,古往今来,一切众生,我想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没有安全感。诸位想一想,无论你有多大的财富,无论你有多么高的地位,没有安全感。我们人间如是,天上怎么样呢,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相信,忉利天的玉皇大帝大概也没有安全感。再往上去,大梵天王,摩醯首罗天王,他有没有安全感,没有啊。为什么呢,他没有超越六道轮回,肯定没有安全感。我们很幸运,诸佛如来把这个宇宙人生的奥秘为我们揭穿了,我们要是真听懂了,有没有安全感,有。安全感是个妄念,放下就是嘛,哪有什么安全不安全啊。为什么呢,我们从来就没有生过嘛,从来没有生怎么会有灭呢。心就踏实了,踏实之后啊,那就跟诸佛菩萨一样随缘消业啊。这在我们现前作的,随缘消业,观念当中是什么,没有明天,你想明天打妄想,明天还没到,昨天已经过去了别想它,永远不会回来了。所以我们活在哪里啊,安全感是活在当下,我现在很安全啊。活在当下多久呢,再告诉诸位,就在当下一个小时,这一个小时很安全啊,下个小时没到别去想它,再给你说真的,五分钟,再给你说真的,一分钟。这是什么,这是会过日子啊。这个就是佛菩萨的生活,佛菩萨不会想一秒钟之前一秒钟之后,不会想,就活在当下,这叫华严境界。
【阿弥陀佛】净空法师演说:为什么,没有安全感 我们在这个世界,古往今来,一切众生,我想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没有安全感。诸位想一想,无论你有多大的财富,无论你有多么高的地位,没有安全感。我们人间如是,天上怎么样呢,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相信,忉利天的玉皇大帝大概也没有安全感。再往上去,大梵天王,摩醯首罗天王,他有没有安全感,没有啊。为什么呢,他没有超越六道轮回,肯定没有安全感。我们很幸运,诸佛如来把这个宇宙人生的奥秘为我们揭穿了,我们要是真听懂了,有没有安全感,有。安全感是个妄念,放下就是嘛,哪有什么安全不安全啊。为什么呢,我们从来就没有生过嘛,从来没有生怎么会有灭呢。心就踏实了,踏实之后啊,那就跟诸佛菩萨一样随缘消业啊。这在我们现前作的,随缘消业,观念当中是什么,没有明天,你想明天打妄想,明天还没到,昨天已经过去了别想它,永远不会回来了。所以我们活在哪里啊,安全感是活在当下,我现在很安全啊。活在当下多久呢,再告诉诸位,就在当下一个小时,这一个小时很安全啊,下个小时没到别去想它,再给你说真的,五分钟,再给你说真的,一分钟。这是什么,这是会过日子啊。这个就是佛菩萨的生活,佛菩萨不会想一秒钟之前一秒钟之后,不会想,就活在当下,这叫华严境界。
净空法师演说:为什么,没有安全感 我们在这个世界,古往今来,一切众生,我想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没有安全感。诸位想一想,无论你有多大的财富,无论你有多么高的地位,没有安全感。我们人间如是,天上怎么样呢,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相信,忉利天的玉皇大帝大概也没有安全感。再往上去,大梵天王,摩醯首罗天王,他有没有安全感,没有啊。为什么呢,他没有超越六道轮回,肯定没有安全感。我们很幸运,诸佛如来把这个宇宙人生的奥秘为我们揭穿了,我们要是真听懂了,有没有安全感,有。安全感是个妄念,放下就是嘛,哪有什么安全不安全啊。为什么呢,我们从来就没有生过嘛,从来没有生怎么会有灭呢。心就踏实了,踏实之后啊,那就跟诸佛菩萨一样随缘消业啊。这在我们现前作的,随缘消业,观念当中是什么,没有明天,你想明天打妄想,明天还没到,昨天已经过去了别想它,永远不会回来了。所以我们活在哪里啊,安全感是活在当下,我现在很安全啊。活在当下多久呢,再告诉诸位,就在当下一个小时,这一个小时很安全啊,下个小时没到别去想它,再给你说真的,五分钟,再给你说真的,一分钟。这是什么,这是会过日子啊。这个就是佛菩萨的生活,佛菩萨不会想一秒钟之前一秒钟之后,不会想,就活在当下,这叫华严境界。
净空法师:境界真的没有好丑,问题是你自己会不会用心 【境界真的没有好丑,问题是你自己会不会用心】 三业里面意业是主宰,就是念头,所以要从意业下手,也就是不再念这些东西,把心里面的是非人我断掉,这就是破身见的前方便,身见破了才能证须陀洹果。怎麼断法?很难,先把它淡化。那就是说,对是非人我学著不执著,以前对这个执著很严重,现在把它淡化。再放下自私自利,再进一步放下名闻利养,再能放下五欲六尘,就能过释迦牟尼佛的生活,万缘放下,身心清净,一尘不染。 这一尘不染,外面的环境不再干扰你,你不会受外面环境干扰,你有这个能力、有这个功夫。顺境没有欢喜心,逆境没有怨恨心,你用平等心对一切境界,这个境界里面顺境逆境、善缘恶缘如如不动,初步的禅定得到了。这样的心态念阿弥陀佛,很容易成就功夫成片,很容易得到。得到功夫成片的人,就保证往生;换句话说,极乐世界他得到了,他什麼时候想去都可以去,真正得自在。 如果还有缘分,就是还有寿命,你就不断的提升。为什麼?在我们这个世界提升,比极乐世界效果大。佛在经上有说,在娑婆世界修行一天,超过极乐世界修行一百年。这什麼原因?这个世界难修,极乐世界太容易,难能可贵,难修不容易。极乐世界绝对不会退转的,可以慢慢来。这个世界是大进大退,进进得很高,退也退得很厉害,这大进大退。你要在此地大进,到极乐世界就不退了,所以这个不是没有好处。 逆境恶缘有好处,天天有人毁谤我,有人障碍我,有人破坏我,还有人陷害我,好事。为什麼?在这个环境,你能不生气吗?你能没有怨恨吗?你能没有报复吗?在这个环境里,把这些东西统统都磨乾净,都磨平、磨光了。 所以境界真的没有好丑,问题是你自己会不会用心。你要是用它来修行,好境界,把你这些习气统统磨光,你成就了。没有这些人,你怎麼会成就?再告诉你,你真成就了,害你这些人他们都有福了。为什麼?他们把你成就起来的。干这个坏事,他还享福,他不受恶报。你说什麼原因?因为他成就你这菩萨,成就你的道业,他做的好事,不是坏事。实际上,原来是坏事,到后来你成功,它都变好事。 理要搞清楚,不搞清楚你想不通。天天给你供养,叫你一切都不操心,样样都给你供养周到,你要什麼都有什麼,好!如果在这里起了贪心,你就堕落。所以有些大护法善心护持,样样都有,到以后他堕三恶道去了。什麼原因?他这一供养,把你的贪瞋痴慢供出来了,你起了贪心,起了傲慢,这个护法把护持的人道业毁掉,所以他有罪过,他要堕三途。如果你的供养,他不动心,如如不动,那你做了大功德,这大成就了。 所以弘护都不容易,都不是那麼简单的,不真正通达教理,护,也许把人护到三途去了,自己也堕地狱。所以,业因果报非常微细,不能不知道。护法的人要小心谨慎,一切适可而止,不再给你加一点。衣食住行,点到够了,行了,不要再多了,这是真正会护持的人。有个小房子能居住,你可以好好用功,够了,不必要大,不必要豪华,你不会遇到风雨,能保护你好,这就行了。样样都是够了,要知道怎麼叫够了,不要再增加,这叫护持,懂得护持。 修行人一定要懂得谦虚,要懂得礼让。我这一生生活过得非常清苦,旅行一个箱子就够了,全装在里头,没有多余的。现在出了名,到处有人送,所以我都可以开店了。谁需要就送给谁,有好处。我住在六和园,我家家都布施,每一家都送,皆大欢喜。这样什麼?他们都念佛了,我只告诉他,老老实实在家里念佛。六和园那边都是老人,年轻人都出去工作去了,老人留在家里,劝他们念佛。 节录自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十集) 2012/12/4 净空法师主讲
净空法师:请求弥陀本愿加持我不受外境干扰 【请求弥陀本愿威神加持我不受外境干扰】 遇到净宗这太难得了!这经上告诉我们,多少菩萨想遇这个法门,求这个法门遇不到,没有机缘。这就说明遇到这法门太难了,遇到要真正掌握住,一生就成就了。达到十住菩萨这个阶级,这个级别非常容易成就,真正证得三不退。方法没有别的,真正清净、真正平等、真正不迷,不迷就是觉。跟《无量寿经》修行最高指导原则,就是清净平等觉相应,这些考验你能通得过。这是得力什麼?得力弥陀本愿威神功德的加持,我们才有这个能力。财色名食睡摆在面前,不起心、不动念,再多都不会起心动念。为什麼?假的。六道轮回是假的,十法界是假的,再说到底,实报庄严土也是假的。我们很清楚,只有常寂光是真的,常寂光里头三种现象都没有,谁能诱惑你?常寂光里头没有物质现象,没有精神现象,没有自然现象,这还得了吗?这才叫究竟圆满境界,这就是回归自性,这就是妙觉果位。 才一点点小境界就动心,这不行,小名小利起欢喜心,小小不如意,心里就气愤。古圣先贤给我们讲得很清楚,贪瞋痴慢疑是一切病根,怨恨恼怒烦是一切病的缘,你要把这个因跟缘断掉,果报就没有了。谁来护持你?诸佛如来、龙天善神。还起心动念这怎麼行?念佛人功夫还没成就,这些境界天天都来烦扰,为什麼?它就不希望你成就。 真正学佛的人是怎麼对付?有,不是没有,很多。你能说锅漏匠没有吗?修无法师没有吗?刘素云跟她姐姐没有吗?回头想想我们自己,也有。怎麼对付?这遇到了,欢欢喜喜,接受考试,就通过了。一句阿弥陀佛,顺境,好,阿弥陀佛;逆境,好,阿弥陀佛。为什麼?顺境考我,它让我生欢喜心,让我起贪恋,我一句阿弥陀佛把它送回去了;逆境来考我,它希望我生烦恼,它希望我怨恨,我也欢欢喜喜感恩,阿弥陀佛,把它退去了。妙绝了!这一句阿弥陀佛是请求弥陀本愿威神加持我,不受外境干扰。 我们烦恼习气太重,这些话、这些事得天天提醒。所以我自己的经验,这六十年没有离开经论,这我最大的受用。我要离开经论,外面这些诱惑,顺境、逆境我逃不过,会起贪心,逆境会起怨恨。全靠经论长时间的薰修,天天读,天天薰,天天薰习,所以关关通过。从这里头吸取经验,经验愈丰富就愈自在,什麼样的挑衅都不怕。而且什麼?欢迎你挑衅,就是不怕考试,欢迎你来考我。每通过一次考试,自己就提升一个阶层,这肯定的。 很深的经典,初学的时候,一遍两遍、十遍八遍,印象都模糊,可是几十遍下来之后,它清楚了,还是这本书。也就是说前面十遍二十遍没看懂,后面愈来愈清楚了。同时,在日常生活当中,特别是处事待人接物之处,经过这些考验,再看这个经文,明白了。 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十集) 2012/11/29
净空法师:人生百年一刹那,计较执著梦一场 【人生百年一刹那,计较执著梦一场】 中国传奇小说《黄粱梦》,写得很有趣,一个穷秀才在个道观里打瞌睡,做了一场梦。道士,这个道士有定功,在那里煮小米,黄粱,煮小米,煮小米粥。秀才在打瞌睡,等他梦醒,他梦醒差不多几十年了。他作梦,他去赶考,考得很顺利,中了举人,中了进士,又做官。得罪他的人,他都报复了,跟他好的人,他也报他的恩,报恩报怨。最后到老年,老了,好像做到宰相,告老还乡,荣归故里。一觉醒过来,小米粥还没煮熟,道士跟他开玩笑:怎麼样?一生荣华富贵,如何?他这一下就觉悟了,一场梦而已。 人生确实是一场梦,一百年一刹那。知道人生是一场梦,就不要再计较,不再执著了,决定不跟人结怨,没有意义!冤家宜解不宜结,我们就会做了。知道人生非常短暂,人与人之交往很难得,无论是善是恶、是好是坏,都不要计较,都要用真心来对待,用大慈悲心来对待。别人作恶,我们行善去感化他,希望帮助他回头。只要是认识都叫有缘人,既是有缘人,我们就要帮助。他在迷惑的时候、颠倒的时候不容易听进去,不要紧,做好样子给他看,假以岁月,慢慢他会觉悟,到他梦醒他就明白了。 节录自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十一集) 2012/11/29 净空法师主讲
净空法师:如果阿弥陀佛真来问你要不要往生,你会犹豫吗? 【如果阿弥陀佛真来问你要不要往生,你会犹豫吗? 】 你们昨天看一份资料,也是个女众,见到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问她要不要往生?她在这一时就想到她家里还有儿女,事情还没有办完,阿弥陀佛走了,走了之后后悔。这说明什麼?说明口里头有阿弥陀佛,心上没有,阿弥陀佛真来了,还得犹豫,这一犹豫,佛不见了。 难得他的先生,她把这个事情告诉先生,先生得受用,先生说这是真的,这不是假的。先生念佛,真往生了,站著往生。全在信心之有无,不在别的。那个信心真的坚定,一丝毫怀疑都没有,就证明你业障消了。你的烦恼习气纵然没有断,也伏住了,不起作用,这就具备往生的条件。 要真正相信,不能怀疑。千万记住不能受外头境界干扰。我看到,起心动念;听到,起心动念,这不行!这把我们自己功夫全破坏了。真修行,不必离开境界,境界是磨鍊自己的,什麼境界都可以接触,如如不动。因为接触到外面境界不能够如如不动,所以才闭关,所以才找个清净地方,没有人干扰的,让我什麼都看不到的,找这麼个地方来静修,也行,也是个办法。 真正的办法是什麼?什麼境界在面前,不相干,你真看破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什麼境界现前,用这句话就放下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计较它干什麼?回归一句阿弥陀佛。 节录自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十二集) 2012/11/24 净空法师主讲
净空法师:为著眼耳鼻舌身的享受,得到是一身的罪业 【为著眼耳鼻舌身的享受,得到是一身的罪业】 为什麼佛要我们第一关修破身见?就大有道理!老子说了一句话,「吾有大患,为吾有身」,他说我最大的忧患是什麼?我有个身体。佛清楚,头一个就是教我们破身见,你一定要知道身不是我,不要为它造罪业。身不是我,身是我所有的,随时可以丢掉。好像身是衣服,衣服是我的,不是我。我们人穿衣服,不要衣服穿人。衣服怎麼穿人?人爱惜衣服,你看脏一点东西,不敢坐下去,要把地下擦乾净再坐,怕衣服脏了。要知道这个衣服不是我,无所谓,我哪里都可以坐,什麼都不在乎,你就很自在,衣服脏了,换一件。所以人,宾主要认清楚,身不是我,灵性是我,这一点非得搞清楚不可,不要为这个身造种种业。 你说我们好吃,吃众生肉,为谁?三寸舌头,下去就不知道味道了。就是通过这个舌头的时候,你说杀多少生、造多少业!为谁?为舌头,为它造业。为眼造业、为耳造业,都是为这个六根,这六根不是我。明白之后,六根可以接触外面六尘境界,不放在心上,那他就不造业了。你有智慧、有慈悲心、有方便门,你就可以利益无量众生,你就可以积功累德了。 如果你还要为著眼耳鼻舌身的享受,你就完了。这些享受,外面还有很多诱惑,引发你的贪瞋痴慢,让你在这个里面得到快感。其实那个快感是很短暂的,罪过呢?罪过是无量无边。你真有智慧观察,得不偿失。你得到的是什麼?你失掉的是什麼?你把你的性德失掉了,把你的善根失掉了,把你的功德失掉了。你得到什麼?得到是一身的罪业。所以错了,这错到底了。 节录自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第十八集) 2012/11/13 净空法师主讲 注:这是老法师引用的老子《道德经》第十三章之原文 《道德经》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净空法师:随缘就会得自在。一定要想怎样怎样,麻烦就来了 【随缘就会得自在。一定要想怎样怎样,麻烦就来了】 我们一生都是随缘,从来没有攀缘过的。攀缘很苦,要求人,要看人脸色,不好做,做事情后遗症一大堆,何必!所以我一生很自在,为什麼?一生不做事,做事就有麻烦。为什麼不做事?我没有福报,我自己清楚。做事情要有福报,为什麼?你底下有那麼多人帮助你做。我们孤家寡人,没有手足,没有人帮助。汤池,过去做了一点小事,搞了三年,那是什麼?那是临时凑的班子,我没有班底,临时凑集的。你问我,我能想得到,为什麼?我比你冷静,我没有你那麼复杂,所以我看东西看得比你清楚。我懂得方法、懂得道理,我没有能力去做,就是我没有人帮助我做,我手下没有人。一个秘书,悟梵法师走了,我现在一个秘书都没有。现在怎麼样?不要了,大概她走了是叫我,还没丢乾净,你这给它丢乾净。丢乾净是什麼?我一生就讲一部《无量寿经》,所以不要秘书了。如果我讲别的还要准备,我不搞了,我就这一部经讲到底。活一年讲一部,一年讲一部,其他的什麼都不搞了。我走到哪里,经本就这一套,带著就走了。所以我不需要人照顾我,多自在! 我教人做示范城市,教人做示范国家,那是什麼?教他做的,不是我去做的。在图文巴,他们宗教来找我,我就把市长也拉来,告诉他一个好处,市长这一结合,他们就做起来了,好事!如果到联合国做宣传,我也不过是上台讲几句空话,勉励勉励大家而已,我才不干这个事情。释迦牟尼佛都不干,我还会干吗?六祖惠能大师不干,为什麼不干?那要大福报,要多少人手!一生真正不管人、不管事、不管钱,得大自在。衣食住行不缺,会有人送来,不要操心,这就很自在、很快乐。每天脑筋里头就是阿弥陀佛、极乐世界,除这个之外,什麼都没有,你说你多快乐! 别人问我什麼灾难,你为什麼想灾难?你要问我有没有灾难,我告诉你有。为什麼有?你想它就有,一切法从心想生。你问我有没有灾难?没有,为什麼?我不想,我想阿弥陀佛,我想极乐世界,没灾难。你们来问我,肯定有,我都告诉你有灾难,有大灾难,为什麼?是你想出来的。怎麼化解?念头转过来就化解了,我不再想灾难,我想阿弥陀佛,想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没有灾难。极乐世界社会安稳,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天天教学,没有一天中断,这就叫极乐世界。我住在这个地方没有别的,就是天天教学。很多同学来问我,为什麼不回大陆去?回大陆不能教学,不能讲经。这是大陆国家的政策,我们是海外人士,在国内讲学要国内的法师,国外法师不可以在国内从事宗教活动。我们决定遵守国家的法令规章,要守法,要做出守法的榜样。准许我们做,我们会很热心的做;不准许做,决定不可以做。何况这个世界,外面的法缘很胜,哪里有缘哪里去,不一定在一个地方。香港这个地方有缘,可以在香港做。现在我跟斯里兰卡结的缘很殊胜了,他们是真想我去。 所以一定要随缘,不要攀缘,你就会得自在。我一定要想怎样怎样,这就麻烦来了,随缘多好。一生都随缘,到处流浪。我很安慰,为什麼?释迦牟尼佛一生随缘,到处流浪,我的流浪比释迦牟尼佛流浪要舒适一点。释迦牟尼佛流浪要走路,我远程坐飞机,近程坐车,比释迦牟尼佛舒服多了。释迦牟尼佛树下一宿,我走到哪里,住处都安排得很好,都不错。应该要知足了,不知足就有罪过了,释迦牟尼佛比我更知足。 节录自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第十八集) 2012/11/13 净空法师主讲
净空法师:人生在世,怎样才叫真正看破了? 【人生在世,怎样才叫真正看破了?】 彻悟禅师教化众生,常常用「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禅师是念佛往生净土的,把自己的经验告诉大家。 人生在世,怎样才叫真正看破了?那就是禅师在此地这一句话,真为生死。这是一个真正看破的人,对於这个世间一切法真能放下,我是为生死发菩提心。菩提心是觉悟的心,菩提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是觉悟,觉而不迷,这才叫菩提心。觉,不迷,这是真心;迷,不觉,那是妄心。妄心,大乘教也称为阿赖耶,阿赖耶是迷而不觉。佛告诉我们,十法界的众生,不只是六道轮回,都是用阿赖耶,也就是说全都是用妄心,没有人懂得用真心。用真心的人是有,极少数,在中国人称为圣贤,在印度称为佛、称为菩萨。这用真心,不是用妄心。真心是什麼心?我们中国人讲至诚心。真诚到极处,没有丝毫虚伪,没有一个妄念,这是真心,这在大乘教里面称为菩提心。真诚心是什麼样子?从自己身上来看,它是清净、是平等、是觉而不迷;从处事待人接物上来看,是真诚的慈悲、真实的爱心。这个爱心里面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清净的爱心,平等的爱心,真心显露。 六道轮回的生死,分段、变易,四圣法界的变易生死,都是妄心的现象。那真心呢?真心是不生不灭,真心没有生死。真心在哪里?就在现前,问题是我们不认识它,我们不会用它。如果我们认识,我们会用,当下就是。大乘经,特别是这部《无量寿经》,对於这桩事情讲得很详细、很透彻,这个地方刚开端略微提一提,后面入经文详细介绍。其目的没有别的,让我们认识自己有一颗真心,如果会用真心,世出世间一切法都圆满了。所以这一生大事,真为生死,为了生死,了是明了、是通达,知道生死是一回什麼事,然后你在生死当中就见到不生不灭。 节录自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十集) 2012/11/1
净空法师:闭关是要把妄想、杂念关到外头去 【闭关是要把妄想、杂念关到外头去】 只要你能够念念不离弥陀,那是什麼?真闭关。不是把自己关在一个地方,是要把妄想、杂念把它关到外头去,决定它不能干扰我。我念念就一句阿弥陀佛,白天也念,晚上也念,一切时、一切处什麼妨碍都没有。人多,我们念佛会吵到别人,我心里头默念,不干扰他。我不出声,心里头默念,一句一句不中断,外面的这些扰乱不干扰。 学观世音菩萨,「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什麼叫反闻?我心里头念也有声音,我自己能听得到,我不听外面东西,我只听我自己念的佛号,这叫反闻闻自性。外面什麼声音没听到,真没听到,为什麼?你注意力不在那边,注意力在佛号上。外面声音听而不闻,为什麼?眼耳鼻舌身没有跟意连起来,跟意连起来就知道,不跟意连起来。跟意连起来的只有这一句佛号,所以心里感觉得的只是这一声佛号,清清楚楚、了了分明。真念佛人! 念佛这个方法妙,能够把你的妄想统统念掉,把你的烦恼念掉,把你的习气念掉,把你的妄心念掉,这叫功夫。把五欲六尘拉拉杂杂东西全给念掉,心里头纯一阿弥陀佛。他往生,他随时可以往生,想什麼时候往生就什麼时候往生,往生的品位决定是上品上生,而且是实报土的上品上生。这就是说,「一声阿弥陀佛,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我们想想这句话是不是真的?真的。问题是你不会念,念的时候有怀疑、有妄想、有夹杂这就不行,这把功夫全破坏了。念的时候没有怀疑、没有妄想、没有夹杂,那这个念佛,声声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念上三年五载,烦恼没有了,业障没有了,习气没有了,身心健康,法喜充满。留在世间是给人做榜样,是为度他的,不是为自己,为自己,什麼时候去都可以。 节录自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第七集) 净空法师主讲
净空法师:求生净土真的很容易,关键就是自己要放下 【求生净土真的很容易,关键就是自己要放下。】 求生净土真的很容易、很简单,非常稳当,一点麻烦都没有,关键就是自己要放下。我们之所以不能放下,就是误会以为眼前一切是真实的,这是我们的病根。所以,我们时时刻刻就观想弥勒菩萨告诉我们的,一秒钟一千六百兆的频率,那是生灭的现象。一秒钟,我们的身、我们的心生灭多少次?一千六百兆次,一秒钟。常常做这个观想,就晓得是假的不是真的,真正知道「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这个话《大般若经》上说的。释迦牟尼佛二十二年讲般若,就是讲这一句话,告诉大家要把事实真相看破,看破,你就真的会放下,放下,你的障碍就没有了。你遇到净宗的时候,你就成佛了。 放下起心动念,一心专念阿弥陀佛,你往生极乐世界地位最高,实报庄严土上品上生。所以我说八地以上,距离妙觉果位很近很近,绝对不是其他法门能够相比的,无法相提并论。这个事情遇到了,真是「无量劫来希有难逢的一天」,你怎麼会遇到!「百千万劫难遭遇」,你今天碰到了。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最奥秘的法门,让我们在一生当中,稳稳当当圆成佛道,除这个法门之外找不到第二个法门。 然后你对著这部经典,你就会非常宝贵,你爱护它,舍身命也在所不惜。我要把这部经传给有缘人,什麼是有缘人?大善根、大福德。为什麼?不是大善根、大福德,他不识货。大善根、大福德他识货,他知道这部经不可思议,知道这部经能够成熟遍法界虚空界一切种类众生,在一生当中圆成佛道。 节录自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第七集) 净空法师主讲
净空法师:我们被错误的想法、看法,支配了一生 【我们被错误的想法、看法,支配了一生 】 我们今天眼中见的相,是许许多多这些生灭相混合在一起,让我们产生一个幻觉,好像它有,其实它不在。它是假的,我们身也是假的,我们这个肉身也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在那个地方波动。我们的念头也是这个频率在动荡,不动,什麼都没有了,就因为这个频率,它存在。所以一切相,经上也讲,叫相似相续相,因为它前后它不是完全相同。前后完全相同叫相续,前后不相同,不相同就不是相续相。 所以这个道理要懂得、要明了,我们在这个现相里头就得自在了。为什麼会得自在?你不把它当真,你不执著它,不分别它,对它不起心、不动念,决定没有占有的念头、控制的念头、支配的念头,没有这个,就自在了。有这些念头在里头,就苦了,那个苦本来没有,自找的,自找苦吃。如果真有,别人不会见怪你;真的没有,完全像作恶梦一样。所以,佛称众生为可怜悯者。完全是一种错误的想法、看法,支配你一生,支配你在轮回里头生生世世,你说你可怜不可怜? 佛菩萨慈悲,天天照顾,天天在唤醒,他就是唤不醒。这什麼原因?在轮回时间太久了,无量劫了。无量劫这些烦恼的薰习,你真的糊涂了,你把它当作真的,佛菩萨给你讲的你不相信,你怀疑他,原因就出在这里。不知道自己本来是佛,本来没有烦恼系缚,真的本来是佛,本来是充满了智慧、德能、相好,那才是你本来面目,不是现在这个面目。老执著这个面目是自己,就没法子,佛也度不了你。 所以佛、圣人用的这个方法,你才知道这方法叫妙绝了,就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没有比这个方法更绝了。能用这个方法,真死心塌地用这个方法,你不可能没有成就。刘素云告诉我,她听我讲经,就懂了这一句,她说我就听懂这一句,我就真干,一部《无量寿经》一生听到底,一天听十个小时。她十个小时实际上是听一个小时的,就是一个小时听十遍,这就是长时薰修。听一遍不行,密集的听上十遍,她就有印象了,一生不改变。所以她得念佛三昧。得念佛三昧的人一定开悟,悟有小悟、有中悟、有大悟、有大彻大悟。她肯定不是小悟,也不是大彻大悟,我们一般讲的大悟。大悟就够她受用了,她就有能力去应付人家提的问题,什麼疑难问题她都能解答。这个不需要准备,无需要找参考资料,就能帮你解答问题,这是智慧。 节录自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第七集) 净空法师主讲
净空法师:发广大心,自己罪业就消掉了 【发广大心,自己罪业就消掉了】 要发广大心,心要大,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发广大心,自己罪业就消掉了,为什麼?不再跟人计较。看一切众生都是阿弥陀佛,无比的欢喜,我见到阿弥陀佛了,阿弥陀佛就在我面前。一向专念名号,什麼都不想,什麼都不计较,统统放下,那个一念、十念的功德不可思议。 我们今天麻烦在哪里?念的时候有怀疑、有妄想、有夹杂,这叫有漏,功夫、功德全漏掉了,一面修一面漏,全漏掉了。常常有这个警觉,把这个漏的地方把它补好,不漏了,功德都保存了。这个功德大!这个功德使我们往生极乐世界品位向上提升。我跟这些人搞什麼?他做得好他的,做得坏也是他的,於我不相干。我今天大事因缘到极乐世界,我不跟他搞这一套。 所以,「不误世间工作,依旧顿脱生死」,从事什麼行业都可以念佛,不碍事,有事情干事,事情干完之后就念佛。就在日常工作里头,修清净心、修平等心,这真修;找个清净环境去修,未必是真的,样子好像是的,关在那里,其实心里头很乱很杂,妄念很多,还是等於零。清净是我对世间事不闻不问,就得清净。我们现在多清净,你看从来不看电视,从来不看报纸,天下什麼事情我们不知道。人家问我,天下怎麼样?太平,我们这附近没听说出事情,平平安安的。乱世里面过太平日子,只有念佛人能做到,只有放下的人能做到,不肯放下不行!依旧顿脱生死,这些话要记住,是真的不是假的。「既能自觉觉他,广度众生於未来」,我们这个样子人家看到就是帮助人。我们每天碰到人就跟大家分享,我们有这个摄影棚,这就是缘分,这个缘分不能放弃。每天跟大家做报告、做分享,勉励所有的同学,我们都要精进。「亦复自他俱利,造福社会於当世」,自利同时利他,利他就是自利,自利利他是一不是二,不要把它分成两段。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只要做出好榜样,统统是教化众生。 节录自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第七集) 净空法师主讲
净空法师:天天要用经教提醒自己 【天天要用经教提醒自己】 如果不能帮助众生离苦得乐,这个人没有慈悲心,他搞的是什麼?自私自利,搞的是自己名闻利养,完全搞的是自己的利益。能不能成就?能,短时间的成就,昙花一现的成就。到他成就圆满的时候,也就是他恶贯满盈,死了以后到哪里去?三途地狱去了。这些事情自己一定要搞清楚、搞明白,为什麼?求升反堕这种事情,自古至今不知道有多少人,太多的例子,我们会不会走上这条路,不敢保证。 所以我劝勉同学,决定要认真深入经藏。我们自己如果把经教丢掉了,不要丢久,三个月,你就有资格到地狱去了。为什麼?迷了。我们天天用经教提醒自己,提醒自己,自己明白了,古人有句话说,我看得破,我忍不过。这忍不过可麻烦大了,看破了也没用,还是要到无间地狱去。为什麼?忍不过。 所以,名要忍、利要忍、情执要忍,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不忍就是地狱。印光大师一生,每天面对著一个死字,他警惕自己。我看现在的人那个死他不怕,应该把死字换成地狱,每天面对著地狱。死已经不起作用了,印光大师那个年代起作用,这个年代不起作用。一定要把地狱摆在面前,把十殿阎王摆在面前,也许会起一点作用。一定要拔一切众生苦,凡是对众生不利的事情一定要远离,远离无安众生心故,这个很要紧。这都一定要常常高度警觉,提醒自己,念念想著众生苦,看到众生苦,我们的警觉心可以提升。 节录自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第十八集) 2012/11/13 净空法师主讲
净空法师:所有的问题都是因为你把它抓住不肯放下 【所有的问题都是因为你把它抓住不肯放下】 所有的问题都是因为你不放下,你把它抓住不肯放下,你起了分别执著,麻烦都在这里起来,什麼十法界、六道三途统是这里起来。你六根在六尘境界里头,如果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什麼事都没有,真的是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佛菩萨高明在哪里?就是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你笑,我也笑,你哭,我也哭,你有分别执著,我没有分别执著,你把假当作真,我知道全是假,没有一法当真,就是没有一法当真,真得大自在! 节录自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七八集) 2012/10/21 净空法师主讲
【阿弥陀佛】净空法师:如果能把五毒放下,身体什麼毛病都不会有 【如果能把五毒放下,身体什麼毛病都不会有。】 我们的念头能控制物质现象。很多得重病、得癌症,医生宣布他,你存活期间只有一、二个月,这没救了。可是有一部分有宗教信仰的人,他知道寿命到了,也不求,求了没用处。也不想病,什麼都不想,天天想上帝,天天做祷告,祷告一、二个月还没事,再去检查,病没有了。什麼原因?是念头把你的病治好了。这个病,你不能想它,你想它好、想它不好都是在养,把那个病养愈养愈严重,这就错了。你根本就不理它,不去想它,把念头转到别的地方去,想上帝、想佛,想别的,不去想它,那个癌就会饿死了。为什麼?它没有营养,没有东西供给它。那个供给就是念头,只要你想它,它就能存活,它就愈长愈大、愈严重。根本不想它,没事了。这种例子很多,这些科学家搜集这些资料,来证明念头可以控制物质。 人,很健康的人,如果让他要想哪个地方有问题,他就会想出病出来,他真的会得病。我们过去有个朋友,也是个出家人,他从小出家的,抗战期间被抓兵,抓壮丁抓去当兵。因为出家人都自己剃头,他会剃头,所以还不错,就当了个剃头兵,大家都需要他。可是他总想离开军队,再出家,天天想什麼?装病,装心脏病,一年之后真得心脏病了。好了,这下来了出家了,一生再不能够恢复健康。实际上他是可以恢复的,他不懂方法,只是想装病可以离开军队。这是一个健康的人,想病,天天想这个病,想成功了;真正得到这些病的人,却不要想它,就没事。科学家告诉我们,很有效果,许许多多这样人恢复健康。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不但我们身体健康於念头有关系,有密切关系。心里头什麼都不想,只想阿弥陀佛,最健康的,你身上什麼毛病自然就调整了,这就是科学家讲的以心控物。为什麼?身体是物质现象,是细胞组成的,这些现象听谁的?听念头,念头纯正它就健康,念头不正它就带病毒。所以人天天想贪瞋痴慢疑,他的五脏决定出问题。如果能把这个五毒放下,不贪、不瞋、不痴、不傲慢、不怀疑,这人身体决定健康,什麼毛病都不会有。 一切法从心想生,不但管我们的身体,身心健康,而且管我们居住的大地,这地球。佛在经上说,贪心感应的是水灾,贪是水,海水上升、江河氾滥,这是贪婪所造成的。瞋恚是火灾,火山爆发,地球的温度上升,这是属於火灾;愚痴是风灾;傲慢感应的是地震;怀疑是最可怕的,人信心没有了。信心没有了,人的免疫能力衰竭,他没有抵抗力,任何病毒他都很容易感染,信心丧失了。信心强烈的人,也就是说你抵抗能力很强,一般病毒不能够侵扰你。念头!所以念头可以改变环境。 节录自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七一集) 2012/10/17 净空法师主讲
净空法师:如果能把五毒放下,身体什麼毛病都不会有 【如果能把五毒放下,身体什麼毛病都不会有。】 我们的念头能控制物质现象。很多得重病、得癌症,医生宣布他,你存活期间只有一、二个月,这没救了。可是有一部分有宗教信仰的人,他知道寿命到了,也不求,求了没用处。也不想病,什麼都不想,天天想上帝,天天做祷告,祷告一、二个月还没事,再去检查,病没有了。什麼原因?是念头把你的病治好了。这个病,你不能想它,你想它好、想它不好都是在养,把那个病养愈养愈严重,这就错了。你根本就不理它,不去想它,把念头转到别的地方去,想上帝、想佛,想别的,不去想它,那个癌就会饿死了。为什麼?它没有营养,没有东西供给它。那个供给就是念头,只要你想它,它就能存活,它就愈长愈大、愈严重。根本不想它,没事了。这种例子很多,这些科学家搜集这些资料,来证明念头可以控制物质。 人,很健康的人,如果让他要想哪个地方有问题,他就会想出病出来,他真的会得病。我们过去有个朋友,也是个出家人,他从小出家的,抗战期间被抓兵,抓壮丁抓去当兵。因为出家人都自己剃头,他会剃头,所以还不错,就当了个剃头兵,大家都需要他。可是他总想离开军队,再出家,天天想什麼?装病,装心脏病,一年之后真得心脏病了。好了,这下来了出家了,一生再不能够恢复健康。实际上他是可以恢复的,他不懂方法,只是想装病可以离开军队。这是一个健康的人,想病,天天想这个病,想成功了;真正得到这些病的人,却不要想它,就没事。科学家告诉我们,很有效果,许许多多这样人恢复健康。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不但我们身体健康於念头有关系,有密切关系。心里头什麼都不想,只想阿弥陀佛,最健康的,你身上什麼毛病自然就调整了,这就是科学家讲的以心控物。为什麼?身体是物质现象,是细胞组成的,这些现象听谁的?听念头,念头纯正它就健康,念头不正它就带病毒。所以人天天想贪瞋痴慢疑,他的五脏决定出问题。如果能把这个五毒放下,不贪、不瞋、不痴、不傲慢、不怀疑,这人身体决定健康,什麼毛病都不会有。 一切法从心想生,不但管我们的身体,身心健康,而且管我们居住的大地,这地球。佛在经上说,贪心感应的是水灾,贪是水,海水上升、江河氾滥,这是贪婪所造成的。瞋恚是火灾,火山爆发,地球的温度上升,这是属於火灾;愚痴是风灾;傲慢感应的是地震;怀疑是最可怕的,人信心没有了。信心没有了,人的免疫能力衰竭,他没有抵抗力,任何病毒他都很容易感染,信心丧失了。信心强烈的人,也就是说你抵抗能力很强,一般病毒不能够侵扰你。念头!所以念头可以改变环境。 节录自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七一集) 2012/10/17 净空法师主讲
净空法师:花无百日香,人无千日好 【花无百日香,人无千日好】 人跟人的缘分统统有因果,这因果会变的。中国古人有句话说,「花无百日香,人无千日好」,金玉良言,真的。人与人在一起相聚一千天,就是三年。为什麼?平常他很尊敬你、很爱你,跟你住了三年,你什麼毛病他都看到,原来对你那个爱变成瞋恚、瞋恨,看到什麼都不舒服了。什麼原因?就是这麼个道理。太近了,什麼顾忌没有,好不好全露出来。原先偶然见个面,露出来是好的那一面,不好的那面藏起来,你全是看到好的,没有看到不好的。天天在一起,全都看到,这个事情也麻烦了。 这桩事情,到极乐世界就解决了,为什麼?你跟阿弥陀佛住无量劫,你都喜欢他。为什麼?他没有缺点,你仔细去找,找不到。他每天在那里表演,每天讲经教学,从没有间断。所以为什麼极乐世界人那麼欢喜?极乐世界,欢喜的世界,那个地方是圆满的师道、圆满的孝道。 释迦把我们送到极乐世界,就好比父母把我们送去上学,那是个好老师。这个好老师很认真,天天给我们表演。为什麼会天天表演?因为每天都有新来的同学,新来的同学不知道多少,从十方世界去往生的。老同学都学得很像样子了,像佛差不多了,新来的要教,所以他的教学表演没有中断。新生天天进来,人数无量无边,好在大家是法性身,住的是法性土,永恒不变,不衰不变。不需要饮食,不需要睡眠,精神永远是那麼好,是那麼样的高潮。所以到极乐世界成就特别快速,这是真的,这个不是假的,十方世界没有能跟它相比的。我们感激释迦牟尼佛,他为我们介绍,讲这个经就是介绍,把极乐世界介绍给我们,把阿弥陀佛介绍给我们。我们接受了,真信、真愿,老实念佛,决定得生。 深信因果,念佛是因,成佛是果,我们是通过极乐世界去作佛。不通过极乐世界,靠自己,难!那要断烦恼、要消业障。通过阿弥陀佛,我们不需要消业障,不需要断烦恼。其实,不断烦恼怎麼成就?我们这个消业障、断烦恼,我们自己不知道。怎麼断的?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念断了。因为你念佛时,同佛善根,同佛福德,同佛的善根,业障消了,同佛的福德,烦恼断了。只念这句阿弥陀佛,什麼业障、习气、烦恼统不要去管它,自然没有了。妙就妙在此地,一切法门不能跟它相比。诸佛如来称赞弥陀「光中极尊,佛中之王」,不是白白称赞,他真有智慧功德,不是随便说的。我们要相信,不能怀疑,一怀疑,这种无量无边的利益,我们当面错过,就失掉了,这是不能不知道的。 节录自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六五集) 2012/10/14 净空法师主讲
净空法师:该来的自然来,该去的自然去,一点都不要操心 【该来的自然来,该去的自然去,一点都不要操心】 现在的教育只教人做事,没有教人做人,现在的人会做事不会做人。不会做人,事做得再好,纵然享受,心不安,提心吊胆,怕出祸乱,不安、不稳,死了之后三途受果报。人不知道,鬼神知道,我们明白这个道理。 明白这个道理,用什麼样心态待人接物?用真诚、慈悲、恭敬。这个人骗我、害我呢?对他也是真诚、也是恭敬。我如果真的被他害了,那是我命中要遭这个灾难,我不怪他。如果我命中没有,他要伤害我,恐怕老天就先把他收走了。这一定的道理!所以我们何必要怀疑?何必要操这个心?一切恭敬是大德!普贤菩萨修的,「礼敬诸佛,称赞如来」。 我们只依照佛经上去做,百分之百去做,一点都不怀疑。对毁谤我的人、侮辱我的人、障碍我的人、陷害我的人,统统都看成他是佛、他是菩萨,他替我消业障。他所毁谤的我听到了,想想有没有,有就改,没有就勉励,不可以造这些不善的事。他是我的老师,他在提醒我,他在考我,我不能被他考倒,我要关关通过,这就是提升自己。怎麼提升的?这些人帮助我提升。顺境、善人没有贪恋,逆境、恶人没有瞋恚,永远保持你的平等,心平气和你就安了。 一生在平安当中过日子,这个就是方老师说的,人生最高的享受。人生最高的享受就是平安、欢喜,每天快快乐乐的,於人无争、於世无求,该来的自然来,该去的自然去,一点都不要操心,得大自在。在这个时代,几个人能够过这样的生活,平安自在?你去打听,很少。这是方老师教我的,我念念不忘老师,不是老师,我哪有今天这种生活!一生把负面的、不善的远离了,清净的善心,一天比一天清净,一天比一天增长,快乐无比,这是佛法带给我的恩惠。我们原来不认识释迦牟尼佛,对他有很大的误会,方老师介绍,我们才知道,那是个好人。他不是神,他也不是仙,他也不是妖魔鬼怪,他是个大好人,真正有道德、有学问、有智慧的好人,我们亲近他没错! 节录自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八九集) 2012/4/13 净空法师主讲
净空法师:把经上义趣,应用在现前生活 【把经上的义趣,应用在现前生活】 观察虚空法界万事万物,「谓一切法,如幻如梦」,我们在经上常读,但是从来没有作如是观,也就是我们没有把它落实。我们离开经本,还是随我们自己的常识,自己习惯的见解,没有把它换下来。这叫什麼?能说不能行,我们学的是佛学,不是学佛。那要是学佛?学佛就是如幻如梦,就应用在生活上,就应用在现前。六根对外面六尘境界,眼耳鼻舌身对外面色声香味触,如幻如梦。每天都作如是观,观久了真是这个样子,《金刚经》的义趣统统现前,金刚般若现前,你真放下了。所有一切境缘当中, 你不再执著,你不再分别了,这就是大菩萨的境界。 不但是如幻如梦,确确实实,「非有非无,离言绝虑」。这个几句话意思很深,离言绝虑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对於一切境界的真相确实通达明了了,包括自己的身体、包括自己的念头。这个境界,「非逐言者所能称量」,言语说不出来,言语说出来的都不是正确的,说了这一边,漏了那一边。这个就是大经上常讲的「离四句,绝百非」,这是个人亲证的境界。为别人说,别人也证得这个境界,那就很容易;别人没有入这个境界,你怎麼给他讲也讲不通,他听不明白,他愈想愈想不通。这叫做「不可称智」。真实东西能不能说出来?确实说不出来。能说得出来,一般人听到的全是知识。世尊当年在世讲学亦如是,真有修行的,他能体会到,能懂得里头的意思。所以,如幻如梦,非有非无,这八个字重要!这八个字说的真的是事实真相。 现在科学家晓得,但是科学家得不到受用,原因是什麼?他不是证得的,他是用仪器观察到的,用机械帮助看到这个境界。现在量子力学跟大乘经上讲的诸法实相愈来愈相近了,但是佛在大乘经上讲得很清楚,凡夫用意识,第六意识。第六意识它攀缘的能量非常广大,佛说,对外它能缘到虚空法界,对内它能缘到阿赖耶识,就是缘不到自性,除了自性之外,没有它缘不到的。第六意识是什麼?就是思想、分别。科学家用精密的仪器去观察,还是用第六意识。那要怎样才能见性?要把八识五十一心所统统放下,你就见到了。因为那全是假的,如幻如梦,非有非无,统统放下就见到了,就明心见性了。 一定要知道,《华严经》上佛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这不是假的。那为什麼现在变成这样?「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佛说,你有妄想、你有执著,当中还有个分别,你有妄想、分别、执著,所以你变成凡夫。妄想,大乘经上所说的无明烦恼;分别,大乘经所说的尘沙烦恼;执著,大乘经上所说的见思烦恼。你有这三大类的烦恼,你变成凡夫,你堕在梦中,完全在作梦,你醒不过来。如幻如梦,真的,他在作梦。这个现实的环境是有吗?不能说它有,也不能说它无。你说有,确实,当体即空,了不可得。你要说它无,它明明在现前。明明在现前,确实当体即空,了不可得。这个话我们没法子体会,看到现代的科学报告,这个怀疑才落下来了。 我们在《菩萨处胎经》里面看到世尊跟弥勒菩萨的对话,佛问弥勒菩萨,「心有所念,几念几相识耶」,问这麼一个问题。我们凡夫起个念头,这个念头多少念?连问的话我们都不懂,这一个念头里头问多少念、多少相、多少识?这一句话问了三桩事情。几,这几念几相识耶,相是物质现象;识就是受想行识,我们讲心理现象;那个念,念是自然现象。 今天科学研究的对象就这三样,物质、意念、自然现象。这三种现象,物质现象、心理现象、自然现象,佛问了这三种。弥勒菩萨回答说一弹指,一弹指时间太短了,「一弹指有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成形,形皆有识」,弥勒菩萨把事实真相说出来了。 凡夫这个妄念,这里头有三十二亿百千念,三十二亿乘一百千,一百千是十万,三十二亿乘十万,三百二十兆。我们起一个念头,三百二十兆,时间多长?一弹指。那现在都用秒做单位,一秒钟至少可以弹五次,那再乘五,一千六百兆,一秒钟里头有念头,有一千六百兆个念头生灭。前念灭了,后念又生了,一秒钟多少?一千六百兆。这样微细的念头,我们怎麼会知道?这个念头的生灭就是波动现象,这波动现象都不停止的,所有一切万物都是从这个波动产生的,所以这个波动是生灭现象。物质现象从它生的,精神现象也从它生的,所以他说念念成形,每一个念头里头有物质现象,每一个物质现象里面都有受想行识,这合起来就是五蕴。 节录自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一四集) 2012/9/15 净空法师主讲
【阿弥陀佛】用至诚求生的愿力念佛 “这时一个老婆婆用恳切的声音念了一句:"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啊,救救他吧。”真是不可思议,那声音仿佛一下子就进入了我的脑海、心田、灵魂,既清净又真切。我就像一下子抓住了生命希望似的,一遍一遍的念观世音菩萨救我,渐渐的恐惧感没了,自己就象是被溶化了,一会化作了一片云飘荡着,一会儿又汇入了大海奔涌着,那种境界宁静又自在,用语言无法形容,根本就不想回来。” “我平静地看着他们焦急地忙碌着,依然还是念着观世音菩萨救我,念得非常专注,不是用声音念,也不是用意念或心力念,完全是一种至诚的求生愿力在念,直念到看见有一片光出现,直到自己完被那片神奇的光摄住,成为光的一部分。”
【三宝福田】一篇讲述一位出家法师经历的博文 末学无意中在网上看到了一篇名为《观世音菩萨救了我:从想自杀到欲复仇,再到放下万缘出家的法愿师》很是有感触,由于篇幅很长,就直接把网址贴过来,各位师兄可以直接点开看,这是一篇极好的博文,南无阿弥陀佛。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blog.sina.com.cn%2Fs%2Fblog_563ebbf50102e7wz.html&urlrefer=e5145eba61fbfcc528c582e2fc51d581 这一篇文章最初刊登于《净土》2012年第三期题目为《法愿师的心愿》 作者:释德日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donglin.org%2Fjingtuzazhi%2Ftuijiannarong%2F20120922%2F7396.html&urlrefer=c13e661efce5c7132719af47f5abf560
【阿弥陀佛】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阿弥陀佛】净空法师:念念要想著我决定得生 【念念要想著我决定得生】 我们今天遇到这样殊胜的缘,决定要到极乐世界,玉皇大帝要让位给我,我都不要,要真正有这个智慧、有这个认知。摩醯首罗天王是第四禅的天主,地位比忉利天高得太多了,我们也不羡慕,也不干。为什麼?他不出轮回,不出轮回比不上阿罗汉。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等於法身大士,那是什麼?生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等於生实报庄严土。这是四十八愿第二十愿当中说的,只要往生,皆作阿惟越致菩萨,阿惟越致菩萨是实报庄严土的菩萨。换句话说,生到极乐世界,见到阿弥陀佛,你的智慧、神通、道力就等於法身菩萨,等於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个时候你就有能力到十方诸佛世界去参学,怎麼去的?化身去的。自己的本身在阿弥陀佛讲堂听佛讲经没离开,同时能够化无量无边身,到十方世界去拜佛、供养,供佛,这修福;听佛讲经说法是修智慧,福慧双修。所以为什麼到西方极乐世界成佛那麼快?道理就在此地。这种能力只有往生在华藏世界的人才有,我们在这里修行,修其他法门,要修生华藏世界实报土,多难!我们自己反省确实没有这个能力,也没有这麼长的寿命。 极乐世界一切现成,为什麼不去?你说,怕我去不了。你真去不了。为什麼去不了?就是你怕你自己去不了,就这个错误的念头。如果你要说我决定得生,那我就告诉你,你真的一定会往生。什麼道理?因为你决定要生。不在外头,不在阿弥陀佛,不在诸佛菩萨,也不是天神鬼神,谁做主?自己那个念头做主。念念要想著我决定得生,我心里只有阿弥陀佛,只有《弥陀经》,其他的都不要了。莲池大师晚年,他就一部《弥陀经》、一句佛号,他说三藏十二部,让给别人悟,八万四千行,饶给他人行。我就走一条西方极乐世界,就这一条路,一个目标,亲近阿弥陀佛,心就定了。心一定,就决定得生,我们这一生大事因缘就圆满了,真的得大自在。 节录自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二七集) 2012/9/22 净空法师主讲
净空法师:念念要想著我决定得生 【念念要想著我决定得生】 我们今天遇到这样殊胜的缘,决定要到极乐世界,玉皇大帝要让位给我,我都不要,要真正有这个智慧、有这个认知。摩醯首罗天王是第四禅的天主,地位比忉利天高得太多了,我们也不羡慕,也不干。为什麼?他不出轮回,不出轮回比不上阿罗汉。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等於法身大士,那是什麼?生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等於生实报庄严土。这是四十八愿第二十愿当中说的,只要往生,皆作阿惟越致菩萨,阿惟越致菩萨是实报庄严土的菩萨。换句话说,生到极乐世界,见到阿弥陀佛,你的智慧、神通、道力就等於法身菩萨,等於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个时候你就有能力到十方诸佛世界去参学,怎麼去的?化身去的。自己的本身在阿弥陀佛讲堂听佛讲经没离开,同时能够化无量无边身,到十方世界去拜佛、供养,供佛,这修福;听佛讲经说法是修智慧,福慧双修。所以为什麼到西方极乐世界成佛那麼快?道理就在此地。这种能力只有往生在华藏世界的人才有,我们在这里修行,修其他法门,要修生华藏世界实报土,多难!我们自己反省确实没有这个能力,也没有这麼长的寿命。 极乐世界一切现成,为什麼不去?你说,怕我去不了。你真去不了。为什麼去不了?就是你怕你自己去不了,就这个错误的念头。如果你要说我决定得生,那我就告诉你,你真的一定会往生。什麼道理?因为你决定要生。不在外头,不在阿弥陀佛,不在诸佛菩萨,也不是天神鬼神,谁做主?自己那个念头做主。念念要想著我决定得生,我心里只有阿弥陀佛,只有《弥陀经》,其他的都不要了。莲池大师晚年,他就一部《弥陀经》、一句佛号,他说三藏十二部,让给别人悟,八万四千行,饶给他人行。我就走一条西方极乐世界,就这一条路,一个目标,亲近阿弥陀佛,心就定了。心一定,就决定得生,我们这一生大事因缘就圆满了,真的得大自在。 节录自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二七集) 2012/9/22 净空法师主讲
【阿弥陀佛】净空法师:一般人为什麼放不下? 【一般人为什麼放不下?】 功夫浅深说什麼?总不外乎你放下了多少,你放下得多,功夫就深;你放下得少,功夫就浅。放下什麼?放下妄想分别执著,这叫功夫。对这个世间还有没有眷恋,还有没有情执,功夫从这个地方看见。 六字洪名要把功夫念出来,当我们对眼前一切人事物起心动念,这就是烦恼习气。这个时候提起一句佛号,把这种妄想分别执著打掉,这叫功夫。 什麼时候念头起来,古人所说的,「不怕念起,只怕觉迟」,你觉悟得要快。第一念是个妄念,第二念是阿弥陀佛,让这个妄念不继续,不是一个一个接著来,这叫功夫,真放得下! 一般人为什麼放不下?他有顾虑,我放下了,我明天生活怎麼办?他有这个考虑,他就放不下。真放下的人不管明天,不要去想它,明天还没到,想它干什麼?过去已经过去了,别想它;未来没有到,也不想它。一切听其自然,前面讲了八个自然,自然才随顺性德。 所以初学的人,对这些很深的理没参透,信因果就好,真相信因果,肯放下。为什麼?命里有的决定是有,命里无的决定是无,你无法强求。命里有的舍不掉,你这里舍了,那里又来了,愈舍愈多。怎麼办?不要放在心上,根本就不予理会,一切随缘。命里头有财富,要知道帮助贫穷苦难的人、需要的人,你帮助他,财源滚滚就来了。来得愈多,我帮助愈多,我绝不把它存起来自己享受,那就错了,就完全错了;愈施愈多,愈多,大做好事。好事里头第一等好事,帮助众生觉悟,这最大的好事,真正帮助众生离苦得乐。 苦从哪来?苦从迷来的,什麼都不知道,这个苦;乐从哪里来?乐从觉悟来的。破迷开悟是要戒定慧三学,我们觉得这个东西困难,困难你就一心念佛,一心念佛符合戒定慧三学。真信、真愿、老实念佛,这就是戒;心里只有一句佛号,没有杂念、没有妄想、没有怀疑,这就是定;定久了,定有一定的功夫了,像前面所说的,不定什麼时候豁然大悟。纵然不能够彻悟,大悟肯定有,大悟就能解决问题。 所以人不能不相信因果。因果从什麼时候有的?从有宇宙那天,从有我们这个人这一天就有,跟著来的。在佛法里面讲一念不觉,因果是一念不觉里头所生的,也是决定是有。种善因、结善果不执著、不分别,若无其事,叫做功德,功德不可思议;断恶修善记在心里头,常常希求果报,是福德。福报会现前,跟你的修德一定相应,修小善有小的福德,修大善有大福德。业因果报丝毫不爽,这不能不知道。 净宗的修学,我们全心、全身投靠阿弥陀佛,这是正确的,一切都交给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替我做主。我这个方法,是我在二十六岁的时候章嘉大师传给我的,我接受了,我完全相信。所以一生佛菩萨安排,我们什麼都不去顾虑,顺境逆境、善缘恶缘统统是阿弥陀佛安排的。我们在境界里头,最重要的提升自己智慧德能,在境界里面你学到很多东西。 不被境界所转,自然就能转境界,《楞严经》上说得很好,「若能转境,则同如来」。怎麼转境?境界现前保持镇定,不受它干扰,顺境、善缘不起贪恋,逆境、恶缘不生瞋恚,保持你的平常心,就是清净平等觉。你就守住这句话,无论在什麼情况之下,我一定是清净、平等、觉而不迷,这就对了,问题就解决了。这是真正修净土、真正学佛。所以这从果起修,阿弥陀佛是果,不是因,一生成就,「故皆得生无量清净阿弥陀佛国」,没有一个不往生。 节录自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三一集) 2012/7/16 净空法师主讲
净空法师:一般人为什麼放不下? 【一般人为什麼放不下?】 功夫浅深说什麼?总不外乎你放下了多少,你放下得多,功夫就深;你放下得少,功夫就浅。放下什麼?放下妄想分别执著,这叫功夫。对这个世间还有没有眷恋,还有没有情执,功夫从这个地方看见。 六字洪名要把功夫念出来,当我们对眼前一切人事物起心动念,这就是烦恼习气。这个时候提起一句佛号,把这种妄想分别执著打掉,这叫功夫。 什麼时候念头起来,古人所说的,「不怕念起,只怕觉迟」,你觉悟得要快。第一念是个妄念,第二念是阿弥陀佛,让这个妄念不继续,不是一个一个接著来,这叫功夫,真放得下! 一般人为什麼放不下?他有顾虑,我放下了,我明天生活怎麼办?他有这个考虑,他就放不下。真放下的人不管明天,不要去想它,明天还没到,想它干什麼?过去已经过去了,别想它;未来没有到,也不想它。一切听其自然,前面讲了八个自然,自然才随顺性德。 所以初学的人,对这些很深的理没参透,信因果就好,真相信因果,肯放下。为什麼?命里有的决定是有,命里无的决定是无,你无法强求。命里有的舍不掉,你这里舍了,那里又来了,愈舍愈多。怎麼办?不要放在心上,根本就不予理会,一切随缘。命里头有财富,要知道帮助贫穷苦难的人、需要的人,你帮助他,财源滚滚就来了。来得愈多,我帮助愈多,我绝不把它存起来自己享受,那就错了,就完全错了;愈施愈多,愈多,大做好事。好事里头第一等好事,帮助众生觉悟,这最大的好事,真正帮助众生离苦得乐。 苦从哪来?苦从迷来的,什麼都不知道,这个苦;乐从哪里来?乐从觉悟来的。破迷开悟是要戒定慧三学,我们觉得这个东西困难,困难你就一心念佛,一心念佛符合戒定慧三学。真信、真愿、老实念佛,这就是戒;心里只有一句佛号,没有杂念、没有妄想、没有怀疑,这就是定;定久了,定有一定的功夫了,像前面所说的,不定什麼时候豁然大悟。纵然不能够彻悟,大悟肯定有,大悟就能解决问题。 所以人不能不相信因果。因果从什麼时候有的?从有宇宙那天,从有我们这个人这一天就有,跟著来的。在佛法里面讲一念不觉,因果是一念不觉里头所生的,也是决定是有。种善因、结善果不执著、不分别,若无其事,叫做功德,功德不可思议;断恶修善记在心里头,常常希求果报,是福德。福报会现前,跟你的修德一定相应,修小善有小的福德,修大善有大福德。业因果报丝毫不爽,这不能不知道。 净宗的修学,我们全心、全身投靠阿弥陀佛,这是正确的,一切都交给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替我做主。我这个方法,是我在二十六岁的时候章嘉大师传给我的,我接受了,我完全相信。所以一生佛菩萨安排,我们什麼都不去顾虑,顺境逆境、善缘恶缘统统是阿弥陀佛安排的。我们在境界里头,最重要的提升自己智慧德能,在境界里面你学到很多东西。 不被境界所转,自然就能转境界,《楞严经》上说得很好,「若能转境,则同如来」。怎麼转境?境界现前保持镇定,不受它干扰,顺境、善缘不起贪恋,逆境、恶缘不生瞋恚,保持你的平常心,就是清净平等觉。你就守住这句话,无论在什麼情况之下,我一定是清净、平等、觉而不迷,这就对了,问题就解决了。这是真正修净土、真正学佛。所以这从果起修,阿弥陀佛是果,不是因,一生成就,「故皆得生无量清净阿弥陀佛国」,没有一个不往生。 节录自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三一集) 2012/7/16 净空法师主讲
净空法师:遇到佛法,真的是无量无边的福报! 我们这个世界看到现在人口膨胀,世界上这麼多人从哪来的?每个人都有前生,都有后世,这一次到世间从哪里来,将来离开这个世间到哪里去,这是说明这个事实,这是真的不是假的。在现前这个世间,还能够坚守善心善念善行,非常不容易,决定不是普通人。为什麼?普通人一定是同流合污。你能够像贤护善守,你跟他们不一样。我们定慧道力功夫还不够,不知道自己过去宿命,但是可以肯定,从这个经论里面,我们学习这麼多东西,可以肯定我们过去在佛法里头种过善根,而且是深厚的善根。不是深厚的善根,决定敌不过现前诱惑的境界。你还能够有明眼,能看得出是非邪正、有能力辨别,弃恶扬善,转邪为正,这不是普通人,所以你遇到佛法。遇到佛法,真的是无量无边的福报!在这个环境当中我们能守得住,这一生就是我们圆满成就的一生,往生到极乐世界就是圆满成就,决定成佛。 文摘恭录—净土大经科注 (第六十二集) 2011/11/26 档名:02-037-0062
【阿弥陀佛】净空法师:佛如何看人世间的爱情? 【佛如何看人世间的爱情?】 执著里头,放不下的里头,最难的情执。六道众生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出不了六道轮回,情断不了,这是个很大的麻烦事情。 情之体是什麼?是智慧。迷了,智慧变成感情;觉悟了,感情就又变成智慧。智能解决一切问题,情能障碍一切问题,所以没有真实智慧转不过来,定功转不过来,一定要真实智慧,才能够转识成智。 情就是第七识,叫情执,你看第七识执著我。佛说的三种烦恼,无明烦恼是阿赖耶的业相,见思烦恼就是末那,尘沙烦恼就是第六识。第六识起作用尘沙烦恼,第七识起作用是见思烦恼,所以他出不了六道轮回,情执太深了。转识成智,六、七因上转,五、八果上转,所以只要转不分别、不执著,第八、前五跟著一起转。我们知道事实真相,於世出世间一切法就看淡了,你才真正能放下。 情不是真的,情会扰乱你,情会带给你生生世世永远脱离不了六道轮回。那在六道里干什麼?冤冤相报,没完没了,生生世世,太可怕了。所以这爱情不是个好名词,人世间看到是最美的,佛看到那是毒蛇猛兽,那是要命的。为什麼堕落成凡夫,永远都不能够省悟过来?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这个东西,必须把它看破。日常生活当中去锻鍊,锻鍊什麼?淡化。淡化到最后没有了,智慧完全现前。只要它没有了,全是智慧;只要有它的时候,那都是烦恼,这是必须要知道的。 智慧才是真的爱心,真诚的爱,大慈大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无缘,无条件的;同体,遍法界虚空界万事万物跟我是一体,一体自然爱它。我们身上哪个地方有痛痒,手自然会去帮助它,没有条件。什麼原因?没有原因。这是真的,宇宙的核心那个爱,那个爱是真爱,那不是假的,不是情执。情执是假的,不是真的。 所以只有佛菩萨有真爱,世间人假的。你看爱,爱到结婚了,没有两天又离婚,都是假的!这种表演,时时刻刻都能看到,你得看穿,假的,不是真的,不要被假相欺骗了,这一点重要。 节录自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九六集) 2012/6/26 净空法师主讲
【阿弥陀佛】抓紧佛号,一心求救,决定得生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净空法师讲: 闻不可思议名号遇最极圆顿妙法 底下讲,『今得值佛』,值是遇到,我们这一生能遇到佛。「经云」,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此地说「人身难得,佛难值」,得人身不容易,得人身遇到佛更不容易,我们今天遇到了,遇到佛、遇到佛法。「是一大庆也」,这是值得庆幸的,不是一般的庆幸,无比殊胜的庆幸。『复闻无量寿声』,这还得了!你遇到的不是一般佛,遇到阿弥陀佛、遇到《无量寿经》。「经云信慧闻法难中难」,关键就在这两个字,信、慧,我真相信,我能理解,我依教奉行这是慧。慧的反面是愚、是迷。愚迷的人信了不求解,他也不认真念佛,还留恋在世间的名利五欲六尘,他这个放不下,那这一生就很可惜,会空过了。「何况所闻乃六字洪名,一乘愿海,最极圆顿,不可思议之妙法」。我们今天闻的,不得了,六字洪名「南无阿弥陀佛」,是弥陀的圣号,是自性的德号。无量光、无量寿是自性,只有自性是真正的无量光寿。等觉菩萨都没有,等觉菩萨无量光寿都是有限的,有期限的,只有自性无量光寿是真的,没有期限的,永恒不变的。所以弥陀名号是自性的德号,我们称弥陀圣号、自性德号,是一不是二。一乘愿海,这是赞叹阿弥陀佛,法藏比丘所修成的。一乘是作佛去了,不是作菩萨,念阿弥陀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作佛去了,所证得的佛果跟阿弥陀佛完全一样,这是四十八愿跟这部经的经文所说完全相应。最极圆顿,圆是圆满,顿是快速、顿超。你在一切经教当中找不到,哪有比这个更快的!快到什麼程度?《弥陀经》上说得好,「若一日,若二日」,一天可以办到,两天可以办到,三天可以办到。 一天、两天的历史上没有记载,三天的有记载,宋朝莹珂法师他是三天,真做到了,三天三夜就把阿弥陀佛念来了。他凭什麼?他本身是个不守清规犯戒的和尚,在庙里人家都瞧不起他,他为什麼会有这麼大的勇猛精进?他怕因果,因为他自己造的罪业自己很清楚,自己的行为决定堕地狱,怕地狱苦!向同学们请教,有没有办法救他?他的毛病习气很重。同学们给他一本《往生传》,他看了之后非常受感动,就决心痛改前非,忏悔。关起寮房的门,三天三夜不眠不休,他也不吃饭,一句佛号念到底,三天三夜把阿弥陀佛念来了。真叫至诚感通,真诚到极处他不是假的。阿弥陀佛告诉他,你的寿命还有十年,到你十年寿命完了,命终的时候我来接你。莹珂法师说:我不要了,十年寿命不要了,因为自己习气很重,自己不能控制自己,十年不知道又造多少罪业,我寿命不要了,我现在就跟你走。阿弥陀佛当然意思叫他表法,表个法给大家看看,不是当时带走,当时带走了大家不知道,没人晓得,他怎麼关门念三天佛他就死在房间里?大家不知道。佛告诉他,三天之后我来接引你。这就可以表法了。他很高兴,门一打开告诉大家,阿弥陀佛来了,告诉我三天之后来接引我。这庙里上上下下全都知道了,但是没有人相信,你这种人,才三天,哪有这麼便宜的事情?好在三天不远,看你三天往不往生。到第三天真的往生。他要求大众帮他助念,送他往生,真往生了,这不是假的。 最极圆顿,莹珂法师证明给我们看了,破戒比丘,念三天三夜把阿弥陀佛念来了,寿命不要了,就走了,不可思议的妙法!他做出这麼好的榜样给我们看,我们要牢牢记住,真的遇到危险急难我们要学他。他没有别的本事,就是真诚到极处,我真的什麼都不要了,我就一心投靠阿弥陀佛,你赶快来接引我。我们的念头一动,阿弥陀佛就知道了。造罪业不怕,莹珂造的罪业很重,阿弥陀佛都来帮助他。何况经上讲得很清楚,念一声佛号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他念三天,三天三夜没中断,他的罪业大概也消得差不多了。对这个世间全放下了,什麼都不想,只想阿弥陀佛,这叫真忏悔,真消业障,你还怕什麼?不要怕业障太重,问题是我们是不是肯真干,真干真有效果。所以确实,这个法门是不可思议的妙法。
【阿弥陀佛】因深则果实 南无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净土圣贤录白话版弘化社印PDF下载 这本书记录了历代以来许许多多的往生实录,白话文本也方便阅读,是本能启发信心的好书,所以就把下载地址发过来与师兄们分享 下载地址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doc.sjolzy.cn%2Fdownload%2F%3F22841126&urlrefer=c963e6276648e22b267f58d6bdd37c3d 打开网页后点击就可以下载 南无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净宗六祖永明延寿大师垂诫 净宗六祖永明延寿大师(公元904~975年),唐末五代僧,为净土宗六祖,亦为法眼宗三祖。这段垂诫是末学在网上无意中看到的,觉得很是契合现在的情况,就转发上来与师兄们分享,南无阿弥陀佛 永明延寿大师垂诫 学道之门别无奇特,只要洗涤根尘下无量劫来业识种子,汝等但能消除情念,断绝妄缘,对世间一切爱欲境界,心如木石相似,直饶未明道眼,自然成就净身。若逢真正导师,切须勤心亲近,假使参而未彻,学而未成,历在耳根,永为道种,世世不落恶趣,生生不失人身,才出头来,一闻千悟。 须通道,真善知识是人中最大因缘。能化众生得见佛性,深嗟末世诳说一禅,只学虚头,全无实解。步步行有,口口谈空,自不责业力所牵,更教人拨无因果。便说饮酒食肉不碍菩提,行盗行淫无妨般若,生遭王法,死堕阿鼻,受得地狱业又入畜生饿鬼,百千万劫无有出期,除非一念回光立即翻邪为正。 若不自忏自悔自修,诸佛出来也无救尔处,若割心肝如木石相似,便可食肉;若饮酒如屎尿相似,便可饮酒;若见端正男女如死尸相似,便可行淫;若见己财如粪土相似,便可偷盗。饶尔炼得至此田地,亦未可顺汝意在,直待证无量圣身,始可行世间逆顺事,古圣施设岂有他心,只为末法僧尼少持禁戒,恐赚向善俗子多退道心,所以广行遮护。千经所说万论所陈,若不去淫,断一切清净种。若不去酒,断一切智慧种。若不去盗,断一切福德种。若不去肉,断一切慈悲种。三世诸佛同口敷宣,天下禅宗一音演畅。如何后学略不听从,自毁正因,反行魔说。只为宿薰业种,生遇邪师,善力易清,恶根难拔,岂不见古圣道,见一魔事如万箭攒心,闻一魔事如千锥□耳,速须远离,不可见闻,各自究心,慎莫容易,久立珍重。 ——《大正藏》第四十册页993中-下
【阿弥陀佛】困了睡觉,饿了吃饭,醒了念佛 南无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巴利语经典《犀牛角经》 《犀牛角经》 35.不向众生①施加棍棒,不伤害他们之中任何一个,不渴望儿子,更不渴望朋友,让他像犀牛角一样独自游荡。 36.爱念从交往中产生,而痛苦伴随爱念产生。他看到爱念带来的危险,让他像犀牛角一样独自游荡。 37.同情朋友,思想受缚,便会失去目标。他看到交往的危险,让他像犀牛角一样独自游荡。 38.爱怜妻子和儿子,就像高大的竹子互相纠缠。犹如幼嫩的竹子互不纠缠,让他像犀牛角一样独自游荡。 39.就像鹿儿不受羁绊,在林中随意觅食,聪明人追求自由,让他像犀牛角一样独自游荡。 40.朋友之间互相问候起居行止。而他追求别人不追求的独立无羁,让他像犀牛角一样独自游荡。 41.朋友中间有娱乐,儿子身上有挚爱。他不愿与亲人离别②,让他像犀牛角一样独自游荡。 42.周游四方,毫无怨忿,事事满意,克服险阻,无所畏惧,让他像犀牛角一样独自游荡。 43.有些出家人,还有住在家里的在家人,他们难以相处,不必为他人的儿子操心,让他象犀牛角一样独自游荡。 44.抛弃在家人的标志,犹如俱毗陀罗③树叶落尽;果敢地斩断在家人的束缚,让他象犀牛角一样独自游荡。 45.如果得到一位聪明睿智的朋友,品行端正的同伴,那就应该克服一切险阻,愉快地、自觉地与他同行。 46.如果得不到一位聪明睿智的朋友,品行端正的同伴,那就象国王抛弃征服的王国,让他象犀牛角一样独自游荡。 47.确实,我们称赞朋友的益处,应该结交高于自己或同于自己的朋友。得不到这样的朋友,也应该过清白的生活,让他象犀牛角一样独自游荡。 48.看到金匠精心制造的一对明晃晃的金镯,在同一条手臂上互相碰撞,让他象犀牛角一样独自游荡。 49.同样,我与同伴在一起,也会胡说和谩骂。看到这种将会出现的危险,让他象犀牛角一样独自游荡。 50.爱欲花样繁多,甜蜜迷人,以丑陋或美丽的形式搅乱人心。看到爱欲的危险,让他象犀牛角一样独自游荡。 51.这种爱欲对我来说是瘟疫、脓疮、灾祸、疾病、利箭和恐惧。看到这种爱欲的可怖,让他象犀牛角一样独自游荡。 52.冷热饥渴,风吹日晒,牛虻长虫,克服这一切,让他象犀牛角一样独自游荡。 53.犹如一头魁伟的花斑大象离开象群,在林中随意生活,让他象犀牛角一样独自游荡。 54.热衷交往并不能获得片刻解脱。听从太阳亲属④的话,让他象犀牛角一样独自游荡。 55.我已经超越论争,找到法门,走上正道,获得智慧,无须他人指导。让他象犀牛角一样独自游荡。 56.不贪婪,不欺骗,不渴求,不虚伪,摒除污浊和痴迷,对整个世界无所企求,让他象犀牛角一样独自游荡。 57.避开心术不正、行为不端的坏朋友,不要与执着的、懈怠的人交往,让他象犀牛角一样独自游荡。 58.应该结交学问渊博、恪守正法⑤、高尚聪明的朋友;应该明了事义,消除疑惑,让他象犀牛角一样独自游荡。 59.不装饰打扮,不向往世间的娱乐和欲爱,不涉足繁华之地,言语真实,让他象犀牛角一样独自游荡。 60.抛弃儿子、妻子、父亲和母亲,抛弃钱财、谷物和亲属,抛弃一切爱欲,让他象犀牛角一样独自游荡。 61.智者懂得:“这是束缚。其中幸福很少,快乐很少,痛苦倒是很多。这是钓钩。”让他象犀牛角一样独自游荡。 62.冲破这些桎梏,犹如水中鱼儿冲破鱼网。犹如火苗不再返回燃烧过的地方,让他象犀牛角一样独自游荡。 63.目不斜视,足不踌躇,守住感官,保护思想,不怀欲望,不受烧烤,让他象犀牛角一样独自游荡。 64.抛弃在家人的标志,犹如波利质多树⑥抛弃树叶,穿上黄色袈裟出家,让他象犀牛角一样独自游荡。 65.不贪图美味,不犹豫动摇,不养育他人,挨户行乞,心无牵挂,让他象犀牛角一样独自游荡。 66.摒弃心中五盖,清除一切污点,独立不羁,斩断爱和恨,让他象犀牛角一样独自游荡。 67.抛弃快乐和痛苦,也抛弃从前的喜悦和烦恼,达到无忧无乐,安宁,纯洁,让他象犀牛角一样独自游荡。 68.竭力获得至善,诚心诚意,行动积极,勤奋努力,坚韧不拔,让他象犀牛角一样独自游荡。 69.坚持隐居和修禅⑦,坚持遵行正法,洞察生存的危险,让他象犀牛角一样独自游荡。 70.企求灭寂欲望,谨慎,聪明,博学,深思,知法,自制,努力,让他象犀牛角一样独自游荡。 71.犹如狮子不怕声响,风儿不怕罗网,莲花不怕污水,让他象犀牛角一样独自游荡。 72.犹如兽王狮子四处游荡,以利牙征服众兽,而栖息在僻静之处,让他象犀牛角一样独自游荡。 73.始终保持仁慈、宁静、怜悯、超脱和忻悦,不受整个世界干扰,让他象犀牛角一样独自游荡。 74.摒弃爱欲、忿怒和痴迷,斩断种种束缚,不惧怕生命灭寂,让他象犀牛角一样独自游荡。 75.人与人交往为谋私利,不谋私利的朋友今日难得,谋私利的人不纯洁,让他象犀牛角一样独自游荡。 ①众生(Sabbabhuta)指一切有生命者。 ②意思是独自生活,就不会有离别之苦。 ③俱毗陀罗(Kovilara)是天国的一种神树。 ④太阳亲属(Adiccabandhu)指佛陀,因为佛陀的祖先属于太阳族。 ⑤正法(dhamma或译法、法门),这个术语在佛教文献中大致有三种用法:一、指佛的教法,二、泛指一切事物和现象,三、特指某一事物和现象。这里指的是第一种。 ⑥波利质多树(Parichatta)是因陀罗天国中的珊瑚树。 ⑦禅(jhana,梵文为dhyana,音译禅那) 的意思是静虑沉思。它是佛教修行悟道的一种方式。 (摘自《经集》 郭良鋆译) 转自菩提心网站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putixin.com%2Fcontinue%2Fhua0806%2Fbali-xiliu.htm&urlrefer=93e60cf6d706d8d13f4f820a6190170e
【阿弥陀佛】幻化宇宙,举体是空 真空不空,妙有非有。 三惑俱破,三谛皆立。
【阿弥陀佛】净空法师:情执是最重的枷锁 【情执是最重的枷锁,往往念佛都只是结个缘而已】 情执太深的人,那就是最重的枷锁,往往念佛都还不能避免,这一生这麼善的缘分,也只是结个缘而已,这一生没有成就,你说多可惜。 所以你一定要认识,淫欲是最重的枷锁,应该把它丢掉、把它放下。你带这麼重的枷锁,你什麼时候能出离? 这桩事情不能求人,谁都帮不上忙,佛菩萨不能帮助你,天地鬼神不能帮助你,这个事情是自作自受。只有自己真的觉悟、真的明白了,我从今天起彻底放下,我真念佛,这就行。我们这样做,佛菩萨真的加持我们,龙天善神真的保佑我,决定要真干。 节录自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六一集) 2012/8/10 净空法师主讲
【阿弥陀佛】净空法师:最好的嗜好 【最好的嗜好】 我现在在香港,我住的这个地方养了一只猫,我住这个小房子我是第五代。所以英国人这个方式很好,他这个房子,我们中国人房契是一张纸,英国人是一本书,就是每个人转手,记载得非常清楚,就是渊源历史,这是这个房子的历史。我想这只猫,不是第一代就是第二代,那个时候的主人现在变成猫。它舍不得离开这个地方,它很喜欢这个环境,它坐到哪里?一定是坐在主人的位子上。所以说我想它是主人。我现在天天教它念佛,教它求生净土,要把这个贪恋放下来。我是第五个主人。也都是修行人,都是念佛的人,舍不得离开这个地方。这户人家他不是俗家人,他没有夫妇,那怎麼办?只投胎个猫的胎。它认地方不认人,它就在这个范围,它不到别的地方去,这猫也很可爱。 真有这回事,所以我们对於这个身体不能贪恋。尤其养宠物,我们学佛的人想想,偏爱这个宠物,来生会不会跟它一样?大有可能。你喜欢小狗,可能就投狗胎,你喜欢什麼,肯定是这个。所以,人不可以有嗜好,如果真正有嗜好的话,你去爱阿弥陀佛,这个好,这个会到极乐世界去,千万不要搞错了。我们喜欢极乐世界,喜欢阿弥陀佛,这就对了。 节录自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五五集) 2012/8/1 净空法师主讲
【阿弥陀佛】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声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声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
【阿弥陀佛】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
【阿弥陀佛】净空法师:学了要大胆的去用,毫无顾虑的去用 【学了要大胆的去用,毫无顾虑的去用】 我能遇到佛法,我对我的老师念念不忘,天天不忘。我们讲堂、我居住的房间、书房都挂老师的照片,一生时时刻刻没有离开老师,谨记住老师的教诲,依教奉行。老师给我这一生人生最高的享受,我得到了,我感恩。你看在这种世界上,我只举个简单例子,我没有任何压力,身没有压力、精神没有压力。一生,读自己喜欢读的书,干自己喜欢干的事,几个人能做到?我要不是方老师跟章嘉大师这个教诲,我这一生就苦不堪言。 这两个老师指出这一条道路,这个道路是方先生所说的人生最高的享受,他指出来了。跟章嘉大师三年,章嘉大师坚定的帮助我踏上这条道路,一直走下去准没错误。走的方法、理念、效果,这些是得力於李老师十年的教诲,真得受用。如果你所学非所用,你白学了。学了一定要用,要大胆的去用,要毫无顾虑的去用。 现在人不敢用,他害怕,譬如讲布施,我布施,我明天怎麼生活?他怕,害怕。这是很多人不敢,其实完全想错了,你这种顾虑、忧虑都是错误的。 但是这个基础很重要,自己必须要真诚心。没有真诚心是假的,侥幸的,是来试试看的,这个不行,这你肯定失败。真诚心。布施完了,身上一无所有,明天吃饭不想它,要饿死了,念一天佛求生净土,这种心才行,到时候自然有人送来。 我常常举虚云老和尚朝山这个例子,我们要记住,对我们是非常大的鼓励。虚云老和尚朝五台山,四十七岁,从普陀开始,三步一拜,拜到山西五台。走了多久?三年多,才拜到。这三年多,在路途上两次得重病,在荒郊,没有人家,你病倒在路上,你怎麼办?没吃的,连水都没有。在这个困境当中,来了一个乞丐,这个乞丐到外面去讨饭给他吃,照顾他,还去找些草药帮他治病。住了十几天,身体恢复健康了,再去拜,这乞丐走了。第二次生病,又遇到这个乞丐。乞丐两次帮他忙,在一起生活两次加起来一个多月。那乞丐是谁?文殊菩萨。他去朝五台山拜文殊菩萨,文殊菩萨一路照顾他,真需要的时候就现身。所以不要害怕,真在紧急的时候、需要的时候,佛来了、菩萨来了。不知道现的是什麼样的身形,他就主动的来帮助你,就关心你、照顾你,你还操什麼心? 自己要天天操心,佛菩萨不操心了,他也不来了。为什麼?你自己会管自己,他用不著来帮助你。自己实在不能的时候,他真来了。所以要有这样的信心,坚定的信心、不移的信心,这条路走得真是顺利,一帆风顺。 无论是顺境是逆境,是善缘是恶缘,统统对我们都是增上缘,全是来帮助我们的,提升我们境界。我们智慧增长、德行增长、信心增长、愿心增长,心里头只有一片感恩的心,一个妄念没有,一个杂念没有,人生最高的享受。人人都可以得到,人生最高的享受每个人都有,你肯不肯干、肯不肯听话?就是一个真诚心。人不能不老实,老实人有福,不老实的人有灾难。老老实实,听话。佛经是佛说的话,四书五经是圣贤说的话,展开经卷就是听话,老实、听话,听完之后真干、真照做。 节录自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五五集) 2012/8/1 净空法师主讲
净空老法师:人生在世,八苦交煎,乐极生悲,苦乐虚妄 净空老法师-人生在世,八苦交煎,乐极生悲,苦乐虚妄 影片字幕: 「苦者,《佛地经五》曰:逼恼身心名苦」。用现在的说法就是压力,精神的压力、物质环境的压力,这就叫苦。「众苦者」,这是苦多,苦太多了,佛经把它分类,有内苦、有外苦,内就是身体,外就是你的环境,给你压力。「三苦」是佛学专有的名词,它把苦分为三大类,下面这个苦字是名词,「苦苦,坏苦,行苦」,上面这个字是动词。属於身心苦恼这一类的苦,称为苦苦。苦苦里面又分为八种,生、老、病、死,这是苦苦,环境上有求不得苦、有怨憎会苦。冤家对头,不喜欢的东西,不愿意看到、不愿意听到,偏偏叫你常常看常常听,这一类叫怨憎会;爱别离,喜欢,喜欢的人、喜欢的事希望常常能在一起,偏偏要离开,叫爱别离苦,这都是属於环境上的苦。另外一种叫五阴炽盛苦,这个五阴内外都有,色受想行识。色是物质,包括身体,身体有病痛,这都是身苦;精神,受想行识,你的感受、你的念头。这些苦它永远不离开你,一切时、一切处都会遇到,它不会终止,这叫行苦。最后一个识,识就是你起心动念、分别执著。所以合起来八种苦,佛经上常讲「人生在世,八苦交煎」。菩萨了达一切众苦皆是虚妄,不但苦是虚妄,乐也是虚妄。极乐的乐不是苦乐的乐,苦乐的乐是相对的,不是真的,不是真乐,那是苦暂停了一下,你觉得很快乐。譬如我们这个身体,这身体不是个好东西,身为苦本。「我的身体不苦」,没错,你吃饱了,你不知道苦,如果你一天不吃饭,那饿得很苦,两天不吃就更苦。苦是真的,乐是假的,肚子饿了吃饭很快乐,吃一碗很快乐,吃两碗还不错,叫你吃个二十碗、三十碗,乐就变成苦了。乐会变成苦,乐是假的,苦永远不会变成乐,这个苦是真的。打你一鞭子你很痛,痛苦,打你一百鞭你更苦,不会变成乐。苦不会变成乐,乐会变成苦,这叫乐极生悲!喜欢跳舞的,不错,跳舞很快乐,叫你跳上七天七夜,你得喊救命了。乐会变成苦,这肯定的。这都不是真的,假的,苦乐二边都是苦,二边都离开才是乐。所以极乐那个乐很少人能体会到,那个乐是什麼?清净心是乐,真实智慧是乐,惠以众生之利是真乐。这句话就是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别人有困难,伸出援手去帮助他、去救济他,这乐事。所以要晓得,世出世间一切法它的真相是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你真能看破,自然就放下了,放下就得大自在! 回向偈、回向文: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愿以此功德,回向尽虚空遍法界众生,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愿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众生与我等,皆共成佛道。 愿以此功德 消除宿现业 增长诸福慧 圆成胜善根 所有刀兵劫 及与饥馑等 悉皆尽消除 人各习礼让 读诵受持人 展转流通者 现眷咸安乐 先亡获超升 风雨常调顺 人民悉康宁 法界诸含识 同证无上道 恭敬转载流通 欢迎大家转贴分享 利益众生 功德无量 ~~ 南无阿弥陀佛 ... ...
【阿弥陀佛】净空法师:念佛三天把阿弥陀佛念来了 我们在《净土圣贤录》里看到宋朝莹珂法师,三天!三天念佛成就的不止他一个。这是一个很著名的代表人物,因为什麼?他虽然出家了,不守戒律、不守清规,是一个不善的出家人。他有一个好处,这救了他,什麼好处?他相信因果报应。所以他自己常常反省,出家之后不守清规造了很多罪业,破戒了,那麼照《戒经》里面讲,他将来决定堕阿鼻地狱。想到这桩事情他就害怕,地狱进去很容易,出来可难了!所以畏地狱苦,这样才发一个勇猛心,求道场里面的同参道友帮助他,怎麼能够让他不堕地狱。就有同学送给他一本《往生传》给他看。他看到这本《往生传》非常感动,每看一个人都痛哭流涕,人家到极乐世界去作佛了,我还在这造罪业。忏悔的心生出来了,这个好!所以他就发了一个愿,把自己关在一个寮房里面念阿弥陀佛,一心专念,不吃饭、不睡觉,真干!三天,把阿弥陀佛念来了,阿弥陀佛真的现身在他面前。告诉他,你的阳寿还有十年,你好好的修行,到你寿命到的时候我来接引你到极乐世界。阿弥陀佛送消息给他了,他一听之后觉得有问题,什麼问题?他跟阿弥陀佛讲,我的劣根性很重,经不起诱惑,外面的财色名食睡一诱惑我,我又造罪了,那我还能去得了?这样,我十年寿命不要了,我现在就跟你去。提出这个要求,阿弥陀佛同意了,他说好,你十年寿命既然不要,我三天之后来接引你。他很开心,三天之后,佛不会讲假话。欢欢喜喜的把寮房门打开,告诉寺庙里的大众,我见到阿弥陀佛了,三天之后佛来接引我往生。寺庙里的人听了他这个话半信半疑,你这种无恶不作的人怎麼念了三天佛就接引你。好不好这三天时间不长,看三天之后你往不往生。到第三天,他要求寺庙大众念佛送他往生。大众当然也欢喜,我们来给你助念。念到一刻钟,这时间不长,莹珂法师告诉大家,阿弥陀佛来了,我看到了。向大众告假,我先走了。他真往生。你看,没生病,真走了。这写在《净土圣贤录》里头,《往生传》里面决定不是假的。 文摘恭录—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第一0六集)2009/9/17 档名:12-047-0106
【阿弥陀佛】桂仑禅师的庄严慈悲到极处的德相 今天无意之中在网上看到了桂仑禅师的一张拍摄于96年的老照片,深受震撼,太慈悲了很有摄受力啊南无阿弥陀佛,顶礼桂仑禅师!
我们每天都应当向我们的冤亲债主忏悔 我无量劫以来的冤亲债主,对不起,我错了,我念佛回向给你们帮你们止息痛苦,愿你们能早日解脱往生极乐,希望你们能做我成佛路上的助缘,等我往生极乐之后,一定先度你们,南无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世出世间一切法都不可以贪著都要放下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阿弥陀佛】勇猛精进 无所畏惧 发沉猛之劲 破无明之障 勇猛精进,无所畏惧;发沉猛之劲,破无明之障。
【阿弥陀佛】一句佛号念到底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1
下一页